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开漳辅胜将军武侯公碑记》载,蛮獠啸乱平息后,李伯瑶及其十三子即随陈元光留守、开发漳州。李伯瑶成为李姓漳州开基祖,并成为闽南一大李姓宗系,其子孙散处福建漳州、成溪、漳浦,广东潮汕等地。闽南的华安、渡东等地族谱,就直接写李伯瑶为其始祖。
因李伯瑶智勇双全,功居第一,又被称为“辅胜将军”、“辅胜公”、“李辅胜爷”。今漳浦县旧镇等地皆有辅胜将军庙,李伯瑶殿奉祀。云霄火田村李氏家庙有联曰:“辅国屯军曾此地,承家衍派永朝宗。”云霄县成惠庙李伯瑶殿联云:“竖柳为营操胜券,断鹅平洞扫妖氛。”古楼庙李伯瑶殿联曰:“辅佐玉铃军,一家父子资襄赞;顺搜金浦志,并壁山河赖转圆。”无不充满着后代子孙对李伯瑶的敬仰之情。除李氏视为家庭保护神外,李伯瑶还多配祀于开漳圣王庙。
第三个阶段为唐末五代时期。这次南下的李姓主要包括两类人:一是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率众南下,并在福建创建闽国。随王审知入闽的67个姓氏中,就有祖籍为固始的李姓。这可有闽地李氏族谱之证。如浙江三江李氏的一支——蓝溪李氏房中,有裔孙李泌,宇长源,封邺县侯。李泌房系中有光州刺史名杞为避朱梁翦灭之祸,随王审知做官到福建,于是定居于福建长溪,成为长溪显姓。后人有秉义公,被送往福建江口服役筑堤,于是把家安在那里,江口李氏便自此始。再如南安市梅山镇《芙蓉李氏宗谱》载:“远祖在五季初,随王潮南下,分居八闽各地。吾乡一世祖广世公,生于元泰定元年,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携眷定居武荣(南安市原名)芙蓉乡,繁衍生息。”另据明朝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年)李良策撰写的《同安地山李氏家谱引序》载:“其始光州固始县人也,同闽王王审知入闽,遂卜于县南人(仁)德里地山保家焉。”清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年)李挚中写的《重修地山李氏族谱序》亦言:“惟吾地山一脉,相传始自光州固始县居民,当唐末梁初之时,随闽王王审知入闽,兄弟叔侄散处闽地,分居五山。始犹时相往来,一二世后遂不相闻,各就所处之地建立宗祠,自立谱系,后人不能稽核古迹,各以其始至都为祖。”又言:“尝闻吾始祖之来此地区山也,其始受命于太祖贞孕公曰:惟吾始至闽中,依山立家,后世子孙分居,勿忘山宇。由是言之,凡以山为号者,皆吾宗人也。”太祖贞孕公名君怀(1141-1207),君怀弟君迭,居南安浮桥(今属泉州),君怀堂兄君达传安溪湖头。君怀传五子:汝淳、汝谨、汝诲、汝谟、汝谦,繁衍于大盈雄山、同安南山、集美兑山、潮州海澄已山,南靖水头金山等漳泉五座名山,故号为“五山公”、“五山李”,君怀被奉为闽南金台李氏始祖。“五山李”后裔又进一步向外衍迁。南安兑山始祖李仲文为李君怀以下的第三代曾孙。“溯源光州固始县入闽,仲文开拓地山人丁旺”,兑山李氏孝祠堂这副对联正说明李氏与绝大部分闽南人一样,是由河南固始县迁入福建。台北《李氏族谱》也载:“先世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潮入闽。”
河南固始李姓族人随王氏兄弟入闽者,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
另一类是南下的皇室宗系,即邵武开基祖唐哀帝李祝之子李熙照及其后裔南方大始祖李火德宗系。
如据《福建上杭县志》、上杭县官田村李火德公祠《李氏史记》、《永定县文史资料》、安溪县《湖头李氏族谱》、仙游县《东屏李氏族谱》与《中华姓氏丛书·李姓》载,唐末,哀帝子李熙照被其堂叔李开来救出,并带回福建邵武县定居,其子孙就在闽北繁衍生息。李熙照下传7世至两宋抗金名将李纲(1083-1140),南宋末,李纲的孙子李燔为躲避金兵南侵战乱之祸,携五子逃到江西赣州石城定居,幼子李孟成家立业后,又携四子迁居到邻省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定居,李孟次子李珠(又称李宝珠)生有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金德留居宁化,木德、土德迁长汀河田,水德迁邵武,四子火德(1206-1292)迁福建上杭县定居,渐成望族,俗称福建上杭李氏。李火德生有三子,长子朝文(三一郎)这一房,传至庆三郎,迁居福建永定,为湖坑开基祖,再传至孝梓,分居福建平禾,其后人仲宗分传福建南靖;仲仪分传福建晋江;仲信分传福建诏安青龙山;仲文分传福建同安兑山,为兑山李氏开基祖;嘉龙分传福建安溪景仙,为景仙李氏开基祖,其后分传广西、江西等地。火德次子朝宗(三二郎)先移居福建长汀、连城,其后迁往广东嘉应州梅县、广西等地。火德三子朝美(三三郎),仍住上杭,后人迁往广东程乡、梅县、大埔和江西、浙江等地。由于李火德风范长存,裔孙众多,影响颇大,故被尊为南方陇西李氏的一大始祖,亦被称为闽台始祖。
第四个阶段是宋元时期。大规模的一次发生在宋代“靖康之变”、高宗南渡时期,其间有许多李姓官绅士民,及抗金义军中的李姓将士南迁。如李兴领导一支抗金义军万余人(其中不少李姓人),南渡归附南宋,及至流入福建、潮汕等地。
又据《燕楼派家谱》载,其先世唐时居燕京东角楼,宋元间,有李善浦到福建泉州做官,便把家安在同安(今属福建泉州),这就是燕楼派李氏。
四、明末以降李姓由闽粤向台湾的迁徙
在持续七八百年移民流入后,明清时代,福建山多田少,人口饱和现象很快凸显,加上闽、台位置毗邻,从明末开始,闽、粤两地的李姓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明朝天启年间,颜思齐与福建南安人郑芝龙设寨于台湾的笨港(今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到台湾垦荒。当时有李魁奇为郑芝龙守寨,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顺治辛丑(1661年),沿海李氏族人大多因参加郑成功抗荷复台战斗和为反抗清朝“禁海迁界”的迫害,南安石井溪东李氏有数百人东渡台湾,涌现了郑成功护驾左都督李启轩及李仁荣、仁华、学老、卿发、李富等18猛士,仁华、学老、卿发及其后裔参加郑氏父子在台湾的“开辟荆棒”,除此之外,《台南市志·人物志》也载有不少随郑成功入台的李姓,如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锋镇李茂、宁卫澎湖的右先锋镇领兵副总兵李锡、右冲镇李昂、为郑经袭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师二镇先锋营副将李富、总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将李芳、果毅中镇下部司李升、游兵镇中营守备李忠、游兵镇管炮守备李受等多人。又连横《台湾通史》等文献也记述明郑时期李氏的在台活动,如:永历十八年,明朝遗臣李茂春随郑经入台,定居承天府永康里;永历二十二年,平和人李达入垦大糠榔西堡潭;永历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沧,获准前往卑南(今台东)采金。这些迁台李氏及其后裔长期居留台南、高雄、嘉义、台中、澎湖等地。
清政府领有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不久,闽、粤李姓移民接踵拥至台湾中部;雍正、乾隆时入台人数日渐繁多,垦殖地不断扩展。同安兑山李氏族人于康熙末年始迁居台北芦州,在清代渡台者多达460人。据永春县《官林李氏七修族谱》载:官林李氏子孙到台湾去的甚多,分布凤山、彰化、淡水、新竹、鹿港等地。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第七次修谱时,见载的赴台子孙已达200人左右。至清末,台湾的平原和盆地已经被开拓殆尽,入台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区求发展。300多年来,闽、粤李姓络绎不绝于台海道上,他们定居台湾后,披荆斩棘,凿山辟田,为开发和建设台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又据台湾统计部门2005年2月底基于户籍的统计,在台湾李姓为第五大姓,占到其总人口的5.11%。
台湾李姓支系众多,每个支系又以其来台的第一代作为始祖。并在族谱、郡望、堂号上与祖籍保持一致。这对实现两岸李姓的族谱对接,以及台湾李姓的寻根问祖提供了有力证据。据《高雄红毛港李氏家谱》记载,雍正年间,李远从泉州府渡海到台湾,当时同去的还有其三位兄长。最初,祖厝设落在“空地仔”,也就在后来的高雄,李远成为红毛港李氏开基祖。近年,红毛港李氏族谱经过学者的努力,已与泉州石井溪东村成功对接。
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河南。黄典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就豫闽台的关系作为一个评价,他说:“(台湾同胞)寻根的起点是闽南,终点无疑是河南。”现仅以李姓向闽台地区的播迁即可看出此言可谓一语中的,而固始则在北方人口向包括福建等南方诸地的迁徙中无疑起着集散地与中转站的作用。
文献来源:2008年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李龙海,中原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