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与画面对位,情绪与气氛呼应,可谓声情并茂,感人至深。观众不仅领会了母亲的悲剧结局,同时也被歌声所打动。画面使歌声动情,歌声则使画面生辉。
有的影片是专为歌星量体裁衣制作的,其中的歌曲也是专为歌星定制的。如美国影片《保镖》,从情节到歌星,再到其演唱的歌曲,都是由制片人和编剧事先设计好的。这也是商业操作中的卖点,因为歌星与其演唱的歌曲,在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号召力,使未来的票房价值能得到切实的保障。这是制片商乐于投资的。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影视作品盲目追求歌曲的效应,几乎每片必歌,搭不搭调也唱歌,形成了“情节不够歌来凑,画面不够空镜头凑”的现象。于是歌声一起,就是蓝天白云,杨柳轻拂,小桥流水,雁群飞翔,碧波荡漾……情节到此中断,观众可以闭目听歌。为何歌曲受到如此青睐?据说歌曲可以招徕观众,又可以出版歌带,能给制作者带来滚滚财源。岂不知这些商业气息浓厚,带有铜臭味的歌声,不仅不能给影视作品的艺术增添色彩,反而让歌声湮没了影片。即使歌曲活了,影片却死了,记住了歌子,忘掉了片子。难道导演期待的是这种结果吗?
尤其是电视剧,歌曲几乎到了泛滥成灾的境地。开头唱,结尾唱,中间还要多次唱,有时唱得让人心烦,于是只好改换频道。这样滥用歌曲,岂不是得不偿失?
歌曲固然可以使一部影片或电视剧走俏市场,或在观众的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但它也可以毁掉一部作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道理不是很浅显吗?导演要重视对歌曲的运用,但是,切不可把功夫全用在歌曲上。
三、声音与画面的匹配
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特殊的声画复合的艺术形象,产生可以超越自身的更为宽泛和深远的含义。
声音与画面的匹配形式,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一)声画对应
即画面内有人物或物体的动作,产生了有声源现象,如人在走路、马在奔跑、汽车飞驰等,声音就与之对应发出脚步声、马蹄声、汽车行驶声等。其根据为画面内有声源出现,声音与声源对应,达到有机的匹配。
(二)声画分立
即画面内无声源,传来的声音与画面不对应,形成各自分立的现象。
例如,在日本影片《生死恋》中,主人公面对空荡荡的网球场,却传来击球的声音。声音的出现显然与画面不对应,因为网球场上无人击球,形成了声画分立的现象。
这种声音的出现,只是男主人公的一种幻觉,他伫立在网球场边,勾起了他对昔日与女友在一起打网球时的回忆。只是人已去,球场依然在,这声音让人顿感凄楚。
又如,在意大利影片《罗马11时》中,有一段情节表现某单位招考一名打字员,由于当时意大利正处于“二战”后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多,因此门外聚集了许多应试者,她们排列在门外,沿着楼梯直排到楼下的大厅里,等待着考试。一个姑娘被叫进门去应试,门外许多人倚在门口静听屋内的考试情况。少顷,从门内传来打字声,打字声非常慢,显然是个生手。倾听的群众都显露出轻松的神色。接着从门里走出那个神情懊丧的应试姑娘,同时又被叫进去一个姑娘去应试,大家又紧张地静听。这时从门内传来快速的打字声,像机枪扫射一样响个不停。门外的听众立即显示出紧张不安的神情。
在这段戏里,声音虽和画面分立,它却主宰和左右着等在门外应试者的心情,有力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声画对比(冲突)
即声音与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甚至是造成冲突。
例如,马路上有乞丐在向过往行人乞讨,其声也哀;而乞丐身后的酒楼上却时时传来猜拳行令的声音。这两种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造成了尖锐的冲突,加深了观众的印象,同时也引起人们对社会的思考。
四、寂静与噪声
在现实中,无声的世界几乎是不存在的。寂静并非无声,寂静是和有声相对而言的。其实寂静中也包容着声音,即使你进入深山古洞之中,虽然会感到寂静得可怕,但仍然会听到滴水穿石的微弱声音。
巴拉兹·贝拉在他所著《电影美学》中指出:“静也是一种声音效果,但这只是在能听到声音的情况下才如此。表现静是有声片最独特的戏剧性效果。”他说:“我们感到宁静,因为我们能听到极远处的声音或近旁的极低微的响动。”“当我能在一片很大的空间里听到很远的声音时,那就是极静的世界。”
我认为这才是人对静的真实体会。聋子因为没有声感,所以他体会不出静为何物。
静,可以形成无言的沉默,造成一种平和稳定的抒情气氛。例如,一对情侣,相对无言,相视而坐,他们只是用眼睛默默地进行心灵的交流。这情景安静祥和,情意绵绵,让人心神荡漾。
静,也可以造成紧张的气氛。例如,两军对峙,大战即将爆发。战前的寂静,令人感到恐惧、紧张、危险,双方都屏息以待,期待那暴风雨般的枪炮齐鸣时刻的到来。这种难耐的寂静,面临死亡前的沉寂,也是最具戏剧性的时刻。它给人物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它比枪炮声更具力量,更令人心悸,感到心惊肉跳。
所以导演也要学会善于运用“静”这种“声音效果”。
噪声,是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多种声音杂乱无序地混合在一起,给听觉造成一种不悦耳的声音。另一种,则是发自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具有强刺激的怪声。它不仅令人不悦,而且让人畏惧和害怕。
一般来说,噪声是不应进入艺术领域的,因为它与美感无缘。但是,有时出于特殊的需要,也可以运用噪声来表达一种情绪。噪声可以搅乱人的正常情绪,使人心烦意乱,焦躁不安。
另外,人在精神失常或神经紊乱时,在听觉感受上也会出现噪声或一些奇怪的音响。所以噪声常常伴随一些情绪不稳定或者精神不健全的、不正常的人物出现,从而表现这种声音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危害。
此外,噪声也可以营造一种特殊的环境气氛,表现它对环境卫生的侵蚀和污染,给人一种不堪忍受的生理刺激和精神虐待。
噪声是声音中的丑的形象。艺术需要把美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有时也要揭露丑。噪声是声音中的丑,揭露它,是为了更好地显示声音中的美。
巴拉兹·贝拉说:“有声片的使命是发掘出这一片混乱的噪声的表现力、含义和内容,拯救我们脱离这种混乱状态。”不论怎样,声音中的美与丑是相对存在的,都必须和视觉形象相结合、相匹配。也许画面很丑,但是声音很温柔。
法国导演让·雷诺阿说:“就电影配乐而言,我更相信音画对位。如果对话说的是‘我爱你’,那依我看,音乐似乎就应该处理成‘我讨厌’。围绕这些字句的一切应由相反的元素所组成,这样才更有效果。”
看来,辩证法也适用于对声音的处理。导演也需要学点辩证法。
思考题
1.声音有表情吗?怎样理解声音的表情?
2.如何认识声音与画面的匹配?
3.你对歌曲在影视中的作用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