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枪炮知识
明代末年,正当农民起义军连战连捷之时,在中国东北崛起的满洲贵族在关外建立了清帝国,势力日益强大。公元1644年,清军乘李自成起义军刚刚推翻明王朝,立足未稳之机举兵入关,占领北京,并将北京定为国都,随后又统一了中国。清代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战争的需要,军事工业曾有一度发展,制造了不少火器,冷兵器也很精良。清军由过去不会使用火器到大量装备火器,逐渐达到了明军的装备水平,并对火器也有了一些改进和发展。康熙时无论是在火器的制造规模、品种数量,还是火器的性能、制造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高峰。到清朝中期以后,清政府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加之战事渐少,保守思想日益严重,兵器的发展渐趋停顿。清统治者仍保守地主张“骑射乃满洲之根本,”并不重视火器的研究制造。同时为了维护其统治,又严禁民间私藏、制造和使用火器,对汉军装备的兵器有严格的限制,各省绿营兵,只能使用陈旧低劣的兵器,稍精良的一概掌握在满蒙八旗兵手中。生产的火器质量低劣,不堪使用,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清朝制造兵器的工业,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只能造刀矛弓矢,皇太极嗣位之后,因努尔哈赤攻宁远时被红夷炮打成重伤,便力图制造火器,他们召请汉人工匠,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铸红衣大炮(清人因避违,将“夷”改为“衣”),这是清军自制火器的开始。统一全国后,清朝裙袭明代造兵制度,区分为中央制造和地方制造,中央制造火器的工厂,在顺治初年设有八旗炮厂和造火药的灌灵厂。康熙时设立的三个造枪炮的厂局,一设于宫庭内的养心殿,造出的枪炮,称为御制,专供皇室和满洲八旗之用;二设于景山,称为“厂制”;三设于铁匠营,制造铁炮,质量较差,供汉军之用,称为“局制”。地方制造,是由各省督抚按需要报请兵部、工部批准后就地设厂自制,一般只能造冷兵器、火药、鸟枪和普通轻型火炮。被清政府认为精良的火器,是不准外地制造的。火器的产量,以康熙时为最多。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从1674~1721年清中央政府所造大小铜铁炮约900门。灌灵厂每年生产火药50余万斤。嘉庆以后,中央基本停造火器,用于对各地人民起义军作战的兵器,一般由各省自主就地制造。
清代火器,主要是各种火炮和鸟枪。清代火炮的名称很多,干隆时(钦定工部则例)列有火炮85种。
清代火炮基本沿袭明朝火炮。从性能和构造上看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和发展,均系滑膛火炮,发射铅弹和铁弹,火绳点火。炮筒一般用铜或铁铸造,也有铁心铜体,铜心木镶炮。中部置耳轴,用以支撑、平衡炮体和调整射击角度,前有准星,中部或尾部安照门,供射击瞄准。火门开在炮膛底部,大多火炮配有炮车、炮架,下设轮,便于运载及施放。火炮型制有三大类:
第一类为红衣炮型,为重型火炮,类似近代加农炮,数量最多。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神威大将军炮就是红衣炮型,铁心铜体,全长2.64米,口径13厘米,铁心壁厚3.5厘米,铭满、汉文“神威大将军,大清崇德八年十二月日造重三千七百斤”。
1975年,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发现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全长2.48米,口径11厘米,重1000千克,铭满、汉文“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神威无敌大将军”,膛内遗一实心铁弹,直径约9厘米,重2.7千克。第二类为子母炮型,即仿明代的佛郎机炮,利用子炮从后膛装填,是轻型火炮。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子母炮及炮图,为康熙年间制造,铸铁,母炮全长1.84米,口径3.2厘米,后腹开口以纳子炮。《清会典图·武备》记:“子母炮皆铸铁,前彝后丰,底如复笠,其一重九十五斤,长五尺三寸,子炮五如管,连火门各重八斤,受药二两二钱,铁子五两,炮两面开孔与子炮相称,用时内之,固以铁钮,遂发之相续而速,载以四轮车如登形”
。第三类为大口径短管炮型。类似近代的臼炮,是中型火炮。如现陈列于广东广州越秀公园的新式大铁炮,制造于1882年,全长3.5米,口径18厘米,有膛线,炮后部特粗。铭文有“光绪壬戌年造江南制造总局第十九尊。”炮弹仍为圆弹,有实心弹和空心爆炸弹两种,装填时常需缠裹棉布,密封炮膛,以保证发射时火药燃气不外泄。每门火炮都配备有相应的辅助器械,计有:炮子挡、朝天镫(仰瓦形铁柞,承火炮耳轴)、提钩(用于子炮的进、退膛)、炮架、穿钉、炮星、炮刷、火药葫芦、春火药棍、门盖、火绳、拧子、刮子锤、木锉、钳子、木榔头、炮衣、炮罩、龙油袱、素油袱、支杆等等,这些附件主要是安排、稳定炮位,盛放、装填炮弹,包装、施放火药和苫盖、保养火炮时使用。
清代将鸟铳改称鸟枪,自清初(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清军装备的轻火器主要是鸟枪。清军的鸟枪仍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燧发枪虽然也有制造,但始终未能取代火绳枪。康熙年间,戴梓制成的“连珠铳”,可交替扣动两个扳机,连续发射28发弹丸,提高了鸟枪的射速。嘉庆年间出现直膛线鸟枪,是为了在前装枪弹时,减少枪弹与枪膛的摩擦,提高装弹速度,但要将弹丸包上一层毛织物或麻布,用以填充膛线所造成的空隙,防止击发时火药气体泄漏。
嘉庆年间还出现了使用火帽的击发装置,进一步提稿了发射速度和可靠性。道光年间,西方后装击针式步枪传到中国,鸟枪遂被淘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康熙御制自来火二号枪,全长135.厘米,枪筒长90.3厘米,叉长48厘米,口径11毫米,采用转轮式燧发枪机,发射时用钥匙上满轮弦,扣扳机,机轮转与火石迅速摩擦生火。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许多清代皇帝御制鸟枪,多是康熙、干隆皇帝围猎用枪,造型奇特,制作精美。
清军火器的装备状况,大致与明末相同。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满蒙八旗中设立火器营;抽调5000多人专门训练使用鸟枪。雍正五年至十年(1727-1732年),先后规定绿营兵的火器装备,其中鸟枪兵一般占40%-50%,炮兵为占10%,两者共占60%左右。
在清朝初年,不论是人主中原统一全国的战争,还是对边陲平叛的战争,清军的军事优势极为明显,军中火器也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每战必胜。就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十五年(1686年)中俄雅克萨之战,清军的作战对象只是远离欧洲大后方的少量俄军,而且俄国与当时欧洲各国比较是军事装备颇为落后的;而驻扎远东的俄军装备更较为陈旧落后。清军一方则进行了充分准备,举国之精锐,所以获得胜利。总之,清初的对内对外战争,并未遇强敌,在火器使用方面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这更促使清政府毫无忧患意识,产生严重的保守思想,而且政治腐败,根本不再重视火器的发展,也很少再造和创制火器,使明代学习西方再变复兴中国火器的势头完全冷却下来。
在此期间,欧洲的火器科学技术,在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新突破的基础上,有了极大的进展。但是由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欧洲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火器科学技术难以传入中国,致使中国火器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当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只能用旧式的清初已定型的火器和刀矛弓矢,去抵御英国侵略军的坚船利炮,在敌人优势的炮火下一败涂地,致使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不得不改变政策,先是输入西洋先进的枪炮,继而兴办洋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没厂制造,从此开始以近代的新式枪炮,取代了军中的旧式火器和冷兵器从而结束了中国兵器史上的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代,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器历史阶端最终结束。
床弩
北宋时期,军队装备的远射兵器除了一般弓弩以外,还进一步发展了两种重型远射兵器,即袍和床弩(或床子弩)。
炮是宋代军队装备威力最大的远射兵器,也叫抛石机。它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制造而成的,用粗大的木材制成架,然后用一根或几根绑缚在一起的长木杆制成孢梢,在袍梢前端用绳索连着一个兜装石弹的皮窝。末端系上几十根拽索。发射前先使前端着地,末端翘昂空中,当石弹放在皮窝中后,由几十名兵士猛然齐力拉动拽索,使炮梢一下子反转上来,就把前端皮窝中的石弹抛射出击。射击的石弹按抛物线状的轨迹飞行,射程可以达到几十米远,有时在孢架下安装上车轮,就成为可以在战场上运动的孢车。
关于炮的历史,有人认为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说越国时已可把12斤重的石弹抛发到200步以外。
但“袍”字出现的比较晚,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中还没有出现这个字,大约到了晋代才开始出现与此相关的字,写作“碱”。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袁绍营垒的“霹雳车”也是一种抛石机。到了唐代,也有不少用抛石机作战的记载。李勋攻辽东时,使用的抛石机可以把很重的石球抛掷到一里以外。宋代的袍正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在传统的中国象棋中,红黑子双方中均有两个“炮”,它在棋盘上可以纵横行走,但当它吃对方子时,中间必须隔着一个棋子,走法很有特点。据说现在流行的中国象棋定型于宋代。“炮”正是当时抛石器械的象征。由于炮利用杠杆原理能把巨大的石弹抛掷出去,石弹飞行轨道是抛物线所以能越过房屋、树林乃至城墙而击中目标。它能击乱敌人的军阵,还能够摧毁敌人的攻城器械,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因此在宋代很受重视。
《武经总要》中记录了十几种不同式样的炮。有单梢炮、双柄炮、虎蹲炮、五梢炮、七梢炮、柱腹炮,旋风炮、合炮、卧车炮、车行袍和行炮车,还有一种只用两个人的轻便的“手炮”,能发射半斤重的炮弹。
上列各式炮中,单梢炮、双梢炮、五捎炮、七梢炮的结构基本相同,都是在一个由四根脚柱构成的方形炮架上装置炮梢,但有轻重之分,梢数越多越重,最重的七梢炮,可以把90斤-100斤重的石弹抛掷50步远它的炮架的脚柱长2丈1尺,炮梢的轴长9尺,砘梢长2丈8尺,拽索125根,各长5丈,需由二人定孢,250人拉动拽索。比较轻便的是单梢碗,只用一人炮,40人拉动拽索,可以把2斤重的石弹抛掷50步远。虎蹲炮和柱腹炮也安有炮架,它的袍架不是4根脚柱构成的方形,而是斜三角形,较为灵活,这种炮需要71人拉动拽索,发射12斤重的石弹,投掷到50步以外。旋风炮没有炮架,只是竖立一根巨大的“冲天柱”,在柱头安放炮梢和轴,这样炮梢可以变换方向,向四面发射,由于旋风炮不如单梢炮稳固,也不能太重,所以它只能发射3斤左右的石弹。如将,述几类炮装置在轮车上,就形成各种炮车,装旋风功的叫旋风炮车,装虎蹲炮的叫行炮车,等等。炮车有装两个轮子的,也有装四个轮子的。这些的发射一次后要重新装石弹,发射石弹都是间歇的,因此早已有人考虑让抛石机连续发射的问题,据说三国时的马钧曾试验过用车轮使石块连续发射,后来可能是不能实用或普遍运用,所以在《武经总要》里并没有这种连续发射的抛石机的图像。
北宋末年,城防中已广泛便用抛石的炮,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南宋初年陈规在他着的《守城录》中对这种重型远射兵器很重视,他认为攻城的一方如果“得用袍之术”,就可以很快攻破敌城,而守城的一方如果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袍,就能稳固地守住城。他还总结了北宋都城汴京被金攻克的教训,主张不能把炮架在城头,因为这样目标大,容易被敌人击中,又因为城墙狭窄,不能安装威力大的重炮。最好的方法是把炮架在城墙的内墙角下,并覆盖上树木枝叶等伪装物,每炮派一个兵士在城墙上窥视敌情,指挥城下跑手校位。小偏,则令其拽炮索的兵士变换方位;大偏,就移动炮位;炮弹打远了就减少拽炮索的兵士,打近了就增加拽炮索的兵士。这样试射两三次后,就可以准确地命中目标。这种把砘放在隐蔽的处所,进行观测修正的间接射击,在800多年前确是一种先进的军事指挥技术。宋代曾发生过多次以炮守城的重要战争。
如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大将察罕率兵攻打真州,真州知府邶击面对10倍于己的蒙古大军,在城内设置重重伏兵,并在西城安装炮具,严阵以待,见蒙古兵围城命士兵骤发砘弹,立毙敌军将,重挫其锐气,蒙古军攻城多日,均被击退,只得败阵撤兵。
北宋时期的另一种重型远射兵器是床弩,也称床子弩,是在唐代绞车弩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是综合了2张~3张弩弓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强弩,大大加强了弩的张力和强度。张弩时用粗实的绳索把弩弦扣连在绞车上,兵士摇转绞车,张开弩弦,安好箭,放射时,要由兵士用大锤猛击扳机,机发弦弹,把箭射向远方。《武经总要》中记录的这种使用复合弓的床弩有8种,可以依弩的强弱和射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弓床子弩,上面装着两张弓,分别置于粗大的弩臂前端和后部,两张弓相对安装。又分为双弓床弩、大合蝉弩、小合蝉弩和双弓斜子弩4种。发射时先用一条两端带钩粗大的绳索,一端勾住弩弦,另一端勾住绞车的轴,然后由五、七名或十余名战士合力绞动绞车,把弩弦张开,并扣在机牙上,专管装箭的弩机手安好弩箭,并瞄准目标。放射时靠人手的力量是扳不动扳机的,专管发射的弩机手高举一柄大锤,用全身的力气锤击扳机,于是巨大的弩箭呼啸着飞向目标。这些箭比较粗大,箭镞是扁凿形的,所以称“凿子箭,”一般射程为120步~135步。另一类是三弓床子弩,较前一类更强,射程也大约远出1倍也分4种:三弓弩、次三弓弩、手射弩和三弓碑子弩。弩臂上的三张弩弓,是前端安两张,后面装一张,也是前后相对安装。由于这类床子弩的力量强大,所以又称“八牛弩”,表示用八头老牛的力最才能拉开它。用人力开弩一般需20人~100人一般射程200步~300步,约合370米~56。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