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阳
一、祭法规范的崇祀神只标准
当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论及中国人传统宗教有“三敬”,即敬天地、敬祖先、敬君师圣贤。此三种敬拜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君亲师”之教。敬天地就是“敬天地乾坤之德”、“敬天地造生承载万物之德”;敬祖先就是“敬自然生命的本源”;敬君即“敬人的群体生活的表现”;敬师与圣贤就是“敬人格、人文世界”。
唐先生此三敬所祭祀者包含自然世界的天地、生生代代左昭右穆的先祖、人文教化世界中的文明本身以及创制人文教化世界的圣贤先师。当然,这圣贤先师实亦含容有大义功勋的历代英雄豪杰。
民间宗教祭祀的对象有三,即天神、地只、人鬼,前两者属于自然崇拜,譬如太阳月亮星辰为天;五岳大江巨泽为地;而石头大木等为自然庶物,皆属之。后者则属灵魂崇拜,是人死后而成神的宗教推思和信念。三敬崇祀中的天地是生命赖以存养发展的大自然空间和环境,这方面表现为天神地只。崇祀中的祖先则象征生命的生态延续不已,是时间的拓深;而崇祀圣贤先师与英雄豪杰,则是世人虔诚崇拜历代于国家社会和文明有大功大德的人物,列祖列宗和圣师英杰皆属人鬼,祖先是家族之神,从天子的太庙至百姓的宗祠,是中国人祖先崇祀的显明景观,而有大功德于国家社会和文明的“人鬼”却不是孤魂野鬼、魑魅魍魉,乃是仁爱忠义贯日月的精魂,此种鬼魂恒往上升扬成为重要神只,在中国历代广受崇敬。
上述的圣贤先师英雄豪杰之祀,早在汉时已经确立了规范,《祭法》曰: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按:法者功也。)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
古代的统治者规定了五项规范,合于此规范的人鬼才能成为崇祀立庙的对象:一是有功德于民;二是为公义而死;三是有安邦定国的大功勋;四是为庶民防患了大灾难;五是保卫庶民使其不受苦楚。换言之,中国自汉以来,民间广泛崇拜的神只,并非漫无标准,而是必须有非常伟大不朽的功德,甚至牺牲了性命,这样的人物,方能成为万民馨香崇祀的神明。
学者王梦鸥指出《祭法》的内容大多节录《国语·鲁语》的文句而予以颠倒其次序。清代崔述疑是《国语》抄录此文,而姚际恒则认为正好相反。也有人认为《祭法》出自汉儒之手,而西汉成哀之世,已有人征引本篇,可证此汉儒,亦是早于成哀之经师。王氏认为此篇文句颠倒《鲁语》的原文,可能是有意为之,因为《鲁语》强调的是上古各氏族崇拜有功于人的神只,其主旨是崇功报德,而《礼记·祭法》则但引以为事例,列叙古代有这种祭礼,盖欲借为大一统的汉帝国管制宗教之规范。
上述有两个重点,一是五项成神的标准,很早就已存在,早在周封建时代或更早的氏族时代就发展出这样的祀神规范;一是汉朝是大一统的帝国,统治者管制民间的宗教神只崇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祭法》并非一篇简单的反映时代的文献,它其实亦是汉朝官方的重大文教宪章和法规。在此宗教宪章管制下,民间宗教给予鬼魂立庙崇祀,必须合乎上言的五项标准,往往泛滥于历代民间的杂七杂八的神只,一概视之为“淫祀”,其庙被视之为“淫祠”,正直的严守儒家礼教的地方首长一定会“禁淫祀”、“毁淫祠”。
这种宗教崇祀的原则,一直延续到清朝均遵循不替,《嘉庆会典》就规定了五项祭法:社稷神只则以祀;崇功报德则以祀;护国佑民则以祀;忠义节孝则以祀;名宦乡贤则以祀。如果有任何人物死后欲纳入祀典,须由地方长官或士绅耆老层层往上提报申请,最后由皇帝批准方可成神。
这五个清朝时期的原则,除了第一点属于自然神崇拜之外,另四点均属圣贤先师英雄豪杰型崇拜,时至当代,清朝会典上的规范,起码在台湾的民间宗教崇祀现象中,亦以此型神只最多,笔者在一篇论文中称之为“圣贤型神只”,包括关公、天后、保生大帝、岳王、朱子等皆属之,而被笔者归类于“乡土型神只”者,其实亦有甚多合乎圣贤英杰事迹者,如清水祖师、开漳圣王等,换言之,乡土守护神所以被地方居民历代馨香敬拜,乃是由于此神在该地方曾有一番造福于地方的重大功德,亦即合乎《祭法》或《大清会典》的标准。
二、神只与神庙是地区的神圣中心
神只及其庙宇还有一个与地方空间非常有结构性关联的内涵,中国亦不例外。宗教现象学家麦西亚埃利奥特(MirceaEliade,1907-1986)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即世人借神只崇拜而达到“圣显”(hierophany)的作用,此所谓圣显是让俗世的某物、某区、某空间转升成为带有神圣性的状态,这转升为神圣性的某物可能是自然物的神山昆仑、神圣泰山石、神树建木,亦可能是人文物的神殿、圣城、火塘、宝剑、佛塔;这转升为神圣性的某区则往往是宗教教主成道的地区,譬如耶路撒冷、麦加、湄洲等;这转升为神圣性的某空间,则多属神只坐于其上而接受香火供奉之所在,譬如神龛、庙庭、圣墓等及其气氛所及的周围空间。
在大地上圣显会有一个空间性现象,即神只的圣显于大地,必有一个聚焦作用,也就是会以神圣物的神只本身以及神庙、圣物为空间中心,围绕着这个神圣中心而在大地上产生圣化、净化的作用和现象。譬如台湾的妈祖娘娘(或称为妈祖婆、天后、天上圣母)每一年的出巡和绕境,就是典型的动态的神圣中心对其周围的空间之圣化、净化的宗教现象。宗教神只崇祀的聚焦形成大地上的神圣空间以及神圣中心,在中国的大地上是非常明显的,城市乡村等大小聚落中的神庙、宗祠其实就是神之圣显,此圣显建构了聚落空间之神圣中心,有此神圣中心,世人居住其中方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之安全感和归属感。
重要崇祀的神只庙宇成为一个聚落的神圣中心的实例甚多,大陆大多数的血缘家族村落均以宗祠为村的神圣中心。在台湾,具有一定规模的血缘家族村落甚少,以同乡共同开发建立的杂姓地缘村落则是主要的形式,它是以大家共同崇祀的神只之庙宇为神圣中心,譬如笔者曾经研究的台湾苗栗县公馆乡石围墙庄,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人共同防御、建置、生活、耕作的集村,它就是以关帝庙为神圣中心。
三、宗教是文化散传播的重要现象
文化地理学指出一个重要的文化观念和现象,称为“文化散”或“文化传播”。兹简单阐明之。古代文化中心是文化成长、壮大、创造以及革新的地方,学者称此为“文化发祥地”或“文化起源地”。文化是会运动的,在文化中心形成的观念、知识、技能、器具等,会从这个中心或源地向外进行散传播,于向外散传播的过程中,这些观念、知识、技能、器具等,有些在散传播达到的地区或被改进或被消灭,两种状态皆有,而有些或在散传播达到的地区发扬光大却在发祥地消灭掉。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在散传播达到的地区,不必然是所有的人都接受这个远从发祥地传过来的文化,极可能只是部分人受其影响而已。再者,文化散传播亦不限于古代文化中心向四周世界之散传播,在现代化浪潮下,许多新事物和新知识纷纷从欧美工业先进国挟其强大武力而向广大的亚非拉美国家和区域散传播。
上述文化散传播现象的例子极多,譬如佛教源发于印度恒河,向外散传播,现在印度已没有佛教而在东亚和东南亚却广为流行;又如中国禅宗传到日本,日本禅僧发展出深富禅味的花道、茶道以及了脱尘凡的禅院庭园,但在中国有禅与净土双修的佛寺但根本没有日本式禅文化的庭园设计。
中国民间宗教在中国大地上的动态存在是最典型的文化散传播现象。众神谱系中的大多数神只均具有文化散传播的情形,以关帝崇拜言,从其祖籍的山西运城的祖庙可以普及于全国许多地方,包括中国最后一个纳入版图的台湾,乃是可能分布关帝庙最为密集的地区,且早于明郑就已立庙。又譬如妈祖信仰,从林默娘成神的福建莆田湄州之祖庙出发,天后宫(或妈祖庙)竟可播殖到日本,而中国南方的澳门,葡萄牙人称其为Macau就是“妈阁”的广府话语之音译,而妈阁也者即妈祖庙是也。台湾是妈祖崇拜最兴盛之岛,可以说台湾人的最伟大守护神就是妈祖婆,澎湖首府马公之地名其实是“妈宫”一词的转宇,而妈宫也者,就是妈祖宫,其庙庭始建于明,距今已四百多年,据史籍所言此庙始建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民国八年(1919年)重修时,掘得“沈有容俞退红毛番韦麻郎”古碑。由此观之,澎湖天后宫的创建是在荷兰韦麻郎据澎湖之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之前所建。上述旨在说明供奉神只的庙宇是乃文化散传播的明证,早于明万历朝或明郑时代,中国人就已在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或在台湾本岛立足,他们在大陆恭请妈祖和关帝随船庇佑,自然在澎湖或台湾岛上成了这批最早来住的中国人的守护神。
四、开漳圣王在闽南漳州
与台湾文化地理甚有关系的开漳圣王,是怎样的一位神只?《维基百科》的有关叙述如下:
陈元光(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唐光州人(今河南固始),福建漳州人和台湾的漳州籍移民后裔,都崇祀陈元光,尊其为“开漳圣王”。
据闻陈元光十三岁时随其父“岭南行军总管”陈政出征福建。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四月,陈政死,陈元光袭父之职,代父领军,朝廷封其为“玉铃卫翊府左郎将”,平定了广东陈谦以及闽南闽西一带“蛮獠”苗自成、雷万兴等部族的“寇乱”,陈元光因功晋为“正义大夫”,诏封为“岭南行军总管”。
唐初的闽南一带,特别是今漳州地区,属于“地极七闽,连境百粤”,是从中原南来的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混居的文化地理区。陈元光认识到“兵革徒威于外,礼让乃格其心”,且“诛之不可胜诛,徙之则难以尽徙”,“功愈劳而效愈寡”,于是奏请朝廷在此区域设郡立县,唐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下诏,准奏于该地区创设漳州,辖漳浦、怀恩两县,漳浦附州为县,任命陈元光为“漳州刺史”兼“漳浦县令”。
此后陈元光文武兼治,平定闽粤三十六寨,建堡屯兵,安定边陲。大体北至泉州,西至汀州,南至潮州这一大片闽南闽西以及粤东地区,进入文治安定的社会,百姓获得平和的生活。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年尾,苗自成、雷万兴之子复于潮州聚众反,陈元光率轻骑出战,为敌将蓝奉高杀死。陈元光死后,因其有功于地方,漳民崇祀之而成为漳州的守护神,尊称为“开漳圣王”,清时,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所以台湾的漳籍人士亦在其开垦地区广设开漳圣王庙予以崇祀,因而成为台湾漳籍聚落的神圣中心。
如上所述,唐初时代的闽南闽西粤东一带,少数民族被称为“蛮獠”。而北方汉族却亦已不断南迁进入此区,与当地少数民族相混居,难免由于种族差异的矛盾以及生活方式和文化内容的不同,而产生冲突,陈政和陈元光父子以中原政权的唐朝名义和武力,从北方率领军队部曲前来这个福建边陲荒野地理区征剿平定少数民族进而保护从外移入的汉族,此种现象乃是典型的文化散传播。换言之,我们可以在心中勾画出一张文化散传播的地图,此地图表示中原文化从河南固始延伸到福建漳州,它显示的意义是中华文化由中原人士早自唐朝初期,也就是第七世纪和第八世纪之际,已经从黄河流域散传播到大陆东南沿海的闽南。
清光绪年间增修的《漳州府志》叙及漳州建置有曰:
(漳州)唐初隶岭南道,总章二年(高宗年号,669年),泉潮间,民苦“蛮獠”之乱,佥乞镇师以靖边方。乃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陈政统岭南行军总管事,出镇绥安。仪凤二年(高宗年号,时武后已经擅权,676年),政卒,子元光代领其众。会广寇陈谦等结连诸蛮攻潮州,守帅不能制,元光以轻骑讨平之,开屯于漳水之北(即今云霄),且耕且守。嗣圣三年(684年),元光请于泉潮间建一州以抗岭表。朝廷以元光父子久牧兹土,令其兼秩领州,并给告身郎,屯所建漳州郡,并置漳浦县属焉。漳为州自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