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竹沟镇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
地处大别山区的确山县竹沟镇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抱岭,银带般的溱河从镇中穿过,北山上的苍松翠柏簇拥着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竹林深处的“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犹如一块闪闪发光的宝石,镶嵌在这个以“簧竹茂盛”而闻名的古老小镇。
抗日战争初期,竹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高举抗日的旗帜,为发展壮大党的力量,组织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创华中地区抗战新局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曾在这里创办《拂晓报》、《消息报》,成立剧团、印刷厂、被服厂、修械厂,举办党训班、教导队及各种培训班,为中原各地培养了4800多名军政骨干,部队也由几千人发展到3万多人,初步实现了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目的。这一时期的竹沟,承担着向中原各地输送干部、经费物资和交通联络等重要任务。竹沟在中原,像延安在全国一样,起着领导华中地区抗日斗争的作用。当年,刘少奇同志看到这里如火如荼、生机勃勃的大好革命形势,高兴地说:“延安有党的领导,竹沟也有党的领导;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洞;延安有抗大,竹沟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溱河。这里简直成了小延安!”从此,竹沟以“小延安”的美名传扬全国。
1956年春,经国务院批准,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竹沟革命纪念馆。1956年11月10日,周恩来总理为“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58年1月,“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正式建成开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竹沟镇中心延安街北侧,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有旧址房屋54间,竹沟革命史陈列大厅1座。珍藏有定级革命文物231件,其它实物、文献、图片近千件。1988年8月,纪念馆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新集(今新县城)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它经历了创建与统一、巩固与发展、坚持与保卫等阶段,一直到迎来全国革命的胜利。它鲜明的特点是红旗不倒,革命火种不灭。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苏区共走出了349位将军,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诗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坐落在英雄山畔,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庄严。南北两侧分别为凤凰山和英雄山,苍松翠柏、风景秀丽。全馆占地面积230亩,始建于1985年10月,2001年再次扩建英雄广场及大门和对陈列内容进行调整,陈列水平已达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博物馆的徽式大门上,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的馆名“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十二个金字闪闪发光。
馆内分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按7个展厅布展。
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具体包括:一、奋起斗争,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二、大放异彩,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三、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的斗争;四、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专题陈列包括:一、将军的摇篮,分两个展厅,将军一厅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张池明、吴先恩、范朝利、高厚良等43位新县籍授衔将军陈列;将军二厅是吴焕先、高敬亭、张体学、吴大胜等5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人的生平陈列;二、今日新县,反映了新县34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弘扬老区精神,社会经济各项事业高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五大经济(生态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劳务经济、民营经济)初具规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美好现实。
馆内陈列有国家一级文物,全国唯一一块保存完好,写在墙上的《中华苏维埃土地法令草案》。馆藏“列宁号”飞机:“列宁”号飞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1931年,一架双翼“容克”教练机执行从开封到武汉的通信任务,在返航时燃油耗尽迫降在我根据地边缘,被红军俘获,从此我军开始拥有自己的飞机,开始了自己空军的梦想。“列宁”号飞机多次参加战役战斗,到战场上投掷炸弹。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同志还乘此飞机到皖西指导工作,到战场上空指挥作战。红军长征后,“列宁”号飞机被拆散埋藏。“列宁”号飞机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它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是我军建立强大空军梦想的开始。
2001年6月,中宣部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新县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位于新县城南白毛尖,是新中国批建的第一批县级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占地22公顷。1989年8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整个陵园由大门、《燎原》浮雕墙、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堂、烈士事迹陈列室、英烈广场、流芳园、红星亭、大别山魂——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组成。
大门为“八一”型现代建筑风格,庄严典雅,轩昂壮丽。门上镶嵌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十一个耀眼夺目的金色大字。
进门后,扑眼而来的是巍巍壮观的花岗岩浮雕墙,其名“燎原”,总面积189平方米。它以毛泽东同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论断为内涵,艺术地再现了鄂豫皖苏区“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历程。
《燎原》浮雕由10幅历史画面组成:火炬象征着革命“火种”;中央的三面红旗代表诞生于鄂豫皖苏区的三支主力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红旗右侧的红军战士头像和党旗则表示红军的性质和“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红旗下边的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象征着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权和大别山革命斗争指挥中心的建立;浮雕右下方的农民赤卫队的旗帜和奋起暴动的农民形象,代表了黄麻起义、白沙关万人暴动、开辟柴山保革命根据地等农民武装斗争;浮雕右下方的焚烧地契、账册和开仓分粮、分物等形象,象征着党的土地革命斗争历史;浮雕右上方举手宣誓的群众形象象征新县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右侧一组革命先烈形象表现了革命志士为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斗争精神;浮雕右上方农民送子参军象征人民对红军的支持,冲锋陷阵的红军指战员象征着红军反“围剿”、红军主力长征和北上抗日的战略转变历程;右上方熠熠生辉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象征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苏区人民功勋不朽。
沿浮雕右侧拾级而上,耸入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呈五边形结构,高13.1米,这个特别数字象征和纪念着鄂豫皖苏区为革命献身的13万多名优秀儿女。塔的正北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的亲笔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其余四面为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我军著名将领许世友的题词以及吴芝圃、刘名榜等领导同志的题词。
离开塔旁,步上平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堂。纪念堂为古典苏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上部为半球形,下部为四方体。
进入悼念大厅,正面由红色花岗岩装饰的三面红旗上面,镶嵌着毛主席的亲笔题词“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鎏金大字。正下方是由橄榄枝、菊花、绶带编织而成的汉白玉花环,两侧8个陈列柜里摆放着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英名录》。大厅穹顶垂挂的红五星组合和墙上巍巍大别山的背景,夕阳血色的主色调,营造了凝重、肃穆、庄严的氛围。
由悼念大厅往左,进入序厅,这里集中简明地介绍了鄂豫皖苏区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这里先后举行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创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建立了26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涌现出吴焕先、高敬亭等著名英烈。
序厅展墙上的鄂豫皖苏区大事年表(1927—1947年)是对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历史的全面概括。从中可以看到,20年来,大别山革命不息、火种不灭、红旗不倒,在全国各大革命根据地独树一帜。
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鄂豫皖根据地为革命牺牲的先烈有13万之多,当时,首府所在地新县人口不足10万,就有5.5万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展墙上展示的十位著名烈士就是鄂豫皖苏区为革命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的杰出代表:潘忠汝(黄麻起义总指挥)、徐子清(商南起义总指挥)、舒传贤(六霍起义总指挥)、许继慎(红一军军长)、蔡申熙(红二十五军军长)、邝继勋(红四军军长)、曾中生(鄂豫皖区特委书记)、沈泽民(鄂豫皖省委书记)、吴焕先(红二十五军政委)、高敬亭(红二十八军政委)。
展墙上十支红军战斗序列展示的是十支红军产生、发展、演变的系列图表。
走出序厅,穿过“工”字形长廊,来到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厅。陈列厅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厅内以照片、文献资料、图片、实物等展出形式,集中介绍了鄂豫皖苏区潘忠汝、程儒香、桂步蟾、曾中生、吴焕先、高敬亭、晏春山、肖国清等55位著名烈士事迹。他们是鄂豫皖苏区在册烈士13万余名的优秀代表,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精神的象征。
展墙上由北向南是朱德、徐向前、李先念、邓子恢、许世友、陈锡联、程子华、郑维山、张池明、刘名榜等领导人的亲笔题词。
离开陈列厅,来到庄严肃穆的英烈广场。广场由英名墙、永生火炬雕塑和鄂豫皖苏区鼎盛时期形势图组成。英名墙似一叠打开的历史画册,镌刻着鄂豫皖三省廿六县万名革命先烈的英名;永生火炬雕塑铸造有多组革命斗争场景和烈士影像,象征着革命烈士在烈火中永生;广场地面显示的是鄂豫皖苏区鼎盛时期的形势要图,红色区域代表着鄂豫皖红色苏区,地面上的26盏地灯象征鄂豫皖苏区当时建立的26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整个广场展现了鄂豫皖苏区人民功勋不朽、浩气长存。
英烈广场的右侧是流芳园,这里松柏掩映,碑碣林立,一排排整齐的水泥墓冢内,长眠着百余位革命先烈、老红军和红军将领的英灵。座座荒冢埋忠骨,面面碑碣祭英灵。墓前陈列的红白相间的花环寄托了革命后代对先烈的无尽哀思。
排在流芳园第一位的是鄂豫皖苏区创始人之一、原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烈士半身雕像。这尊雕像是198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纪念吴焕先烈士牺牲五十周年而雕塑竖立的,雕像基座正面“功勋卓著”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题词,基座背面是吴焕先烈士生平简介,其余两面分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徐向前、程子华、韩先楚、郭述申的题词。
排在流芳园第二位的是鄂豫皖苏区创始人之一、原中纪委副书记郭述申。
流芳园内还安葬着刘名榜、吴先恩、肖永银、程坦、潘焱、张池明、吴华夺等领导人和将领的骨灰或遗骨。
沿苍松翠柏重重掩映的后山拾级而上,很快就来到红星亭。亭为仿古建筑,精美大方。登上亭台,近处,古树参天,松柏相拥,绿茶飘香,风光旖旎,凉风阵阵袭来,令人心旷神怡;远处,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别墅庄园,雕梁画栋,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