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事业处于巅峰时,比尔·盖茨拿出了大量的资金来资助与贫困人群有关的事业,开始了人生另一方向的锻造。比尔·盖茨曾很有感触地说:“我最激动的一刻是有一年到印度去做慈善捐赠的时候,我在印度一个乡下看到了一些医生,他们看到我就非常兴奋地来感谢我,感谢我的理由是因为有了微软的技术,他们能够做远程治疗了,能够救治很多本来救不活的病人。”比尔·盖茨说到这里时热泪盈眶,他觉得这才证明他真的帮助世界做了一些事情,这一刻他才真正感受到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学比尔·盖茨不是要学他怎么赚钱,更主要的是学他财富背后的思想道德和做人准则,这本书中列举了包括“适应生活”“别希望不劳而获”“成功来自积极的努力”“懒惰是成功的大敌”“习惯律己”“不要忽视小事”“坚持到底”“接受批评”“做惜时如金的人”“善待身边的所有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等11种取得成功的原则,从中不难发现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人生准则。
在《你也能成功》这本书中,前言中醒目地写着:“成功也可以体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真实的自我,或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或在这个过程中为后人探明了道路,那么,谁还能否认你的成功呢?归根到底,成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知道了这些,我们不难理解,《美国金牌推销员的成功秘诀》之所以能畅销几十年不衰,就是因为这本书不是单纯介绍推销技巧和致富绝招,而是用大量篇幅、用生动的个人故事,告诉你一个人该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待人以诚、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帮助他人成功以达成自己的成功……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社会倍人们所推崇的成功者,大都是身价显赫、事业有成的人士,好像也只能通过这一明显的指标,社会才能发现谁是成功者。
实际上,成功并不是建立在声名显赫之上的。成功的价值并不在这里!雷锋在他成为楷模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人了。那些至今默默无闻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付出、坚守做人的原则、关心民众的疾苦和利益、以自己的创造给世人带来福祉的人们,即使你没有得到公众的赞誉,即使你所做的努力并不为世人所知,但你依然可以在内心肯定自己的价值,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准备是成功的保证
没有准备的行动只能使一切陷入混乱无序,最终面临失败的局面。
当然,你可能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出很多理由来,但是一切失败的最终根源其实只有四个字:准备不足。
一个做事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断出差错的人,纵然具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成功。
的确,准备才是成功的保证!这一点在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阿尔伯特·哈伯德生长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但他还是想创立自己的事业,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了有意识的准备。他明白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知识和必备的经验。因而,他有选择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时间,甚至在他外出工作时,也总会带上一本书,在等候电车时一边看一边背诵。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这使他受益匪浅。后来,他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了一些系统理论课程的学习。
经过对欧洲的两番考察,他开始积极筹备自己的出版社。他请教了专门的咨询公司,调查了出版市场,尤其是从从事出版行业的威廉·莫瑞斯先生那里得到了许多积极的建议。这样,一家新的出版社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生了。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出版社经营得十分出色。他不断将自己的体验和见闻整理成书出版,名誉与金钱相继滚滚而来。
但是,阿尔伯特并没有因此就满足,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所在的纽约州东奥罗拉,当时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但这里的旅馆业却非常不发达。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阿尔伯特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抽出时间亲自在市中心周围作了两个月的调查,了解市场的行情,考察周围的环境和交通。他甚至亲自入住一家当地经营得非常出色的旅馆,去研究其经营的独到之处。后来,他成功地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馆,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装潢。
在装修旅馆之前,他根据自己的调查,接触了许多游客。他了解到游客们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更注意到这些游客正是对于繁忙工作的厌倦,才在假期来这里放松的,他们需要更简单的生活。因此,他让工人制作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这个创意一经推出,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这个机遇,一个家具制造厂诞生了。家具公司蒸蒸日上,也证明了他准备工作的成效。同时他的出版社还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出版后达到顶峰。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阿尔伯特的成功是建立在充分的准备基础上的,所以他才能够在面临机遇时果断出击,正是准备意识成就了他事业的辉煌。
通过这次创业,阿尔伯特深深地体会到,准备是执行力的前提,是工作效率的基础。因此,他不但自己在做任何决策前都认真准备,还把这种好习惯灌输给他的员工。不久之后,“你准备好了吗?”已经成为他们公司全体员工的口头禅。成功地形成了“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公司的执行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自然显而易见。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在1915年与被德国水雷击沉的路西塔尼亚号轮船一同沉入了海底,过早地结束了。罗依科罗斯特公司的重担落到了刚刚而立之年的小伯特·哈伯德身上。
小伯特工作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他完全丢掉了父亲阿尔伯特赖以成功的准备意识,丢掉了“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从而使原本欣欣向荣的企业走向没落。
实际上,从某些方面来说,小伯特也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阿尔伯特的那本《致加西亚的信》正是来自小伯特的启发。小伯特曾经说过:“那场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就是罗文,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但是,就像我在前面所说的那样,小伯特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意识到了罗文精神中忠诚、敬业、积极主动完成任务的一面,并没有意识到隐藏在罗文精神中最有价值的准备意识。对罗文精神的这种片面理解,虽然使小伯特养成了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但也造成了他忽视准备,盲目冲动的习惯。
所以,当阿尔伯特发现儿子这一致命的弱点后,就经常提醒他:“准备赢得一切!一个意识不到准备的重要性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成功。”但是,小伯特却从没有把父亲的话真正放在心上,他认为准备太简单了,根本不像父亲所说的那样玄妙,一个人要想成功,只要勤奋、敬业就行了。
阿尔伯特去世后,面对家族企业中繁重的工作,小伯特毫不畏惧,他立志要完成父亲还没有完成的事业。于是,小伯特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面对困难永远勇往直前,忙碌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父亲。
让人伤心的是,他的劳动却没有得到回报,漠视准备的弊端很快显现了出来。他对图书的构成和运作规律一无所知,也根本没有去留意过家具市场的变化和风险,当然就谈不上什么成熟的思路。日益忙碌的他悲哀地发现,他付出的努力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企业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那时,管理者们的意见又极不统一,这更让小伯特无从下手。他不熟悉公司的业务,不懂市场,公司很快陷入了混乱状态。由于小伯特的影响,公司原本形成的“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已经荡然无存;员工们也开始像小伯特一样,什么事情都是先做了再说。长此以往,工作效率自然极其低下,使得公司的危机不断扩大。
阿尔伯特因对准备的极度重视而赤手打下一片天地;小伯特因对准备的重要性浑然无知,白白地葬送了一个企业。
阿尔伯特父子两人的不同结局告诉我们: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地准备才能保证工作得以完成,而且做起来更容易;相反,没有准备的工作是毫无头绪的,也无法判断结果,当然会留下了许多漏洞和隐患,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就这样,罗依科罗斯特公司几经风雨飘摇,最后还是被并股和收购了。现在,罗依科罗斯特人生产的东西正在被人们疯狂地收藏;罗依科罗斯特公司的装订术、冶炼术和家具制造工艺也以其固有的魅力和独特的制造工艺为人们所喜爱。但这一切似乎和哈伯德家族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了,哈伯德家族的股份仅占罗依科罗斯特公司极少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说,一个做好准备的人就是一个已经预约了成功的人。在工作中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准备好了吗?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我所准备的是最适合我的吗?我想当你得到的肯定答案越多时,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
罗丹给我们的启示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深受中国读者喜爱。他的小说代表作《象棋的故事》《心灵的焦灼》和传记文学《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作品,构思巧妙,情节生动,加上他刻意追求的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茨威格还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历史特写,三联书店出版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再现了历史上的12个重要时刻和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是广受欢迎的畅销书,已重印多次。茨威格是作为一个诗人开始他的文学生涯的。1901年,20岁的茨威格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诗集《银弦集》,1906年又出版了《早年的花环》。虽然已有不少人对他的作品大加赞美,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总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加完美一些。
有一次,经比利时著名作家凡拉爱朗的介绍,茨威格在巴黎认识了雕塑大师罗丹。罗丹热情地邀请他到乡下的雕刻室去看看自己最近的作品。那是一尊女性的半身像,罗丹觉得已经完工了,但审视一会后,忽又喃喃自语道:“只有那肩膀上面,线条仍旧嫌太硬。对不起……”这时,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茨威格的存在,他捡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质小刀来。小刀在柔软的泥土上轻轻拂过,使像身的肌肉发出一种更细腻的光泽。老头子的手指活泼了起来,眼睛里放着光芒。“还有这里……这里……”他又修改了别的几处地方,再退后一步,细细现察。然后又把架子转过背来,喉咙里喃喃地发出奇怪的声音。有时他欣然微笑,有时他眉头紧皱,有时捏了一点泥,加到像身上去,又轻轻地抓掉一些。
这样持续了半小时,一小时……他从没有对茨威格说一句话。除了创造他理想中的画像之外,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之间只有这工作的存在,好像上帝着手创造世界的第一天那样。
一直到放下小刀,他才突然想起茨威格来,“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忘记了。但是……”罗丹对自己的失礼非常过意不去,茨威格却十分感激地紧握着罗丹的手,在他看来,这一天所得的教训,比在学校里多年的用功还有益处。一个人可以如此完全忘记了时间、空间与整个的世界,这个认识,使他得到了空前绝后的感动。这一小时,使他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
茨威格的这篇《成功的秘诀》隽永小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艺术家罗丹那种忘我专注的工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