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生命的圆满在于厚度而非长度
非洲的戈壁滩上生长一种小花,花呈四瓣,每瓣一色:红、白、黄、蓝。它要用五年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点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天吐绿绽翠,开出一朵摇曳多姿的四色鲜花,可是它的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便随母株一起香销玉殒。这就是生命,生命的长度是时间,而厚度是内涵,要用有限的生命增加厚度而不是长度。
第十八章第一节读懂生命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古罗马】小塞涅卡
哲人说,生命不止一次。读不懂生命的人,认为他的生命只是一次,读懂生命的人,在人生浮沉中,活得无悔,不会怨憎而死。
一天,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好友惠子去吊丧,却看到庄子两腿张开,蹲在地上,正敲着盆子唱歌。
惠子愤愤地说:“夫人和你结为伴侣,生儿育女,身老而死,你不哭,也就罢了,怎么能敲着盆子唱歌,是不是太过分了?”
庄子微笑:“不对。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够不难过!可是探究她的开始,本来没有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混杂在恍恍惚惚之中,变化而产生了气,气变化成了形体,形体变化有了生命,现在又因变化而死亡,这些就好像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运行。夫人就要安静地到天地之间休息,我却嗷嗷地哭,我认为这样是太不懂得命运,所以忍住了哀痛。”
惠子若有所悟。
生命从起点到终点,就是一次极自然的过程。
没有死的悲伤就没有生的喜悦,洞悉了生与死的本质,就不会为终究要死去而坐立不安,只会为生存的每一天而喝彩叫好。托尔斯泰曾讲过一个流传很久的东方寓言:
一个旅行者在草原上被一只狂怒的野兽追赶。旅行者为了逃生,藏到一口无水的井中。然而,他看见井底有一条龙,张着血盆大口想吞噬他。这个不幸的人不敢爬出井口,否则会被狂怒的野兽吃掉;他也不敢跳入井底,否则会被巨龙吞噬。他抓住井缝里生长出的野灌木枝条,死死地抓住不放。他的手越来越无力,他感到自己不久就要向危险投降,危险正在井口和井底两头等着他。但他仍然死死地抓住灌木。忽然,两只老鼠绕着他抓住的灌木主枝画了一个均匀的圆圈,然后从各方啃噬。灌木随时都会断裂垮掉,他也随时会落入龙的巨口。旅行者深知必死无疑,而在他死死抓住灌木的时候,却看见灌木的树叶上挂着几滴蜜汁,他便把舌头伸过去,去舔舐这或许是最后的快乐。
确实,真正的生命不在现象上,如果看透生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生死的问题看透了,随时随地心安理得、顺其自然,才能做到不惶恐、不惧怕,镇定地享受生命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