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旭
一、寻根旅游的兴起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寻根旅游也悄然兴起。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寻根活动风起云涌,各地以自己的优势所在,不断倡导和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寻根活动,借以提高知名度,发展旅游以及区域经济。
自1980年代以来,许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其特有的“根祖情结”的激发下,来大陆开展寻根旅游活动者络绎不绝,寻根旅游内容多样,大致有中华人文始祖寻根、各门类文化(包括艺术)寻根、家族寻根、姓氏寻根、民系寻根等。这类旅游是我国入境旅游的初级阶段,为进一步发展入境旅游起到了宣传、协调、促进等作用,也对中国游客走出国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寻根旅游在现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和众多的文化研究一样,学者对寻根旅游的关注和研究是伴随着寻根旅游的持续发展而逐步推进的。如张新斌先生以方志与谱牒资料,对闽台58个姓氏源于“光州固始”进行研究,提出了“固始寻根”这个在海内外华人中具有深远影响的概念。在对历史上中原士民南迁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建寻根基地的建议,这对中原寻根文化的开发和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在寻根旅游的开发策略上,李乔先生对河南省姓氏寻根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对策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李乔,2006);田迎芳等运用SwOT对河南寻根旅游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些开发的建议(田迎芳等,2006);蔡礼彬对寻根旅游进行了严谨的学术界定和分析,并指出了发展寻根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如何发展豫南“古光州”地区寻根旅游提出了应注意的一些战略。
蔡礼彬对寻根旅游进行的界定是:发生在与旅游者之间存在宗亲、血缘、人生经历、文化传承等特殊渊源关系的旅游地并且以探求寻访这些渊源为旅游目的的旅游现象及关系总和。这种旅游形式,一般发生在较大的时空跨度内,是发生在与旅游者之间存在特殊渊源关系的旅游地,并以探求寻访这些渊源为目的的旅游现象及关系总和。所谓的特殊渊源关系,包括宗亲、血缘、民族、民系、人生经历、文化传承等具有寻访探求的意义的关系。按照旅游者的动机对旅游活动进行分类,一般来说,祖先、前辈的活动地域、本人早先活动过的地域、个人身心成长过程中有特殊意义的地域都可以成为寻根旅游地,在这些地方的旅游都可称之为寻根旅游。
笔者认为,不管何种类型的寻根,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能够形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要素和认同是第一位的。寻根旅游活动的类型可以简单分为血缘寻根(包括姓氏寻根、宗族寻根等)、地缘寻根(包括各种移民迁出地、中转站等及其寻根活动)、文化寻根(包括中华人文始祖寻根活动、文学艺术寻根等)、宗教寻根(佛道名山寻根、妈祖信仰寻根、朝圣等)。
二、寻根旅游开发的意义
“根”的意义更多地应该是体现为时空和心灵多维度的组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根”是多维度的,是对某段历史、某种感觉、某种文化、某个地方的怀旧和向往的情感。正如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多的是一段历程。因此寻根旅游是多维的事物,时间、空间、心灵的远近变化,激发、维系并推动着它的发展。
(一)激发民族自尊感和麦国心
寻根旅游有着其客户群的特殊性。寻根谒祖旅游的开发能够激发民族自尊感和爱国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在寻根谒祖旅游开发中,游客可以感受到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子孙身上流淌着的相同的血液,从而产生对这一方土地的怀念,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加强海内外华人与祖国的感情。寻根谒祖旅游的开发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海外寻根谒祖旅游团常常在祖地举行隆重、庄严的祭祖仪式,这其中包含着对祖先的怀念,也包含着对祖先智慧的敬仰。华侨携子弟返回故土,常常让孩子们领略祖居地人们在祠堂、祖坟近乎宗教仪式的敬祖尊亲活动氛围,更真实地体味当地家族的传统文化。他们追寻祖先走过的路,感悟祖先创造的辉煌文化与经历的种种磨难,从而更真切地体味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寻根谒祖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非一般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比。
河南在历史上长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加具有寻根旅游的优势。“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张新斌先生认为,物化的姓氏文化资源是吸引海外华人前来寻根谒祖的最重要因素。这方面,我省独具优势:一、众多的人文始祖遗迹。新郑有黄帝故里、淮阳有太昊陵等;二、丰富的古都资源。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三、众多的姓氏郡望地,如荥阳郑氏、颍川陈氏;四、许多历史名人的祖籍地及生活地。如老子、乐圣朱载堉、宇圣许慎;五、历史上移民的重要集散地。唐代固始人陈元光、王审知兄弟两次率众入闽,使得固始成了中国东南地区许多居民乃至东南亚华人的祖根地。
近年来,海内外华人不断来河南寻根拜祖,掀起一轮轮寻根热潮。这种热潮直接推动了河南的文化旅游热,提升了河南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姓氏寻根”已发展成为河南省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产业。
(二)巨大的带动作用
寻根谒祖旅游者怀着对故土的热恋,往往会在祖居地进行大量的投资。寻根谒祖旅游者中,颇多是在经济、政治、社会、学术上有影响、有实力的人物,他们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0年8月22日下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迎来了港澳深地区闽籍企业家考察团一千余人,这标志着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拉开序幕。组委会副秘书长、省商务厅副厅长宋国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代表团的规模之大、区域针对性之强都是我省历史上空前的。据介绍,此次港澳深地区闽籍企业家访豫活动于2010年8月23日至26日举行。这次访豫活动,共邀请闽籍企业家1006人。宋国卿透露,为了促成这一次合作交流,前期我省有关省领导曾经三次与闽籍企业家见面交流。福建客商此次前来,身携“厚礼”。这些闽籍企业家中,港澳深地区闽籍企业家代表团448家企业共468人,港澳深地区不随团闽籍企业家538人。据宋国卿介绍,港澳深地区闽籍企业家代表团448家企业468人个个都带着项目来或者怀着意向,借此机会深入了解河南。
河南寻根旅游的招牌之一,新郑拜祖大典拓展了新郑市旅游市场。2006年4月,新郑接待游客达1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00多万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12倍和15倍。2007年、2008年、2009年的拜祖大典,引发的旅游效应更明显,游人由以前一波一波的流动参观,演变成平稳的高密度到访。
此外,在开发发展寻根旅游的同时,旅游目的地各项基础设施和景观的建设同样是对当地经济的促进和带动,如一些大型文化景观建设、高速公路、机场、宾馆等配套设施。2007年,建成的鲁山大佛号称“世界第一高雕塑”,对宗教朝圣、寻根旅游形成巨大的吸引力,2007年4月18日,为迎接将于当年举行的炎黄二帝像落成大典和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修造的炎黄二帝巨塑已吸引海内外游客300多万人参观拜谒。
三、寻根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运作模式单一
只要人口流动存在,就会有寻根旅游活动的持续。历史时期的迁出地是这样,现代农村劳动力乡村与城市的转移是这样,中西部地区持续的东部打工热潮所引起的地区性移民也将会是如此。可以说,许多地区具备寻根旅游资源,社会各界也非常重视,在政府的主导下,共同参与这一现象的研究与旅游产品的开发。但是存在诸多问题:从旅游内容上看,祭拜、参观纪念景观、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主要的参观内容和旅游活动组成,且产品单调,内涵贫乏,杂乱无章,和当地其他旅游资源结合松散,产业链条水平低,难以产生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亮点;从运作的主体看,政府的主导和投入居于首要地位,寻根旅游对政府的依赖过多,未能真正走向自主与个性化的发展道路;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有些地区成为寻根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食、宿、行、游、娱、购的大产业格局在一些地方并未能形成,或者虽已成型但不规范,档次低,可选择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