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58400000024

第24章 以人为本——造就多层次的专业艺术人才(2)

4.师资队伍提升: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师资队伍,实现“人尽其才、才为我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

全省川剧人才培养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长期实施“名师师资队伍战略”,培养高素质的川剧艺术人才,既在川剧专业历届毕业生中挑选优秀学生留校任教,并通过实践锻炼逐渐提升教学水平,又调进形训、舞蹈、声乐等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让各门类艺术形式相互交织融合,增强学生的艺术领悟力和表现力,还聘请专家、学者、教授组成强有力的名师教学班子,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与全国兄弟院校交换交流师资力量。这些专家不仅担任导演课、剧目排练课等方面的教学任务,还承担对中青年教师的指导和传帮带任务;同时将一批颇具潜力的教师送进高等艺术院校深造、讲学、教学;在校内不时举办各类教师短训班、进修班,并加强文化基础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自开办川剧大专班以来,川剧大专教学充分实施开放办学,引进名师执教。如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第一位川剧硕士肖德美即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附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和专业教学任务;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川剧教师杨楠桦担任该院附中川剧科科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许明耻,国家一级导演陈国礼,以及副教授赵文学、郑胜利、陈菊芳等均担任川剧大专教学任务。更特地聘请在四川戏剧界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川剧表演艺术家、理论家,如蓝光临、晓艇、刘芸、任庭芳、杜建华、邱明瑞、左清飞、陈智林、陈巧茹等为客座教授,参与学院川剧的教学,为全省培养川剧高等表演艺术人才。

5.课程与教材提升:着眼人才培养层级差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合理选用教材,实现川剧教育科学化

围绕川剧教育各学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四年制川剧中专教育主要分为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三大类,总学时为5112学时。其中文化课分为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专业理论课为视唱练耳,专业技能课为唱腔、身段、武功、基本功、把子、戏课。两年制川剧大专教育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实践课五大类,总学时为1958学时。其中文化课分为政治、英语、计算机基础,专业基础理论课分为中国戏剧与川剧概论、川剧音乐、乐理、表演基础理论、导演基础理论,专业技能课分为形训、戏课、视唱、声训,选修课分为戏剧戏曲名作欣赏、中国民间音乐赏析、编剧基础理论、巴蜀地方艺术、舞台美术动态、中外艺术动态、艺术美学及审美常识,实践课分为艺术实践和毕业汇报。

从课程分布、学时比重、相应教材使用来看,中专教育注重学生对川剧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认知、习得、掌握,解决学习川剧的最基本问题;大专教育注重学生对川剧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领会、应用,解决如何运用川剧理论和技能进行艺术创作生产,并增设大量选修课,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艺术素质,并加大艺术实践课的比重,提供大量舞台实践机会,缩短课堂与舞台、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今后的川剧艺术道路奠定扎实基础。

学院十分重视川剧教材编写,组织编写了《川剧简史》《川剧高腔曲谱》《川剧司鼓》《戏曲身段表演教程》《戏曲表导演知识谈》《川剧旦角身韵》等一系列教材。此外,学院还积极组织编写《艺术概论》等自编教材,让川剧教学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二)人才培养体制的多样化

在****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川剧人才多样化的培养体制包括学历教育、民办公助、“团带班”等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川剧学历教育。主要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承担,学院以雄厚的教学实力、丰富的教师资源、完备的教学设施、广阔的实践平台为培养川剧人才提供阵地,并在系统培养川剧人才、弘扬川剧艺术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20世纪80年代,原四川省川剧学校为适应社会需求,采取多专业、高层次、多渠道、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办学形式,开办了包括戏曲文学、戏曲导演、川剧表演、川剧音乐四个专业在内的普通班(学制四年);为提升演员综合素质,开办了针对在职川剧青年演员和乐员进行再培训的成人班(学制两年半),开办了针对在职演员、乐员和编导人员的短训班(非学历),开办了针对艺术水平较高但文化理论知识欠缺的专业舞台演员的研修班,以及动员社会力量先后在重庆、万县、内江、自贡、新都等地开办校外班,还开办了定向班、委培班,扩大了学生来源,增强了社会效益和办学活力。20世纪90年代,原四川省川剧学校采取以校办团、不占编制方式成立了四川省青年川剧团,成功打造的重点剧目《死水微澜》一举多得“文华大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在全国戏剧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誉为“振兴川剧的里程碑”;2009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成功复排的川剧《死水微澜》在“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又获多项大奖,并作为经典教学剧目,创排了由学生出演的青春版川剧《死水微澜》,在“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再添殊荣,并多次作为四川省“戏剧进校园”优秀剧目走进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校,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情欢迎和高度赞誉。近年来还相继培养了蒲丽玲、邓莉、周久茂、王裕仁等多名“小梅花”学生,王裕仁还荣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戏曲邀请赛”地方戏低年级组铜奖,为四川省川剧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

2.民办公助教育。2004年,四川省川剧民办公助教育涌现了由梅花奖得主刘萍创办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川剧中专班。为解决川剧界后继乏人的状况,刘萍在四川长富文化传播公司的注资下,挂靠原四川省川剧学校,开办了“刘萍川剧艺术班”,每年投入百万元以上,主要招收12至15岁、具有川剧表演天赋的学生。学生学费、生活费全免,并按正规学历教育培养方式执行培养计划,学制4年,第一批的38名学生已于2008年6月学成毕业,其中22人进入重庆市川剧院,时年15岁的杨坤昊和13岁的陈秋锦还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儿戏曲比赛“小梅花”金奖,为川剧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3.“团带班”教育。“团带班”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川剧团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但却常因经费不足、师资匮乏等时停时续。2006年,绵阳市川剧院作为绵阳当时唯一一家国有专业艺术剧团,为改变川剧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再次开办“团带班”,并得到政府50万元专款扶持。2006年9月,经过严格考核,来自重庆及四川各地的26名学生入院集中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又进行考核筛选,最终只留下15人。2008年春招收第二批学员,共有500余人报名,经过严格考核,最终只录取了9人。2012年初,“团带班”又通过考试,选中10名儿童进入“团带班”小班。至此,绵阳市川剧团“团带班”的学员已经达到34人。五年来,小演员们先后参加绵阳、德阳等地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演出100余场,“送戏下乡”50余场。2009年8月,在第十三届全国少儿戏曲比赛中,“团带班”小演员一举夺得5朵“小梅花”奖,4人获得全国“十佳”称号,为四川争得了荣誉,为川剧的振兴输入了新鲜血液。

2012年,川剧“团带班”教育又有了新动向。2012年4月,成都市川剧院与成都文化艺术学校联合创办“川剧少年班”,在川内招收30名11~14岁的学生,以学生的“声、色、艺”为筛选条件,学费全免地定向培养招生,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费、书本费等费用全免,毕业后经成都市川剧院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用。川剧少年班实行封闭式管理,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和文化课,市川剧院负责川剧专业课。

随着全省川剧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学校学历教育层次、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在当下川剧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人员断层、行当不齐、观众文化审美品位多样的现实环境下的丰富和发展,为中国传统戏剧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人才培养经验。耕耘在川剧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奋战在川剧舞台上的艺术人才、从事川剧管理和研究的专业人士、热心川剧艺术普及与发展的普通市民,在全省川剧发展历程中扮演着各自重要的角色,始终坚守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于川剧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展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未来。

2012.2.

同类推荐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为梁启超经典散杂文选集。全书分为修身寄语、知性教育、家国情怀三个部分,撷取其讲究学问、人生、趣味、教育等相关主题的文章,意趣盎然,发人深思,且兼具思辨性,有益于青少年读者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其中《少年中国说》统编入选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 在水开始的地方

    在水开始的地方

    《在水始的地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苏州的散文,这些散文,和作者的小说作品一样,始终和故乡苏州不离不弃地厮缠着,而且比小说来得更直接更随意。第二部分:关于苏州以外其他地方的散文,这是行走中的散文,是边走边看,边走边思,边走边学,边走边写的,有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有感慨在时光中发生巨变的,有丢失的惋惜,有意外的启迪。
  • 孝心不能等待

    孝心不能等待

    本书是用日记体的方式写成的,其中渗透着对母亲深恩的追思。书中的这位母亲在“婚后的58年里赡养和抚育了五辈人”,是深入骨髓的敬老爱亲的传统教养,使这位母亲,以柔弱之躯和礼让、宽容的情怀,维系了一个由五辈人组成的和睦家庭。她以“淡定的人生”,向周边的邻里亲朋,昭示着爱心的伟力。作者面对远去、且永不回返的母亲,受到了“死别”之痛的巨大震撼,使他的思想走向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产生了无尽的追悔,并升华出“孝心不能等待”的哲理,众多的读者又由此开始了对孝心的“自省与自责”……这部书的出版与传播,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条由孝道传递爱心的心路历程。
  • 清韵唱晚

    清韵唱晚

    本书汇集了从2000年到2010年间的主要作品,这也是作者学诗、写诗到成集的过程,我认为他出版诗集一是岁月留痕,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人生感悟表达出来,以与广大读者共勉。
  • 麻纸的光阴

    麻纸的光阴

    本书收录了山西作家杨晋林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者曾获得省内外多种奖项。文章以厚重昂扬的格调,深情描述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山川风貌和风俗民情等,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部分作品入选《中国作家看山西》《跟随大师的足迹》《山西绿色散文选》等丛书。文中的地方特色十分浓郁,能引起很多读者对于故乡怀念的共鸣。
热门推荐
  • 星空无骑

    星空无骑

    王牧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他却一步一步的走上了神位,当中是人为?还是天命?
  • 快把男主嗯地下锤

    快把男主嗯地下锤

    快穿文!各种世界!甜文!没啥好说的了看就完事了1v1宠文居瑶一路把男主摁地下摩擦,打到了一切神魔鬼怪只为佳人微微一笑。居瑶:“喂喂!你的笑不要太犯规了哎!”某女:“哎嘿嘿~”进程有点慢,抗住啊姐妹!
  • 牧笛悠悠秦时中

    牧笛悠悠秦时中

    首先要说明,这绝对不是言情小说!作者只是取名渣,不是恋爱狂.....听说简介不能懒...呃,好吧。本书百合,是秦时明月的穿越小说,最终将努力达成结局:天下大同。主角性别为女。cp端木蓉。已经走到历史线,正在确定结局GE还是BE。
  • 逆仙录之曾经也是个少年

    逆仙录之曾经也是个少年

    仙人抚我顶,专往坑里扔。灵丹法宝忘了给,只好办个仙界托儿所。重生当不成少年郎,自力更生泡娇娘。冲冠一怒是少年,敝人原则是不贴钱。
  • 田园锦绣重生巧妇会种田

    田园锦绣重生巧妇会种田

    尚巧巧怎么也想不到只是寻常下班坐个公交车也会穿越,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况,一个现代小白领会怎样在物资缺乏的古代养活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凡人生呢。
  • 凤倾天下

    凤倾天下

    “便是我说爱你,此时此刻,你又岂会信?”曾经的爱慕,不过年少无知。家亡人散,这滋味,你也该尝尝。至于这天下,本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
  • 唤醒大我:挖掘你最深的潜能

    唤醒大我:挖掘你最深的潜能

    心理学第四思潮——后人本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肯?威尔伯被誉为“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其影响方兴未艾。“后人本心理学”主张“身心灵”的大健康,要求通过灵性的开发,也就是人的潜能的深度开发,活出自己的“真我”。
  • 糖果配辣条

    糖果配辣条

    高中的你,是否存在着遗憾。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如何?好好学习?想他表白?重选专业?重回高中,开学那一天,一眼便是你。“同学,你也是三班的吗?”“对,我叫卫子熙,你呢?”“魏初夏”……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he(致自己遗憾的年少时代)
  • 烹天诀

    烹天诀

    终有一天,我要把山川大地,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全都做成我锅里的一道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