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人见人爱的人,赢得好人缘,并不是自己凭空可以塑造出来的。现实生活中,虽然这类人很少,但要做到周围人士80%以上的人认可、喜欢自己,就已经是极其成功了。其实人见人爱的人并不是要求他漂亮、帅气、赶潮,而是在于他内在的气质与信心。哪怕是一个善意的目光、自信的微笑、待人的礼节等等,即使是一个丑陋的人,只要能做到这些,也是得到他人的真诚赞美和喜爱。
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自卑,不要气馁,不要因世俗的污浊而放弃属于自己的洁净,用心去交流,用爱去感染,只有你明白如何去爱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才会懂得,芸芸众生的真正含义……
☆用赞美开启社交的大门
每个人都喜欢听别人的溢美之词,尤其是青少年,十分渴望被人欣赏。虽然青少年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但是却有很多的青少年不会轻易地流露对别人的赞美之情,把生动的言语硬生生地压在心底。这是因为他们还不明白,赞美别人也是一种激励自己的方法,赞美是世间最美丽的语言,是人际间最佳的润滑剂。青少年学会了赞美,才能为自己赢得一个好人缘。
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他人真诚的赞美,正如沙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的心灵受到滋润。莎士比亚曾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心理学家威廉·杰尔士也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其他人的欣赏。”当你赞美他人的时候,别人也就会在乎你存在的价值,你对他人的赞美也让你获得一种不容易获得的成就感。在由衷的赞美给对方带来愉快以及被肯定的满足的时候,你也十分难得的分享了一份喜悦和生活的乐趣。
生活需要赞美
每一个人都是上帝最得意的作品,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亮点。世界上,人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我们要学习会欣赏他人并赞美他人。这正如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经理曾说过的:“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和性命更为人们所需,那就是‘认可’和‘赞美’。”但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认可”和“赞美”一定要真诚和自然,一定要发自内心,而不是应酬做秀,更不是虚晃一枪。真诚地、适度地、恰如其分地从内心深处给人以“认可”和“赞美”,有时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赞美真的会创造奇迹。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男孩在一所工厂打工,但是他非常喜欢唱歌,每天努力的练习。可是他的第一个老师却残忍的对他说他根本不是一块唱歌的料。这句话对他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从此一蹶不振。但这时,他的贫穷的母亲却鼓励他说:“孩子,你唱的很好,你能行,你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在进步,你会成功的。”同时,为了让儿子学习唱歌,她更努力的工作赚钱,来供应儿子的学费。在母亲的鼓励与赞美下,他加倍努力,终于成功了。他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唱家——卡罗索。
我们每个人的天性中不都在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吗?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真诚的赞美就像甘霖一样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当我们遭遇挫折而失落自卑时,一句真诚的赞美,会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重新鼓起战斗的勇气;当我们因为平庸琐碎的生活而麻木倦怠时,一句真诚的赞美,会使我们精神振奋,重新激起对生活的热爱。
1921年,美国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以百万年薪的天价,聘请了一位夏布先生,担任其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总裁。有人估计,当时的百万美元,价值相当于现今四千万美元。而那时候一般人的薪津,每月大约百元美金。为什么安德鲁·卡内基每年要花一百万元聘请一位管理人才?原来,安德鲁·卡内基发觉,夏布先生具有一种最宝贵的能力—能够在别人身上看到优点,并且给予真诚的赞美和感谢。卡内基认为,人都有一种深刻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特别是他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如好的友人、主管、父母等等。而夏布先生也深切了解自己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相信“奖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他喜欢以“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的方式,处理人事、管理人事,激发了部属的工作潜能,也为自己赢得尊重和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带给别人真诚的赞美。
但是,仅仅赞美是不够的,你的赞美还必须是真诚的。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在适当的场合、及时地将真诚的赞美送给他人。在愉悦他人的时候,自己也因为发现了美好的东西而心情舒畅。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而不是虚伪的赞美。毫无根据的夸奖,会让人产生你在拍马屁或者说至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实际上,对于那些喜欢别人过分夸奖的人,也未必适合和他做朋友。只有当你真的发现了别人身上的某些优点的时候,你才把它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种优点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一些细微处的赞赏可能更能感动别人。比如你发现对方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那就请立刻告诉她:“你今天这身衣服真好看。”
如果一个人不分场合,不问具体情况的赞美,就会引起误会与不必要的麻烦。当一个人正踌躇满志时,赞美只会让他骄傲自满,最终也会害了他。如果赞美的话言过其实,就会让人怀疑你的动机,认为你是谄媚。不必挖空心思去赞美他人,只需有一颗客观公正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并出自真心的赞美,也许你的赞美会改变他的一生。
把握好赞美的“度”
赞扬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应该学会赞美他人。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赞扬的度呢?
首先,你的赞扬必须是真诚的、由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特色,你只要针对他与众不同的优点赞美他,才能让他感受到你是真正了解他、赞赏他;如果你的赞扬与他的实际情况不符,他会觉得你虚伪,甚至有阿谀奉承、拍马屁之嫌。比如,一女子相貌平平但她文笔很好,工作业绩也很突出,你却赞扬她:“你长得真漂亮,是难得一见的美女”,你的不符合事实、不真诚的赞美,不但不会让她高兴,反而会让他觉得你是多么的虚伪。你应该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寻找他身上的优点和特色,哪怕是微小的优点或者特色,只要是事实,而且你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由衷的赞美,那么,这样的赞美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你的赞美必须具体明确,不能笼统地、抽象地赞扬。比如,“你真棒!”,“你好优秀哟!”,“你是一个出色地领导!”等等。但“棒”在哪里,“优秀”的表现是什么,“出色”在哪些方面,没有具体的“点”,那么这样的“面”就显得很“虚”,这些模糊广泛的概念性语言,有时候会造成他人误解,达不到你期望的赞扬效果。比如说要赞扬一个同事,你可以赞扬他:“你长期坚持每晚在办公室学习两个小时,还认真做笔记,写心得体会,真是难能可贵,这样持之以恒得学习,让我们看到你坚韧的品格,也知道了你业务能力强、文章写得好的秘诀了……”假如你只简单地给予抽象赞美:“你人品很好,工作能力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这样给人就有点虚伪甚至拍马屁的感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何驾驭语言。华丽的词藻于赞美固然很好,但平实的话语运用得当,也毫不逊色。那就看你怎样因人因时因地的使用你的语言。
有一位心理医生在银行排队取款时,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先生满面愁苦,这位心理医生暗想,我要让他开朗起来。于是一边排队一边寻找老先生的优点,终于他看到,老先生虽然年近70,驼背哈腰,却长着一头漂亮的金发,当这位老先生办完事情走到心理医生对面前时,心理医生衷心地赞美道:“先生,您的头发真漂亮!”老先生一向以一头漂亮的头发而自豪,听到心理医生的赞美非常高兴,顿时面容开朗起来,挺了挺腰,道声谢后一路哼着小曲地走开了。可见,一句简单真诚的赞美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
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更会使自己身心健康。
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会使我们更为自信,也会使我们更有魅力,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吝惜于夸奖他人者常会难以获得朋友、得到他人的拥待,从而加重自身的自卑。
赞美的方法多种多样,或者真挚热情,或者含蓄委婉,或者自然流露,或者顺应语势,或者具体确切,或者发自肺腑……应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年龄和层次,运用不同的赞美方法。但原则只有一个: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当掌握了赞美的诀窍,你会感到生活竟是那么充实,那么美好!让我们学会赞美他人吧!用漂亮的语言去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用漂亮的语言为你赢得好的人缘,人与人之间就更加和谐!
☆用幽默打破人际关系的僵局
拉布说:“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在生活中,你一定喜欢和幽默的人在一起,因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幽默的人在,绝对不会冷场,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
你不曾发现吗?幽默是一种特性,一种引发喜悦,以愉快的方式娱人的特性;幽默感是一种能力,一种了解幽默并能表达幽默的能力;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运用幽默和幽默感来增进你与他人关系,并使你善于对自己做出真诚的评价的一种艺术。在今天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愿意和幽默的交朋友。在人们的生活中,需要幽默的存在,可以说如同鱼需要水,树木需要阳光一样。具有幽默感和幽默力量,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也是青少年应具备的一种为人处世的能力。
幽默,生活中的彩虹
幽默,是缓解人际紧张的安全阀,可有效地缓解紧张空气,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使人们从容地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困境。幽默是健康生活的调味品,可使我们将内心的紧张和重压释放出来,提高压弹能力,健康身心。
幽默的语言,能使社交气氛轻松、融洽,利于交流。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疲劳的旅途上,焦急的等待中,一句幽默话,一个风趣故事,能使人笑逐颜开,疲劳顿消。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情况,在公共汽车上,因拥挤而争吵之事屡有发生,任凭车长怎么喊都无济于事。这时,忽然,人群中一个小伙子嚷道:“别挤了,再挤我就变成相片啦。”听到这句话,车厢里立刻爆发出一阵欢乐的笑声,人们马上便把烦恼与气愤抛到了九霄云外。此时,是幽默调解了紧张的人际关系,给大家带来和笑声。
还有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由于急刹车,一位老人撞在前面一个姑娘身上。还没等老人开口,这个姑娘就很满意地用地方话说了一声:“德性!”眼看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这位大学物理系教授的老人不急不恼地说:“不是德性,是惯性。”车箱里所有的乘客都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一场将要发生的口角就在老教授的一句幽默的话语里冰释。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小事情举不胜举,可有时一些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情。这个时候,唯一打破这种僵局的办法就是开动你的脑筋,运用幽默的艺术,很可能就会化解一场重大的事故。
从某种场合来说,幽默是缓解紧张局面的灵丹妙药,是随机应变的有力武器。但幽默并不是低级趣味,幽默追求境界是哲学的飘逸与思想的简朴。使用愚蠢的、低俗的、笨拙的、肤浅的、油滑的、尖刻的言语不是幽默;油腔滑调地耍滑头、出洋相,不是幽默。幽默产生的笑是含有严肃内容的笑,幽默的语言要具有高雅的风趣。
俗话说熟能生巧,使用语言也一样,尤其是在玩笑之间,人们说话常会用“巧”。如说:“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一听就明白说的是:过独身生活。记得作家马克?吐温说过:“戒烟最容易了,我就戒过二百多次。”但人们一听就会明白,他说的是老也戒不掉!这种说法意思明白,又很滑稽,显然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语法,是创造性的语言,自然是出于智慧的,这就是幽默。
幽默,生活中的智慧
幽默,是一种健康的品质,也是当今人们应该具备的素质。那么,应当怎样培养自己幽默谈吐的能力呢?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胸怀,对生活充满信心与热情。其次,要有高尚的情趣、丰富的想象、开朗乐观的性格,才能成为幽默风趣、自然洒脱的人。因为幽默的语言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并不是想破了脑袋才蹦出来的一句话。
幽默的运用要服从于思想、情感的表达。仅以俏皮话、耍贫嘴、恶作剧来填补幽默的不足,换取廉价的笑,是浅薄的。幽默是日常语言的巧妙组合,以深入浅出见功力,正如清人李涣所说:“妙在水到渠成,无机自露,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一语道出了幽默的“玄机”。
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就是一个很懂得幽默的人,他的妻子脾气非常的暴躁,而且常常不分场合不给苏格拉底面子。一天,苏格拉底正在与学生讨论美术问题,忽然,妻子跑进来,对着苏格拉底破口大骂,声震课堂。继而,她拿着一桶水向苏格拉底泼去,苏格拉底被淋得全身透湿。当他的学生们感到这个场面十分尴尬之时,苏格拉底却笑了,他幽默地说:“瞧!我早知道打雷之后定有暴雨,这不,我成了落汤鸡了。”一句话说的大家都被逗笑了。
从这个小故事里可以看出,幽默不仅反映出一个人随和的个性,还显示了一个人的聪明,智慧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幽默既不是毫无意义的插科打诨,也不是没有分寸的卖关子,耍嘴皮。幽默要在入情入理之中,引人发笑,给人启迪,这需要一定的素质和修养。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幽默是润滑剂,能使僵滞的人际关系活跃起来;幽默是缓冲装置,可使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倾刻间化为祥和;幽默是一枚包裹了棉花团的针,带着温柔的嘲讽,却不伤人。幽默是创造力的表现,使用幽默需要智慧,要有广博的知识,明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优雅的风度和镇定自信,乐观轻松的情绪。
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有时难免会处于尴尬难堪的气氛中。这时幽默的言语便能摆脱困境,使气氛变得轻松、和缓。幽默感并非天生,它也是有法可循的,掌握了以下三个法则,你也能轻松地说出令人倍感幽默的语言。
第一,要保持快乐的心态。一个好的心态是产生幽默感的前提。忧郁、烦闷、焦虑、愤怒是与幽默感无缘的。
第二,要时时处处有审美感。你只有进入了审美的角色,才能挖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
第三,要运用艺术手法表达。比喻、双关、夸张、对照、谐音等手法,往往能产生委婉曲折、含蓄蕴籍的美感效应。
青少年朋友要明白,在人际交往中,机智风趣、谈吐幽默的人往往拥有更多的朋友。大多数人不愿同动辄与人争吵,或者郁郁寡欢、言语乏味的人交往。幽默可以说是一种润滑剂,它使烦恼变为欢畅,使痛苦变成愉快,将尴尬转为融洽。所以,让自己养成一个喜欢幽默的人,让自己变成一个懂得幽默的人,让自己也能说出幽默的话,这样,你的生活一定是充满快乐与幸福的。
著名幽默家克瑞格·威尔森曾经说过:“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幽默是生活中的七彩阳光,没有它,就没有我五彩缤纷的童年,也没有我充满欢声笑语、幸福无限的家庭。”事实确实如此,幽默感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品质之一,是人的一生当中最高的境界。和有幽默感的人在一起,你会感到轻松自在,会感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智慧。聪明的人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因为幽默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他们用与众不同的形式对付突如其来的窘境。
☆用微笑温暖所有的人
人种有国度,语言有度,领土有国度,然而惟有微笑没有国度,它可以瞬间表达你的热情、友好和善意。青少年就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更应该把你像太阳一样的笑脸展示出来,把你的热情传递给别人。学会了对自己微笑,就学会了热爱生活;学会了对别人微笑,就学会了珍惜美好;学会了对一切生命微笑,你的人生便处处充满阳光!人生短暂,何不用微笑来弹奏你的美好生活呢?
你感觉过别人对你的微笑么?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微笑,当做一个很细小的动作,给别人无限的温暖,拉进你跟别人之间的距离。让自己会心的一笑,开心的微笑,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微笑让心灵更丰盈,微笑让生命更富有。微笑是一种仪表,一种风度,一种语言,真诚的微笑还给人以尊重、希望、鼓舞、温馨和芬芳,微笑是三月的春风,能将脸上的阴云扫荡;微笑是人间的彩虹能架起友谊的桥梁,微笑是美德的外露;是智慧的展示;微笑更是艺术的符号。
微笑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
微笑是省力的,又是不易的。说它省力,是因为微笑只需动用13块面部肌肉,而皱眉蹙额需要动用47块面部肌肉;说它不易,是因为微笑来自爱心真情,来自宽阔胸襟,需要一定的修养和长期的坚持。所以,学会微笑应该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必修课。
可以说,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行为语言,虽然无声,但最能打动人。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件东西就是微笑,也唯有微笑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仇恨。所谓一笑解千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青少年应该学会微笑,因为也只有微笑才会让人感觉到温暖。
世界上有上千种不同的语言,惟有微笑没有国度,它可以瞬间表达你的热情、友好和善意。当你一个人独处时笑了,那是真心的笑!生活中要用真心的微笑面对周围的每一个人,然后自己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和受欢迎。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微笑永远都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他的力量可以达到无极限。
微笑是一种内在的气质,气质来源于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修养;微笑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境界需要生活的励炼和真心的体味。喧嚣尘世,繁忙的工作,疲惫的生活,受约束的是身体,不受约束的是心灵,只要你的心情是晴朗无云的,你的人生就没有阴暗寒冷。其实,这一切都只要一个会心的微笑就够了。其实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微笑。
日本保险业的推销之神原一平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他之所以成功的秘诀就是因为他的笑,据说他会三十八种笑,其中最为之称道的是他那婴儿般纯真的笑,最能打动人心。麦当劳的老板则认为:“笑容是最有价值的商品之一。”微笑是展现服务行业综合素质和品位重要的元素。
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在所有的交际语言中,微笑也是最有感染力的,微笑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际交往的高招”。因为往往一个人微笑能很快缩短你与他人间的距离,表达出你的善意、愉悦,给人春风般的温暖。一个微笑,邻座的人就可能成为自己的朋友。笑暖人心,又能体谅家庭快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微笑使疲倦者休息,拘束者轻松,悲哀者节哀,就像一种情绪的调和剂,更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微笑是一种气质,气质得益于修养;微笑是一种境界,境界需要磨练。喧嚣尘世,繁忙生活,受约束的是生命,不受约束的是心情,只要你的心情是明亮晴朗的,人生就没有阴天。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应该给生活一个真诚的微笑!微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去重视;微笑其实很简单,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微笑是护肤霜,涂在脸上,我们便愈加美丽动人;微笑是山泉水,流过心田,使我们倍感温馨和感动。微笑于朋友,是心灵的默契;微笑于陌生人,是距离的缩短;微笑于亲人,是感情的营养品;微笑于敌人,是强有力的杀伤武器。所以青少年一定要学会微笑,微笑可以表现出你的大度,可以表现出你的涵养。
学会微笑,让快乐在生活中漫延
美国著名企业家卡耐基说:“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可以说微笑的力量是巨大的。微笑是人际关系中最佳的“润滑剂”,无须解释,就能拉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微笑是人类面孔上最动人的一种表情,是社会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她来源于心地的善良、宽容和无私,表现的是一种坦荡和大度。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是失败者的坚强;微笑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也是化敌为友的一剂良方。微笑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一种礼赞。
人人都渴望别人对自己微笑。尤其身在异乡为异客者,更觉得别人给自己友善的微笑是一轮冬日的太阳,一缕夏日的清风。然而生活中能领略到这道风景的并不多,我们应当学会微笑。青少年学会微笑,就会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快乐,在这样微笑轻松的环境中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无限接近完美的人。
当人们遇到挫折、心情不佳时,最想看到的就是微笑,最想得到的就是温情。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在遇到了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一个真诚的微笑。因为微笑如同伸出的温暖的手,能帮助他们走出痛苦的泥潭,能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神奇作用。
莎士比亚曾说:“如果你一天中没有笑一笑,那你这一天就算是白活了。”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也认为:“会不会笑,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对周围环境适应的尺度”。这就说明真诚的微笑能够感染周围的人。微笑是“良药”,微笑是健康的“通行证”。做为青少年,不妨笑口常开,用微笑去调节紧张的情绪,让他人从我们甜美真诚的微笑中获得轻松和愉悦。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微笑。
第一,我们要笑得自然。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美好心灵的外观。这样才能笑得自然,笑得亲切,笑得美好、得体。要注意不能为笑而笑,没笑装笑。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首先是一种心理的放松和坦然。对待陌生人,我们该多一些真诚和友善。而我们学会了微笑,你的笑脸、他的笑脸、所有人的笑脸尽管依旧“陌生”,依旧要擦肩而过,但我们的内心却再不会疲惫和紧张,我们的心里也变得轻松而愉快。人与人之间虽无言但很默契,我们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的不再是陌生与冰冷,而是融洽和温暖。学会微笑,你就学会了怎样在陌生人之间架一座友谊之桥,也掌握了一把开启陌生人心扉的金钥匙。
第二是要笑得真诚。微笑既是自己愉快心情的外露,也是纯真之间情的奉送。真诚的微笑让对方内心产生温暖,有时候还可能引起对方的共鸣,使之陶醉在欢乐之中,加深双方的友情。学会微笑,因为微笑是交往最好的良方。在交往中微笑,在微笑中交往,微笑为交往助兴,交往为微笑生辉。学会微笑,因为只要你对人微笑,一定会有好的回报。对人微笑,微笑在脸上,微笑在心中,微笑出好心情,微笑出好氛围,微笑出好的结果。
第三,要笑在合适的场合。微笑并不不讲条件的,也并不是可以用于一切交际环境。它的运用是很讲究的。当你面带笑容时,你的心情不会差到那里去。当你面对一个笑容满面的人时,你也很难不对他报以微笑。微笑使人觉得自己受到欢迎、心情舒畅,但对人微笑也要看场合,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学会微笑,因为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无声的微笑,笑逐颜开;无声的微笑,喜形于色;无声的语言,喜上眉梢;无声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此时无声胜有声。学会微笑,因为一个微笑,可以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不论你们过去是否相识,只要给人以微笑,一定会立即得到他人的微笑。在微笑地对视中,双方走得更近;在微笑地对视中,他人也得到了亲切的感觉。
第四,微笑的程度要合适。微笑是向对方表示一种礼节和尊重。但是如果不注意程度,微笑得放肆、过分、没有节制,就会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引起对方的反感。学会微笑,因为一个微笑,可以化解双方的矛盾。在工作中与他人产生了矛盾,只要你敢于对他人报以微笑,矛盾很快就可以化解。微笑是一剂良方,微笑更是一针化解剂。
第五,微笑的对象要合适。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应使不同含义的微笑,传达不同的感情。学会微笑,因为一次谈话从微笑开始,可以开启尘封的心灵。对于性格孤僻的人,如果你能立即给予微笑,他也会学着微笑;如果你能在微笑中与他促膝谈心,一定可以窥视他的心灵。
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会微笑,因为一次交流从微笑开始,可以营造和谐的氛围。在交流中,首先带头微笑,一定能带动他人微笑;在交流中,大家都微笑,气氛一定会和谐、美好。没有照耀万物的太阳,便没有芸芸众生的生机勃勃;没有源自内心的真诚微笑,便没有世间汩汩流动的温情。虽然,我们是哭着来到这个世上的,但是,我们应该微笑着面对人生。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应该学会微笑。
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微笑是一个人最美的神态;长得再丑的人,只要一露出真诚的笑容,就会一下子变得漂亮起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的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微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说微笑是高级营养霜,涂抹在脸上,我们便会愈加美丽动人;微笑是清凉的山泉水,滋润了你的心田,平静了别人的火气。微笑于朋友,是心与心的沟通;微笑于陌生人,是点与点的缩短;微笑于亲人,是贴心的关爱;微笑于敌人,是自信的回击。
☆学会沟通,畅通无阻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少不了沟通,它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纽带。沟通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能让误解变成谅解,把阻力变为动力。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思想上不成熟和心理上的叛逆性,十分缺乏与人沟通的欲望,因此,对他们来说,学会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能让他们彼此信任和理解,一次成功的沟通,不仅可以让他们少些偏激,多些感激,还可能改变他们的处事风格和习惯。沟通无限,精彩才能无限。
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说沟通是学问是因为任何沟通都是有其本身的目的,把握住沟通的目的,同时掌握沟通的要领,将相互的理解或者思想表达出来是需要练习和实践的;说沟通是一门艺术,讲的是沟通是技巧,其中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外部因素,交流双方对事件的认知度等等。
沟通的目的有很多,最浅显的一个目的便是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传递包括了单向和双向传递,而此时,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及时性,保真度等等都是需要重要考虑的方面;沟通的高一级别的目的在于沟通的影响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去“说服”沟通的一方的行为,思想等。
沟通——架起心灵桥梁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醒着的时候,每天大约有70%的时间都花在各种各样的沟通上,早晨问好、吃饭闲聊、打电话、发短信或邮件、邀约、开会、分享、了解客户需求、培训、看书、走亲访友等等,沟通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在这个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就是处理不良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多么重要。
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地孤活于世,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那么更需要理解与沟通。心灵的默契,言语的合拍,动作的和谐,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到的,因为每个人环境不同,只有打开心门,坦诚相待。沟通,再沟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人与人之间才会多些理解,少些误会,才会使家庭和睦,事业蓬勃,友谊长久,生活美满……
成功的领导或老板,善于和员工沟通,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人才的选拔。成功的老师,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帮助他们成长。成功的演员,善于与观众沟通,听取意见,精益求精,使自己的艺术大众化,人性化……沟通,无论在各行各业其实都是重要的一门必修课,一门艺术。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学会沟通。子女逐渐长大,一些对人生的了解便会日益深入,性格也逐渐形成,会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甚至有可能某些观点与父母的发生冲突,这可能就是许多人所说的产生了“代沟”。这时,如果沟通不善,就会产生矛盾,矛盾过激甚至会产生不良后果。遇到这种情况,沟通就得占主导地位。父母得积极了解子女的情绪和想法,子女也得体谅父母的关心。做好了这个过程,好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有效的沟通就能更给人一种“家”的感觉。
朋友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调剂。朋友间,可以谈天说地,无论市井百态,光怪陆离,喜怒哀乐,人生理想,都是朋友间沟通的内容。朋友之间学会沟通,才能保友谊长存。
爱人或恋人之间应该学会沟通。大家都知道,世界上难以找到两个性格、处境、行事方法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更不用说是恋人。所以说,所谓的“天生一对”是不存在的。两个性格或其他方面有差异的人长时间相处并非简单,因此爱人或恋人间应该多点沟通,交换各自的想法,爱情才会长久。沟通多了,矛盾就少;矛盾越少,相处越好。
人与人之间,沟通无处不在,没有了沟通,一切都是无声的。我们应该细细体会其中的奥妙。学会沟通,方可成就自我。生活中没有沟通,就没有快乐人生。沟通,是通往彼此心灵的桥梁,是促进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沟通不好的话,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良好的沟通,让我们处处畅通无阻。
掌握沟通的艺术
沟通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经济发展的现代,沟通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比如,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管道”不通畅了,有了民怨,要沟通;公司与职员之间有了“鸿沟”,造成“劳资纠纷”,要沟通;父母与子女之间有了“代沟”,出现了所谓叛逆的子女,霸道的父母,要沟通;连自己,想不开,好像脑袋的沟给堵住了,要好好思前想后一番,也要沟通。“沟通”就是把不通的管道打通,让“死水”成为“活水”,彼此能对流、能了解、能交通、能产生共同意识。
英国作家萧伯纳很形象地说道: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心理学家ERICK FROMM说过:“我们每一个人均有与他人沟通的需要,人类可利用沟通克服孤单隔离之痛苦,我们有与他人分享思想与感情的需要,我们需要被了解,也需要了解别人。”
中国人造字很有意思,想想“我”这个字,是哪两个字的组合呢?是“手”和“戈”。“我”字,竟然就是“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刀剑、武器”。所以每个人都常做“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但是,在沟通时,人除了防卫自己之外,也要站在别人的立场来想,善用“同理心”,也学习控制自己的“舌头”。“在适当的时候,说出一句漂亮的话;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打住一句不该说的话”。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赞美、被认同、被附和,而不喜欢被否定、被轻视。所以,即使双方意见不同,但必须做到“异中求同、圆融沟通”,“有话照说,但口气要委婉许多”。
微笑,是表现亲和力的最有力工具。你若想与谁沟通,首先你要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友好与意愿,通常情况下,任何人都不会拒绝一个陌生人的微笑。然后接下来的对话,要注意自己说话时的语气与状态,不卑不亢,热情有度,谦虚温和,这样的人通常也不会被陌生人拒绝沟通的。
小心说话而且要“说好话”,话说出口之前先思考一下,不要莽莽撞撞的脱口而出。事情再怎么急迫,也要清楚的让大家知道问题以及来龙去脉,但往往是越急越说不清楚,反而耽误了时间。而且,要坚持这样做,便难能可贵了,可以做成大事业。怕就怕坚持不到最后,前功尽弃。
沟通绝不能一次不成功就放弃。沟通要百折不挠,一次又一次,不断地沟通。沟通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没有不能沟通的事。
通过沟通,敌人可以变成朋友,有出入的解释,可以变成“各自表述”;有争执的土地,可以“共同治理”;被割让的土地,可以物归原主。这是个沟通的时代。两国的争端,不应该只用打仗解决;夫妻离婚,不必破口大骂;今天生意谈不拢,明天还可能合作;议会里水火不容,沟通后可以“共同修法”。只要我们有诚心、有爱心、有耐心,肯让对方坐上座,肯让自己先退一步,肯把对方的面子做足,肯在自己底线上有最大的弹性,而且——知道这世界不是全属于我,也不可能只有我是对的,应该利益共享、团结共荣。
沟通能力是做人最本原的一些素质,如诚信、责任、意志、创造、视野、爱心、亲和、平实等的集合力。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伟大,乃是他是一座桥梁。
一个人的成功,20%靠专业知识,40%靠人际关系,另外40%需要观察力的帮助。因此为了提升我们个人的竞争力,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随时有效地与“人”接触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在社交中畅通无阻,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迈向成功。
☆摒弃猜疑,迎来友好人际
培根曾说过:“疑心病是友谊的毒药。”
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人存在着猜疑,不信任他人的不良心态。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里,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同样心生疑窦。不仅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还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的多疑心态,往往通过“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无关事件凑合在一起,或者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某些事件来证实自己的成见,往往别人无意的行为就能让多疑的人误解为别人对自己怀有敌意,没有足够根据就怀疑别人对自己进行欺骗、伤害、暗算、耍弄阴谋诡计,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以致与人隔阂,在人际交往中自筑鸿沟,严重时还有可能反目成仇。
多疑与猜疑不同。猜疑只是一般的怀疑,这种怀疑有可能毫无道理,纯粹是神经过敏所致,但也可能有一定道理并符合客观事实。正常的猜疑人皆有之,不属于心理问题。多疑则是猜疑的极端状态,绝大多数都是无端生疑,属于毫无根据,纯粹是为了证明成见、偏见的猜疑,是心理失衡的表现。多疑心态是导致偏执性人格障碍的温床,需要警惕,具有多疑心态的青少年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容易产生忿恨甚至报复心理。因此,人们都不愿意与这类人交朋友。
多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如看见到几个人背着他讲话,就会怀疑是在讲他的坏话;别人对他态度冷淡一些,又会觉得别人对自己有了看法等等,他们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或给自己使坏。喜欢猜疑的人总是特别留心外界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有时别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他也会琢磨半天,努力发现其中的“潜台词”,这样的心态使他不能轻松自然地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不仅自己心情不好,也影响到人际关系。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的邻居偷了。他有心观察,觉得邻居走路、说话、神态都像是偷了他的斧子,他肯定邻居就是小偷。但是,没过多久,他竟然在自家地里找到了斧子,之后再观察邻居,觉得他说话、走路、神态竟全然不像小偷的样子。
为什么这位丢斧者会对同一个人做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呢?这足以说明猜疑是一种主观的想象和推测,它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喜欢猜疑的人通常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没健康心理。别人善意的、正常的言行他们常常会歪曲地去理解。例如别人赞扬他,他会怀疑是在挖苦、讥讽他;别人批评他,他又会怀疑是攻击他;别人不理他,他又怀疑别人是在孤立他。过度的猜疑使其心胸狭窄无法容纳别人对他的正确评价。
二是思想的方法过于主观。他们总是戴上“有色眼镜”去观察人,用别人的举动来验证而不是修正自己的看法,因而常常歪曲事实,对别人产生怀疑。
三是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总要以别人的评价来作为衡量自己言行的是非标准,很在乎别人的说长道短。当别人的态度不够明朗时,他就要从不利于自己的方面去猜疑、怀疑,自寻烦恼。
很久以前,在恒河的岸边,有一三口之家:王子、公主,还有他们年幼的儿子,另外还有一条忠诚的狗,他们之间亲密无间,以打猎为生,过着美好的生活。每当夫妇俩人外出打猎,狗就在家看护着他的儿子,从不懈怠。有一次,他们刚回来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儿子不见了,只看到那条满嘴是血的狗。他突然有一种天塌地陷般的悲痛:无限信赖的朋友背叛了自己,它吃掉了自己的儿子!愤怒之下他举枪杀了那条猎狗。这时,儿子从床底爬了出来,哭叫着说:“爸爸,你走后,有一条大蟒窜到屋里,我好怕啊!幸好有我们的狗保护我,它们开始打架。后来,可怕的大蟒终于被它咬死了”。猎人非常后悔,于是就建了那座塔来纪念他忠实的朋友。
喜欢听信流言,不作调查分析,从而产生疑虑。任何时候,猜疑都是人际关系的大敌。它会破坏朋友间的友谊,疏远同学间的关系,无端地挑起同学和朋友间的矛盾纠纷,也很影响自己的情绪。生活在猜疑中的人,总是郁郁寡欢,缺少内心宁静的。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本来她的身体就弱,再加上常常在猜疑中度日,使自己情绪沮丧,常暗自垂泪,结果是身心俱毁,早年夭折。
总是对别人无端地猜疑,貌似无端,实则有端,猜疑源于褊狭的私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疑心太重的人,总怕别人争夺自己的所爱、所求、所得,怕别人损害自己的利益,终日疑神疑鬼,顾虑重重。如果你总是对别人不放心,那么别人还能对你坚信不疑吗?虽然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如果时时提防、处处疑心,永远都不会有知心朋友。
无端猜疑,害己殃人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智子疑邻”的故事。由此可见,猜疑让善意被曲解为恶意,让好心被认为歹心,从而扭曲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猜疑心重的人总是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小心过甚。当人有了猜疑之心,其对待朋友、看待事物,就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而是凭借一点表面现象,主观臆断,随意夸大,进而扭曲事物,得出一个不切实际的结论,或者先入为主,先设框框,然后察言观色;甚至无中生有,把幻觉当真,把一些毫无关系的现象也当作事实材料,生拉硬拽来做证据。
猜疑使得人际交往中本来很小的疙瘩发展成长期的不和。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猜疑疏远了朋友,中断了友谊,甚至断送江山。猜疑不仅害己还殃人。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由猜疑导致的悲剧是数不胜数。只有摒弃它,才能赢得朋友,才能迎来友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如何才能摒弃它呢?
喜欢猜疑的人,首先要开阔自己的心胸,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开朗、豁达、大度的性格。需要澄清的事实,诚恳同别人交换意见;对待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过分地计较。不必过分在乎别人的态度与说法,“未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说吧!”。这些话都是鼓励人们心胸坦荡、豁达开朗的。人的一生,受他人的议论是在所难免,只要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相信别人也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相反,如果一切都要按别人的意志去做,自己又怎么个活法?对似是而非的流言,不要偏听偏信,要用理智分析对待,静观事情的变化,不能感情用事。有些人一听到流言,就暴跳如雷,“说风就是雨”,迫不及待地找上门去讲理争辩。因为缺乏调查研究,很有可能找错了说理对象,反倒使自己十分尴尬被动。
过度的猜疑是自己折磨自己。“杯弓蛇影”的典故就是很好的例证。弓影投映在盛酒的杯中,好像小蛇在游动,饮者以为真的把“蛇”吞下去了,于是越想越恶心,结果害得自己重病一场。这就是所谓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疑之,一个人如果疑心太重,到头来只有自讨苦吃。
相信每个人都有猜疑别人的时候,有时疑心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保护自己和预防性保护自己的正常心理活动,但疑心的程度有轻重,过于疑心和过于敏感就是不正常的现象了。人生在世,你总是要与别人打交道。如果你总是充满了猜疑,那你是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总会被淘汰的。生活中的欺骗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美好,你多信任一个人,就多一个朋友,多一道交际的桥梁,也多一点成功的筹码。
☆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
尊重他人是文明的起点,青少年朋友应该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做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名中学生,你首先应该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而尊重他人便是做人的基本美德,一切不文明的行为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将心比心,凡事要替他人多想,每个人都有自尊,只有去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人活在世上,必须和别人交往,与人交往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在交往的过程中,尊重他人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
在现代社会中,尊重别人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尊重他人是指在礼仪行为实施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对他人真诚的尊重,而不能藐视别人。礼仪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尊重他人的具体体现。在交往中,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言行,都回引来别人的反感,更不会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所以,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前提。
尊重,道德的表现
尊重是一滴水,一朵干渴时的甘露;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针。它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与虚伪、狂妄、苛刻、嘲讽、凶恶、势利水火不容。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他的敬佩、赞美与追求,以他为榜样;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他的鼓励、认同与祝福,他会以你为榜样。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都应建立在真诚与尊重的基础上。人惟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尊重他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美德,它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给别人面子,维护他人的尊严。
一个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在地铁站卖铅笔,出于怜悯,他塞给那个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返回来又取了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然后又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也有东西要卖。”几个月后,他们再次相遇,那卖笔的人已成为推销商,他充满感激地对纽约商人说:“谢谢您,您给了我自尊,是您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别人是崇高道德的表现。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能力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可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考虑到他人的自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到。从这一点来说,那么纽约商人的做法的确让人敬佩,因为他很懂得去尊重别人。尊重别人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憾,更可以使他人拥有自尊和自信。纽约商人几句话让铅笔推销员从乞丐的自卑中解脱出来,自信地踏上经商之路。可见,尊重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它可以让失望的人们看到光明,让自卑的人们找到自信,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所以,你没有理由以高山仰视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某些方面不如自己,不要用傲慢和不敬的话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应有的尊重。一个懂得用心去尊重别人的人,一定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尊重,心灵的碰撞
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绝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如一个人对着空旷的大山大声呼喊,你对它发泄不满,它也对你不满;你对它友好,它友好回应。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自己待人、处事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这一点,青少年尤其要懂得。
有人曾这样说过:知惧怕,就是对法规的尊重,就是信服法规的威严;知羞耻,就是对道义的尊重,就是坚守道德的底线;知艰辛,就是对劳动、对师长的尊重,就是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勤奋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从内心懂得去尊重他人的人,或者一个至力于要学会去尊重他人的人,无疑,他的人生一定是一个圆满的成功的人生!
尊重是什么呢?尊重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她透明的微笑叫理解,她淳朴的心灵叫高尚;尊重又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饱含待人处世的智慧,尽显人格操守的高贵!
萧伯纳——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一次,他在苏联访问,在莫斯科街头散步时遇到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萧伯纳在那里和小女孩玩了很久、很开心,在分手的时候,他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和伟大的萧伯纳一起玩了。”小女孩儿也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和苏联女孩儿安妮娜一起玩了。”这句话让萧伯纳很是吃惊,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傲慢,并连忙向小女孩儿道歉。
一直到后来,每每萧伯纳回想起这件事,都感慨万千。他说:“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应该永远谦虚。”这是一个人懂得尊重他人的谦虚,也是得到他人尊重的前提。
尊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尊重你周围的一切,就是对自己的尊重。现在,你该明白尊重是什么了吧。当你跋涉在崎岖的山路,朋友鼓励的目光推动着你,那是尊重;当你遭遇到人生的挫折,老师温暖的双手紧握着你,那是尊重;当你拾起马路上的垃圾,路人赞许的微笑感染着你,那是尊重;当你懊悔曾经的过失,父母的宽厚与理解包容着你,那是尊重!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尊重,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尊重,你一定会收获一个最美丽的生活!
☆拒绝自私,好东西要舍得与人分享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是与他人共同分享着。分享太阳温暖的光芒,分享星星闪烁的光辉,分享鲜花芬芳的味道,分享四季的变化和秋天的果实,分享音乐的悠扬和山河壮美,分享理想的浪漫和现实的丰富……要分享及能分享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分享如是快乐的大门,学会分享,你就能进入快乐城堡;而独享却是痛苦的大门,独享只会让你进入痛苦的泥潭。
与人分享,不仅能点缀你的人生,还是让你向世界打开一道道门一扇扇窗。当你主动把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时,就会让让生活中的痛苦全部溜走,让阳光洒满每个人的心灵。
独乐不如众乐
村庄里,一个果农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培植了一种皮薄、肉厚、汁甜而少虫害的新果子,为此吸引了不少果贩子前来购买,这为他增加了不少的收入。村里的人们看到他的新品种卖的很好,就想借他的种子也来种,可被果农拒绝了。果农想: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大家都种这种果子,那定会影响自己的生意,那肯定不合算。到了第二年,果农发现自己果子的质量大不如往年,很多人都不再买他的果子,果农查找了所有的种植环节,但都找不到原因,只好去咨询专家。专家到他的果园调查后对果农说:“你种植的环节都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想让果子回到原来的效果,就必须在附近地区都种这种产品。”果农迷惑不解的看着专家,专家又说:“由于附近种的是果子还是旧品种,而只有你的是改良品种,在开花授粉时,新品种和旧品种一杂交,你的果子自然就变质了。”果农听了恍然大悟,于是把自己的新品种分发给乡邻,大家都有个好收成,不仅自己获得了财富,也帮助别人获得了财富,个个都喜笑颜开。
人们常说:“施恩于人共分享。”“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早在几千年前,孟子问梁惠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梁惠王答:“不若与人。“孟子又问: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梁惠王答:“不若与众”。记得小时候,如果自己有一个好的玩具或是一本好看的小人书,都会迫不及待地拿出来,与周围的小朋友们共同分享,但长大后的人们却忘了“独乐不如众乐”的大道理。
酒的美味再好,一个人独享终将是乏味,只有与人分享,才能让其美味留香于口。与人分享,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与人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会让更多的人成功;分享一项科学的发明,会蓬勃一个行业;分享一种新锐的思想,会解放一代人的智慧;分享爱,分享劳动,分享喜悦乃至分享痛苦,在与人方便时,你的物质财富、你的经验、你的思想,在分享中都得以深化、升华。
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应该学会分享,学会简单的快乐,把自己的东西主动拿出来,让别人分享,分享能将温暖和快乐传递他人。疾风骤雨中,与陌生人同享伞下的一片晴空,他的笑脸如雨后的彩虹;自家院中的一泓井水,让左邻右舍在停水时也能遍尝甘甜,你家的院子盈满欢声笑语。与人分享快乐,你的快乐会加倍;与人分享幸福,幸福就会加倍;与人分享成功,你就会加倍成功。分享如同三月的阳光,冬月的碳火,温暖人的心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何乐而不为呢?
只有懂得分享给予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人。
懂得与人分享,才是人生真谛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你会自己独自把它们吃呢?还是愿意把其中的五个让他人分享呢?如果你独自享用,你也就只能吃这六个苹果而已,如果你与他人分享,看似你现在吃亏,但实际上你却能得到他的友情,当他们有东西时,也自会与你分享,你就可能得到另外五种不同的水果,五种不同的味道,这样还吃亏吗?懂得与人分享是一种大智慧。古人早已懂得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与会分享并不意味着自己失去什么,相反会收获友情、知识,也收获了快乐。正如培根说的:“一分忧愁与人分享之后你将得到1/2忧愁,一份快乐与人分享你将得到双倍的快乐。”与人分享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放大自己快乐的过程。
有一位年轻的编辑,很有才华,他写的杂志很是受读者的喜欢,与同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刚进杂志社的第一年就得了大奖。但他慢慢的发现,社里的同事,不管是上司还是前辈,都总是有意无意的针对他,他为此很是苦恼。他找到一位前辈,想从他哪里得到答案。原来,这位年轻人获奖的作品,虽然他的贡献最大,但也有很多同事的参与和帮助,在他获奖后,除了上级机关颁发的奖金之外,上司也给了他一个红包,不在公司里当众表扬了他。但他却没有客套的感谢上司和同事的帮助,而是将所有的功劳归于自己,独享荣誉。人们可能都不会在乎去分你多少的奖金,他们在乎的是你不改贪天下之功为己有,不懂得与人分享。
聪明的人懂得借与他人分享好东西之机,拉近自己与他人间的关系,赢得尊重,为以后更广阔的路打下基础,而愚蠢的人,往往在独享功劳、独享荣誉、独享快乐的时候,己给自己带来了想不到的麻烦。
人们常说:“把一个人的幸福给多人分享,就变成了多个幸福”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总是班上的第二名,而第一名总是被一个叫柏济的同学占着。一次,柏济由于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诺贝尔的朋友高兴的对他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但诺贝尔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还将自己做的笔记寄给因病没来上学的柏济。到了期末考试,柏济的成绩还是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诺贝尔长大之后,成为一个卓越的化学家,因发明了火药而成为巨富。他死后把所有的财产全部捐出,并设立了知名的“诺贝尔奖”。也正是由于他懂得把自己的成功与世人分享,不仅使他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也使后人对他永远怀念与追思。
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懂得分享的人必有豁达的心胸、坦诚的态度和高深的智慧和策略,只有那些虚伪奸诈地人不会分享,因为对利益的索取使他鼠目寸光;谨小慎微的人不懂得分享,对世界的疑虑和恐惧淹没了他的好奇;狂妄自负的人不屑于分享,愚蠢的优越感蒙蔽了他的双眼……当我们乐意和他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快乐时,不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收获更大的喜悦和满足。学会与别人分享成长、成功与财富,自己也一定会成为最快乐、最幸福、最成功和最富有的人。只有真正懂得与人分享的人,才是人生的真谛。
人生可说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每个人都走着不同的人生路,有的曲曲折折,充满是是非非,也有的一路畅通无阻,充满鲜花掌声。但无论是怎么的人生,生活在这个世上,没有人能不去分享,分享自己的,分享他人的。也正是有了分享,后人才能绕过路上的坑坑洼洼,跳过路上的各种陷阱,踩在先驱者的肩膀上,更快的登上成功的巅峰。一个苹果与一个苹果的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但你可能会获得一份友谊,一种思想与一种思想的交换就是两种思想,为你的成功加得法码。
☆多一些宽容,多一个朋友
《荀子·非相》中说: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这是在告诉人们:君子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宽容往往是成大事者的必备品质。
对于青少年来说,宽容是一门必须要学习的课程。青少年之间的友谊交往,本是很单纯、美丽的,它凝聚着我们的思想、情感。但在其中难免会出现冲突,摩擦,往往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断送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次纯洁的友谊。其实,这些不愉快的结果,只是青少年不懂得宽容别人、谅解别人。待人处事,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友情,没有了宽容就失去了善。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层次高低的标准。能够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让自己了一些烦恼。学会了宽容,人世间便会多了几分温暖。
宽容是人格的升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支军队在森林和敌人相遇了,于是一场激烈的战争爆发了。激战过后,有两名士兵和部队失去了联络,巧的是两个人来自同一个小镇,这让他们彼此靠得更紧了。他们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就这样挺过了十几天,可依然联系不上部队。也许是因为战争,连动物们都不见踪影,他们随身带的食物已经吃完了,如果再没有猎物的话,他们很可能会被饿死。
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一天,两人遇见了一只鹿,他们把鹿杀死后,靠着鹿肉又艰难地熬过了几天。比较年轻一点的战士把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了身上。不巧的是,他们又一次与敌军相遇,经过再一次交战,他们又幸运地避开了死神。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的战士突然中了一枪,不过幸亏这一枪只是打在了肩膀上。后面的战士惊惶地跑了上来,他害怕得全身颤抖,说话也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撕下衬衣为战友包扎伤口。
到了晚上,受伤的士兵一直很虚弱无力,他们都以为他们的生命要在这里结束了,这一关是闯不过去了,尽管饥饿难当,可是谁也没有动身边的鹿肉,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度过了那个艰难的夜晚。第二天,奇迹出现了,他们和部队取得了联系,得救了。
30年之后,当初受伤的战士回忆说:“其实我知道,就是我的战友向我开的枪,因为他在抱住我的时候,我感觉到他的枪管在发热,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向我开枪,也许是想独吞鹿肉吧。但是当我看到他惊慌失措又悔恨无比地为我包扎伤口的时候,我就宽恕了他。此后的三十年里,我也一直假装不知道此事,也再没有提起这件事。战争的残酷让他的母亲没有等到他回来便辞世了,在我和他一起祭奠老人家的那一天,他向我跪下,求我原谅他,我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用宽容换来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多么伟大的宽容!简直可以说是荡气回肠,这位战士的宽容不禁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此时他的人格魅力闪耀着无限的光芒。宽容真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而现在的社会里,青少年似乎根本不懂得宽容的涵义,只知道得理不饶人。和平的年代里也许不需要他们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宽容,但对身边的人宽容却是义不容辞。
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每个人都会有和别人发生磨擦的时候,请时刻记住:学会宽容、善待他人。宽容是一种品质,令人钦佩敬仰,它不仅象征成熟,更代表了一种境界。年青的朋友们更应该具备这种品质,让自己稚嫩的心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往往对于家人所犯的错误更容易大动肝火,或者说更容易因为看不惯家人的某些做法而发脾气,这种行为真是让人痛心疾首。为什么就不能对家人宽容一些呢?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而宽容就是“家和”的根基。是父母把你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你们温暖的家庭,是兄弟姐妹伴着你们度过了青春年少,一起编织了梦幻般的童年,无论你面临怎样的困难,遇到怎样的挫折,始终都是家人在为你鼓气,你发脾气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这些呢?
所以,对家人宽容一些吧,宽容能让家庭成员相互信任和团结、相互理解和包容,从而让家庭更和睦、和谐。宽容父母的一点点唠叨,宽容他们稍显落后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有一个幸福安乐的晚年生活,宽容和你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将更加弥足珍贵。对家人多一些宽容,那你便拥有了一个能遮风避雨的港湾,风雨来临之时,你就可以放心地躲在里面,一切烦恼就请将它留在港湾之外。
除了对家人宽容,还要对朋友宽容。正处于意气风发的青少年朋友,总是很容易偏激、暴怒、盲目行动、甚至“疾恶如仇”,不懂得珍惜和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屡次因为冲动而和朋友闹得不可开交,这些都是幼稚的表现。人生在世,能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一生,这是多么得难能可贵!所以有句话说“财富不是一生的朋友,但朋友却是一生的财富”。虽然可能会发生争执,但都是建立在彼此真诚的基础上,有时候争吵还能让你们共同进步,所以对朋友要采取宽容政策,因为一点小事就牺牲友谊不是太不值得了吗?
对朋友多一些宽容,友谊之树才不会在时间老人的脚步里褪色,心灵之花也不会在季节的变幻里荒芜。朋友的指责、朋友的规劝以及朋友的犀利言词只不过因为他想要帮助你改掉身上的缺点,这有错吗?即使朋友真的做错了什么,但只要心是真诚的,就应该宽容他。给朋友多一次宽容,就是给自己多一次机会。通过这一纽带,才会让你们更加同心协力地携手并进,不管以后的路是艰难还是困苦,总有一个人在身边陪伴,搀扶着你,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对于还在学校读书的青少年来说,平时接触最多的人莫过于同学了。学校就像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同学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能不能把这台戏演好,就要看同学们之间是不是可以融洽的配合。如果你因为私下的恩怨而显得特立独行,那么就注定了这场戏的失败。对于同学,同样需要宽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能在一块学习,这也是一种缘分,在朝夕相处中会有小小的磨擦在所难免,如果不能宽容视之,必定就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
能够对同学宽容实际上也是为自己铺平一条道路,也许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触痛了你的心,但是你要相信他绝对不是故意的,能够宽容他也会让他对你心存感激,多了一个关系要好的同学,自己的路当然就更好走一些。所以,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互相谦让和包容,互相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集体环境,同时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宽容能够带来这么多的好处,难道你还有理由拒绝吗?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人的心就像一个有无限空间的盒子,只要你愿意,没有什么装不下。人生苦短,又何必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纷争上呢?与其让别人痛苦让自己烦恼,为什么不让自己活得更潇洒一些呢?多一些宽容,便少一些烦恼。
☆学会真正的倾听
倾听是一种习惯,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是一种内涵。我们的民族要学会倾听,讨论倾听的重要时越觉得倾听很重要。一个老师没有学生的倾听就无从谈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总在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一个人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的,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的尊重。
倾听,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章节。是倾听,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真、善、美,让我们彼此的手握得更紧、心灵贴得更近,让我们积累了许多难得的经验,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是倾听,让一句简单的话语,有了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屑的小事,一下子变得无比地亲切起来,让那些平凡的日子,陡然增添了动人的光彩……
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种姿态,是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倾听是一首歌,是团结之歌,友爱之歌,和睦之歌。有了这种姿态,就能做到海纳百川、光明磊落、心底无私。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国王,想考考他的大臣,就让人打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让大臣分辨哪个最有价值。最后一位用一根稻草试出了三个小金人的价值,他把稻草依次插入三个小金人的耳朵,第一个小金人稻草从另一个耳朵出来,第二个小金人稻草从嘴巴里出来,只有第三个小金人,稻草放进去以后,什么响动也没有,于是老臣认定第三个小金人最有价值。
同样的三个小金人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第三个小金人之所以被认为是最有价值也因为在于其能倾听。其实,人也同样,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会道的人。善于倾听,消化在心,这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可事实上,生活中的人们并不是都善于倾听。
倾听其实是一种幸福。生活中我们不妨倾听父母那喋喋不休的唠叨,这是一种爱意的释放;我们不妨倾听子女的诉说,以朋友的姿态去感知那颗心灵,给予他们前行的信心;我们也不妨倾听朋友和同事的喜悦和烦恼,真诚的为他们的进步高兴,为他们的成功喝彩,成为他们雨中的一把伞,路上的一盏灯。
学会倾听逆耳之言。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每个人都存在着缺点,每个人的工作方法与思路也决不是完美的,这就需要他人来指出。而作为倾听者需以一副虚心求学的态度来接受。发自内心的逆而之言是一种关心,更是一种爱护和帮助。
生活是一部厚厚的长卷,需要心灵的关注,更需要心灵倾听。倾听是一种技巧,当你掌握了,会助你奔向成功!
罗杰·弗里茨(RogerFritz)曾经写过一本叫《像经理一样思维》(Think Likea Manager)一书。虽然,弗里茨写作该书主要是针对管理方面的新手的,但如果你能够仔细阅读该书,并细细体味的话,或许你会跟我有同样的认识,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像经理一样思考,像一位优秀的经理一样倾听。关于如何更好地倾听,书中就告诉我们如下一些技巧:
首先,要向对方发问,可以提些诸如“你认为这就是问题所在?”、“你的意思是……?”、“你能说得明白一些吗?”等问题。这些提问有助于你获得更多信息,并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由于多数经理人员赞同的做法是“准备,开火,瞄准”,现在,许多人喜欢有人坐下来倾听别人陈述对情况的看法。
然后,持中立态度,像“嗯”和“真有意思”等中性评价性语言能表示你对谈话感兴趣,并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这是最难的技巧之一,因为这要求你真正跟上对方谈话的主题。不过,如果你的确很擅长这一技巧,那么,你可以辞去现在的职位而去当一名心理医生了。
其次,是重复对方观点,可用“按我的理解,你的计划是……”、“你是说……”及“所以你认为……”等句式。这些说法表明你在倾听,并明白对方的意思。重复的重要性在于让你尽早发现有无曲解对方。
再次,要对对方的问题做回应,常用说法有“你的感觉是……”、“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听对方所言与知对方所想完全是两回事。
最后,是对对方观点的总结,试着用“你的主要意思是……”和“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你认为……”等说法。不要第一个下结论,先听他人的结论可能更有价值。
人往往有一种表现欲,喜欢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孤僻区域讲个喋喋不休,喜欢把自己的优点在别人面前展示得一览无余,喜欢逞一时之快,喜欢看到别人被自己说得张口结舌和不知所措的表情。于是,心高气傲的人们之间便多了一份隔阂,少了一些包容,多了一些冲动,少了一点理智。于是,寂寞,失意与种种的怀才不遇便如同流感一样穿行于大街小巷。
倾听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有了这份姿态,就会多听一些意见,少出几句怨言,或许就意味着家庭中多了一分和睦,恋人间多了一分和谐,朋友间多了一分和气。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让我们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提升情趣,感悟人生!
发挥倾听的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沟通不仅需要交谈应答,更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门艺术,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研究表明,在人们日常的交流活动中,听的时间约占54%,说的时间约占30%,读的时间约占10%,写的时间约占6%。
除了“说”的内容外,说话者的语调、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和眼神等所表达的情感和意思,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一个层面。而往往情感层面是说话者所传递的真正意思。如果你听到了这种情感,却没有给予正面回应,说者就会很失望。
倾听是沟通的基本礼仪,是对说话人的尊重、重视、认同和鼓励,让你赢得信任;倾听能让你了解对方到底在想什么,挖掘真实的需求;倾听能让你了解对方的性格、爱好与兴趣,找到共同话题;倾听可以让顾客的抱怨和不满得到宣泄,有利于解决问题;倾听可以使你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如何策略性地回复对方;倾听,也是一个学习、吸收的过程,让你突破自己的局限,掌握更多信息和知识。
正如世界文学巨匠伏尔泰所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两个人交流的时候,其实倾听者比说话者更加伟大。因为,只有倾听者肯定的眼神和耐心,才能让说话者有兴趣说下去。因此,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地倾听。
俗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要善于倾听多方面的声音,从中仔细辨别,分出真伪,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耳听八方,能使我们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广纳群言,能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谦虚谨慎,能使我们增长知识与才干。
从现在开始倾听,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第一个对象,就是家人、顾客和伙伴。倾听,可能比任何道理都具说服力。懂得倾听,比说什么精巧的言词,更能赢得他人的心。
善于倾听,赢得信任
推销员需要的是倾听,这是推销员中的一项必要原则。善于倾听的推销员,会成为客户的朋友,赢得客户的信任。
专心致志倾听正在和你讲话的人,这是最为重要的。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正是我们对他人的一种最高的恭维。至于成功的推销,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而且没有别的东西会比这更令人开心的。
推销员该如何把握推销的关键点呢?这就需要学会倾听,鼓励客户尽量多说话。你可以从他们的谈话中找到最重要的原因,并说服他们。
老李是某产品的推销员。有一次,一位顾客决定向老李购买2000元的产品,老李很开心。在他备货的时候,顾客兴高采烈地谈起了自己刚考上重点大学的女儿。老李正忙着,就头也没抬随便应答了几句,等他备好货准备交给顾客时,顾客却突然掉头走了。
第二天,老李忍不住给顾客打了一个电话,询问顾客怎么突然改主意了。顾客非常不高兴地说:“昨天,我和你谈到了我的女儿,她刚考上重点大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那些产品就是为她买的,你却连一句恭喜的话都没有。我已经向一位懂得欣赏我女儿的业务伙伴买了产品。”
老李这才恍然大悟,这笔生意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没有认真倾听顾客的言谈,没有关注顾客的情感。作为销售人员,听比说更重要。
倾听是一个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接受、理解的主动过程。要真正作到的是“倾听”而不是仅仅在“听”,就要求人们作出一定的努力。有心理学家指出:“积极倾听的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包括具体的知觉、态度、信仰、感情以及直觉——都或多或少地加入到倾听的活动中去,消极地听,则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接受声音的机器,既不加入任何个人的感觉或印象,也不产生什么好奇心。”
倾听利于交往。台湾心理学家黄月霞认为:“倾听是有效沟通所必备的元素,它是一种接纳的语言。”倾听是接受、分析、理解、分享的过程。具有较强倾听能力的人,才可能会有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与人很好地沟通合作。
在倾听中,会感知生命的落叶不止在秋天,忧郁和悲伤不能久驻心灵,孤独也是一种美丽;在倾听中,会懂得理解的艰难和重要,即使是陌路人的一抹微笑,也足以驱散满怀的寒意;在倾听中,会明白阳光公平地照耀你我,照耀辉煌与平凡;在倾听中,会发现自己正在与一个博大的世界对话,所有的风霜雪雨,所有的世事沧桑,都只是一片自由舒卷的云朵,都只是墙上嘀嗒的钟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