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父”有幸娶到宋二小姐——孙中山与宋庆龄
“在先生病榻之旁,三月未离一步,衣不解带,食不甘味,以先生之精神为精神,使吾人永念不忘者,则为孙夫人。夫人之精神与劳苦,为吾辈所当敬爱。先生日语夫人,盼同志继续努力革命;今先生死矣,夫人尚在。我辈当念先生之言,随夫人之后,共同奋斗。”——何香凝在上海孙中山追悼大会上激动地说。
孙中山(1866—1925年),伟大的民主先行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建国元勋,一生为国操劳,1940年被国民政府追奉为“国父”。名文,幼名帝象,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出生于广东香山(现改名中山市)翠亨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孙中山是在华人世界受到普遍崇敬和尊重的革命家;他为推翻满清、振兴中华所做的努力,他的“天下为公”的高尚品质,赢得了天下人赞颂。
宋庆龄(1893—1981年),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国父孙中山的夫人,新中国开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唯一一位国家名誉主席。又名宋庆琳,英文名Rasamond,原籍广东(今海南)文昌,生于上海。她的父亲、牧师兼实业家宋嘉树,是一位爱国人士,是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也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宋庆龄与姐姐宋蔼龄(嫁给孔祥熙)、妹妹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成为中国现代历史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
宋庆龄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学院文学系。同年回国,即径直到流亡革命党人集中的日本东京,开始追随孙中山,担任其助手,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1915年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定和比她大二十七岁、正在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先生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孙逝世后,继续坚持其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第一次大革命(1924—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生活美满幸福而殚精竭力、英勇奋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孙中山比宋庆龄整整大二十七岁,他们第一次在宋家见面时,宋庆龄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后来一次见面,宋庆龄也只有七岁;但听见孙先生与父亲关于革命的谈话,已在她心目中产生悠然神往之感。1913年宋庆龄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后,很快自美国抵达日本横滨。她内心蕴藏着一种秘密。她只觉得,中国革命在呼唤着自己。她是由父亲宋嘉树和姐姐宋蔼龄(时为孙中山秘书)陪着去拜见孙先生的,这一际遇决定了她的一生。宋嘉树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宋庆龄见到孙先生很是高兴,很快就与姐姐一起协助他处理英文信件。1914年9月宋霭龄回上海与孔祥熙结婚,宋庆龄就接替姐姐做了孙的秘书。据说宋霭龄曾经也爱上了孙中山,只是孙对她根本没有男女之情,这才接受了孔祥熙的求婚。
宋庆龄是宋家三姐妹中出类拔萃的老二,长得俊美异常,不仅皮肤白皙,晶莹得好像透明的玉石;而且体态轻盈,风度翩翩。最漂亮的还是她那双豁豁亮亮、嫣然动人的眼睛。亲友们称其为一朵花,不像牡丹和玫瑰那么艳丽娇媚,而像玉兰和水仙那么淡雅秀美。她具有东方古典的风韵,文静、温存,讲话轻柔、举止端庄,身材娇小、线条分明。因为她很可爱,而且听话,所以最得父母的疼爱;尤其是母亲倪桂珍,简直把她当做了掌上明珠。有人说,宋家三姐妹里,老大霭龄爱钱,老三美龄爱权,老二庆龄爱革命。
尽管孙中山当时已是有妻室和三个孩子的父亲,但在共同的革命工作中,他们还是很快产生了爱情的火花,火热、亲密而和谐,后来便考虑谈婚论嫁。宋庆龄曾好几次看到孙先生力不自持,疲病交加。她虽然还是一个少女,但她立刻觉得必须给他以帮助。她曾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说:“我能帮助中国,我也能帮助孙先生,他需要我。”共同的理想缩短了年龄差异悬殊的距离,窈窕少女与将近“天命”之年的男子成了热恋中人。多么幸福而又多么快活的时刻哟!
1915年宋庆龄返回上海,就婚姻问题征求父母意见。宋嘉树一听说爱女爱上了孙中山,震怒不已。其母更是反对。庆龄的婚事遭到了父母坚决的拒绝,并把她软禁起来,甚至要为她另觅夫婿。经过好几天内心的矛盾冲突,宋庆龄最终做出了伟大的决定,自己还是要一心跟着孙先生。迫于不得已,她趁晚上从窗户爬出房来,在女佣的帮助下逃了出去,毅然不辞而别,潜回日本,完成了其婚姻和革命相结合的志愿。而孙中山也与老家的卢慕贞正式离婚,终止了他们本早已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结婚第二天,庆龄即投入为孙先生翻译密码和处理英文信件的紧张工作之中。
对他俩的婚姻,不管别人毁誉褒贬如何,事实上,孙、宋的结合,不仅是对旧礼教习俗的挑战,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而且他们本人也感到婚后的生活极为幸福。婚后不久,宋庆龄给一位美国学友写信说:“这次婚礼尽可能简单,因为我们两个人都讨厌繁文缚节。我很快活,我想试图帮助我的丈夫尽可能用英语通信。我的法文大有提高,现在已能阅读法文报纸和流利地翻译。像你知道的那样。结婚对我来说,好比迈进一所没有使人烦恼的‘考试’的学校。”其欢乐的心情充满字里行间。同样,孙中山在1918年给老师——英人詹姆斯·康德黎的一封信中也说:“我的妻子是受过美国大学教育的女性,是我的最早合作者和朋友的女儿。我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这是我过去从未享受过的真正的家庭生活。我能与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助手生活在一起,我是多么幸福!”
无论在风里浪里、雪里霜里,孙中山和宋庆龄都风雨同舟、齐心协力,你扶我、我搀你,勇往直前。两人对婚后十年的生活都极为满意。在孙中山看来,他那年轻、漂亮的妻子不是一个普通妇女,而是一个那么完美、富于魅力的人。得到她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之一。同样,宋庆龄也对丈夫有着一种特别炽烈、真挚的爱。
在此后一系列的斗争中,宋庆龄不仅始终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更始终是孙先生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和助手。在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改组国民党、制定三大政策、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等无数艰难的斗争历程中,也包含着她或是积极参与谋议、或是努力协助执行的卓著功勋。
昊天不吊,哲人其萎。可是,正当和谐、美满和幸福伴随着孙中山和宋庆龄两人时,天大的不幸突然降临。早已积劳成疾的孙中山,于1924年初冬肝病再次发作,并日益加重,虽经多方医治,病势依然有增无减。从孙中山发病到逝世,宋庆龄守在病榻旁达三个月之久,一刻也未曾离开。她尽可能使丈夫减轻痛苦,得到宽慰。1925年1月,孙先生的肝病进一步恶化。在他病情最严重的日子里,宋庆龄常常一连几天几夜守在病榻旁,寸步不离。望着生命垂危的丈夫,她无比悲伤,但只能强忍眼泪。文首所引何香凝的那段话,就是对她的高度评价。
孙中山也一样。他在弥留之际最系念的人,就是宋庆龄。3月11日下午,孙先生临终前,他一边喘息,一边用十分清晰的声音,艰难地呼喊:“廖仲恺夫人……”喊了两声便气喘吁吁,不能作声。何香凝一听到孙中山叫她,就急忙掩泪走到他的床前。孙中山望着何香凝那张悲伤、呆滞而忽然出现慌乱神色的脸,用十分纤弱的声音说,要“善视孙夫人”,“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当时宋庆龄在一旁“哭声惨切”。孙中山泪水涔涔地握住何香凝的手说:“廖仲恺夫人,我感谢你……”第二天上午九点,孙中山在北京溘然长逝。
一代巨人孙中山去了!作为“国母”的宋庆龄,最终战胜了眼泪和悲伤、孤独和空落。她懂得:“先生需要的不是泪水,而是坚定地沿着他指明的道路继续前进。”因此,她决心“遵孙先生遗嘱,追随诸君之后奋斗实行”。此后,在白色恐怖中、在逆境艰险中,在抗日烽火中、在解放战争中,直至当新中国诞生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她继承丈夫遗志的坚定意念,丝毫不曾有过动摇。她就是用这样的非凡方式,献身于她亲爱的丈夫所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她对丈夫的情和爱,难道不也尽在其中吗?冬去春来,朝朝暮暮,岁月以黑白的方式悄然流逝。可是,她那生命的河流从未中断,仍在畅流出一腔热血所激起的豪情与智慧……
革命女杰断然挣脱丈夫——秋瑾与王廷钧
“俗子心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秋瑾(1875—1907年),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女革命家。献身于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事业,是中国第一个为推翻清朝腐朽政权而流血牺牲的女英雄,也是中国古往今来最豪气、最杰出的女人之一。原名秋闺瑾,小名砉姑,字璇卿,号旦吾,后改名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汉侠女儿、秋千。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生于福建厦门;因父亲后至湖南为官,少女时代又长期生活在湖南,并嫁给小她四岁的湘潭人王廷钧(1879—1909年,名昭兰,字子芳)为妻。自幼爱读书,工诗文。其诗文笔调雄健、感情奔放,有巾帼之风。如广为传诵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一语,多么豪迈铿锵、气壮山河!后人辑有《秋瑾集》。
秋瑾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听从母亲教诲,喜爱读书,作诗填词,善于言辞;且性情豪侠,喜穿男装,学习骑马剑术、使棒舞枪,异于一般女孩;忧国忧民、志向远大:“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1890年(一说1894年)全家随其父秋寿南迁居湖南。在这里她学会了巫家拳。1894年秋寿南调任湘乡县厘金局总办。及笄年华的秋瑾被父亲许配给湘乡县荷叶塘(今属双峰县)的王廷钧为妻。荷叶塘还是曾国藩、蔡和森等历史名人的家乡。王家是当地富绅,与曾国藩家族还有表亲关系。1896年秋瑾与王廷钧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荷叶塘乡下婆家。一年后秋瑾生下一个儿子。这年秋她第一次回到荷叶塘,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其《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其豪情受到当地人们敬重。
1900年,王廷钧通过父亲与曾国藩的表亲关系,纳资捐了个户部主事小官。秋瑾即随王廷钧赴京任职,第一次远离父母,并开始接触西学。目睹国势危急、清廷腐败,秋瑾立志献身救国事业,“恃铁血主义报祖国”。不久因八国联军入京,时值战乱,他们又不得不回到湖南家乡。次年秋瑾生下一个女孩。1903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迄今亦携女儿一同前往。翌年,秋瑾毅然冲破了封建家庭束缚,抛家别儿,女扮男装,飘洋过海,变卖金银首饰,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秋瑾在日期间,经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她与陈撷芬发起中国最早的妇女团体──共爱会,和刘道一等人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并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她还登台激情演说,发表大量文章,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在日期间,她也写下了许多慷慨激昂的诗篇。
1905年,秋瑾自日语讲习所毕业后,归国省亲,并筹措继续留学的费用。此年春夏间,她在上海、绍兴分别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7月秋瑾再赴日本,9月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的第一位女党员,且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因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她愤而归国;与易本羲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回国学生。不久,秋瑾任教于绍兴女学堂、浔溪女校等地。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资金,她回到湖南婆家,取得了一笔经费;并和王家人决别,声明彻底脱离家庭关系。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性解放主张,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2月,她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主持校务,并以之作为革命据点;旋至浙江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湘赣边境之萍(阳)浏(乡)醴(陵)起义,未果。
不久,秋瑾准备与徐锡麟分头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她不断往来于各地,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并推徐为首领,自任协领,计划在是年夏起事。很快事泄,但秋瑾拒绝离开,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坚不吐供,视死如归,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7月15日,她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还不到三十三岁。在打扫牢房时,狱吏看到了秋瑾留在墙上的绝命词:“莽莽神州慨胯沉,救时无计愧偷生。搏沙有愿兴亡禁,博浪无稚击暴秦。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经营恨未酬同志,把剑悲歌涕泪横。”
数年后,秋瑾生前的好友徐寄生、吴芝瑛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将她的遗骨迁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于1909年秋将墓改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修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革命党人隆重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此年12月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并亲书“巾帼英雄”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