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中说:“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意思是在战争中士兵的勇气是最重要的。在战场上,并不是说有一分力气就能用一分,有十分力气就能用十分,很多时候有十分力气,能使用出来的连三分都不到。只有最优秀的将领才能激发士兵的勇气,让他们使出全部力气,甚至超常发挥。
决定战场胜负的因素很多,有些客观因素是不容易改变的,例如地形、人数、装备等。士兵的士气却是可以激发出来的,很多时候,只是提高了士兵的士气,就能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因而作为将帅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激励手段,来提升士气。战争是残酷无情的,抱有侥幸心理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潜力才行。通过对士气的运用,提高士兵的战斗力,胜利也就不远了。
鲁庄公十年,齐国派兵攻打鲁国。曹刿请求与鲁庄公一起作战,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双方军队在长勺作战。片刻,鲁庄公打算击鼓命令士兵前进,曹刿阻止说:“还不到击鼓的时候,再等等。”对面齐军的战鼓响过三次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鲁国士兵士气高涨,经过一番厮杀后,获取了战争的胜利。
鲁庄公非常不解,问曹刿一开始为什么要阻止他击鼓,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就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会大涨;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所以我等到齐军击鼓三次之后,才同意我军击鼓,因为这个时候,齐军的士气已经殆尽,而我军的士气高涨,所以我们战胜了他们。”
古战场中战鼓是非常重要的器具,第一个作用是发号施令,击鼓而进;第二个作用是鼓舞士气,壮我胆威,也就是激励士气。一个优秀的军事家要善于激励自己的士兵,还要想办法打击对方的士气。
战争的胜利靠的是众多士兵的努力,同样,企业的成功靠的是众多员工的努力,因而员工的士气是影响员工发挥才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要想让员工像优秀军事家手下的士兵那样争先恐后、奋勇杀敌,就要学会有效激励,提升员工的士气。
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指给予员工物质上的好处,比如给他较好的福利待遇,给他奖金,或者升职等,这种激励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见效的。给予员工物质保障是公司发展的前提,但是物质奖励并不是总能够激发士气,这时候就可以采用精神激励了。精神激励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让员工自动自发,提高员工主动工作的热情;二是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让他们安心为公司办事。
当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时,才会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乐于付出额外的努力。企业可以通过给予员工名誉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从而激发士气。
军队中一直采用这种方式。如隔一段时间就评选一次“红星战士”“优秀士兵”等,士兵为了能够获得荣誉,会不断地努力,自觉地去训练。不用领导者督促,士兵们就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从而提升了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商场上,使用这种方法取得成功的企业非常多,海尔集团就特别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以提升士气。
海尔成立于1984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差点破产的小厂子,如今已发展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是什么促使海尔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内就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呢?那就是激励,提升士气。海尔集团让员工都能以企业为家,将自己的所有力量都贡献到企业的发展上来。海尔员工士气高涨、同心协力,才有了海尔如今的辉煌成就。
海尔集团有个“人人是人才”的激励措施,这条措施刚开始实施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员工的注意,相反有很多员工认为:我就是个普通工人,能是什么人才?然而,当海尔员工有新发明时,海尔集团便用这位员工的名字来命名,为工人带来了极大的归属感。于是人人争做发明家,人人都希望看到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的新发明。如普通工人李启明发明的焊枪,就被海尔取名为“启明焊枪”。员工杨晓玲发明的扳手,也被海尔取名为“晓玲扳手”。
工作中常常发生这样的场景,有工友问:“我的晓玲扳手哪儿去了,没有它怎么干活?”每当杨晓铃听到这样的话时,就备感自豪,因为自己的努力成了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满足感是远远超过物质激励的。
员工的士气被激发起来了,随后有更多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新发明出现了,一时间海尔集团中人人争当发明家,当初很多人不以为意的“人人是人才”的口号也深入人心。每个人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不但能获得可观的收入,更能获得无上的荣誉。有调查显示,员工的自豪感并不只是因为收入的多少,更多的是来自于企业对自己的认可,而让员工拥有自豪感的企业,也往往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就是要了解员工需要什么,然后企业给他提供帮助。其中有些事对个人来说很麻烦,但是对企业来说非常简单,企业帮助员工完成,实际上是节省了成本,企业又何乐而不为呢。有时需要员工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从公司中得到回报,有时公司设置一些低门槛,目的是为了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同的员工就会有不同的需求,因而激励方法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企业要根据工作性质、员工类型以及实际情况而选出最好的激励方式。
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场如战场,员工就是士兵。激励员工,提升士气就能提高战斗力。而要提升士气,企业就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只有这样,员工才会自动自发、自治、自律。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坚定的信念是制胜的关键
纵观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将士们莫不是拥有坚不可摧的信念。坚定的信念是军队的灵魂,拥有这样的灵魂才能战无不胜。一支部队如果见到有人伤亡就纷纷逃跑的话,士兵战斗力再强大,也不会有成绩。相反,一支敢于面对枪林弹雨的部队,即便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仍能保持顽强的斗志,胜利也就不远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注定要载入史册,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而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凝结成的伟岸丰碑已使这座城市成为人类勇气和不屈精神的象征。
斯大林格勒是前苏联重要的工业基地,是苏军最重要的补给来源之一。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后,转攻斯大林格勒,企图掐灭苏军这条补给线。1942年7月中旬,德军“B”集团军逼近斯大林格勒。F.保卢斯上将指挥的德军第六集团军接到了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任务,该集团军辖33个师约4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000门,坦克约500辆,并由第四航空队(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支援。德军以为凭借压倒性的军事实力可以很快拿下斯大林格勒,所以在战斗开始就投入了重兵,开始了猛烈攻击。
一般情况下,面对猛烈的炮火,守军必然会失去抵抗的信心,一旦信心失去了,那么攻破城池也就是早晚的事了。德国军队之所以投入重兵进行猛烈的攻击,就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攻破斯大林格勒守军的心理防线。这种攻击方式被称为“闪电战”,德军闪电战的战果辉煌,在短时间内击败了欧洲许多强大的国家。没想到在斯大林格勒这个地方,闪电战却失效了,因为苏联军民不惧怕猛烈的炮火,死亡并不能让他们恐惧。为了碾碎斯大林格勒人的意志,德国投入了更多的军队,这次不再是以攻占这座城池为目的,而是尽可能地屠杀。一名德军军官在日记里写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来计算,而是用尸体来计算。”
斯大林格勒的军民们寸土必争,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死亡不但没有使人们怯懦,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勇气。1942年10月11日,斯大林格勒进入巷战后的第28天,英国伦敦广播电台播发消息说:“德国人28天内占领了波兰,在斯大林格勒却只夺取几座楼房;他们28天内占领了法国,在斯大林格勒却只越过几条街。”
在这样恐怖的氛围下,绝大多数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但是斯大林格勒军民始终坚信胜利将属于自己。坚定的信念使寒冷的人感到了温暖,让饥饿的人感到了力量。就是这样一群没有补给、武器匮乏的斯大林格勒军民,战胜了装备精良的德国军队。1943年初,最后一股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被迫缴械投降,斯大林格勒军民凭借坚定的信念取得了胜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成功,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但也说明了信念的强大力量。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困难当中,这时候信念就成了决定企业破产与否的关键。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在荆棘道路上,唯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即便是在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松懈。在经济全球化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然而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充满了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让企业员工能够团结一致呢?这时同样需要信念,只有坚信企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那么员工才能尽心尽力。所以说信念是企业的坚实后盾,有了这个后盾,企业就能放心大胆地前进了。
信念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会面对无数的风险、危机和各种挑战,然而有些企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由一家小企业发展为全世界知名的企业,就是因为信念在起作用,其中,华为就是在“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信念下不断发展起来的。
1988年华为刚刚成立,那段时间国内的电信设备市场非常不好。说不好的原因不是说市场需求小,而是说市场几乎被跨国公司瓜分。因而华为刚成立时,面临着这样严峻的环境,只是代理香港一家企业的模拟交换机。即便如此,华为还是提出了“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个信念,华为每次都把获得的利润投放在技术的研发上,以取得技术领先,然后再把利润再循环投入到通信技术的研发中,这为华为以后的海外自主品牌战略做了铺垫。华为逐渐发展壮大之后,便开始着眼于海外市场。但是海外的市场环境更加恶劣,华为要想开拓海外市场可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华为人在“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这个信念的鼓舞下,想出了一条适合华为的海外战略,那就是借鉴军事战争中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
欧美市场是块肥肉,但是难啃,于是华为便从亚非拉市场开始,这是一段艰难的征途。华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可是吃尽了苦头,正是有了信念这一坚实的后盾,华为才能够承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