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语言方面是有优势和天赋的,但是,仅仅依靠天赋是不能把话说到完美的。要想让自己不会出差错,就要注意说话的对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这是我们需要尤其注意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有一条成语叫“对牛弹琴”,它讽刺的就是“说话不看对象”。琴弹得再好,对牛也没有任何意义。说话也一样,不看人说话也没有任何作用,有时还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杀身之祸。如:我们对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大讲WTO,讲普希金、雪莱,她懂吗?岂不是白费口舌?又如我们称一位未出嫁的姑娘叫大嫂,你想后果会怎样?直言朱元璋皇帝过去放牛煮豆故事的穷苦朋友被杀,岂不是祸从口出?“人上一百,种种色色”,我们说话一定要顾及听话的人——种种色色的人,要了解听话者的身份、年龄、职业、爱好、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所说的话才有意义,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鬼谷子《权篇》中说:“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一些反面故事也能启示人们如何看对象说话。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官到任后去谒见上司。上司问:“贵地风土如何?”小官回答:“并无大风,更少尘土。”上司问:“春花如何?”小官回答:“棉花每亩二百八。”上司问:“百姓如何?”小官回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不少。”上司怒道:“我问的不是白杏,是你的小民。”小官答道:“卑职小名叫‘狗儿’。”故事中造成误会的原因正是说话不看对象。
分清对象,看对象说话
说话不考虑对象,等于射击不瞄准。古人所谓的“言之有礼”,是指说话要分清对象,恰如其分,有礼有节,说话时态度和蔼,表情自然,语言亲切,表达到位。
语言的内容是我们平时非常重视的,说话是不能只照着自己的思路走,要考虑对方对自己说的话是否有兴趣,要考虑对方的立场,以及自己的观点能够被接受的程度。能看对象说话的人虽不是老实人,但绝对是精明人。
优秀服务员李淑贞的接待语言就是说话看对象的一个范例:
知识分子进店,李淑贞这样说:“同志,您要用餐,请这边坐。来个拌鸡丝或溜里脊,清淡利口,好不好?”
工人同志进店,李淑贞这样讲:“师傅,今儿个过班,想吃过油肉,还是汆丸子?”
乡下老大娘进店,李淑贞这样欢迎:“大娘,您进城里来了,趁身子骨还硬朗,隔一段就来转转,改善改善生活,您想尝点啥?”
对知识分子,用语文雅、委婉;对工人同志,用语直接、爽快;对乡下老大娘,用语则通俗、朴实。这就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不同对象的不同爱好和文化修养。
对象的年龄,也是说话时不可忽视的因素。就说问岁数吧,如果是十二三岁的中学生发问,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就要使用不同的问法:“你几岁了?”——问小孩;“你多大年纪?”——问同龄人;“您多大年纪了?”——问中青年;“您高寿?”或“您高龄?”——问七八十岁老人。恰当使用不同的问语,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醒同学们注意,对小孩或同龄人,说话要坦诚、亲切;对老年人或自己的师长,则要尊重他们,让人感觉到你是有教养、懂礼貌的晚辈。
不同人不同说话方式
说话要看对象,应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对文化层次高的人说话就要理性色彩重一些,对文化层次低就应该用朴素的话语表示。
说话时要区分对象,既要根据对象的资质的不同,有区别的对待,也要根据对象的气质、德性的不同而正确地处理言语。“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可言则言,不可言则不言,对小人则“以少说为是,以免多惹是非”,还应该注意对象乐不乐于听取你的意见,能不能听懂你的话,“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时机,说话的方式不一样。要综合运用各种说话技巧,书上介绍的沟通技巧也有很多,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背景不同、经验不同,因此对沟通技巧的体会和掌握也不同。沟通技巧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需要一辈子去学习、体验、训练,在任何时候,心中要有主心骨:沟通中,沟是手段,通是目的。
对于性格比较直率的人,说话就要开门见山,直来直去,不要拐弯抹角,对于性格比较内敛,做事含蓄的人,就要注意不要把话说得很直白,有些人生性多疑,与这样的人交往要注意酝酿言辞,不要引起对方的误会,如果你没有把握对方的性格,而随意开口,往往会让自己陷入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不同的职业,也决定了一个人与众不同的说话方式。从事以体力为主的职业的人,说起话来可能会声音洪亮,语气和用词上也比较直白通俗。在跟他们说话时,也最好能跟随对方的习惯来选择说话方式。而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做文字方面工作的人,说起话来可能就会有些文绉绉的,而且,这当中还不乏幽默睿智之人。对于经商之人,你可以适当地谈一些生意场上的事情和信息,但是,要切记说话要掌握分寸,每个商人都有自己的领土和禁忌,有些商业上的秘密你是不可以随便问的,而如果对方是科研人员,你就要注意说话时最好严谨正统一些,尤其是涉及对方专业的话题,你可以向对方请教,但最好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想法,因为你毕竟是个外行。
智者说话会投其所好
朋友之间常会相互表露失落和痛苦,倾吐伤心事,若是朋友向你诉说了他的心腹事,想从你这个朋友身上得到些许的同情和安慰。如果你在不觉中把自己的自满自得同朋友的失意与不幸相对比,无形中会刺激对方的自尊,或许你的本意是想借自己的事情鼓励他,但是他并不一定会照你的思路想,或许他会认为你是在嘲笑他的无能,这样产生的误会是很难消除的,“处在得意日,莫忘失意时”。所以讲话的时候千万要慎重,即使是朋友之间。
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特别在面试时,就如同一场试探性的战斗,战斗的双方就是面试单位的主考官和参加面试的你自己。在写作履历表时,要时刻记住你是在一个商业环境中推销自己,尽量使用适合这种环境的语言,尤其是在对你的曾经的业绩和成就进行说明的时候。
时代在改变,某些求职用词也在淘汰。像“我对这个工作很有信心”、“请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等,这些听起来美丽的辞藻或许会把你难得的机会“轰跑”。
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除了学历之外一无所有,再加上那些错误的用语,这机缘一失,可能很多时间都不一定能弥补得回来。现在外资企业渐多,传统公司要求的谦虚、保守等品质,已经无法适合需求了。
要想每投必中,说话要投其所好是填写履历时必需的原则。公司想知道的是你能为公司带来什么利益、贡献或成效,并不想花钱请你来学习。
说话时,抓住别人的特点,投其所好,才能很好地利用他们的力量。如果忽略别人的性格,勉强他们做不适合的差事,结果受挫折的将是自己。
说话要有的放矢,注意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时,能够注意听话人的性别、性格、文化程度、文化背景、心理状态等因素。忽视了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无的放矢”,甚至还会给自己当头一击。
对于同一件事,一个人是直通通地说,结果被推出斩首;一个委婉曲折地说,结果做了大官。话说得不一样,论辩效果也会有天壤之别。所以,说话人不能我行我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看对象,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说话的目的。
交谈要讲究艺术,恰当有礼。“恰当有礼”,其实是一个“得体”的问题,也就是要把话说得适人、适时、适地、适情。话是对人讲的,所以说话要注意“因人而言”,要看对象说话。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为这样谈话会更具有针对性,容易引起共鸣。“适时、适地”即讲话要注意时间、场合。“因情而言”,即说话时要考虑对方的心情,好的心情才能营造出愉悦谈话氛围,有利于进一步沟通交流。有一个名词叫“职场语言学”,就是教人在工作时如何说话,针对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运用“职场语言学”中所学的语言艺术,可以让你在公司里说话受到同事的欢迎,至少不会因为说话不当而被炒鱿鱼。
在很多地方和场合说话都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这确实是十分重要的。掌握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艺术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并不只会使人的嘴巴变得好像是油嘴滑舌似的,它可以让你学会如何与别人交往。之所以说话要看对象,是因为说话总是双向的,不论是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还是在和朋友、或者刚刚认识的人随意交谈,除了说话人之外,还有听话人。所以,说话人就要看对象说话,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而不能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交谈的目的。
在交谈中,注意对象的身份是十分重要的,忽视这一点,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要做到说话看对象,了解对象是必要的。对家人,以及亲朋好友,说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所说对象不同,方式就不一样。李密的《陈情表》写得催人泪下,当然不少人觉得李密这人不厚道,如果真的是这么有孝心的人,干吗用那么多的语言说自己多么凄惨,祖母多么悲凉?其实我想这篇文章之所以要这么写,是因为看这篇表的人是司马炎的缘故。司马炎是篡位之君,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再者,蜀地很多将士并不是真心归顺,他几次要求李密做官而被拒绝,所以心生疑惑。再加上司马炎疑心十分重,如果李密这次上表不够煽情是会死的,所以文章写得过于深情就可以理解了。换言之,如果李密是给诸葛亮或者刘备上表,这样写的话就不行了。可见说话不看人,必然词不达意,说了白说。
如果对对方非常熟悉,说话时自然会注意到不同特点,这自然不用再多言。然而对于初次相识的人,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们很容易看出来对方的性别、年龄,但是身份、职业、文化修养等,则必须通过语言交谈才能了解。因此,与陌生人见面,首先要做的不是急于说什么,而是先听对方的话语。如果对方彬彬有礼,你也应该文雅、和气、谦逊;如果对方说话很坦诚,你也应该实在,想到什么就说出来,不要拐弯抹角。总之要在了解对象的基础上,说出合适的、有礼貌的话。
现在有人说话口无遮拦,甚至不经过大脑思考脱口而出,这样的话虚无且没有内涵。说话不看对象、不分场合经常会给自己招来祸患,或者是埋下祸根。口无遮拦乱说一通会给自给自己带来只能是痛苦,而不会是快乐。
不要固执地认为自己只要真诚正直就可以让对方愿意听你说话,与不同性格和背景的人打交道,就应该有所不同。不同的说话方式,才会交到不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