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39900000023

第23章 场景设计(5)

礼仪民俗是指人一生中在不同的生活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不同仪式或礼节。因此,也可称作人生礼仪,如婚、葬、嫁、娶和诞辰、成年等仪式。

不同的礼仪体现出不同的喜、怒、哀、乐的氛围和怀念、反思、畸形等情绪,也保留了原始、传统的习俗和古老文化传承的痕迹。影片《良家妇女》、《湘女萧萧》对奇特“娶亲”场面的恰当渲染,体现出鲜明的湘西地区特色又与影片的主题意念紧密联系,寓意深刻。

富有古朴民风的影片《青春祭》、《盗马贼》中的佛教仪式,《骆驼祥子》里的寿礼场面,《红高粱》中的出酒仪式,《似水流年》中的祭祖坟、做佛事,《菊豆》中的出殡仪式等是使影片具有特定的时代感和地方特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日本电影在这方面有更为专注的创作,几位著名导演都深谙此道。著名导演大岛渚就怀着“仪式体现了日本灵魂的特征”的信念,于1971年拍摄了影片《仪式》。另外一位导演伊丹十三于1984年拍摄了影片《葬礼》,这两部影片基本上都是探讨日本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的。又如影片《楢山节考》(今村昌平导演)更是对日本民风、民俗的完整再现,使影片成为名符其实的风俗画卷。

五、创造环境气氛

电影、电视剧中的景物环境应起到说明事件展开的地点、时间、季节、交代剧情发生的时代和地区,使影视片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岁月感和浓郁的地区和民族特色的作用。与此同时,环境造型还应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创造环境气氛的任务,起到抒情和表意的功能和作用。

何谓环境气氛?气氛是对环境形象的一种感觉的概括,是指影视作品中通过物质的景物,运用造型手段,创造的一种视像环境,一种银幕、屏幕景象,这种再造的视觉情景,体现设计者的意图,传达出人物的情绪,能抒发强烈、感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使观众受到触动、得到印象,这种具有感染力的情境和景象就是气氛。

气氛是一种感觉因素,一种情绪的表现形式,是人物情绪和剧情的空间衬托,有助于观众了解事件的性质和内容。

环境空间气氛的形成应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剧中人物的气质、情绪、心理状态和节奏及行为动作,另一方面则是时空环境。

我们研究场景气氛,实质上是要摆正情与景、意与境的关系。在我国古典美学中,“意境”是最引人注目的命题之一。近代著名戏剧家王国维讲的名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讲景与情的关系的。景、境可以理解为景物形象,意即思想感情,当然其中包含着创作者的主观意思。所谓情景交融是指景物形象是“寓意之境”,是场景设计在处理情与景的关系中要达到的境界。

场景气氛是使人物的情感、场面的意义寓于环境之中,这种场景的景象,虽然一言不发,没有语言的表述,但能抒发情感,因为,它表现的是染有情调色彩的景物形象,因此,能使观众触景生情,产生共鸣。

创造环境气氛,美术师可以采用场景结构、色调、光线、道具造型以及服装色彩等手段,运用对比、呼应、强调、隐喻等手法表现出来。

电影《天云山传奇》中有几场戏在场景气氛的创造上都是成功的。例如“冯晴岚之死”那场戏的悲伤气氛,不仅仅表现在罗群悲痛、惜别的脸部表情上,而是镜头通过摇摄那低矮的小屋、贴着旧报纸的破墙、罗群自制的书架、案板上切了一半的雪里红咸菜、纸做的灯罩和冯晴岚那件带破洞的紫色毛衣……创造了一种凄凉、悲伤的气氛,通过对场景气氛的渲染,使人物的情绪得以延伸并引导观众对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做深层的联想。

著名悬念大师电影导演希区柯克也是制造场景气氛的大师。在电影《蝴蝶梦》、《鸟》中利用场景气氛,抒发、描绘人物的心理和情绪,制造悬念都是很成功的。

在《蝴蝶梦》中曼得利庄园迷漫雾气的梦幻效果、昏暗大厅的套层结构、飘动的帷幔、忽隐忽现的光线以及在景物上随处可见的R字细节,造成了符合女主公内心情绪的神秘感和捉摸不定的气氛,制造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悬念。

在影片《鸟》中那铺天盖地的黑色鸟群,室内低矮、压迫的空间和门窗、墙壁被鸟啄破的异常效果造成了一触即发的危机感和紧张气氛。

创造场景气氛应根据剧情的需要把诸种造型因素综合运用,使场景的气氛形成浑然一体的效果。

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中形态怪异的神庙是该片的主体场景,寻找并处决库尔兹是主人公本杰明上尉在影片中的最高任务。

本杰明上尉奉命带领锄奸小组乘小船,冲破重重封锁,沿湄公河寻找违抗军令并成了“森林之王”的库尔兹上校就地处决。

密林丛中的湄公河烈日当空,随时可能遭到的伏击、反常的宁静以及暗藏杀机的恐怖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影片里。

观众看到的神庙是树上吊着死尸、关押人的木笼子和画着奇形怪状脸谱的土著人围绕着的装饰着怪兽的庞然大物。

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请美术师弗拉利斯用30万美元进行了两次设计,搭建的神庙虽然看不到时代特征但是场景逼真,是一个非典型意义的神秘空间,是人间地狱的象征。神庙内除了几根异常粗壮的柱子和摊放在石头上的库尔兹的家庭照片、一本《黑暗的心》之外,能看到的是笼罩着一片浓重的深红色空间中库尔兹的秃脑袋、闪动的眼睛和一双粗大的手,听到的是他垂死挣扎中传出“恐怖!恐怖!”的低沉的声音。

本杰明举起刀结束了曾经是战场英雄的库尔兹的生命。神庙那黑褐色与暗红色调构成的色彩空间和整体场景形象,不仅仅是对神秘、恐怖、反常气氛的渲染,更是血腥战争的象征。

电影场景气氛要达到“寓情于景”的境界,美术师就必须掌握和抒发场景中人物的情绪,做到借景言情,进而达到以情动人。

电影《孙中山》是一部心理情绪片(导演丁荫南语),是一部探索按心理情绪结构影片的成功尝试。

要抒发人物情绪,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就必然要靠空间造型,靠场景的空间气氛来传达和烘托。该片中不少场景气氛的营造是成功的。例如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建立民国”这场戏,是由两部分场景构成的。其一是宣誓就职仪式,场景是南京街道和宣誓大厅及长廊。时间是元旦之夜,表现的是张灯结彩、鼓乐齐鸣、万众欢腾、检阅仪仗、隆重宣誓、就职演说的辉煌时刻和气氛。

其二,是第二天清晨,万籁俱寂,在青石板路上和长廊地上撒满红色的爆竹纸屑,孙中山在长廊上缓缓地走着。远处,一老头在扫纸屑,地上露出原有的青石板。

一场戏、两种场景气氛构成的场景空间形象,传达和抒发出意味深长、寓意深刻的情绪内涵。

该片的美术师闵宗泗是这样构思的:“……孙中山在巨大的五色旗前凝重地宣誓,举国欢腾。这一切我们竭尽全力做了淋漓尽致的渲染。接着的下一场是——冬天的清晨、浓雾,总统府庭院上厚厚地铺满了一片红色的爆竹纸屑,孙中山一个人孤独地走来,脚踩纸屑,望着面前的一切,他眼神中闪现了一种难以言述的目光。没有音乐,没有对话,画面长仅数十秒。按理戏至宣誓已可结束,这段无言、无戏、无承上启下任务的闭笔完全可以删去,但恰恰是为了这短短的一分钟,前面才有意识地花费了如此笔墨,这已不是闲墨,看似漫不经心,实是调动了造型的力量全力构筑的段落。它传达了一种牺牲、失败以及成功给伟人带来的孤独感、过眼烟云的心绪,同时也是创作者们体会到的此时此刻的心理感受和人生体验。”

美术师在场景设计中要做到景真情切、以情动人。通过场景气氛的营造抒发人物情绪,还必须深入到剧情中去,体会剧作者的心境和情绪,创造出有意境的环境气氛。

电影《城南旧事》的作者在小说中流露出的无处不在的思乡之情,对美术师创造有意境的环境气氛有很重要的启发。

如影片中“台湾义地”场景。该片的美术师写道:“读完这段电影台本时,作者那种淡淡哀愁、沉沉乡思的情感十分突出。在这个情境中我联想到北京西山的红叶。我的思维中,映出那幅浓重的晚秋景色——满山红叶,满地荒草,昏黄的夕阳惨淡无光,树梢儿拖着长长的影子。英子跟妈妈来墓地向父亲告别,宋妈的男人牵着毛驴来把她接走了。英子拉着宋妈的手,无限感伤。英子和妈妈默默地坐在马车上,还恋恋不舍地回头遥望着渐渐远去的墓地。马车在一片红叶丛中渐渐远去,留下的却是无穷无尽的思念。此情此景,就是美术设计应紧紧抓住的‘意境’。我们在这里布置了满地落叶,红叶是从另处移来的,让秋风吹拂。红叶在镜头前微微摆动,似乎在招呼着远去的马车,似乎在向小英子频频招手。马车远去了,镜头渐渐升起,一阵风卷残叶,马车在夕阳下已成一个黑点。人去远了,夕阳已西沉,茫茫大地被染成昏黄一片,留下的是无限的惆怅与眷恋,增添着无穷的乡思。”

这堂景从构思、布置所造成的环境气氛,使人产生一种“惆怅中带着眷恋”的意境。

另外,场景造型气氛的营造和情绪的表达还有赖于摄影、照明和导演的蒙太奇处理,那六次红叶叠化、淡入淡出,演员的表演都对情绪张力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影视片中创造场景气氛还应包括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场面的气氛,场面的环境气氛有其明确内容、特定的规模和情绪表现以及情调要求。

我国近年来拍摄的规模最大的战争题材的历史巨片《大决战》(总美术师:寇洪烈)其场面宏伟,战争气氛的渲染和创造是前所未有的。《辽沈战役》中的大俯视航拍运动镜头,战场的烈火、硝烟、铁丝网、绵延不断的工事、汽车、大炮等构成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美术师们已不限于在棚内、场地中搭景和加工场景,而是在天地之间像指挥打仗一样,安排、布置纵横几十里的战争场面的空间环境。

再如前苏联四集影片《战争与和平》(导演:邦达尔丘克)是代表前苏联电影美术设计最高水平的作品之一(总美术师:鲍格丹诺夫、米亚斯尼柯夫),尤其是众多大场面的室内和外景的设计,在体现时代特征,创造史诗性和气势浩大的场面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例如“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退离莫斯科”、“莫斯科复兴”以及叶卡捷琳娜大厅之盛大舞会等场面对场景的特定规模和气氛起到充分的渲染。

在前面曾提到的影片《荆轲刺秦王》、《红高粱》、《去看看!》、《安德烈·卢勃廖夫》等场景在气氛的渲染和烘托上都有出色的表现。

六、刻画人物形象

电影场景设计的造型功能是多方面的,集中到一点,就是刻画人物,为创造生动、真实的、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服务。

前面我们着重指出了场景设计要“从人物入手、从戏出发”的设计原则,在这一节里侧重探讨场景设计与人物性格、人物心理和人物动作的关系。

1.场景造型是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

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中心任务,首先是演员要致力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塑造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美术师要运用场景、服装、化装、道具等造型手段,直接地或间接地为刻画人物服务。场景环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个性特征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场景造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物的性格面貌,折射出人物的个性色彩。

人物的性格是指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精神特征,包括就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职业等在个性上的表现和反映以及对周围事物在爱憎、好恶、美丑等方面的态度和判断。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人,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譬如有人讲“某某人个性很强”,这往往是指某人的性格可能较为外露或较明显,但也有的人性格表现为很含蓄、内向,有的人也会有善良、坚强、怯懦等不同的个性特征。

人们的性格特征是从人的精神面貌、待人接物、生活习惯、职业、兴趣等方面表露出来的,也从人的服饰、穿戴,或者从人周围的生活环境中直接反映出来。

我们讲环境造型是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就是说环境的造型设计要做到“如见其人”,要使场景设计起到烘托、刻画人物的作用,它的前提是弄明白、搞清楚人物与环境(场景)的辩证关系。

从塑造人物形象这一具体的创作范围来讲,人物与场景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关系,也就是说环境应为塑造真实的“这一个”典型人物创造恰当的、真实的符合典型人物性格的客观条件,因而成为典型环境。

人物性格、个性特征是场景形象的内核,景物空间形象是人物形象的外化形式。

环境要具有典型性是一个选择、加工、比较的艺术概括,即典型化的过程。

场景设计如何才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呢?

首先,是正面的衬托,即从人物个性出发,确定场景的特点,运用景、物、色调、空间结构等造型因素和手段,形成“这一个”场景造型形象,起到表露性格、突出个性的作用。

同类推荐
  • 现实主义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

    现实主义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

    本书从美学的角度揭示了八十年代电影在整体上体现出的现实主义美学旨趣,着重考察了八十年代电影的历史意识问题,探讨了八十年代电影中人文精神的形成、表现及其主要内涵,借助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挖掘八十年代电影中的文化意蕴,还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入手,讨论了八十年代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
  • 课外雅致生活-莫奈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莫奈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课外雅致生活-毕加索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毕加索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课外雅致生活-米开朗琪罗生平与作品

    课外雅致生活-米开朗琪罗生平与作品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收藏入门

    收藏入门

    “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这原是一曲脍炙人口的爱情歌词,可是用它来形容收藏者错失一件心爱的藏品却是再生动不过。当然错失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是因为吃不准“货色”不敢拿,有的人是因为囊中羞涩“拿不动”,而更多的人则是因为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于是只有落寞惆怅、一声叹息。
热门推荐
  • 温柔君不纯洁

    温柔君不纯洁

    没有穿衣服?木槿尖叫着,居然莫名其妙就被吃干抹净,要不要这么悲催!。一夜缠绵后,她仓惶而逃,数日后,暴君却把其它的女人认作了她,无数寂静的深夜,她守在殿外亲眼目睹他与其它的女人缠绵不休,她的爱,她的恨,统统踩在脚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宠魔妻:最强炼药师

    独宠魔妻:最强炼药师

    她冷漠孤傲,身负血海深仇,在孤寂痛苦中蛰伏八年,只为报仇那灭族的血海深仇。他淡漠腹黑,傲洌似冰,却为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不论是谁,只要有人动你一分,我便千万倍还之”他站在她面前宠溺的看着她,用伟岸的身躯,替她挡住了所有的刀光剑雨。小奶包抬头看着自己英武的父亲问:“外面的人都说娘亲傲慢冷漠又毒舌,沾必死,可爹爹为什么你天天和娘亲在一起,也没死?”某男:“因为你爹也有毒,英俊又倜傥的毒!”于是某男抱着小奶包开始编述自己曾经被多少女人和男人追崇的倜傥往事。刚刚出关的某女看着这一幕,嘴角抽了抽,她闭关前某人还是孤傲又腹黑,怎么突然变成这副鬼德行了?
  • 从刺客伍六七开始打卡

    从刺客伍六七开始打卡

    推书《我在刺客伍六七当刺客》伍六七有一把剪刀,刺客柒有一把刀。而我,陆毅,有一根铁棍!冰川雪原,荒古神兽,陆毅冷笑一声,喊道:棍来!
  • 霖雨绽木槿

    霖雨绽木槿

    他,整个京都的太子爷;她,整个京都的小公主;初见时就在不经意间动了心。他冷漠,却对她百般宠溺,甜到心里;她亦冷漠,却在他面前绽放笑容。是谁的一句诺言动了谁的心“我许你一方城池,只为安你一世盛夏”
  • 穿成怀了男反派孩子的路人甲

    穿成怀了男反派孩子的路人甲

    季月在看流星雨的时候,不慎跌下山崖,一觉醒来,变成了一本言情小说里通篇出现不过两次的路人,这个路人第一次出现是在反派中药的时候,第二次出现则是在反派破产沦落街头的时候。
  • 上海遗恨

    上海遗恨

    出生于一个旧式大家族中的女作家石季婉,年少时,被她风流成性的母亲多次伤害;成年后,她又疯狂地迷恋上一个风流成性的男人,从此痛苦了一生。
  • The Second Funeral of Napoleon

    The Second Funeral of Napole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生时的校园秘密

    学生时的校园秘密

    校园里快乐的日子,校园里阳光的生活,还有校园里美丽的爱情。
  • 祸国之乱世妖妃

    祸国之乱世妖妃

    五年前,京城突然冒出个风月楼,花魁妖无格琴棋书画......只会弹奏一把凤栖梧琴,但其技高超可摄人魂魂蛊惑人心,听说是拜在江湖传说鬼卞大师门下,一日,当她遇到禁欲清冷城府极深的太子殿下,祸国殃民的一代妖妃应运而生……
  • 校外女生

    校外女生

    中午放学,陈佳就匆匆往外走。李梅追上来问:“陈班长你这么着急要干什么去呀?”陈佳说:“昨天晚上我看见离校门口不远有一个店铺要转租,当时,我没带手机,这就没联系上。”“你想干什么?”李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