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这彭城郊外,获水河边,又迎来了一个春天。这天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大彭国国王彭祖的车马队就从宫殿内出发,出城向获水河南边的小道上缓缓而来。风和日丽,景致宜人。看看鹅黄着柳,渐渐鸭绿生波。桃腮乱簇红英,杏脸微开绛蕊。清明初晴,可是丽人天气;谷雨将临,正当三月韶华。只见:
初出骄阳似酒浓,时看飞燕穿田垄。江岸杨柳飘香絮,山坡绯桃散落红。楚天空阔,原野多稚子看牛;古渡清流,沙溪有行人饮马。几棵榕树映朝霞,数片彩云飘远岫。
忽然,一群凫鸟从获河岸边的芦苇中飞了出来,原来这是马车的木轮声、跑马的足蹄声惊飞了河边栖鸟。众大臣和卫士们,簇拥着彭祖的马车前行。驾辕之马周身似雪一般的白,马车为通体的粉红色。只见彭祖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王冠,上挂珠带,身着蓝色的王服;他面容红润,口边有少许美髯胡须,看上去三十多岁,精神焕发,气度不凡,脸上还不时露出亲和的微笑。众多的乡民在路旁观看,时不时便热烈欢呼:“大王千古!大王万福!”这一场景,使彭城人民感到国王就在自己身边!
马车行进在并不宽敞小道上,彭祖坐在马车上,其内心并不平静。他回顾自受封彭城以来的几多辛酸,几多欣喜。自己对大彭国的发展,也是身体力行的。在当国王第二天,就微服私访到各地考察了解情况。自己身为国王,虽对治理大彭国也不遗余力,但注重用人用策。自己则深居简出,经常到乡间考察民情。而像今天这样公开身份露面这还是第一次。今天大臣们特意安排让国王公开露面,刚才马车缓行在彭城街道时,就有上千民众们欢呼雀跃。自己因为不胜其烦,于是就说到郊外去赏春,哪知还是这个样子。已经走了两个时辰了,于是下令打道回宫不提。
彭祖回宫殿后,稍事休息就忙着处理政务,一直到傍晚休息时才回后宫。一回到后宫里,他又置身于自己的业余爱好——养生修炼中去了。这个时候,他要求家人挡驾,任何人不得打扰。
且说这天晚上,彭祖练功完毕,刚开门出来,邰姬就说:“外面有客人来了,等你好半天了!”彭祖问:“何人?”邰姬说:“是何辰、李季。”彭祖说:“啊!是师兄,我马上到。”
彭祖来到客厅,说:“让你们久等了。”何辰说:“我们知道大王在练功!故在此等候。”李季说:“大王养生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真是令人佩服啊!”彭祖问:“你是当地人,彭城有百岁老人吗?”李季说:“当然有,我都认识!”彭祖说:“那好,明天你带路,我们一起去拜望百岁老人家。也是去了解一些民情,何辰你也去。”
何辰说:“祖公,现在四面八方的人听说彭城建立了大彭国,好多人都朝这里迁,有来这里找事做的,有来这里经商的,人气好哇!”李季说:“主要是人来多了,一是住房紧了,二是闲杂人员多了,怕影响秩序,我们有这个担心!”
彭祖说:“不要紧,慢慢再想办法,明泉那里招兵需要人,修城墙、修道路、修房屋也需要人力。只要彭城规划好了,还怕容不下这些人?”李季说:“明泉招兵,几天就来了上千人,的确有不少是外地来的。但是,我还是担心彭府和大王的安全。”彭祖说:“已经安排了几个侍卫了,宫里的问题不大。”
次日,彭祖在何辰、李季、福尔、青平等人的陪同下,骑着马向城郊走去。阳光灿烂,秋风送爽。经过大彭山时,彭祖说:“这座小山,就是当年帝尧巡视时经过的大彭山。现在山下已成集市,帝尧册封的彭城可称为名副其实的彭城了!”李季说:“大王,对门山上那座房子,就住着一个百岁老人!”
彭祖说:“在外面就不要称我大王了,就叫祖公吧!百岁老人叫什么名字?”李季说:“他叫徐宪,人们都叫他徐老太爷。”
话犹未了,一帮人抬着棺材,敲敲打打,哭哭啼啼。只听一位大爷说:“这个人,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福尔上前问道:“请问老乡,这个年轻人是怎么死的?”大爷回答说:“他拉了几天肚子,止不住就死了。我们屯里有好多人都害这种病……”彭祖听罢,心里非常难过,说:“怎么拉肚子会死人,这倒要了解一下。”李季说:“这一带经常拉肚子的人多,可能已是地方病了!”
不一会,他们已来到徐老太爷家门口,大家都下了马。李季走进徐家,问:“徐老太爷在家吗?”这时徐家走出一个中年人,说:“啊,是李季先生呀!请到里面去坐,我的爷爷在里屋呢!”李季向徐家人介绍:“彭祖公来看望老人家了!”徐家人说:“失敬,失敬,请祖公到里面去坐!”众人进去后,看到徐老太爷,只见他:
苍然容貌,鹤发童颜。眼明似秋月笼烟,眉白如晓霜映日。青色素服,老翁气势精神;雪白布袄,胸襟开阔坦荡。形如东海翔云鹤,胜似南山傲雪松。
徐老太爷说道:“难得祖公光临寒舍,幺哥快去给客人们倒茶水!”彭祖说:“老人家,你多大年纪了?”徐老太爷说:“109岁!我儿子们都70多岁了,他们都上山干活去了,刚才这个是我的玄孙徐惠。”
彭祖问:“老人家,你是怎么养生的?一百多岁了身体还这么好!”徐老太爷说:“彭祖公,您乃大彭国之大王,您来看我,真不敢当啊!我活这100多岁,这一路过来也真不容易!我生活这么多年,主要是得益于平时多注意饮食起居:冬则朝勿饥,夏则夜勿饱。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过日出后。人能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神形安静,灾病不生。而年过常数之人,还须衣食无忧,药饵扶护,孝子贤孙,承欢爱养;调其朝夕,适其寒温,上顺天心,下契人理。岂不寿乎?”
彭祖说:“徐老太爷所说的养寿之道,实在是精辟明理,听后使人受益良多矣!养生须有一定的家庭环境和物质条件,还必须有自守精神!”何辰说:“徐老太爷讲得好!我家祖公研究养生多年,特来看望拜访你!”徐老太爷说:“大王事帝尧多年,帝尧长寿至今,功不可没,天下谁人不知啊!还望大王指教才是!”
彭祖说:“徐老太爷养生讲得深刻。善养生者,常施医于未病之先,防守于未患之日;心内澄,则真人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秽去其身。福寿安宁,由此兆始!”徐老太爷说:“我有同感,大王说得甚妙。真是知己所见略同啊!”说得大家都笑了。
彭祖问:“我有一事不明,适才屯里送葬,说不少年轻人年纪轻轻便死了,老先生可知其故?”徐老太爷说:“我们这里很多人吃水也不讲究。煮饭、饮水,都从水田、河沟或池塘里挑来吃。殊不知,每年洪水一来,洪水与粪水四溢,许多人吃了这田水,怎么不拉肚子?拉得久了,又不及时医治,岂有不死之理啊?”
彭祖问:“那老先生喝的是什么水?”徐老太爷说:“我们家的房子背后山上,有一眼泉水。家人自掘一井,泉水清澈干净,我家老少几代人没有人拉肚子!”彭祖说:“水不干净,吃了当然要拉肚子。何辰、福尔你们研究下解决彭城人吃水问题的良策。”
徐老太爷说:“其实这很简单,有泉水就吃泉水,没有泉水,就地挖井,只要挖地三尺,就能见水。这从土中冒出的水,比水田、河沟里的水干净得多。”彭祖说:“多谢老人家的指点!这次拜访老人家,颇有收获。”于是告辞而归。
在回归的路上,彭祖说:“彭城是个好地方,但这里饮水是个大问题。如果饮水问题不解决,民众的病患就多,生计问题也就无法解决。”这时他们来到一个小山 坡,两个农夫在地里挖地,彭祖下得马来,便与老农聊了起来,他问:“老乡,你们种的粮食,够家人生活吗?”老农说:“基本能行,但如果家里人患了病,那就不够了!”
彭祖问:“这个地方,大多患的什么病?”老农说:“一般都是肚子痛的多,这一月我们村里就死了几个人了。”彭祖又问:“往年有肚子痛死的吗?”老农说:“每年都有,但遇洪水之年,死的人就多一些。有些年一屯里就有十多个,不知是什么病?”
彭祖又问:“你们屯吃的是哪个地方的水?”老农说:“我们这些地方,一般都是在农田里,或者溪沟里挑水喝!”何辰说:“看来这些病,都是饮水引起的!”
彭祖等人又上马走了,彭祖对何辰、李季说:“你们在彭城郊外选一个地方,组织人挖井,看井水的质量如何?”何辰说:“请大王放心吧,我们这就去办!”
过了几日,何辰带了几个工师来到挖井的地方。只见彭祖、李季、福尔、青平等已先到了那里。彭祖指导:“今天挖井,形状为方形或圆形,要求打齐人之深,然后在井的四方要砌上石头,使其不致垮塌,同时也方便人们取水。”工师说:“大王,我们先挖好一口井来看,整不好又重来,以挖出好井、出了水为止!”彭祖临走叮嘱:“那你们挖吧,一定要挖好,让大家有干净的水喝!”
彭祖刚走,有两个年轻人来了,说:“你们在挖什么?”工师说:“大彭国国王叫我们在这里挖一口井,供大家吃水用!”他们听说是国王叫挖井,便主动加入。此后,又陆续又来了一些人,自觉地干起活来,这就大大加快了挖井的速度。
不觉光阴迅速,又过了几月有余。却说这天,彭祖在国王宝殿正召集大臣们议事,彭祖说:“经过几月来大家的努力,新建的大彭国,已开始运转起来了。但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分轻重缓急,把国内的事情办好。不知各位臣工有何见解?”
明泉说:“大王,现在我们正在继续训练军队。再训练一段时间,可将军队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留守彭城,一部分去守北疆,一部分去守西疆;东边面临大海,南边面临长江,不足为虑。不知这样安排是否妥当,请大王明示?”
彭祖说:“军队分为三个部分,一分为三,这样布局,可以互为照应;但以彭城防务为主,西北面次之。可按此办理!”明泉说:“我们按大王的要求去办!”何辰说:“彭城内外,过去民众由于饮水不洁,病患较多,经祖公明示挖井,效果很好。彭城内挖的那口井,民众都称之为‘彭祖井’。”
彭祖说:“看来要推广到民间去,由何辰负责,再挖一些井,以带动大彭国国民都挖井,都喝上井水,改变过去那种吃田水、溪沟水的习惯!”何辰说:“我们一定把挖井的事情办好。”庞佳说:“大王,彭城扩建一事,现我们已拿出一个扩建的方案,现在外地来此建房的富商较多,我建议因势利导,由富商出钱出力,我们划定地盘,这样既少花钱而又能多办事!”
彭祖说:“此事甚好,因势利导,谁修都可以,但一定要按要求办,不要包办代替,由你们去引导吧!以后各位臣工,各司其职,定了的事就大胆去办。如有什么问题,再行商议;千万不要拖泥带水,议而不行!”众臣工说:“是!”正是:国人办事名不刊,风行上下修井端。洁水焉能治百病?却能防患民心安!欲知大彭国以后的情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