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60900000021

第21章 功高盖主(1)

刘秀熟读兵法,武功盖世,率十三骑孤闯虎穴,以八千兵马打败王莽四十三万大军,一时间,威名远播,敌军望风而逃……刘秀的哥哥哈哈大笑:反王复汉就要成功。刘秀却皱起了眉头:千万谨记莫功高盖主啊……

初春的长安,应该不是非常寒冷。可是,皇宫大内的人们却有一种冷到骨头的感觉。南阳太守甄阜、属正梁立赐战死,纳言将军严尤、宗秩将军陈茂兵败,南阳刘氏拥立更始帝,东方赤眉之乱如狂涛猛兽,不可遏制。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进宫来。王莽仿佛从温暖之乡一下掉进冰窟之中,全身冰冷。史皇后吓了一跳,一边帮他拍打着前胸,一边安慰道:

“陛下何必急成这样,事实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以前姓刘的,什么刘崇、刘宇、刘璜、刘信、刘快、刘都起兵叛乱,也有自立称帝的,不是全失败了。这次,那个刘玄人微言轻,肯定也成不了事。”

“妇人之见!”王莽清醒过来,一把推开史皇后,懊恼地道,“此次南阳刘氏叛乱,与绿林盗贼勾结一起,斩杀甄阜、梁立赐,兵败严尤。而今,又立汉帝,自称汉军,还以图谶之术欺骗天下,任命各种官吏,笼络绿林盗匪用以恢复刘汉。气焰嚣张,非以往刘氏叛乱可比。如果刘汉复兴,我王氏新朝岂不是罪在千秋?”

史皇后跪地泣道:

“贱妾该死,不该议论朝政,求陛下治罪!”

王莽不耐烦地道:

“起来吧!朕不怪罪你。快去替朕更衣。黄门官!”等在门外侍候的黄门官慌忙躬身而进,应道:

“小人在!”

“传朕旨意,召文武百官立即上朝议事。”

黄门官一愣,今天不是朝会的日子,陛下有什么事这么兴师动众。他不敢多问,口中应道:

“遵旨!”转身退出。

未央宫光明殿,静鞭响,礼乐起,虎贵执戈,羽林执槊,戍守护卫。袍冠端戴的官员,文东武西,肃立两边。殿头官高喝:

“陛下驾到!”

王莽着衮服冠冕,由两名黄门搀扶着,缓步走向御座。文武群臣慌忙行三跪九叩首大礼山呼万岁。王莽一脸的疲惫之色,扫望着众臣,沙哑着嗓子道:

“众卿,今天本不是朝会的日子,可是国家出了大事,我新朝江山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候,朕不得不把你们召来,共商国事。”停顿了一下,见殿下无人应答,便道:“南阳刘氏叛乱,勾结绿林盗匪,杀害官兵,攻城略地,又拥立天子,与朝廷为敌,众卿可有应变之策?”

文武群臣仍旧低着头,王莽龙颜大怒,斥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乎日食国家俸禄得朕的恩宠,今日国家有事,朕有危难,竟不能为国赴难,为朕分忧,朕要你们何用?”

皇帝动了真火,臣子当然害怕。国师公刘歆慌忙跪爬几步,来到台阶下,奏道:

“陛下息怒,臣老朽无能,无法亲率官兵平灭叛贼。只有一些愚昧之见,惟恐惹怒龙颜,臣不敢说。”

王莽压住火气,大度地道:

“国师,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儿拿捏。有什么高见,尽管说,朕决不生气。”

“谢陛下。”刘歆先得了王莽的承诺,胆子自然壮了,道,“陛下登即以来,一心要治理出一个太平盛世来,因而推行了一套限田限奴抑制豪强的政策。可惜各级官吏推行不力,不但没收到陛下期望的效果,反而得罪了天下豪族大姓,才有今日之祸。”

王莽插言道:

“国师所言,朕也意识到了,已明诏收回各项改制法今。可是,南阳刘氏凶焰依然,教朕如何是好?”

“南阳刘氏,胸怀复汉逆谋,一意与陛下为敌,惟有遣得力之将,率百万雄兵讨灭之。而对于他那些依附者,臣以为我朝先有失政之处,此时应是收拾人心的时候。臣请陛下遣使各地,下诏赦免附属叛贼者之罪,使刘氏孤立,再遣将征讨,便可马到成功。”

王莽心头一酸,想起逝去不到两个月的太师王舜,王舜临死前,也曾说过同样的话。如今刘歆也这么说,难道新朝真的失去了人心,无可救药了么?王莽不相信,他曾令太史推算新朝的气数,有三万六千岁历纪,六年一改纪,新朝历数不当尽。可是,眼前情势如此,他不敢不听信刘歆之言。于是,道:

“国师言之有理。朕就依你所请,遣使各地,宣赦免诏书。只要投降就保证有活路,如果执迷不悟一意附贼,就只有派兵征讨了。”

“陛下圣明!”

刘歆和文武大臣齐声赞颂道。

“可是,仅靠招抚之策,如何能平灭叛贼?”王莽口气一转,“如今宛城危急,一旦有失,长安门户洞开,叛匪长驱而入。若与东方赤眉会兵一处,后果不堪设想,哪位将军愿率兵前往征讨叛军?”

殿里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出头接这份差事。因为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立赐十万大军对二万汉兵,本应稳操胜券。可是一夜之间,不但全军覆没,连自己脑袋也没保住。纳言将军严尤乃一代名将,.可是十万精兵没与汉兵正式接战,就被刘縯打得大败而逃。这些人在心里拈量着自己的斤两,实在没有旗开得胜的把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无人言语。

王莽心头之火“噌”又着起来了,脸色越来越阴森可怖。看来这班臣子只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当初自己代汉立,面南称尊时,这班臣子围在周围,歌功颂德,拍马奉迎,无所不至。如今,朝廷有难,竟都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有这样的臣子,新朝如何能兴盛?

王莽正欲发怒,忽听群臣中有人叫道:

“陛下,臣有话说!”

王莽循声望去,只见一人跪爬上前,到了御座前,才看清楚,是族侄安顺侯王寻。心中叹息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到底是宗皇族人,在这种危难时刻,能为自己出力。因此,高兴地道:

“寻儿,你要请旨出征?”

王寻亢声答道:

“儿臣有心杀敌报国。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存亡之道。儿臣自恃无将帅之才,上阵杀敌尚可,统领大军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儿臣愿受贤能之将驱使,誓死杀敌报国。”

王莽有点泄气,他知道王寻虽然熟读兵书,但从未单独领兵打过仗。好在尚有自知之明,又有一腔忠心报国的热情,实在难能可贵。这种时候,应该多给鼓励,以便笼络人心。于是道:

“孙子曰,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寻儿能知己就有一半的胜算在握,再加上一腔的报国热情,若领兵杀敌,便有八成的胜算。”但鼓励归鼓励,王莽却不敢轻易把主帅之权交给王寻。

这时,国师刘歆近前奏道:

“陛下,如今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司命孔仁、兖州牧寿良和扬州牧李圣正率部围剿赤眉。京都恐怕再无良将可派、精兵可用!”

王莽一听,又是泄气的话,不耐烦地挥手道:

“依尔等之见,便无法可想了。既如此,干脆退朝吧!朕自己想办法。”

殿头官闻听,忙高声叫道:

“退朝!”

刘歆灰溜溜的,忙与群臣齐呼:

“恭送陛下!”

王莽退朝回宫,也不更衣,闷坐在书案旁苦思朝事。这时,黄门进见,奏道:

“陛下,安顺侯前来面圣。”

王莽精神一振。

“是寻儿?快,请他进来见朕!”

“遵旨!”

黄门出去后,王寻走进来,跪地施礼。王莽努力含笑,上前亲手扶起,道:

“刚刚散朝,寻儿便来见朕,必有要事。”

王寻道:

“陛下圣明,儿臣有些话在朝堂之上不便说,特来后宫见陛下。”

王莽有些惊异。

“噢,寻儿有什么话坐下来慢慢说。”

王寻斜着身子坐下。

“如今南阳刘氏复立,天下纷乱。举国上下,人心动荡。文武群臣,驻足观望。我王氏新朝处此危难之际,朝臣中誓死效命者有几?”

王莽叹息道:

“寻儿言之有理。今日朝会之上,朕就看得清楚。”

“陛下欲求贤能之将征讨叛匪,非我家族不可胜任。儿臣欲举荐一人,不知圣意如何?”

“谁?”

“族兄王邑!”

王莽不自然地一笑,“朕也正想着他。可是,朕因他在平定翟义叛乱时没能活捉翟义曾责难于他。如今,王邑辞职在家,朕怎好命他出征?”

王寻摇头道:

“陛下不必多虑,族兄乃我王氏子弟,誓与宗室共存亡。天下纷乱如此,族兄正翘首而待陛下驱使。请陛下降旨,儿臣马上请他进宫。”

“不,”王莽摇头道,“如今正是国家危难之际。朕应该亲自登门相请,以示诚意。来人,准备起驾!”

王邑的府邸在西市东首,距皇宫大内不过四、五里地。可是,正值乱世,长安城内也常有反莽分子活动。因此,王莽车驾前呼后拥,跟着两百多名羽林军护卫。卫将军王兴、前将军王盛弟兄二人一左一右护卫着御辇,王寻则紧跟其后。

一路无事,顺顺当当来到王邑府前。守门的家人一看是皇帝鸾驾,慌忙一溜飞跑进去禀报。王邑慌忙带全家开门跪迎圣驾。王莽下辇,亲手扶起王邑夫妻。

君臣走进府内客厅落坐。王邑心知皇帝来意,便主动开口道:

“臣虽然赋闲在家,却无时不在关注天下大势。如今,南阳叛匪自立汉帝,天下盗匪群起。国势衰微至此,臣无时不痛心疾首,无时不想重返疆场,为国杀敌,平灭叛贼。”

王莽明白他是给自己找台阶下。心中惭愧,便道:

“难得你有如此忠心,朕若不成全此志,岂不是国亡遗恨。王邑听旨!”

“陛下。”王邑突然打断王莽的话,道,“臣虽有报国之志,可是,南阳刘氏叛军势力日盛,灭之不易。臣不出征则已,既出征,必平灭叛军,故有所请。”

王莽心里一动,好家伙,开列条件等着呢,可是,自己现在是求将,摆不得天子的架子,便笑道:

“邑儿放心,只要能平灭叛贼,什么条件朕都能答应。”

王邑没提什么条件,却问道:

“陛下欲征讨南阳叛军,京师有多少兵马可用?”

王莽有些心虚,道:

“京师只有不足十万兵马可用。是少了点,可是,长安城外有无数的饥民,只要肯花些钱粮,朕一道诏旨就可召募几十万人。”

“陛下,万万不可!”王邑断然否定,“饥民从军,军心不稳,易生事端,而且未经操练,不习战事,如何抵敌凶勇强悍的叛军。”

“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陛下,云中、五原郡尚有二十万人马威慑匈奴。而今,南阳最急,匈奴次之,应召回此地骠悍铁骑,用以征讨叛军。”

王莽一听,脸上发烧。他原发奇想,立汉昭仪王昭君之子,匈奴右骨都侯须卜当为匈奴单于,以安靖保边。可是,派去进击匈奴的五威将军王巡根本不能深入匈奴腹地,二十万兵马白白耗费大量粮饷,却找不到匈奴主力决战。更糟糕的是,匈奴单于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王莽欲立须卜当作单于的消息,抢先一步杀了须卜当全家,霸占了须卜当拥有的匈奴右部。须卜当得到噩耗后,竟在长安驿馆忧郁而亡。王莽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如今,王邑突然提到匈奴边事,他怎么不羞愧交加。半天才道:

“朕就依你所言,召回云中、五原郡兵马归你调用。”

“谢陛下。可是,臣还有所请。如今,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司命孔仁等正推进三十万州郡部队,南北夹击,围剿赤眉。臣以为南阳最急,赤眉次之。臣请将赤眉围而不剿,以抽调十万兵力援助南阳。不知圣意如何?”

“这……”王莽有些犹豫道,“目前,围剿赤眉正值关键之时,太师势必一举平灭赤眉,此时突然抽调兵力,恐有不妥。朕虽是一国之君,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太师恐怕不会答应。”

王邑正色道:

“赤眉虽有几十万之众,可是一直没有文告、官号和旗帜,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而南阳刘氏自立汉帝,号令天下,声讨陛下。孰轻孰重,孰缓孰急,陛下自知。陛下虽不可调动太师兵马,可是国将哀章是陛下心腹之臣,惟君命是从,抽调他的部队,他敢不从?”

王莽无话可说,只得道:

“好,好。朕就依你,从哀章那儿抽调十万人马归你调用。”“谢陛下。臣还有所请:叛贼刘縯、刘秀狡诈多变,用兵如神,更始政权有组织建制、旗帜号令,非寻常盗贼可比。此次征讨,我朝必全力以赴,方能一举成功,故臣请有征发郡国之兵的职权,以使朝廷与地方通力协作,一体戮贼。”

王莽对这一条毫不含糊,满口应承道:

“邑儿放心。朕封你为大司空,封寻儿为大司徒,有征调郡国之兵之职权,可自行赐封爵位和决定军政大计。”这可是自古以来出兵主帅从未有过的大权。王莽为讨灭更始政权,孤注一掷了。

王邑、王寻感激万分,一起磕头谢恩。

权力给足了,条件许够了,到底能不能平灭汉军?这时,王莽心里没底了,忍不住流泪道:

“邑儿,寻儿,,朕这次是豁出去了,举国的家底全押在你们身上了。一旦讨伐不力,我王氏家族便死无葬身之地。”

王邑信心十足,安慰道:

“陛下但请放心,儿臣并不侥幸取胜,却要用实力一口口把叛军吃掉。儿臣虽然辞官居家,却早已作好讨伐叛贼的准备。儿臣在夙夜访得一奇士,身高十丈,腰粗十围。自称巨无霸,出生在蓬莱东南。三匹马拉不动他,力大无穷,能役使野兽。睡觉枕鼙鼓,吃饭用铁筷子,是个难得的将军。”

王莽听得瞪大眼睛。

“真有这等奇人?巨无霸现在何处?快让他亲见朕。”

王邑忙陪笑道:

“陛下莫急,那巨无霸尚在夙夜。臣为了不使叛军防备,封锁了消息。把巨无霸留在夙夜地方驯养野兽,以备战时之用。今日陛下既然让臣征讨叛军,臣就派人把巨无霸和他驯养的野兽运来京师,一则让陛下亲眼看一看,二则,也好随军出征。”

王莽放下心来,当即回宫,亲拟谕旨,连夜派人送给五威将军王巡和国将哀章。不到半个月,王巡率二十万精兵从进击匈奴的前线撤回长安。哀章所督十万大军也从围剿赤眉的前线撤到长安城外集结待兵。太师王匡气得捶胸跺脚,却无可奈何,只好把兵力摆成防御阵势,阻止赤眉军西进。

同类推荐
  • 山西王:阎锡山秘事

    山西王:阎锡山秘事

    本书并非阎锡山的传记,而是撷取了他一生中若干最具传奇色彩的片段,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活灵活现的,同时也是绝无仅有的阎锡山。多少风流人物在历史大舞台上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阎锡山却能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纷乱年代里历经坎坷而屹立38年不倒,而且使山西一跃成为在全国独领风骚的模范省,必有其人所不及之处。在波诡云谲的旧中国政治舞台上,“山西王”是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地方实力派代表,把他归为“反动派”,自然有充足的历史依据,不过,一个立体的阎锡山显然不仅于此。他独特有趣的行事方式,在招致诸多批评和讥笑的同时,既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也造成他无可奈何的失败。
  • 雕弓天狼:成吉思汗传

    雕弓天狼:成吉思汗传

    本书从身世、磨难、婚姻、情义、征战、方略、用人、志向、亲情、功过十个方面对成吉思汗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试图从不同侧面挖掘成吉思汗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深刻剖析人物心理,还原历史事实,通过一个一个小故事,向读者展现一个完整的成吉思汗形象。
  • 解码赵泰来

    解码赵泰来

    《解码赵泰来》主要内容包括:匆匆过客故人缘,直笔人戮赵秉钧,“出世人世”伍廷芳,“革命圣人”朱执信,“晚节不保”郑孝胥,生于寒露不逢时,“哑巴”童年不言愁,动荡岁月倍寒心,非法探亲过香江等。
  • 韦小宝自传

    韦小宝自传

    俺,韦小宝,历史上有无此人已不可考,多半由金庸老先生杜撰所出,所以俺的出世多亏了这位金大侠。俺一直以为韦小宝是金庸老先生笔下最重要的人物。俺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恐怕在二十世纪所有小说人物中可比的不多。在《鹿鼎记》中,金老爷子将中国封建时期下层社会对一个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全都附加到俺身上,金老爷子没用儒家思想教化俺,没用道家思想洗涤俺,只用中国古代市井文化熏陶俺,让俺有了些流氓性质,有些了小人手段,有了些英雄气息,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俺这个不学无术的中国人的本性。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伎女,是歌舞卖笑侑酒酬对的风尘女子。伎女,是幸与不幸的混血儿。其才艺丽质,使多少荡子骚客叹服倾倒;其青楼生涯,遭多少正人君子唾骂嘲笑。可以说,她们是人间沃土绽开的一束艳丽的罂粟花。伎女,是历史的畸型儿,在她们身上交织着封建政治和文化的痕迹。研究历史,不能不涉及她们;撰写历史人物评传不能不给她们以入资格。本书描写评述了从南朝至民国初年1500多年历代的十名伎女,她们是:苏小小,赛金花,小凤仙。她们是女子中的精灵,或才情高卓,名震文坛,如薛涛,董小宛,柳如是:或艺技超群,声满梨园,如李老师,李香君,董小宛,或有胆有谋,参与政治,如陈圆圆,赛金花,小凤仙。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小祖宗驾到

    重生之小祖宗驾到

    “只要你幸福,怎样都可以,只要你开心就好了,因为你是我醒来的理由,我就是偏爱你”——季凉枫“喜欢你,是因为无论在哪里你都是我一眼就能看到的那个人,就是这样喜欢你”——傅羏“事事淡然,知足常乐,只要自己爱自己,你就是好孩子,管别人作甚”——宋七七
  • 晨雨之恋

    晨雨之恋

    这部小说是帮我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写的,剧情那、。。。。
  • 改名

    改名

    十一点还没到呢,李伟就饿了,他搜遍了所有口袋以及书包和桌斗,结果一无所获。这时候他看了下表,离上课还有三分钟,这段时间是来不及去校办小商店的,再说他也没想去。在临上课前一分钟,他终于从隔座的李小婷那里得到了一块巧克力,然而,这块巧克力并未发挥任何作用,反倒让饥饿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了。
  • 还你

    还你

    他可否打破梦魇的幻境,迎得伊人相拥?他可否分清梦与现实的交替,打破诅咒,还自己一个世界……命相依,魂梦相牵。痛相依,魂亦相依。梦相吟,只愿心连心。夜不归,只待烛光燃起。(你若此生不醒,我愿至此沉睡,只愿那句承诺永存)
  • 灭世黑莲

    灭世黑莲

    上古神话传说中存在的四方莲台,其中三方已经有了归属,而灭世黑莲却不知去向。当一个少年被传送到异界,并且获得灭世黑莲所化的莲子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当少年被灭世黑莲改造,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异界版哪吒的时候,他又能有什么样的成就?是屈服于命运之下逆来顺受?还是打破束缚重获新生?当仇恨来临时,他是软弱的仰望那高高在上的仇人?还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毁灭一切?灭世黑莲铸我身,眼中重瞳破气真。帝尊泯灭震寰宇,紫金龙随万界奔。一切尽在---《灭世黑莲》
  • 归墟一念

    归墟一念

    人生如幻,一条条意识形态朦胧着被派到各种肉体上,随着轮回的交替逐渐清醒又逐渐模糊,即使你的意识过于强大,你也可能只有一次机会;或许,你根本无法逃脱,不断的突破和逃离只是你的无法选择……
  • 破神劫

    破神劫

    唯有破凡才能成神唯有破神方能成为唯一至“神”。
  • 众神之羽

    众神之羽

    我叫羽,这是某个不负责任的上司取的,不过上司很美同时貌似很强大,不过我死了又复活了,当然全部是上司干的,但是总的来说我过的还不错,只是如果没有一些小瑕疵的话就好了,比如外貌方面。。。
  • 犯禁的老王

    犯禁的老王

    老王蛋疼的穿越了。怀着不安的心情,老王适应着这个国家。而这个他没听说过的国家也在慢慢的适应着他。“穿越才不是我想要的啊!我要电脑!我要动漫!我要小说!我要萌妹子!”
  • 爱的礼物

    爱的礼物

    《爱的礼物》是有“韩国出版界的安徒生”之称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朴志殷女士的作品集,共计收入童话、儿童小说等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