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季变化与胃病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年之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气候更迭,使万物表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以及精神、气血、水液代谢等功能活动,无不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当气候变化过速或过度时,既可直接诱发疾病,如天气过于炎热,人容易出现中暑、夏等疾病;天气过于寒冷,人容易患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关节炎、溃疡病等疾病;下大雨、暴风雪或久阴转晴等天气突变会诱发偏头痛等。
也可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活动而引发疾病,如环境温度超过34℃时,不仅使人大汗淋漓,酷热难忍,而且心情焦躁不安;若环境温度过低,人们又会萎靡不振、缩手缩脚;当室内温度降到10℃以下时,人会有沉闷、情绪低落之感。又如阴霾天气可使人感到心情沉闷,抑郁不欢;晴空万里则使人心气愉快,神情爽朗;气压过低时,人会烦躁不安,心神不定;在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或者是风雪迷漫,浓雾重重时,会使人焦躁不安,容易冲动,等等。
胃病也是一样,与四季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胃是人体中与外界相通的空腔器官,其生理功能容易受外界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四季寒暑更迭,人们若摄生不慎,违背了四季气候变化规律,或因气候变化过剧,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致病因子就可能伤人,或单一侵犯胃腑而致病;或兼夹入侵机体,自口鼻而入,或经皮毛、经络内传胃腑,与胃中有形之物相搏结,使胃腑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而发病;或通过对人的情志活动的影响而伤及脾胃,引发胃病。正如金元时代著名脾胃病医家李东垣所说:“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盛,亦能伤脾损胃。”
(一)春季与胃病
春季,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这是由寒转暖的季节,此时寒冷渐退,春风送暖,草木萌发,万物复苏,一派万象更新、生机蓬勃的景象。但春季气候变化无常,乍寒乍暖,时晴时雨,阴阳之争甚为剧烈,是胃病的好发季节。
“春应于肝”,春季本是人的肝气旺盛而升发之时。但春天变化多端的气候,容易扰乱人的生理功能,使人的情绪活跃而易于变化,如连绵春雨,常使人感到心情沉重,抑郁不欢;浓雾重重,春雷滚滚,又让人焦躁不安,中动易怒。多变的气候,不良的情绪,致使肝郁不舒或升发太过,进而横逆犯胃,使胃失和降,气机不畅而引发胃病。早春时节,春寒料峭,寒邪容易侵袭人体,使脾胃阳气受阻,气机失畅,故胃病多在初春复发或加重。春季多风,外感风邪亦可直接侵袭脾胃而致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风淫所胜,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叻,膈咽不通,饮食不节,食则呕,冷清腹胀,溏泻……。”这里说的就是风邪伤人可导致胃痛、呕吐、不食、腹胀、痞满、泄泻等多种胃肠病症。此外,春季里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假日里亲朋欢聚,阖家共庆,若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或外出春游,劳累过度,均有可能损伤脾胃。
(二)夏季与胃病
夏季,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天艳阳普照,雨水充沛,天地之气交合,是万物繁荣茂盛,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夏季气候特点可用一个“热”字概括。其中芒种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物品容易发霉,所以又称这段时间为梅雨时节。夏末初秋,时值长夏,署气余威尚盛,又兼雨水甚多,更是湿热偏盛之时。
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这时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容易遭到破坏,一旦饮食起居调摄失宜,就容易引发胃病。如夏暑之际,感受署邪,署为阳邪,其性炎热,邪热郁结脾胃,胃失通降,可见脘腹疼痛、胀满等症;邪热入里,耗伤胃中阴液及胃气,又可致气阴两虚。暑邪每多夹湿,霉雨季节及长夏之时,多雨多湿,若涉水淋雨,或水中作业,皆可感受外湿。署湿之邪侵袭脾胃,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升降失司,则见胃脘痞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溏泄、四肢困倦等症。
盛夏酷暑,人们若过于避热贪凉,食用冷饮过多,或夜间露宿室外,或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均可导致寒邪伤胃,引发或加重胃病。如冰箱普及后,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疾病——冰箱胃炎。这是一种非炎症性胃痉挛,主要是由于经常食用冰箱中的冷饮或冷食而刺激了胃黏膜毛细血管迅速痉挛收缩,胃黏膜缺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降低了胃的杀菌和免疫能力,从而导致的胃炎。它主要表现为在进食冷食或冷饮后半小时至1小时内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等,但一般不会出现腹泻。这种病在少年儿童及青壮年中比较常见。
(三)秋季与胃病
秋季,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包括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等六个节气。秋季六节气阳光和煦,气候干燥,气温渐降,进入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阶段。秋季气候与自然界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秋。燥”,自然界硕果累累,万物成熟,由“生长”转向“收藏”。
胃为燥土,易为秋燥之邪所伤。燥邪伤胃,胃阴耗伤,会出现胃脘部隐痛,口渴咽干,饮食减少,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症。秋季外感温热之邪,入于阳明胃腑,热邪消烁津液,亦可化燥伤及胃阴,出现上述诸症。
此外,入秋以后,气候渐渐转凉,人的食欲得到改善,食量增加,胃的负担加重,加上秋季各种瓜果大量上市,此时容易饮食过量,伤及脾胃,引发或加重胃病。至深秋初冬,气候转冷,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氨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会发生痉挛性收缩,使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一些原来患有胃病的人很容易在此时复发。
(四)冬季与胃病
冬季,从立冬之日起到立春之日止,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冬季六节气,气候寒冷,草木凋零,虫蛰冬伏,万物闭藏,自然界充满了寒冻之意。“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自然界天寒地冻,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人体的生理功能趋于低谷,处于潜藏沉静状态。
冬季是胃病的多发和复发季节。素体脾胃虚弱之人,或者是劳倦内伤,损及脾胃者,容易在寒潮降临、气候骤然变冷之际,感受寒邪,经肌表经络内传,或由口鼻而入,内客于脾胃。寒为阴邪,其性凝滞,阳气被寒邪所遏,胃失通降,则出现胃脘冷痛,恶心呕吐等病症。
二、固本强身防胃病
中医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内经》中早就说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这里强调的就是预防为主,防病保健的重要性。胃病的预防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三方面内容。
(一)未病先防——胃病的预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胃病未发生之前,强身固本,提高自身抗病能力,以防止胃病发生。预防胃病发生要比胃病发生后再去治疗显得更为重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意思是说,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界的正常规律,亦是一切生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倘若违背这一规律,就要遭受灾害或疾病缠身,顺应它就身体健康而百病不生。顺应四时调摄起居,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调理措施,对防治胃病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胃病的发病原因,预防胃病应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调畅情志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础。中医历来重视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素问》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脾胃正常功能活动,而不良的情绪刺激是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情志不畅,精神抑郁、焦虑,脾气暴躁,精神压力大,等等,均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脾胃功能,导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根据医学心理研究,人的情绪、心境和行为往往与四季气候变化有关。人在气候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活,情绪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人要具备控制情绪之能力。要顺应四时变化,调摄好自己的情志,保持心理愉快和情绪稳定,尽量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以防胃病发生。
2.饮食有节“节”指饮食应有节制,有规律。饮食不节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病的关键,这也是胃病与其他疾病不同的地方。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饮食应与四季气候相适应:根据“天人相应”学说,中医学主张饮食应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意思是说,寒凉季节要少吃寒凉性食品,炎热季节要少吃温热性食物,饮食要随四季气候变化而变化。倪青博士等在《四季养生》一书中主张,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的当天,或前一天,或后一天,这三天时间里服些相关的食品或药物,对养胃和中大有益处。如立春时,吃点豆芽(绿豆芽、黄豆芽、黑豆芽、蚕豆芽、豌豆芽)、萝卜根、芹菜根。立夏时,吃点杏仁、苏子、茅草根。立秋时,吃点枸杞子、麦冬、生地黄。立冬时,吃点人参、黄芪、大枣。以上食物或药物,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或煎服,或炒食,或熬粥。
(2)饮食宜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吃零食,忌暴饮暴食。定时进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到该吃饭的时候会饿,到该睡觉的时候会困,累的时候需要休息,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肠胃也一样,作为人体器官之一,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三餐之时,肠胃会按时自动地分泌出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等,等待食物的到来对其进行消化和吸收。如果进食时间相隔过久,到时候不能按时给胃供应食物,那分泌出的胃液、蛋白酶等就只能空等着,但是胃还是会继续蠕动,由于没有食物可以消化,过多的胃酸就只能消化胃壁,时间久了,胃壁就会变薄,很容易引发溃疡甚至造成穿孔;如果常吃零食或随意进餐,或餐间间隔时间过短,胃中食物未消化尽而又进食,胃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会影响胃的功能,久而久之会诱发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可见,只有按时进餐,才能保证胃的健康运行。我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一般情况下,提倡“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若能严格按时进食,不随便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则消化功能健旺,胃病就能远离我们。
①早饭宜好:早餐应该以质量为主,而不是以数量为主。早餐的营养价值宜高一些,其所摄取的营养量应占一天所需整个营养量的1/3以上。牛奶、豆浆是早餐最理想的选择,可任选一种。但这类食品消化较快,过两三个小时就会感到饥饿,因此还应加上其他“干点”,如面包、馒头、鸡蛋、豆制品、瘦肉、花生等,这样不但可使食物在胃里停留较久,还能使人整个上午精力充沛。最好再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对于油炸食品和方便面,会使脂肪摄入过量,给胃肠增加大量的负担,因此不适宜作为早餐食用。
②午饭宜饱:午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白天能量消耗较大,故应利用午餐机会加以及时补充,为下午继续活动奠定基础。午饭宜饱,是指中餐要保证一定的量,同时也应兼顾膳食的营养。当然,中餐宜饱也应有个度,过饱则使胃肠负担过重,以致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③晚饭宜少:晚饭如进食过饱,易使饮食停滞胃部,导致消化不良,影响睡眠。但是,晚饭宜少也不是绝对的。如今人们的夜生活已经变得相当丰富多彩,晚上有电视、电影院、舞厅、保龄球馆、游泳馆等娱乐设施,一些年轻人往往在晚上12时以后才就寝。如果仍坚持“晚饭宜少”的观点,肚子难免要唱空城计了,对身体也不利。因此,晚上吃多少关键在于就寝早晚,睡得早就应该少吃,睡得晚则不妨多吃一些。如果睡得很晚,最好还应吃些夜宵,以免在饥肠辘辘的状态下进入睡乡。这不但影响睡眠质量,久而久之也会生胃病。
(3)饮食宜多样化:饮食应顺应自然,并根据自己的体质,尽量做到荤素搭配,精粗混合,五味不偏。四时应多食时令果蔬,少吃反季节食物。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来源于各类食品,只有多样化的食物才能保证各个脏腑的需要并维持其正常功能,如果长期偏食某种食物或口味,会导致体内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失调,并容易损伤脾胃,或酿湿生痰,或化热化火,蒸灼津液,最终酿成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