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中原地区的坞壁当然不止上述这些。其影响较大者,如庾衮在禹山、林虑山、大头山所结坞壁已为史家所熟知,此外又有汲郡向冰枋头坞、安阳邵续厌次坞、河内郭默怀坞、河南褚翜万氏台坞等。至于外地人在中原所结坞壁也为数不少。如平阳人李矩为乡人所爱,推为坞主,初屯荥阳,后移新郑(今属河南)。东海人魏浚寓居关中,及关中乱,与流民数百家东保河阴之硖石(今河南孟津一带)。及洛阳陷,屯于洛北石梁坞,抚养遗众,渐修军器,归之者甚众。死后,其子该据宜阳一泉坞。京兆人杜尹为弘农太守,屯宜阳一泉坞,后为魏该所杀,坞亦属该。天水人阎鼎行豫州刺史事,屯许昌(今属河南),及晋末乱,乃于密县(今属河南)鸠合西州流民数千,为坞主。时司徒左长史彭城人刘畴亦在密为坞主。此外,平阳人李洪有众数千,垒于舞阳(今属河南)。这些事例无不说明,在西晋末年时,结坞而守对于中原官宦士族来说具有普遍意义。
坞壁作为中原官宦士族武装自救的一种依托手段,具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特色。分布在多山地区的坞壁大多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平原地区的坞堡虽无天然优势,但也有人工构筑的土堡保护其生命财产不受侵犯。因此,有险可守也就成为坞垒堡壁的首要特点。如伊洛地区的檀山坞“四绝孤崎”,一合坞“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唯筑西面”,云中坞“迢带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百谷坞“因高为坞,高十余丈”,崖口坞“翼崖深高,壁立若阙,崖上有坞,伊水径其下”。l0上述这些坞壁,恃险而建的特点都极为明显。至于坞壁其他方面的特点,如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同时也有生产能力,且战且守,武装自救,等等,都是人们熟知的事实,这里不再赘述。
坞壁是中原官宦士族在两晋之际自发组织的自救团体,一个坞壁也以一个家族及其结成的团体为单位,这一特点在当时也具普遍性。颍川士族庾衮所以能团结一大批宗族乡里保聚禹山等地,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是士族出身的乡里名士,不仅有一定的号召力,而且在他周围还有一个势力很大的宗族组织。如他出身颍川鄢陵,是后汉着名征士庾乘之后。魏晋之时,其家族成员或为当世名贤,或至三公九卿,族中常有近十人出任中外要职;又联姻当世名族颍川荀氏、南阳乐氏、河东毋丘氏等;而他本人又有“父母诸弟”、“诸父兄”、“诸父”、“弟子”、“门人”、“群子”、“诸子侄”、“同族及庶姓”等社会关系,无不说明他有一个极为庞大的家族势力。至于其他出任坞主的官宦名士,也莫不如此。如向冰的枋头坞有众数千,而他是当年“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宗人;怀坞坞主郭默虽出身寒微,但晋末进入仁途,其家族也提高到足以号召乡里的地位;褚翜的万氏台坞有众数万,其中不少人也是他的亲戚及“同志”。正因为坞主们出身官宦士族,有一定的家族势力和号召力,才能招合部曲、结坞而守,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利益。
总之,通过上述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在动乱时期出现的坞垒堡壁起到了“保合乡宗,庶全老幼”的作用,在“晋末饥乱,奔控无所”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也正因其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中原南迁的官宦士族才会将其携至南方,并经过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典型的客家民居。
三、从中原姓氏起源看客家大姓祖根
姓氏是反映一个人血统所出的文宇符号,也是客家人最为重视的血缘标志,所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正是形象地说明了姓氏的作用。因此,我们从姓氏的起源和演变中,也可以看出客家与中原地区之间实际存在的渊源关系。
简单地说,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国姓氏的主要发祥地,客家姓氏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的演变或发展。早在人类的原始时代,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二帝就生活在中原地区,他们所在的部落徽号也就成为人类最早的姓氏。此后由于人口越来越多,大的部落分为若干小氏族,小氏族又分成一个个方国或家族,为了相互区分,各以不同的文宇加以命名,于是就有了更多的姓氏。据先秦史籍《世本》所记,炎黄二帝所建的方国和部落共有1000多个,这便是最早的1000多个姓氏。今天客家人中最常用的姓氏,大多包括在这1000多个姓氏中。因此可以说,客家姓氏源于中原,源于炎黄二帝,是有充分事实根据的。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夏商王朝的统治中心都在中原地区,周代的许多封国也在中原。当时由于我国的姓氏制度正在形成,许多姓氏的名称都被固定下来。此后又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发展、演变,就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姓氏。据有关专家研究,我国古今约有姓氏12000个,其中有半数以上发源于中原地区;而在当今人口最多的100家大姓中,有近2/3的姓氏发源地在中原地区。所以人们常说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仅从姓氏发源一个方面便可得到印证。
从西晋末年开始,随着中原人口的广泛南迁并进一步衍化为客家先民,其所使用的姓氏也进一步发展成为客家姓氏。如陈姓的祖根在中原地区的颍川,其先民分别在晋末、唐初、唐中叶迁居福建等地,以后又西迁江西、广东,形成客家陈姓;郑姓发源于中原地区的荥阳,族人郑昭在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南迁福建,其后在唐初、唐末又有两批郑姓人入闽,散居闽、粤,成为客家大姓;谢姓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南阳,两晋之时,族人谢缵由陈郡南迁会稽,成为东南望族。其后又迁福建、广东、江西,发展成为客家大姓;钟姓源于中原地区的颍川长社,族人钟会正在晋宋之际迁于江西,成为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客家人的祖先;王姓的一支在北宋时是中原地区的东京开封望族,称“王氏三槐堂”,以后随宋室南迁,流寓浙、闽、赣、粤等地,成为客家王姓的重要支派。上述这些姓氏不过是客家姓氏中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其祖根都在中原地区,渊源关系十分明显。
当然,客家与中原之间能够确切指出渊源关系的姓氏并不仅是上述这些。如在客家社会中较有影响的林、黄、蔡、杨、何、胡、赖、叶、廖、苏、江、罗等姓氏,其根源也都在中原地区。其中林姓发源地在今河南北部的卫辉、淇县一带,其所尊奉始祖比干的墓葬至今仍完整保存在卫辉境内;黄姓发源于今河南南部的潢川县,其最早的居住地黄国故城就在今潢川县城西北隆古乡境内;蔡姓发源于今河南中南部的上蔡县,其主要郡望之一的“济阳”所指即今河南民权县东北部一带;杨姓发源于今河南西部灵宝一带,其郡望“弘农”所指也是这里;何姓发源地在今河南中部,新郑等地是其早期居住地区;胡姓发源于今河南淮阳和郾城等地,其郡望“新蔡”至今仍名新蔡,是河南中南部的一个县;赖姓发源地在今河南南部的息县,其早期居住地即今息县东北37公里的包信赖亭;叶姓发源于今河南中部的叶县,其郡望“南阳”所指也是叶县;廖姓发源于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其郡望“汝南”所指即今河南汝南;苏姓发源于今河南温县,其早期居住地已在县中西部的招贤村一带发现;江姓发源于今河南南部的正阳县大林乡涂店村,郡望“济阳”所指也在今河南民权东北部一带;罗姓发源于今河南南部的罗山县,其姓氏来源与县中的大小罗山山脉有关;等等。据研究,目前在客家人中人口最多的百家大姓,其根源大多与中原地区有关。
如果我们对客家姓氏的发源地再作进一步研究,便会发现,其在中原地区的发源地大多与其先民在南迁时的居住地有关,亦即主要集中在今河南历史上的汝南、颍川、南阳、济阳、陈留、河内、河南(今洛阳)、荥阳、弘农等地。其中如源于汝南的周、齐、蓝、殷、危、咸、平、袁、梅、盛、昌、和、应、廖、汪,荥阳的郑、潘、毛,颍川的陈、赖、邬、钟、于、田,济阳的江、蔡、卞、左、丁、柯、庾,南阳的叶、乐、滕、邓、翟、韩、岑、张、赵,河南的邱、褚、禹、方、萧、罗,河内的陆、司马,弘农的杨、刁、谭,陈留的谢、阮、虞、屠、卫,光州固始的陈、王、黄,内黄的骆姓等,都是客家社会中影响较大的姓氏。
总之,客家姓氏与中原地区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也即血缘关系,斩不断,隔不绝。透过一个个独立的姓氏符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客家与中原之间同是作为炎黄子孙的血肉联系。
四、从谱牒堂号认识客家根源
由于客家是一个在不断迁徙过程中形成的特殊民系,保留了较多的中原习俗,对自己的家族来源和血统所出十分重视,以至在家谱和堂号上多有反映。今天,我们探讨客家先民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其家谱和堂号也是重要依据。
在大多数客家人编纂的家谱上,都有其祖先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从中原地区南迁的记载。如兴宁《汪氏三修族谱》说,兴宁汪氏来源于颍川,其“三十一世孙讳文和,为汉献帝龙骧将军,破黄巾贼。建安二年中原大乱,文和南渡,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阴侯。时王郎为会稽太守,黟歙属之,得郎降,更立新为新郡治,文和遂家焉。”据此,我们可知这支汪姓人是在东汉末年从中原地区南迁的。又如兴宁《张氏谱抄》载,其“十五世韪公,晋散骑常侍,随元帝南徙,寓居江左。”嘉应《刘氏族谱》载,“先主次子永公,初封鲁王,继封甘陵王,魏咸熙元年东迁洛阳,遂家焉。自五胡乱华,永嘉沦覆,晋祚播迁,衣冠南徙,永公之裔,亦迁居于江南。”梅县《丘氏族谱》说,“河南丘氏,先世自东晋五胡云扰,渡江而南,入闽而汀之宁化石壁。”兴宁《温氏族谱》说,“我族发源于山西、河南,子孙繁衍。逮东晋五胡乱华,怀、愍帝为刘渊所掠,我峤公时为刘琨记室。晋元帝渡江,峤公奉命上表劝进。后峤公出镇洪都,子孙因家焉。”蕉岭《赖氏族谱》说,“赖氏居颍川,已更数代。西晋永兴间,列宝官浙东,从东海王越讨成都王颖,迁松江家焉。”《崇正同人系谱》载卓氏源流说,“晋五胡之乱,中原望族相率南奔。奥有卓祎者,为建安刺史,后因家焉。”同书载钟氏源流说,“其族皆处中州,东晋有钟简者,世居颍川,生三子,三曰贤。元熙二年避寇南迁,贤则徙居江西赣州。”兴宁《廖氏族谱》说,“五世诚希公,原籍汝南,因五胡云扰,太元九年,复迁江南。”
上述这些中原士族,都是在西晋末年南迁的。至于在西晋以后南迁的中原居民,在客家谱牒中也不乏记载。如《崇正同人系谱》载李氏“南来之祖,则溯始于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于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同书载蔡氏“本周姬姓之后,文王子叔度封于蔡,今河阳、汝阳、上蔡、新蔡诸县。唐末避黄巢之乱,迁于闽南。”同书载吴氏“世居渤海,散处中原,其后有随王潮入闽而入于粤之潮、嘉等处”。同书载沈氏“五代时,其族有从王潮入居福建汀州。”又松口《钟氏族谱》说,“响公为江阳太守,时因军乱大变,自颍川逃难,在江西雩都县竹子坝穽乡住。后流在福建宁化县白虎村,安家乐业。”又《罗氏族谱》说,“五代之际,有罗希松者率罗姓一支自江西迁洛阳,其后又自洛阳迁于闽粤。”上述这些中原士族,都是在唐末五代时由中原南迁的。又如《崇正同人系谱》载陈姓南迁始末说,“故陈氏郡望称颍川。宋末中原士族,纷纷南随帝室播迁,有陈魁者,率其族众九十三人,移居福建汀州府之上杭,其族复相率转南而入粤。”据此可知这支陈姓人是在北宋末年南迁的。又梅州《丘氏创兆堂记》载丘氏源流说,“始迁祖讳文兴,宋征士,文信国参军也。先世由中州迁闽……喜其山水,因卜居梅州北之文福乡。”据此可知这支丘氏人是先由中原迁居福建,然后由福建迁入广东梅州的,其时间是在宋代前后。除上述这些家谱以外,在客家杨、谢、周、潘、郑、葛、方、韩、陶、袁、蓝、危、萧、江、邬、于、刁、钟、丘、骆、丁、乌、邓、伊、左、叶、屠、申、利、沙、膝、陵等姓的家谱上,也都有其先民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由中原地区南迁的明确记载。
客家人除通过家乘谱牒反映血统所出外,又十分重视自己的郡望和堂号,并以此作为家族来源的标志。如陈、钟、赖、邬、田、李、于、乌等姓皆称“颍川堂”,堂联用“颍川世泽”,表明自己的先祖来源于颍川;郑、潘、毛等姓的堂号是“荥阳堂”,堂联称“荥阳世泽”,说明他们的先祖与荥阳有关。此外,如汪姓称“汝南堂”,丘姓称“河南堂”,蓝姓称“汝南世第”,陈姓称“汝南家声”等等,也无不说明他们与中原地区有密切关系。据统计,像上述这样与中原有关的堂号共有十多个,即颍川、汝南、荥阳、南阳、济阳、河南(今洛阳)、陈留、弘农、顿丘、内黄、河内、三槐、新安、魏郡等。各个堂号使用的情况,除以上所及者外,又有邱、褚、禹、方、萧、罗、于、利等姓称“河南(洛阳)堂”,叶、骆、滕、邓、翟、韩、岑、张、赵等姓称“南阳堂”,谢、阮、于、卫、潘、伊等姓称“陈留堂”,周、齐、殷、危、咸、平、袁、梅、盛、昌、和、应、廖、沙等姓称“汝南堂”,杨、刁、谭等姓称“弘农堂”,江、蔡、卞、左、丁、柯、庾、陶等姓称“济阳堂”,陆、司马、陵等姓称“河内堂”,以及葛、骆、古、王、申等姓分别称“顿丘堂”、“内黄堂”、“新安堂”、“三槐堂”和“魏郡堂”等等,其根源无不在中原地区。
总之,客家与中原,渊源有自,血脉相通,“客人大抵来自河南”,应是能够令人信服的结论。
文献来源:《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