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方能清胃止吐,解酒毒。方中枳椇子为解酒要药。若再加葛花10克。效果更佳。
健脾饮
【出处】《民间方》。
【原料】橘皮10克,荷叶半张,炒山楂3克,麦芽15克,白糖少许。
【制作】将橘皮、荷叶、山楂、麦芽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加白糖搅匀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夏季饮食积滞,胃胀、食少等症。
四顺汤
【出处】《养老奉亲书》。
【原料】神曲12克,生姜12克,炒麦芽10克,草豆蔻6克,炙甘草6克。
【制作】将上述诸药加适量水,煎取药汁500毫升。
【用法】一日1剂,分2次服。
【主治】老年人夏季伤食,症见胃脘胀满,呕吐厌食,大便稀溏等。
土豆汁
【出处】《民间偏方》。
【原料】土豆、生姜、鲜橘子汁。
【制作】将土豆、生姜洗净,一起捣烂,用纱布包裹绞取汁,备用。
【用法】取上述药汁,倒入杯中,加入鲜橘子汁30毫升,调匀,再将杯放入热水中,烫温,即可服用。每日1次,每次服30毫升。
【主治】发生于夏秋季节的急性胃肠炎。
玉米芯粉
【出处】《民间偏方》。
【原料】玉米芯750克,黄柏6克,干姜6克。
【制作】将玉米芯晒干,与黄柏、干姜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一日3次,一次3克,温开水送服。
【主治】发生在夏秋季节的急性胃肠炎。
枸杞子粉
【出处】《中医函授通讯》。
【原料】枸杞子适量。
【制作】将枸杞子洗净,烘干,打成粗粉,装瓶备用。
【用法】一日2次,每次取枸杞子粉10克,于餐前空腹嚼服。2个月为1疗程。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嚼食砂仁方
【出处】《实用老年病食疗》。
【原料】砂仁10克(未粉碎者)。
【用法】每次取砂仁3粒含于口中,将其药汁频频下咽,口含10分钟后,将砂仁嚼碎,徐徐吞服。每日嚼食砂仁2~3次。
【主治】气滞型老年慢性胃炎。
【说明】本方为名老中医严筱芗经验方。方中砂仁为行气、和胃、安胎的良药,其所含挥发油可促进胃液分泌,并可排除消化道积气而行气消胀,故适用于老年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满、食欲不振者。
砂仁沉香胶囊
【出处】民间验方。
【原料】砂仁、沉香各等份。
【制作】将上两药共研为细末,过筛,装入胶囊,每粒重0.3克。
【用法】一日2~3次,每次4粒,饭前温开水送服。7天为1疗程。
【主治】气滞型慢性胃炎。
青皮砂仁粉
【出处】《实用老年病食疗》。
【原料】青皮250克,砂仁粉10克。
【制作】每年5~6月份采收自落幼果,切丝或切片,晒干;或7~8月份收采未成熟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肉,切片或切丝晒干,研成细粉,与砂仁粉混合均匀即成。
【用法】一日2次,一次6克,温开水送服。
【主治】气滞型老年慢性胃炎,症见胃痛、胃胀者。
【说明】青皮,为常绿小乔木植物橘未成熟的青色果皮或幼果,功能疏肝利胆,行气和胃。与砂仁粉配伍后,作用更佳。
牡蛎苍术散
【出处】民间验方。
【原料】牡蛎壳90克,苍术90克。
【制作】将牡蛎壳用火焙干,研末;将苍术晒干,研末;两者混合拌匀即可。
【用法】一日3次,每次1.5~2克,饭后服。
【主治】气滞湿阻型慢性胃炎。
豆蔻仁方
【出处】《实用民间验方便览》。
【原料】白豆蔻3克。
【用法】将本品含于口中,细细咀嚼、慢慢咽下。或将白豆蔻研为细末,温开水冲服。
【主治】夏季感受暑湿或寒湿之邪,出现胸腹满闷,恶心呕吐,口淡而黏等症者。
(七)治胃热型溃疡病的单验方
溃疡止痛汤
【出处】《现代名中医内科绝技》。
【原料】山栀15克,连翘、川芎各3克,生姜汁5滴。
【制作】将上述诸药加适量水,煎取药汁400毫升。
【用法】一日1剂,分2次服。
【主治】消化性溃疡、胃痛者。
【说明】本方系名老中医颜亦鲁常用之民间单方。
白鲜皮根
【出处】《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
【原料】白鲜皮根适量。
【制作】将白鲜皮根洗净,抽去硬芯,阴干后研成细粉,过筛,装瓶备用。
【用法】一日2次,每次服5克,空腹时温开水送服。用鸡蛋一个加食油煎服效果更好。
【主治】胃热型消化性溃疡病。
海蜇枣糖膏
【出处】民间验方。
【原料】海蜇500克,大枣500克,红糖250克。
【制作】将上述三味放入沙锅,加适量水,熬成稠膏状。
【用法】一日2次,每次1匙。
【主治】胃热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鲜荷叶汁(鲜藕汁)
【出处】民间验方。
【原料】鲜荷叶一张(或鲜藕150~2508),冰糖适量。
【制作】将荷叶或鲜藕,洗净捣烂,清洁纱布包裹,绞取汁,加冰糖适量。
【用法】一日3~4次,一次15~20毫升,凉服或加适量冰水冲服。
【主治】胃热型溃疡病患者有少量呕血或便血者。
【说明】若出血量多,来势急者,非本方所宜,应急送医院抢救。
亦可将荷叶阴干,焙烧存性,研成细粉。一日1次,一次1.5克,凉开水送服。主治相同。
竹茹荷叶饮
【出处】《竹治百病》。
【原料】鲜荷叶半张(或干荷叶15克),竹茹10克,鲜白茅根30克,绿豆30克。
【制作】将鲜荷叶、竹茹、白茅根、绿豆同煮,待绿豆煮开后,去渣取汁。
【用法】一日1剂,分3次服。
【主治】胃中积热所致胃出血患者,血止后日常调理用。
【说明】胃中积热所致出血(吐血或便血),常见脘腹痞闷甚至疼痛,吐血鲜红或暗紫,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胃出血期间非本方所宜。待病情稳定后,方可使用。
和胃散
【出处】民间验方。
【原料】广木香50克,人工牛黄10克,珍珠粉50克。
【制作】将上述三药共研成细末,过筛,装瓶备用。
【用法】一日3次,一次1克,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4周为1疗程,如不愈可继续服用。
【主治】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病。
川连蛋壳粉
【出处】《胃肠病药膳良方》。
【原料】川黄连30克,鸡蛋壳120克。
【制作】将黄连晒干或烘干后研成细粉;鸡蛋壳洗净外壳,晒干或烘干,研成细粉。将黄连粉、蛋壳粉混匀即成。
【用法】一日2次,一次6克,温开水送服。
【主治】肝郁化热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泛酸明显者。
【说明】本方清热和胃制酸。方中黄连擅长清胃热,鸡蛋壳含碳酸钙,有明显的止酸作用。病症属寒者,不宜服用。
栀子饮
【出处】《胃肠病中医保健》。
【原料】栀子7~9枚,生姜适量。
【制作】生姜用清水洗净,切为细末,用双层纱布包裹绞汁,放碗内备用。栀子除净杂质,去泥沙,放铁锅内用文火加热,炒焦后取出,放沙锅内加水浸泡10分钟,用文火熬为浓液,去渣,加入生姜汁即可。
【用法】待药汁凉后一次服下,一日2次。
【主治】肝郁化热型胃及十二指溃疡病,泛酸明显者。
【说明】脾胃虚寒,大便溏薄、食少者忌用。
牡蛎散
【出处】《本草纲目》。
【原料】牡蛎适量。
【制作】牡蛎除净杂质,去尽泥沙,研为极细粉末,过筛,装瓶备用。
【用法】一日2次,一次服6克,用温开水送下。
【主治】胃热型溃疡病见嘈杂等症者。
【说明】体虚而有寒者忌服;肾虚无火、精寒自出者不宜服。
(八)治胃热型胃病的单验方
竹黄汤
【出处】《竹治百病》。
【原料】竹黄30克,延胡索10克,炙甘草5克,蒲公英15克,白芍15克。
【制作】将上述诸药加水,煎取药汁4。0毫升。
【用法】一日2次,每次服200毫升。
【主治】胃热型胃痛。
【说明】竹黄又称竹花,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本品在江、浙、川、皖等地皆有分布,多为民间所用,药房少有销售。竹黄有祛风活血、利湿通络、镇咳化痰、理气止痛之功,民间用治胃痛。除上方随症加减外,亦可用竹黄3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3~5日,每日服50毫升,对胃痛亦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虚寒型胃痛不宜用竹黄治疗。
理气止痛散
【出处】《实用民间验方便览》。
【原料】川楝子120克,生大黄60克,延胡索40克。
【制作】将上述诸药共研为细末,过筛,装瓶备用。
【用法】一日1~2次,一次9克,温开水送服。
【主治】胃热型胃痛,如溃疡病,急慢性胃炎等见胃脘疼痛,口干欲饮,口气臭,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滑者。
【说明】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妇女均应慎用或忌用本品。
枳壳栀子散
【出处】《实用民间验方便览》。
【原料】枳壳12克,栀子12克。
【制作】将上两药共研成细末,过筛,装瓶备用。
【用法】一日3次,~次3克,温开水送服。
【主治】胃热型胃痛,如急慢性胃炎、溃疡病等见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脉弦者。
【说明】服用本方期间,忌辛辣燥热油腻饮食,孕妇慎用。
百合乌药汤
【出处】民间验方。
【原料】百合30克,乌药、玄胡各9克。
【制作】将上三味药加适量水,煎取药汁200毫升。
【用法】一日1剂,空腹顿服。
【主治】虚热型胃痛。
苦瓜散
【出处】《中国自然疗法大全》。
【原料】苦瓜适量。
【制作】将苦瓜放在火上焙干,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一日2次,每次用开水冲服10克。
【主治】胃热型胃痛。
苦参乌药散
【出处】《胃肠病中医保健》。
【原料】苦参100克,乌药30克。
【制作】将上两药晒干或烘干后,研为极细粉末,过筛,装瓶备用。
【用法】一日3次,一次服15克,用温开水送下。
【主治】胃热型胃胀。
【说明】病症属寒者慎用。妇女经期忌用。
清胃消食饮
【出处】《胃病患者吃什么》。
【原料】连翘10克,莱菔子10克,山楂10克,陈皮5克,蜂蜜5克。
【制作】将连翘、莱菔子、山楂、陈皮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中火煎20分钟,去渣留汁,待温后,兑入蜂蜜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食积型胃病。
【说明】本方清胃热,消食积。方中连翘清胃泻热解毒;莱菔子消积化食、行气祛痰、消胀除满;山楂消食化积、散瘀行滞,有增加胃液消化酶,帮助消化的作用;陈皮健脾行气、燥湿和胃、增进食欲。四药合用,对于饮食不节引起的“伤食症”,如胃脘痞胀、灼热、疼痛不适,嗳腐泛酸,消化不良等有效。
核桃皮酒
【出处】民间验方。
【原料】未成熟的绿核桃皮100克,烧酒400克。
【制作】将绿核桃皮洗净,切碎,浸入酒瓶中,密封10天即成。
【用法】每次饮5毫升,痛时服用。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脘痛。
【说明】本方有临时止痛作用。痛止后,应积极查找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杨梅酒
【出处】民间验方。
【原料】杨梅50枚,白酒500毫升。
【制作】取一广口玻璃瓶或瓷瓶,放入杨梅和酒,盖严,3日后即可饮用。
【用法】每餐吃杨梅5个,饮酒50毫升,不宜多饮。
【主治】夏季感受署湿,症见胃脘胀闷,恶心、纳少者。
【说明】本品健脾开胃,温中止呕。方中杨梅味甘酸,具有生津解渴、和胃消食、止吐止痢等功效。有人以为杨梅味酸,吃了会胃痛,其实它属于碱性食物,有利于平抑肝火,助脾胃消化。但杨梅性温,不宜多食。多食令人发热、长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