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汉区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
在革命激荡的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在这危急时刻,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有瞿秋白、李维汉、毛泽东等21人出席。“八七会议”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对扭转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为纪念“八七会议”这一伟大历史事件,1978年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建成。纪念馆占地面积43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90多平方米。会址基本上保持了当年的原貌,并辅以丰富的文物、图片资料,详细地介绍了“八七会议”召开的整个过程。“八七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革命由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中央农民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中央农民讲习所(下文简称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属于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是展示中国共产党农民运动光荣历史的纪念馆。
原建筑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该校舍建于1904年,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1927年1月,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在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同志积极倡导下,选定此处作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校址。1958年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复原旧址纪念馆,周恩来同志为该馆题写了“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作为馆名,1963年修复开放。
从1927年3至6月,农讲所共培训来自湖南、湖北、江西等全国18个省的学员800余人,将农民运动火种撒遍全国。毛泽东在此主持校务工作,参与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亲自选聘教员,并亲自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主要课程。许多著名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都曾在此任教。农讲所以训练领导农村革命人才为培养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实行军事编制,进行军事训练和参加镇压反革命暴乱等战斗。为此后全国各地的工农武装起义,如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暴动、黄麻起义等以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距农讲所200米的武昌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同志1927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也是毛泽东、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当时先后在此居住的还有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
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由牌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祠、烈士骨灰堂、烈士墓和园林等部分组成,面积约1平方公里。
烈士陵园大门为高大牌坊建筑,坐北朝南,钢筋水泥结构,绿瓦红檐,庄严宏伟。入陵园,两侧有平顶的小房,灰壁绿窗,造型雅致。由林阴大道前行约百米,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纪念碑坐北向南,钢筋水泥建筑,平面四方歇山顶,高25.7米。碑身四面镶嵌汉白玉,碑座正面五星碑徽,台座正中饰汉白玉雕成的光环,左右分别嵌有再现黄麻起义和苏区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场面的浮雕。碑座前刻有中共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共同撰写的碑文。碑前左右各有雕塑一座,左塑武装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象征黄麻起义;右塑红军战士,高擎钢枪,奋勇向前,象征着根据地军民坚持武装斗争。
由纪念碑北行约百米,便是烈士祠。此祠建于1959年春,原为砖木结构,198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及砖土结构。烈士祠为仿古建筑,勾12处飞檐,立28根朱红圆柱。祠内为烈士灵堂,陈列着全县英烈名册及党、政、军、民及各界敬献的花圈。祠后20米处有骨灰堂,骨灰堂亦为仿古建筑,烈士祠东西两侧有红安县革命博物馆、董必武纪念馆以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陵园内遍植松柏兰竹,四季常青,馥郁芬芳,是人们学习革命传统的好课堂,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旅游地。园内有韩先楚、秦基伟、郑位三、沈泽民、蔡升熙等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墓葬。
荆州市监利县周老嘴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周老嘴革命旧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监利城北25公里处。
1928年,贺龙、周逸群、邓中夏、段德昌、贺锦斋等领导的湘鄂边游击战争,开创了湘鄂边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称红二军);1930年开创了洪湖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同年7月,红二军和红六军在公安县会师,从而形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1年7月至1932年4月,周老嘴成为湘鄂西苏区的政治中心。现保存革命旧址48处,主要有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委、红二军团总指挥部、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学校二分校、红二军军部、政治保卫局等旧址和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会址以及段德昌、夏曦、贺龙、周逸群等人旧居。
瞿家湾现还保存有革命旧址35处,遗址4处,主要有湘鄂西省军委、省委旧址、《红旗日报》社旧址、红军被服厂旧址、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现在在湘鄂西省军委旧址建立了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瞿家湾陈列室。
周老嘴现保存革命旧址还有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会址以及段德昌、夏曦、贺龙、周逸群等人的旧居,现在在周老嘴建立了革命历史纪念馆和柳直荀烈士纪念亭。
洪湖市烈士陵园
洪湖市烈士陵园亦称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坐落在洪湖市城区西南郊,离市中心约1.5公里,占地面积40公顷。
1978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为纪念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湘鄂西苏区牺牲的革命烈士决定建园,1984年11月10日落成。
全园共有五大主体建筑,古朴秀丽的四柱三间式绿瓦朱楹、飞檐斗拱牌坊迎门而立,坊额上镌刻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园名。
一条宽8米、长700米的青年路笔直铺向纪念碑脚下。纪念碑正前方131米处是一尊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的贺龙元帅全身铜像。为纪念贺龙元帅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96年3月22日揭幕。铜像高4米,重量为2.4吨,铜像座高3.22米,像座与地平间由7级台阶铺垫,总高为8.1米。1995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贺龙铜像题写的像名镌刻在像座正方上。
宽阔的、寂静无声的纪念碑广场上,一座通高27.6米的花岗石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中心。碑身正面向北,镶嵌着“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二个大字;背面向南,刻着贺龙元帅生前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碑的东西两侧上部,刻有中国共产党党徽、五星、稻穗和红旗组成的装饰图案。碑座正方上铭刻着国务院撰写的碑文。
纪念碑以西120米处,是一幢飞檐起脊、古色古香、金碧辉煌的烈士祠,祠正中为吊唁厅,廖汉生副委员长题写的匾额横挂在正上方,匾下安放着李先念、王震、贺龙元帅夫人薛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人民团体敬献的花圈花篮。吊唁厅两侧共四间展室里,展出了116位烈士的遗像、遗物和生平简介。
纪念碑以东140米处,是一座造型别致、朴素大方的正方形二层平顶式陈列馆。
馆内展示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史实,概括而生动地再现了湘鄂西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馆内迎面悬挂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的巨幅画像,两侧排列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的立体军旗模型。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陈列馆是陵园的五大主体建筑之一,馆内以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图片、实物展示了湘鄂西苏区党、政、军历次会议决议、文件、工农武装暴动纲领、红军书写的口号、标语、苏区散发的传单、捷报以及红军、游击队使用的各种武器等。
大悟县宣化店谈判旧址
大悟县宣化店谈判旧址位于竹竿河西岸,原“湖北会馆”。该馆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坐北朝南,二进五间,左右厢房三间,门窗均套格雕花,工艺精细,古色古香。厅外柏翠花红,庄严静谧;厅内陈列着当时三方谈判代表的席位及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厢房内原样保存着周恩来同志睡过的门板及办公用过的桌、椅、油灯等文物。
宣化,位于大悟县东北部,古称仙花店,北面和东面与河南省接壤,自古以来就是商贾集散地和军事重镇。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驻跸于此,设巡司。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前沿阵地之一,礼山(即今大悟)、黄陂、孝感三县县政府一度移驻于此。1946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移驻宣化店。宣化之所以后来名声大噪,一是1946年5月8日,周恩来一行同美将代表在宣化进行了谈判;二是6月26日,中原部队被迫从宣化突围,从而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新四军五师旧址
新四军五师旧址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悟县城东南18公里白果松湾。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将原新四军所属部队整编为7个师,以李先念率领的豫鄂挺进纵队编为第五师。1942年5月五师司令部迁驻大悟山下白果树塆。房屋为砖木结构,大小5间,1978年于村北修建大悟县博物馆白果树塆陈列室。陈列有五师革命斗争史科和部分革命文物,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