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松元英纪《二十一条问题与孙中山》中即指孙文当时不惜牺牲足以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中国权益,想联日、讨袁,并与袁速战。斯时日本侵华当道,曾不惜巨资通过各种渠道,四处支援在中国境内之反袁实力派,孙公是其中之一。1914年欧战爆发,日本人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当时是国家的最高主政者,他一面拖延谈判时间,一面由大总统府和国务院双重秘书顾维钧暗中泄密,以期引起国际间的注意和声援甚至干涉。这时,因反袁而流亡的黄兴等大都为顾全大局,主张暂停反袁活动,并为袁世凯撑腰,以便全民族一致对外,表现出爱国政治领袖们伟大襟怀和器度。孙文却与日本暗中往还,甘心以袁世凯亦不愿接受的二十一条要求主动出让予日本,以换取日本对其个人及其政党之援助。孙文于是年5月11日函致大隈,劝其助己倒袁,一旦倒袁成功,孙氏返华当政,当让予日人前所未有之上述政治、军事与经济上之特权。虽系空头支票,实为大隈内阁对袁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之张本。1915年3月14日,孙文再度密函大隈内阁之小池张造,重申前函之建议,并加重出让中国权益之具体内容,较之二十一条,实有过而无不及。孙文多次与田中义一为骨干的日本军部秘密往还,透过居间的日商九原房之助先后收受接济达140余万元,折合美金约70万元。反对袁氏窃国称帝是义正词严的盛举,然接受日本军部别有用心的暗中接济,那就难免是不择手段了。
时人认为孙文是“理想家”,是不断革命论者。他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仍有不是皇帝的皇帝,不过名字改成总统、总理或主席。当时卷在政治漩涡里的袁世凯和孙文等人都深有体会,解决中国问题,舍弃枪杆子出政权、武力解决,打出个“寡头政治”的中央集权的政体来,别无他途。所谓议会政治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实行的。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文再度逃亡日本。9月27日乃用强制办法把那个三权相制的国民党,改组成一个由他个人来独裁专制的中华革命党。这是一个革命政党在性质上的转变,也可说是国民党成立以后的第一次清党。被清除出党(或不愿加入)的都是誉满中国的同盟会、国民党前期的革命元勋,如黄兴、胡汉民、汪精卫、于右任、李烈钧、柏文蔚等人。自此以后的国民党就变成了一个由领袖个人独裁专制的政党了。正如卢梭所说,一个人如使用没有节制的权力,这权力是没有不被滥用的。
护法运动中,南北军阀再开纷争。这一下给久居沪上著书而静极思动的孙文有了可乘之机。恰在此时,德国政府运用曹亚伯私下给了孙文两百万银元(因其反参战)。孙文遂南下广州,割据自立,组织个非常国会和中华民国军政府——对列强自称中国惟一合法政府。此一南一北实力派政府之对立,孙文是始作俑者。1917年9月1日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孙文被选为大元帅之后,中国即再未统一,始终维持两个法统,所迄于今。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之初期之数年,虽较协调,然亦只是貌合而已。
武昌起义时孙文在海外,连遥控也谈不上。他真正说得上直接领导武汉革命还是在反袁反黎斗争中。据蔡寄鸥《鄂州血史》载:“其时湖北党人詹大悲、季雨霖、蔡济民、吴醒汉、丁人杰、王华国、潘康时、钟仲衡、查光佛及湖南蒋翊武、杨王鹏、唐牺支、钟畸及山西温楚珩、河南刘化欧等,分居于英租界国民党交通部、法租界伊达医院及日租界松西家等处,奉孙中山先生之命,在鄂图谋大举。后领来运动费六十余万,联络汉阳兵工厂工人及各军队的关系,约定发难。均被一一破获,惨遭屠戮。詹大悲叹道,满盘都失败了;宁调元怒道,用去这多钱,一点收获也没有,其何以对答孙先生!”(一说熊秉坤与季雨霖奉黄兴命回汉,分居在汉口日本人的九原旅馆与松西家。九原欺革命党人不便出面提款,竟鲸吞黄兴寄来的十万革命经费的大半。)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为什么失败?时过境迁,此时的武汉,已不再是彼时的武汉,远较上海封闭,执政者黎元洪及段祺瑞比瑞澂更独裁、更强有力;而革命者的目标变成了一党之利益,不为大众所接受,且行恐怖主义之道,与人心思治、人心思安相悖反。
李剑农的《政治史》一书中说:同盟会时代这一阶段政治运动的主题是“驱除鞑虏”“建立民国”,袁世凯既已逼清帝退位,又表示拥护民国,因此主题完成,革命再无必要,遂劲头顿失,乃造成非袁不可的局面。这是当年国民党内外一致公认的形势,包括孙文自己,非张謇、严复等少数人之意也。孙文连其党内之纷乱也无法统驭,财政更临绝境,遑论全国。甚至胡汉民都劝他让位于袁。孙文和陈炯明之间的矛盾,系孙主张参加北洋军阀的混战而率师北伐;陈则主张暂在两广“保境息民”之后再图大举。胡适由于同情陈氏模范省之主张,在北方撰文呼应,称陈之叛孙为革命,而引起拥孙派之大不满。终中山之世,广东甚或广州尚为孙氏招来之客军所盘据。客军将领横征暴敛,从不受孙之约束,孙亦无可奈何。反桂炮声一响,敦知粤军及民团竟无应者。
1917年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一举推翻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孙文面壁九年始大彻大悟,乃尽弃所学而学焉——以俄为师,提出了“联俄容共”,然而未竟全功便死。以俄为师之孙公名言,首见于1924年10月9日致蒋中正函。孙文民初尚明言:“余乃极端之社会党,甚欲采亨利·乔治氏之主义施行于中国……”现竟弃乔治之服膺列宁。1922年春,孙文统一两广后率部进驻桂林,大总统行辕和北伐军大本营就设在古老的王城,他在这里多次接见了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共产党人张太雷。马林是荷兰人,出席了中共一大,建议组织一个能联合各界尤其是工农大众的政党,创办一所军官学校以培养革命武装的骨干力量,留苏的周恩来就此平步青云。马林说,“他们中大多数参加过辛亥革命,其中的一部分在日本或法国接触了社会主义,他们自称是社会主义者,孙中山就是其中之一,他亲口对我说他认为他自己是一个布尔什维克。”孙文彻底抛弃了利用南北军阀的矛盾来实现政治主张的幻想。据说孙文来桂林时,欢迎的人群由城内一直排到城郊将军桥,长达十里,街上张灯结彩,路面铺垫松叶,隆重至极。他去世后,王城独秀峰树立一块石碑,上刻“中山不死”。
其实,在北洋政府时期的功劳簿上,先烈、首义诸君以及革命党是作为一个群体的形象载入民众心中,其记忆是模糊和抽象的。孙文以及同盟会人物是辛亥之役中不可忽视的群体,民初舆论对其评价如何呢?开国之初《大公报》等媒体对孙黄同盟会诸人缔造共和、建立民国的作为视而不见,并且大加丑化。有文章说,袁世凯执政之初,“黄兴获全国矿务权,闻陈其美获全国邮电权”,同盟会诸公可谓“身入宝山,不空手而返”,并不无讥诮地称之为“英雄造权利,权利造英雄”。对孙文的指责更有甚焉,有文章调侃曰:“我第一聪明伶俐之大总统,夫固有遇化存神之妙焉,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无为而登总统之位者,其第一开大口,说大话,成大功之孙逸仙欤?仙乎仙乎,孙逸仙之为第一大总统也。”不但抹杀功劳,还讥刺得位不正,语气尖酸刻薄,超乎想象。
跟孔子一样,孙文生前东奔西走,可谓很不得志,死后多年才被抬高到顶峰。国民政府于1940年4月1日明令尊称其为国父,这是与蒋介石的努力分不开的。当时,毛泽东写了几篇文章,把中共的事业和孙文的思想进行了对接,终于占据了解释孙文的制高点;蒋介石也要打孙文这面旗帜,说明自己是孙文事业的继承者和国民革命的“捍卫者”。由此两相抬举,孙文的地位更加崇高,奉为神祇。而且成为国共两党都能接受的政治领袖,只是信奉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吴稚晖这样评价:“孙文从不记人过……能说海阔天空的大话;他有勤快、寡怨、服善三长。他惟此三长,就此三长,把他装扮成一个首领,比檀香木雕着的木头首领自胜……”
章士钊曾对人说:“我每次去看孙文,未进他的门以前,觉得他是不对的;可是见了面听他讲话时,又觉得他头头是道,确有道理;等到走出来之后,又觉得他还是错的。”
鲁迅说:“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俱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革命,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革命。”(《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张难先在50年代初写道:“总理旷世岳立,其典型遗教之崇高伟大,充塞天地之间,举世罕有其俦。其思想永为我人所信仰;其精神永为我人所宗式;其革命事业更永留诸我人之脑海而不消失。”“此伟大崇高之导师,人类救星。”倘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就把这种赞语用在毛泽东身上了。
1896年10月11日,大清驻英使馆秘密绑架了客居伦敦的孙文。在这12天里,孙文失去了人身自由。事后在给他的老师区凤墀的信中说道:“……弟在牢中自分必死,无再生之望,穷则呼天,痛痒则呼父母,人之情也。弟此时惟有痛心忏悔,恳切祈祷而已。一连六七日,日夜不绝祈祷,愈祈愈切。至第七日,心中忽然安慰,全无忧色,不期然而然,自云此祈祷有应,蒙神施恩矣……”
看来孙文一生确有神助,他一旦成为“孙中山”,基本上就是神坛上的人物了。
70.黄兴:屡败屡战是宿命
1933年,武汉分别在武昌阅马厂和汉口三民路树起了孙文铜像,同时也在蛇山头树起了黄兴铜像。孙文的两座铜像倒是一直没动,黄兴的铜像则先迁黄鹤楼剧场东侧的山坡,之后又迁到汉阳龟山,备受折腾。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章太炎撰联)1991年出版的由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编(顾问薛君度)的《黄兴画册》前言这样评价:黄兴是辛亥革命仅次于孙文的重要革命伟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黄兴人格伟大,襟怀磊落,一生以革命事业、国家兴亡为己任,出生入死宣传革命、实行革命,顾全革命大局,深明大义,维护革命政党的团结,维护孙文的领导和威信,殊勋而不居功,是为“功不必自我成,名不必自我立,其次亦成功不居”。时时处处“为党与大局”以“笃实”、“无我”立身处世,从事革命,把自己一生无私地奉献国家、民族和人民,此足称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华、人伦的风范。
湖南长沙经铿(今金坑桥,属长沙县双起乡)为黄氏宗祠所在。谱载“善化经铿黄氏为文节公(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后裔前明自江右(江西泰和)迁湖南分籍各色而居经铿者蔚为湘中望族”。1874年10月25日(同治十三年九月十六)黄兴生于湖南善化县龙喜乡凉塘,祖屋跟韶山冲的房子差不多。父亲黄筱村清末廪生,设馆授徒于桑梓,曾任地方都督,有产业,通达时务,55岁去世。生母罗氏,1882年秋病逝,时黄兴8岁。继母易自易,粗识文字,颇有见识,曾任湖南民主第一女学副监督兼舍监。黄兴17岁结婚,夫人廖淡如,知书明理,目光远大,为族中所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