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
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也是战术思维、战术意识的先决条件。在学习散手的各种技能,技、战术及实战中都需要观察。一个勤于观察又善于观察的运动员,可以随时留意各种类型的运动员以及他们在各种情况下惯用的打法,以便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有效的攻防体系。
运动员的观察力,可以通过长期训练和比赛得到发展,但要遵循以下条件: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即带着问题去观察。如攻防的转换、摔打的方法等。这样在观察中,就能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将外部信息变为自我的战术思维素材,并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2)要有丰富的散手运动知识和经验。一个经验丰富的散手运动员对双方快速变化的动作肯定要比新手观察得深入、清晰。
(3)观察必须系统而周密。在观察教练的示范、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应善于在细微之中发现主要问题,在相似甚至在相同中发现差异,并及时总结观察结果,将别人的优点融进自己的技、战术体系中去……
二、战术思维
散手训练、比赛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技、战术。这些技、战术在什么形势下运用、怎样运用,思维起到组织……调控的作用。由于在比赛中时效性很强,要求运动员在刹那间精确分析、判断、制定对策,付诸行动。
因此,战术思维的手段、形式不像一般思维以公理、定律以及有充裕的时间来判断、推理,而是依靠过去的经验,凭直觉形象来解决战术任务。因此,大量丰富的有关知识经验是战术思维的内部前提。
战术思维,包括赛前的准备和赛中的调控。任何技、战术离开思维的支配、选择、组织和调节,只能是习惯性动作,是完不成任务的。一个有经验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前会针对对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战术方案,这样会增强信心,减少攻防的盲目性。但场上的情况会不断变化,往往是出乎意料之外,这时思维会判断形势,及时调整技术动作和技术方案。如:对方一贯以防守反击出名,这次却主动进攻,那么采取的对策……是对攻还是防守反击,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认为还是加强防守,等到第三局对方体力不佳时再展开猛烈进攻,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这就是战术思维的灵活性和实效性。随着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战术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运动员会在比赛前形成各种战术思维模式。如:对付高个、长臂、善于远距离攻击的是一种战术模式,对付矮个、腿法好、又喜欢贴身摔的是一种或几种战术模式。只有多种模式的思维,才能随机应变,出奇制胜。
三、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战术方面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它包括运用战术时所涉及到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的总和。如:产生战术形式到作出行动反应的时间间隔非常短,要求运动员瞬间而且是公式化地解决战术任务,以致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选择一个战术方案。事后很难分析出哪些动作是思维后产生的,哪些是凭直觉完成的。而实际上感觉运动应是他们行动的机制,对变化形式的快速感知和判断,准确地从记忆中提取所需的动作,富有成效的思维等。这些都表明运动员处于良好的意识状态,它可以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准确地应用体能和技术以及巧妙地运用战术,从而顺利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提高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意识性训练。如表象训练和想象训练。
(2)实战训练。在带有比赛情况的练习中,加深对战术的理解和熟悉。
(3)实战经验总结。帮助运动员对比赛各个环节,战术处理情况的优缺点作出正确的评价,加深运动员对比赛中各种情况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这些都将有效地促进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