成大事的人要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因为如果你要做事业,却总是锋芒毕露,唯恐别人不认识自己,遇到一丁点事情就大喊大叫,那么必将遭到别人的厌烦。如果你针对的是朋友,那么他就会疏远你,从而断送了你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如果是敌人,那么他就会怀恨在心,趁机下绊,在你成功的道路上设置障碍。更为严重的是,你的“原形毕露”,也许会让朋友变成敌人。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懂得隐藏自己。在隐藏中发展,你才会走得更远。
1.韬光养晦——做个真正聪明的人
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如何使用自己的聪明。他们往往深藏不露,不到火候不会轻易使用,而且一定要貌似平常,让人家不眼红你。一味地耍小聪明,不管必要或不必要,不管合适不合适,时时处处显露精明,不仅不利于使我们获得成功,还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一个人,如果不自我表现,反而能出人头地;不自以为是,反而能脱颖而出;不自我夸耀,一定会获得进步。在出将入相的过程中,切忌只知伸,不知屈;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耍小聪明,不知深藏不露;只知自我显示,不知韬光养晦。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于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
人生在世,千万不要耍小聪明,尤其是在政治谋略中,“小聪明,大糊涂”是万万要不得的。三国时代的杨修恰恰犯了这个错误,最终成了曹操的刀下之鬼。
在《三国演义》中,杨修是一位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但是他的聪明反而断送了他的小命。
有一次,刘备亲自率兵攻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率领40万大军前来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互有攻防。曹操屯兵的时间长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刚好厨师端来一碗鸡汤。看见碗底下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问曹操要晚上的守夜的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人们便把这当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于是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大惊,请杨修来到帐中详细询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这东西,吃起来没有肉,丢掉了又觉得可惜。现在进攻又不能取胜,撤退又怕人笑话,再待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处,明天魏王肯定会打道回府。”夏侯惇听了也很信服,于是营中的将士们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趁机把他斩了。
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是很切中杨修之要害的。原来,杨修平日为人恃才傲物,多次触犯曹操,造谣惑众只是曹操杀他的一个借口。
曹操有次兵出潼关,到蓝田看望蔡邕的女儿蔡琰,看见屋里悬一碑文图轴,内有“黄绢幼妇,外孙杵臼”八个字。曹操回头问众谋士,谁能解开这八个字,大家都说解不出来,只有杨修说知道怎么解。曹操叫杨修先不要说出来,让他再好好想想。告辞后,曹操上马走了三里路,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这八个字含隐语“绝妙好辞”四字。曹操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却要行三里路的时间才思考出来,可见他的才思远不如杨修,由此难免让他对杨修产生了一种嫉贤的心态。
几次三番,杨修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他的聪明,在一个懂得韬光养晦的人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而是大愚蠢。如果杨修知道他的聪明会给他带来灾祸,他还会耍小聪明吗?所以,他的愚蠢之处就是,不知道耍小聪明会带来灾祸。这样的人算聪明吗?显然不算。多少来,他被提拔得很慢,显然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这一点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的厌恶、疑心越来越深,他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说,该聪明时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不处处表现小聪明,那么很可能会飞黄腾达。
人们也许会说,杨修的死,关键在于曹操的聪明和多疑。显然,这并不准确,主要原因还应该从他自身找。其实,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也只是说对了一半。他的才太外露了,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至少他不知道韬光养晦,不知道大智若愚,不知道保护自己。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呢?
曹操是何等聪明的人,在他跟前,愚笨的人当然不会受到重用,才能太露也会有“功高盖主”之嫌。所以,真正聪明之人,既要让别人知道自己不是等闲之辈,又要给别人留足够的面子,事事为他着想,如此,别人还能成为我们的贵人。
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他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的结论。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就是之所以愚蠢的原因啊!换句话说,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凡事总有两面,好的和坏的,有利的和不利的。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一味耍小聪明,并不是真正的聪明,而且往往还会成为招灾引祸的根源。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是做学问,还是治家务农,都不能耍小聪明。
耍小聪明的人有两种灾祸:一种是被人猜忌防范而招祸,一种是自己会把事情办坏。小聪明可能会使你得意于一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然而终究还是自毁前程,永远不会取得真正伟大的成功。
从杨修的死,我们得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训和启示:
其一,不可恃才傲物。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为人办事也算爽快,而且才华横溢,其才盖主,但这恰恰犯了曹操的大忌。殊不知,有些人是不喜欢别人胜过自己的。而杨修却不懂得这个道理,碰上曹操这个生性多疑的人,能不碰壁吗?
其二,不可耍“小聪明”。杨修的确很聪明,他能聪明得看透别人看不到的许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东西。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终于,他表面的聪明使他走上了绝路。他小聪明过分外露和无节制地滥用,注定成不了大气候,注定了成为失败者。
2.做人不能太露锋芒
做人要有锐气,但锐气并不代表锋芒。锐气可以展现自我的内心,但锋芒会却给别人压力。成大事者应尽量避免锋芒太露。
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总是希望在最短时期内,使别人知道他是个不平凡的人。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当然不可能;使全国人都知道,还是不可能;使一个地方的人都知道,也仍然不可能;那么至少总要使一个团体的人都知道吧!要使人知道自己,当然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从言语行动方面着手,这样一来便容易露出言语锋芒、行动锋芒。
锋芒是刺激大家认识自己最有效的方法,但若仔细观察周围,那些处世已有年头,已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却往往与你完全相反。他们个个和光同尘,毫无棱角,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谁知他们的才能颇有位于你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谁知其中颇有善辩者;好像个个都胸无大志,谁知颇有雄才大略而愿久居人下者,但是他们都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这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被得罪的人便成了你前进的阻力,成为你事业的破坏者。行动太露锋芒,便要惹来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你的阻力,便也成为你事业的破坏者。环视四周,到处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坏者,在这种情形下,你连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实现你立身扬名的目的?
年轻人往往树敌太多,与同事不能水乳交融的相处,就是因为言行太露锋芒的缘故。言语之所以太露锋芒,行动之所以太露锋芒,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处世已有历史,而有经验的同事,所以“以缅合欢”,也是因为曾受过了这种教训。
陈先生在年轻时以兼有三种特长而自负,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已经是一员狠将,不怕同学,不怕师长,以为他们都不及自己。初入社会,他还是这样的骄傲自负,结果得罪了许多人。不过,他觉悟得很快,一经好友提醒,便连忙负荆请罪,倒是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是无心之过仍然难免,他终究还是遭受了挫折。
俗语说,久病成良医,陈先生在受足了痛苦的教训之后,才知道言行锋芒太露,就是自己为自己前途所安排的荆棘。有人为了避免犯无心之过,就故意效法金人三缄其口。但即使不开口,也要多方审慎,虽然“矫枉者必过其正”,但是要掩盖先天的缺点,就不能不如此。因此,若听见旁人说你世故人情太熟,做事过分小心,不但不要见怪,反而要感到高兴才是。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采用这样的办法不是永远无人知道自己吗?那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其实,只要一有表现本领的机会,你把握住这个机会,做出过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就会知道。这种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你已有真实的本领,就要留意表现的机会,没有真实的本领,就要赶快从事预备工作。
《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对于你,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自己不把角磨平,别人必将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伤害更多,而锋芒就是人额头上的角啊!
3.深藏不露能成事
与人交手时,如果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与对手抗衡,或者时机尚未成熟而不宜硬碰时,就要懂得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的道理。这样既让对手轻心大意,又给自己赢得储蓄力量、进行反击的时间。
萨达特是1952年埃及“七·二三”革命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之一。革命成功后,他不图大权,恬淡自若。对于大权在握的纳赛尔的话,他总是唯唯诺诺。纳赛尔为此称萨达特为“毕克巴希萨萨”即“是是上校”,甚至不满意地讲:“只要萨达特不老说‘是’,而用别的话来表示他的赞成意见,我就会觉得舒服些。”
在日常工作中,萨达特不露声色,表现得平平常常。对于内政问题和外交大事,他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偶尔自己的公开态度稍有出格,就会立刻纠正,与纳赛尔的信徒保持一致。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纳赛尔考虑隐退,将扎克里亚·毛希西提名为继任者。但是三年之后,经再三权衡,考虑到顺从及危险性小等原因,纳赛尔出人意料地选择萨达特为其继任者。同时,出于易于控制和为人温和的考虑,埃及军方也支持萨达特。
1979年9月纳赛尔去世,埃及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权力之争。争夺者们既有潜在势力,又都大权在握,他们互不相让。后来出于政治妥协,把平日最不起眼的萨达特捧上了总统宝座。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正是这位看来不起眼的萨达特,一旦继任总统,竟一反平日之态,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迅速控制了政府权力。由此看来,萨达特这位“是是上校”是真正掌握了做大事要善忍的精髓。
所以,向对方示弱乞怜,在此前提下巧妙借助对方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是深藏不露,韬光养晦的必备条件,但是在忍让时我们不能什么都不做,一定要抓住一切时机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韬光养晦,伪装自我不仅要能忍,而且要能熬,忍别人对你的颐指气使,忍众人鄙视嘲笑,熬则是要随时做好长时间伪装。任由别人评说,反正不还口,“是是上校”就是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中熬出来的。
4.能忍会磨——要善于伪装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谁标榜自己的个性是外露还是含蓄,也不可能随便给谁贴上标签。相反,大多数人却在追求“二合一”式的为人规范。给人留下直爽印象的人,骨子里可能隐藏着什么不便明言的小秘密,而那些老让人觉着阴险的人,则可能张口闭口称自己是个直肠子。其实,这就是一种深藏不露的处世哲学。
处世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外露型的,一种是隐忍型的。外露的处世者一般生性耿介,心直口快,有啥说啥,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这种人花花肠子自然少,不记仇,不整人,但也缺少婉转回旋的能力,尤其是在机智上稍逊风骚。隐忍的处世者则显得更加深沉,心里装得住货,喜怒不露于言表,比较圆滑世故,能屈能伸,懂得以柔克刚。这种人通常不动声色,让人防不胜防。
中国古代帝王之中,隋炀帝等是一个喜怒不露于言表,善于伪装自己的处世高手。
隋炀帝杨广在登基前,本是隋文帝的次子,文帝早已内定的接班人原是杨广的同胞哥哥——皇太子杨勇。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将来做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可谓煞费心机。
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珍惜国力,崇尚节俭。他的妻子独孤皇后深得文帝宠信,政见常与文帝相和,宫中称为“二圣”。独孤皇后有两大特点:一是节俭,反对奢侈;二是嫉妒,反对男人纳妾,尤其反对男人与妾生养子女。这是一个具有奇异癖好的女人,她不但自己吃醋,也为别的女人吃醋,朝中有谁纳妾,即便再有才能也得不到重用。
太子杨勇是个大而化之的花花公子,疏阔豪爽,不拘小节。母后独孤氏最讨厌男人有姬妾,杨勇却偏偏有很多姬妾,而且生有很多子女,以致妻子郁郁而死。父皇杨坚最讨厌大臣花天酒地,杨勇偏偏喜欢音乐歌舞,宴饮达旦。这本来都是一些小小的缝隙,但已够杨广有计划地楔入。
杨广表面只有妻子萧妃一个人,仅此一点就使独孤皇后高兴。其实,杨广同他哥哥一样,也是个纨绔子弟,声色之徒,但他在父母面前,将这些斑斑劣迹统统掩盖了起来。每逢父母来他家,他都将娇妾、美姬藏于密室,只留老丑者穿上普通衣服侍候在左右。他还撤去华美的屏帐,改用廉价的素缣;弄断乐器的丝弦,使其落满厚厚的尘土;更有甚者,他掐死庶出子女,以示只和正妻生儿育女。从而显示自己处处以父母为榜样,勤俭持家,不近声色。杨坚夫妇见状不由大喜。老夫妇每派人到儿子们那里,杨勇只把他们当仆人看待,杨广却和妻子双双站到门口,亲自迎接,致送厚礼,于是老夫妇耳畔听到的全是赞扬杨广的声音。
杨广出镇江都,每次入朝辞行时,都痛哭流涕,依依不舍,父母看儿子有如此孝心,也不禁流下眼泪,不忍他远离膝下。杨广知识程度很高,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待任何人都很诚恳,且谦虚有礼,尤其曲意结交了很多朝廷重要官员。他所展露出来的,完全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圣君形象,具有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的英雄性格和救国救民的圣贤抱负。节俭、朴实、谦恭、虚怀若谷、好学不倦、礼贤下士、不爱声色犬马等等,总之,集人类美德于一身。
一切表演完成之后,杨广便把“谋反”的罪名罩到杨勇头上。杨坚下令将杨勇贬为平民,囚禁深宫,改立杨广当皇太子。杨广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阴谋。
几年之后,杨广隐藏已久的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当父亲病危,杨广被召入宫中侍奉时,他内心的兴奋使他无法再继续控制自己,他很快就对老爹最宠爱的陈夫人动了色心。后来事情败露,杨坚大怒,但此时已经后悔莫及。杨广不久就派亲信闯入宫中,将病重的隋文帝杀死。
杨广杀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美丽庶母陈夫人睡觉,第二件事就是派人驰赴长安把他那早已罢黜的哥哥杨勇杀掉。杨广从开始采取夺嫡行动,到他行凶之日,历时十四年。在这段漫长岁月中,他一直保持伪装,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杨广竟做得天衣无缝,可见他具有绝顶的聪明。
当然,杨广的行为是不值得我们提倡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把握好藏与露的关系。何时当露锋芒,是没有定规可循的,只有伺机而动才能成大事,否则只会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一般来说,置身官场,当自己的力量处于弱势,比如党羽还不够众多,威望还不够高,不及别人的情况下,必须韬光养晦,做到深藏不露。但藏而不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永久的藏下去,你必须看准时机,在该露的时候毫不犹豫,立刻脱颖而出。
民国骁将蔡锷将军,在与袁世凯斗智中,把韬光养晦这一谋略运用得十分娴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想拉态度暧昧的蔡锷入伙,便以组阁为由,召其进京。蔡锷明知是调虎离山之计,却毅然离滇北上。面对袁世凯的笼络,他抱着放弃的态度,整天饮酒狎妓,在八大胡同流连忘返。
尽管如此,袁仍不放心,每天都要派密探监视蔡的行踪。不久,袁氏称帝,蔡内心作痛却不动声色,晨颜劝进,晓谕部下拥戴帝制。另外,蔡还整天与袁氏帮凶六君子、五财神、八大金刚等人周旋,甚至助其筹备登基大典。不久,袁氏疑虑稍减,拿出巨款收买蔡锷。蔡暗中把钱存下,以作日后举事的经费,而表面上则更加沉溺于酒色,还经常留宿名妓小凤仙之处,甚至为口角闹到法庭,要与夫人离婚。这下子,袁世凯放心了,把密探全部撤掉了。对此,蔡锷仍无什么反应,反而整日忙于广置田产,修造房屋,收集古玩,连公府召见也难得一见蔡将军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完全放松了对蔡锷的警惕。蔡锷感觉到时机成熟,便悄然离去,赴天津,去日本,转道海上至云南,举起护国讨袁的大旗。至此,人们方才领略其韬光养晦之计。
做事时,懂得藏匿,不动声色,使意图不为外人所知,才最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因为这种韬光养晦的方式,能为你在做事时少去许多不必要的阻碍,进而增加许多想要的帮助。
5.学会夹起尾巴做人
夹起尾巴做人,这里面隐含着深刻的人生进退哲学。大丈夫要学会相时而动,趋利避祸,这样才不至于被人算计,遗恨终生。所以很多时候,自己明明有才能、有见地、有抱负,但也要懂得深藏不露的策略,从而到关键时刻厚积薄发。
同样具有耀眼的才华,同样在社会中奋发,有的人能卷起万丈狂澜,干起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有的人,却只能在浪涛中扑打了几下就沉入海底,成了昙花一现的人物;有的人如水面泡沫般瞬间消逝,成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过客,有的则被波澜冲刷、涤荡中,成就一番作为。纵观人类历史长河,阅尽古今风云人物,可以发现,凡能够做到不形于色、不形于言,善于隐态藏锋,匿壮示弱者,大都能够顺利走过人间的坎坷,不断交上人生鸿运。
清朝末年的醇亲王奕譞,便是个善于在必要的时候,懂得夹起尾巴做人的人。他在血雨腥风、瞬息万变的清末政治风云中,不但能保全性命,而且官越做越大,成为权重一时的人物,所依靠的不仅仅是运气。
醇亲王奕譞是清咸丰帝的弟弟,他的福晋(即夫人)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因此,他不仅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又是其妹夫,在当时是赫赫有名的“七爷”。
奕譞年轻时曾热衷于清廷内部权力争斗,他在热河时就与慈禧太后联合起来,秘密发动政变,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授以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但是,不久他就看到清廷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无情,特别是比他功劳更大、地位更高的奕,曾因小过而险遭罢斥之祸以后,奕譞的处世态度顿时大为改变,时时事事谦恭谨慎。他特意命人仿制了一个周代的欹器,这个欹器若只放一半水,就可以保持平衡,若是放满了水,则会倾倒,使全部的水都流失掉。奕譞便在欹器上亲自刻了“谦受益,满招损”的铭词。
1874年,同治帝驾崩,无子嗣,慈禧太后召集王公大臣等宣布说,欲立奕譞的儿子载湉为皇帝。听到自己的儿子被选立为皇帝,奕譞不但没有丝毫的兴奋,反而被吓得昏倒在地,碰头痛哭,被人搀扶而出。奕譞深知慈禧太后气量褊狭,待人凶狠无情,就是她的亲生儿子同治帝也时常遭到责骂虐待,自己的儿子一旦为帝,如羊入虎穴,不但儿子时刻有忤旨杀身之祸,就连他本人也难免为慈禧太后所疑忌。因为他的儿子要做了皇帝,他本人就成了“皇帝本生父”了,本生父虽然与太上皇不同,但如果将来他的儿子大权在握,就有可能把他尊为太上皇,这就会损害到慈禧太后的权力,而慈禧太后恰恰权力欲望非常炽烈,这是她万万不能容忍的。
为了远避嫌疑,表明自己的心迹,奕譞一面言词悲悯地恳请罢免一切职务,表示要“丧尽余生,与权无争”;一面又秘密地向慈禧太后呈递奏折说,将来很可能有人利用他是清光绪帝本生父的特殊地位,援引明朝皇帝“父以子贵,道遭所尊亲”的例子,要求给他加些什么尊号,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应该将那些提倡建议的人视之为“奸邪小人,立加摒斥”。
奕譞这种深刻的远见卓识和洞察力果然得到了验证,在光绪帝继位的第15年,果然就有一个官员上疏清廷,请求尊奕譞为“皇帝本生父”。慈禧太后见疏大怒,拿出奕譞以前的奏折,下谕痛斥此人以邪说竞进,风波很快便平静了下去。
在我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之下,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像奕譞这样具有皇帝本生父特殊身份的人,更容易遭到慈禧太后的猜忌,稍有不慎,就会大祸临头。但奕譞谦虚谨慎,不因自己有功而大肆宣扬,也不以自己是皇帝的生父而沾沾自喜,他做人低调,处事谨慎,懂得夹起尾巴做人的道理,不但保全了自家性命,而且还赢得了慈禧太后的欢心。
大人物如此,小人物也不例外,如果不懂得夹起尾巴做人,就会处处碰壁。
有一位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分到上海的一家研究所工作,从事标准化文献的分类编目工作。他认为自己是学这个专业的,自以为比那些原班人马懂得多,刚上班时,领导也摆出一副“请提意见”的派头,这种气度让他受宠若惊,于是工作伊始,他便提出了不少意见,上至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下至单位的工作程序、机制与发展规划,都一一列出了现存的问题与弊端,提出了周详的改进意见,领导表面点头称是,同事也不反驳。可结果呢,不但没有一点儿改变,他反倒成了一个处处惹人嫌的人,被单位掌握实权的某个领导视为狂妄、骄傲乃至神经病,一年多竟没有安排他具体做什么事。他只好炒领导的鱿鱼,跳槽走了。临走时,领导拍着他的肩头:“太可惜了!我真不想让你走,我还准备培养你当我的接班人哩!”那位研究生一边玩味着“太可惜”三个字,一边苦笑着离开了。
那位出道不久,涉世未深的研究生虽然精神可嘉,但却未能懂得适时弯腰做人的道理。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只能你去适应这个社会,不能让这个社会来适应你”,你纵然有再大的抱负和才华,也只能先隐藏和掩盖起来,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一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也是做人“少长脾气”的一种表现。
6.傲慢之人招人烦
人们常常注意到,所谓清高、孤傲与怠慢,其实就是一种自私的心理,并且这三者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会使你孤陋寡闻、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而其中危害最深的就是傲慢。
傲慢是粗俗。它哗众取宠、盛气凌人,往往摆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俗态。
傲慢是无知。它庸俗浅薄,狭隘偏见,时常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心态,是虚荣与一知半解相结合的怪物。
傲慢是愚蠢。它故作高深,附庸风雅,其实是井底之蛙的仰望,是矫揉造作的不高明的表演。
傲慢是自负。它会使人觉得难于接近,只得敬而远之,或避而躲之。
傲慢是流沙。它常常会导致事业的失败。
中国的传统文化素来鄙视傲慢,崇尚平等待人。一般来说,知识越多,学问越广的人,就会越谦虚;文化越低,气量越小的人,就会越傲慢。被奉为千古宗师的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谦逊的态度会使人感到亲切;傲慢的架子会使人感到难堪。
相传,南宋时江西有一名士,为人傲慢之极,凡人不理。有一次,他提出要与大诗人杨万里会一会。杨万里谦和地表示欢迎,并提出希望他带一点江西的名产配盐幽菽来。名士见到杨万里后,开口就说:请先生原谅,我们读书人实在不知道配盐幽菽是什么乡间俗物,所以无法带来。杨万里则不慌不忙,从书架上拿下一本《韵略》,翻开当中一页递给名士,只见书上写着“豉,配盐幽菽也”。
原来杨万里让他带的,其实就是家庭日常食用的豆豉啊!此时名士面红耳赤,方恨自己读书太少,后悔自己不该为人傲慢。
要做到不傲慢需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认识自己;二是平等待人。
(1)防止傲慢首先要认识自己。
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傲慢的人要么自以为有知识而清高,要么自以为有本事而自大,要么自以为有钱财而不可一世,要么自以为有权势而压人。殊不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还有能人在前头。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今中外成大事业者,都是虚怀若谷,好学不倦,从不傲慢的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其晚年的文学造诣可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他从不恃才傲世,仍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夫人怕他累坏了身体,劝他说:“何必这样自讨苦吃呢?又不是小学生,难道还怕先生生气吗?”欧阳修回答说:“不是怕先生生气,而是怕后生笑话!”虚心自知,才是医治傲慢的一剂良方。
(2)防止傲慢还要做到平等待人。
平等待人不仅是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人品修养的天平。平等待人是针对傲慢无理而言的。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管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有多大的差别,都一视同仁。待人要切忌“势利眼”。古人云“不谄上而慢下,不厌故而敬新”,就是告诉我们待人时不应用卑贱的态度去巴结逢迎有权势、有钱财的人,而怠慢经济条件较差,社会地位不高的人。
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的一种意识和心理深深地附着在人的身上,并时时加以维护。人格的基本要求是不受歧视,不被侮辱,即平等。
如果你不愿遭到别人的反感、疏远,那你就切勿傲慢和过分强调自我。如果人人都注意加强品德修养,人人都谨防傲慢,那么将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和愉快。
7.办事做人要懂得隐藏自己
西方的教育重视“表现”,主张“有能力就要表现出来”,否则就和没有能力是一样的。他们不但处处表现自己,还要随时告诉别人自己表现了些什么,甚至还随身携带着相关文件,以资佐证。
我们东方人做事,当然也明白“表现”的道理,知道“老虎不发威,很容易被当作病猫”。不过,我们更了解“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惨痛苦境,在表现之前,先做好“到达车站,先打听一下当地的情况”的准备工作。我们做事的态度是,“表现不表现不是问题,怎样表现才是问题”。
姑且以拿钱财为例,西方人通用信用卡,往往还要把金卡拿在手上亮相,这便是“表现式”教育的结果。
只要站在商店门口,看见玛丽持卡购物,便知道她身上有信用卡。财不露白,如此怎么能够不露白呢?如果歹徒尾随玛丽,喝令她交出信用卡,然后将她打昏过去,便可以持卡购物。就算玛丽有信用卡保险,但若是歹徒不过分心狠,只是小额采购,也很难被逮到。再退一步,即便歹徒被捕判刑,玛丽也已经受到惊吓,甚至皮肉受伤,这些并不是因为抓到歹徒就能挽回得了的。
我们中国人身上口袋特别多,又懂得把钞票分开来放。每次抽出一两张,谁知道用你完了没有?歹徒站在商店门口,亲眼看见我们把钞票从口袋里拿出来,却很难判定我们口袋里还有没有钞票?万一尾随老半天,口袋里只剩下一些零钱,岂不是倒霉到极点?可见财不露白,精明人都是这样做的。
我们习惯在家乡使用钞票,到国外持卡购物,除了入境随俗、旅行时方便携带和使用之外,恐怕和财不露白也有一些关系。
“我身上现金不够,请你先支付一下好吗?”
“你不是有金卡吗?签个名不就行了,怕什么?”你看,吃亏的毕竟是身上有卡的人,不是吗?
“请问一共需要多少钱?我看看现金够不够。”没有信用卡的人,才能够以此来考虑划不划得来。
若是身上有卡而这样说:“要多少钱?说出来先让我考虑考虑。”对人对己,总不如前面那种说词来得自然、有弹性。
生活中,一些人表面上看起来鬼鬼祟祟,实际上只不过是躲躲藏藏,不到关键时刻不显露。换句话说,有能力终究是要露的,但是时间、空间、人事如果有一样不合适,那就不要乱露,以免招来不必要的困扰,徒增自己的苦恼。明白这种道理的人,才能够了解下述案例中的情节,而不至于老羞成怒,发混账气。
初到陌生的地方,就摆下地摊,准备卖艺兼卖药,不料侵占了当地恶势力的地盘,触怒了当地的老大,不但卖艺不成,反而被打得头破血流。这种惨痛的经验,会逐渐使我们养成“到达车站,先打听打听”的习惯。就算有实力,也要先行深藏不露,观望一阵子,看看情况再作定夺。
有人说“有能力一定要表现”,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比较肤浅的思考方式,往往“不表现则已,一表现便成为众矢之的”,逃也逃不掉。
现代人知识水准普遍提高,然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现代人”受骗呢?按理说,有知识的人不容易吃亏上当才对,但是,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很多高学历的人一下子就可以被骗,甚至被骗好多钱,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现代人太自信,认为自己真的知道,而且不知道(也许是不屑于)保留余地,马上就说出来。时时把自己暴露在亮处,让人家看得清清楚楚,当然很容易受骗。存心骗人的骗子,一定设法摸清对方的底细,看清楚对方的弱点,才能够顺利完成诈欺的勾当。问题是现代人普遍警觉性偏低,又喜欢表现,所以骗子的机会特别多,成功的机率也特别高。
当部属的,若不是准备和主管翻脸,想来不会直接问,“什么时候可以调薪?”就算是承办人员,也会委婉地问“大概什么时候调薪比较妥当?”这种事情,时机成熟的时候主管自然会说出来,用不着部属来操心。
聪明的部属,即使知道什么时候调薪,也会假装不知道。这种大家都想知道的讯息,不要剥夺上司发表的权利。有人问起时,部属可以说:“最好问问我们的主管,他比较清楚。”相信主管听了,都会对这样的部属另眼相看。若是有问必答,一下子就说出答案,请问置主管于何地?深藏不露,并非完全是上级的修养,基层承办人员有时候也应该随机练习,以增进自己的功力。
8.才不外露能成大事
精明人待人处世,特别要注意藏锋露拙,匿强示弱。这里所说的要藏锋露拙,并不是要你埋没自己的才能,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不惹祸端,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追求卓越和超凡出众,本身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一味孤芳自赏,无视周围环境,就会与人格格不入,招人厌恶,别人也会因此千方百计让你过不去。
战国末期的韩国贵族韩非(约前286—前233年)与吴起、商鞅的政治思想一致,著书立说,鼓吹社会变革。他的著作流传到秦国,被秦王嬴政看到,极为赞赏,设法邀请他到秦国。但韩非才高招忌,入秦后,还未受到重用,就被李斯等人诬陷,屈死狱中。
宏图未展身先死,这样一来,纵使有满腹经纶又有何用呢?如果韩非不是招摇才华,而是谦卑抱朴,等待时机,或者另待明主,或者婉转上奏,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以施展,相信他不会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也会成为一代名臣巨相。
有成语曰“锋芒毕露”,锋芒本是刀剑的尖端,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一个人若无锋芒,那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所以,有锋芒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在适当的场合显露一下既有必要,也是应当。
然而,锋芒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当小心翼翼,平时最好插在鞘中,不到关键时刻,切务拔剑出鞘。所谓物极必反,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华,只会导致失败。尤其是想要做大事业的人,锋芒毕露既不能达到成功的目的,甚至还会失去身家性命。所以,有才华的人应该隐而不露,该装糊涂时一定要装糊涂,待机而行动。
杜祁公有一个学生做县官,祁公告诫他说:“你的才华和学问,当一个县官是不够你施展作为的,但你一定要积存隐蔽,不能露出锋芒,要以中庸之道治理县政,求得和谐安定,不这样的话,对做事没有好处,只会招惹祸端。”
杜祁公又说:“我为官多年,担任过许多职位,感触很深。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不方不圆,在中庸之道中求得和谐的原因啊!”
洪应明的《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意思是说:一个喜欢夸耀自己名声的人,倒不如避讳自己的名声显得更高明;一个潜心研究事物的人,倒不如什么也不做来得更安闲。这正是“隐者高明,省事平安”之谓也。
自古就有“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的说法,意思就是人的才华不可外露,深明韬光养晦之道,才不会招致世俗小人的嫉恨,从而使你的事业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
生于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要学会隐藏自己,只有在隐藏中暗暗发展,才不会使你成为众矢之的,从而在自己成功的道路上人为的设置众多障碍。才不外露,是智者的行为。
9.逆来顺受,终能成事
逆来顺受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方圆处事的手腕。当一个人面临着受人欺负的境地时,你必须得“受”着,因为爱过来就佛,受不了就变鬼,这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
会办事的聪明人,在做事的过程中都会忍耐,也就是头皮硬,必要的时候,一个栗凿凿到头上不仅能挨得住,还要笑脸相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天大的事都要忍一忍,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骂我也好,打我也罢,只要于办事有益,于前途有利,都没什么关系。在这一点上,黎元洪做得可谓一流。
清末黎元洪在湖北时,一直位于张彪之下。张彪是张之洞的心腹,因娶了张之洞一个心爱的婢女,人称之为“丫姑爷”。张彪嫉贤妒能,对黎元洪十分反感,加之当时报纸都赞扬黎元洪而贬低张彪,这使张彪心怀不满,常在张之洞面前进谗言,诋毁黎元洪。
张彪在进谗言的同时,还以上级之便,百般羞辱黎元洪,想让他因不能忍受耻辱而离开军队。张彪的手法非常恶劣,甚至曾经当着士卒的面罚黎元洪下跪,并将黎的帽子扔在地上。黎元洪忍受着百般欺辱,不动声色,脸上毫无怒容,因此张彪对他也无可奈何。
然而,黎元洪决非甘为人下者。他明知张彪欺侮自己,却不与之争锋,而是“平敛锋芒,海涵自负,绝不自显头角,以防异己者攻己之隙。”
后来,张之洞任命张彪为镇统制官,但军事编制和部署训练却要黎元洪协助。张彪不懂军事,黎元洪呕心沥血,为之训练。成军之日,张之洞前往检查,见颇有条理,就当面称赞黎元洪,黎元洪却称谢说:“凡此皆张统制之部署,某不过执鞭随其后耳,何功之有?”张彪听了黎元洪这话,心中十分感激,二人关系自此逐渐融洽。
1907年9月,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东三省将军赵尔巽补授湖广总督。赵尔巽看不起张彪,要以黎元洪取代张彪,黎元洪坚辞不受。同时,他又面见张彪,告之此事,建议他致电张之洞,让张之洞为其设法渡过难关。张彪一听,心中大惊,立即让其夫人进京运动,结果是张之洞来函,才保全了他的职位。这样一来,张彪对黎元洪更加感激,张之洞亦认为黎元洪颇有诚心,叹谓:“黎元洪恭慎,可任大事。”
实际上,黎元洪心里清楚,虽然张之洞已离开了湖北,但在北京当军机大臣,仍可影响到湖广总督的态度,如果黎元洪在张之洞离鄂之后,即取其宠将职位以代之,不但有忘恩负义的嫌疑,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更为重要的是,黎元洪通过“忍”以及帮助张彪,使张彪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这样,等于在湖北又有一个助手,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实力,从而在关键时刻帮自己的忙。
1911年10月上旬,湖广总督再次易人,此人对黎元洪极不信任,但此时黎元洪与张彪关系早已改善,因此并未影响到他的官职。
人非圣贤,谁都无法甩掉七情六欲,离不开柴米油盐,即使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还要“出家人以宽大为怀,善哉!善哉!”不离口,也有是非曲直,能分青红皂白。所以,要成就大事,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受”的就一定要能“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自己的愿望。其实,中国历史上刘邦和项羽在称雄争霸、建功立业时,就是在“忍小取大,舍近求远”上见出高下,决出雌雄的。更确切一点说,这是一种“受”功的较量。
楚汉战争之前,高阳人郦食其拜见刘邦,献计献策,一进门看见刘邦坐在床边洗脚,便不高兴地说:“假如你要消灭无道暴君,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刘邦听了斥责之后,不但没有勃然大怒,反而是赶快起身,整装致歉,请郦食其坐上座,虚心求教,并按郦食其的意见去攻打陈留,将秦积聚的粮食弄到手。
项羽则与刘邦容忍的态度正好相反。一个有识之士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以成霸业,项羽不听,那人出来后发牢骚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结果被项羽知道了,大怒,立即将那人杀掉。
楚汉战争之初,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项羽听说刘邦已先入关,怒火冲天,决心要将刘邦灭掉。当时项羽四十万大军驻扎在鸿门,而刘邦只有十万兵马驻扎在灞上,双方仅相隔四十里,兵力悬殊,刘邦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厚着脸皮,低声下气,先是请张良陪同去见项羽的叔叔项伯,再三表白自己没有反对项羽的意思,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句好话。第二天一清早,他又带着张良、樊哙等人,拿着礼物到鸿门去拜见项羽,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怒气,缓和了与项羽的关系。
表面上看,刘邦忍气吞声,项羽挣足了面子,但实际上刘邦却是以忍换来了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自己力量发展和壮大的时间。他对不利条件的隐忍,对暂时失败的坚忍,反映了他对敌斗争的谋略,也体现了他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成就大业者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
历史告诉我们,当你还没有充分的实力时,忍耐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种时候,做大事者,就要能够审时度势,不把那些小耻小辱放在心上。刘邦的忍,可以说给后世欲成大业者树立了一个榜样。唐初的李世民就是像刘邦一样,能忍则忍,保存实力。同时,他是边忍边动,后来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相互勾结,多次陷害立有大功的秦王李世民,兄弟间一场生死拼杀在所难免。
李世民身边的文臣武将屡次进言,劝李世民早作打算,抢先动手。李世民每到这个时候,都会面现苦容,叹息不止,说:“我们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纵是他们的不对,我又怎么忍心呢?还是委屈一下吧,时日一长,他们也许会知错有改,一切就烟消云散了。”
大家都十分着急,深怪他心有仁念,坐失良机。李世民对此表面上置若罔闻,暗中却把心腹将领尉迟敬德等人找来,对他们说:“你们的好心,我岂能不知?不过现在我们安排未妥,事无头绪,又怎能草率行事呢?事若不密,为人察觉,只怕我们先得人头落地了,还望各位详作筹划,切勿泄露。”
李世民边忍边动,加紧布置,由于他表面从容,处处示弱,李建成、李元吉果真被欺骗,暗中得意。他们按部就班,一步步地实施整倒李世民的计划,觉得只要假以时日,不愁大事不成了。
不久,有报说突厥兵犯境,李建成便保举李元吉为帅,带兵迎敌。李元吉请求李渊把秦王李世民的兵马归他指挥,李渊答应了他的要求。李世民和追随他的文臣武将一眼便看穿了他们的阴谋,李世民见群情激愤,便故作痛苦的模样安抚众人说:“皇上既已同意,看来我只能束手待毙了。这是天意,我又能怎么样呢?”
众人见此,信以为真,不禁泣泪苦劝,有的甚至还要告辞而去,以示抗议,只有几个知情者以目示意,不露声色。
这时,又有人进来密告李世民,说太子与齐王早已定下计谋,只等李世民等人给齐王出征送行时,便要密伏勇士,趁机全部杀光,然后太子登位,封齐王为皇太弟。
众人闻此,情绪更为激动。李世民见火候已到,这才长叹一声,对众人说:“我是被逼如此,各位都是明证。事已至此,只有先发制人,我们才能铲除强敌,保全性命。”
李世民分兵派将,埋伏于玄武门。第二天,李建成、李元吉上朝在此经过,伏兵齐出,他们二人猝不及防,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砍杀。
没过多久,李渊便让位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
10.以屈求伸,要有牺牲精神
成大事者一般都是顺应环境的,因为多余的摩擦和抵抗,对成长来说,是一种阻力,也是一种束缚。有时候,他们会为了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而改变自己,甚至不惜做出巨大的牺牲,这种顺应可以说是人类一种不可或缺的智慧。
大丈夫根据时势,需要屈时就屈,需要伸时就伸,可以屈时就屈,可以伸时就伸。屈于当屈之时,是智慧;伸于当伸之时,也是智慧。屈是保存力量,伸是光大力量;屈是隐匿自我,伸是高扬自我;屈是生之低谷,伸是生之巅峰。
大丈夫与苍天大地相参合,这不叫虚夸狂妄;随时势能屈能伸,柔顺如同薄席,可卷可张,这不是出于胆小怕事;刚强、勇敢而又坚毅,从不屈服于人,这不是出于骄傲暴戾。
大丈夫有起有伏,能屈能伸。起,就起他个直上九霄;伏,就伏他个如龙在渊;屈,就屈他个不露痕迹;伸,就伸他个清澈见底。这是多么奇妙、痛快、潇洒的情境。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善谋者应谋大局,谋长远,而不应与对手争一日一时之短长。以屈求伸,需要谋略者有聪明人的性格和牺牲精神。试想:如果一个人只会“匹夫见辱,拔剑而起”,只懂得“大丈夫宁折不弯”,是断难达到做事的目的的。
晋景公宠用屠岸贾,整天游猎饮酒,不理朝政。这时梁山突然无故崩塌,屠岸贾乘机诬陷相国赵朔,晋景公就派屠岸贾率兵前去诛杀赵朔。赵朔的妻子庄姬是晋景公的妹妹,她怀有身孕,即将临产。赵朔自知难以幸免,就让庄姬到宫中母亲处避难,临别时,赵朔与庄姬约定,将来生下男孩,就取名为赵武,并委托家臣程婴来养育。
庄姬刚走,屠岸贾就领兵到来,将赵朔及其家人一百多口全部杀死。屠岸贾见少了庄姬,又听说庄姬有孕,就建议晋景公搜宫。景公考虑到自己的母亲很喜欢庄姬,不便搜宫,但答应如果庄姬生下男孩,就将其处死。不久,庄姬在密室中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按照孩子父亲的临别遗言,取名赵武。屠岸贾在宫廷内外密布明哨暗探,严密搜查,但每次庄姬都机智地将赵武藏过。屠岸贾找不到赵武,就悬赏千金捉拿他。
程婴见赵武在宫中处境十分危险,就同赵朔的另一个家臣公孙杵臼商量,定下了调虎离山之计,用牺牲他们自己的生命和荣誉来救赵武出宫。
一天,程婴跑去对屠岸贾说:“庄姬生下赵武后,找了个老太婆暗中抱出宫来,托我和公孙杵臼两个养育。我和公孙杵臼都是赵朔的家臣,我想万一公孙杵臼出面告发,那他就会得到千金的赏赐,而我却白白地断送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因此我就来告发了。”程婴还告诉屠岸贾,公孙杵臼把赵武藏在首阳山,不久就要逃到秦国去,只要屠岸贾亲自出马,立即前往,就能抓到。
于是,屠岸贾就让程婴带路,率领大批人马直扑首阳山深处,在一小溪旁找到一座茅屋。程婴指着茅屋对屠岸贾说:“公孙杵臼和赵武就躲在这里。”程婴先上前敲门,公孙杵臼开门出来,看见这么多士兵,转身就想逃跑。程婴叫道:“你走不了啦,司寇已经知道赵氏孤儿藏在这里,现在亲自来捉拿,你还是赶快将赵武交出来吧!”士兵们一拥而上,把杵臼捆绑起来。屠岸贾问杵臼:“赵武在哪里?”杵臼说:“这儿没有赵武。”
屠岸贾命令士兵搜查,在壁室中找到了一个婴儿,抱出一看,这婴儿的穿戴完全与权贵人家的婴儿一样,公孙杵臼一见婴儿被找到,就奋力来夺,但被士兵们死命抓住不能脱身。孙杵臼大骂道:“程婴,你这个卑鄙的小人!赵朔全家被杀时,我要你与赵朔死在一起,你说为养育赵氏孤儿应该活下去,现在主母把赵武托付我二人,你却又贪图千金之赏,出卖了赵氏后代。我的死算不了什么,看你死后有何面目去见赵朔”。
程婴被公孙杵臼骂得无地自容,就请求屠岸贾杀死公孙杵臼。屠岸贾命令士兵砍下公孙杵臼的头颅,接着又接过婴儿,使劲掷在地上,只听得一声啼哭,这婴儿就变成了一块肉饼。这时,程婴表面上虽显得若无其事,但内心深处却像刀绞一般痛楚。朋友的死难,世人的唾骂,更兼着被摔死的,正是程婴的亲生儿子。为了让赵武能出晋宫,程婴将自己的一个与赵武同日出生的儿子交给公孙杵臼,冒充赵武,将屠岸贾引出都城。
屠岸贾离开都城后,对晋宫监视就放松了,加上又找到了赵氏的孤儿,就更松懈了对出入宫廷人员的盘查,一向与赵朔很友好的大夫韩厥乘机派心腹人员,假扮医生进宫给庄姬治病,把赵武藏在药箱里带出晋宫,藏在韩厥家中。
程婴随同屠岸贾回到都城后,不愿领取千金之赏,也不愿做屠岸贾给他的官,悄悄地抱着赵武逃到孟山深处养育。程婴抛弃家庭,背负着千万人的误解和唾骂,付出了莫大的代价。他亲自耕作,教赵武学习文化知识,历尽了千辛万苦,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历程,最终把赵武养育成人。
后来,晋悼公执政,为赵氏平了反,诛杀了屠岸贾等人,任命十五岁的赵武为司寇,嘉奖了程婴、公孙杵臼的忠贞。他们的牺牲精神终于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