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连正非的表现,终于得到了卓展风的肯定。卓展风离开竹凳,拿过一个老旧的紫檀木盒子交给了连正非。
“盒子里有两本秘籍,一本是当今武林德高望重的无垢大师所赠的佛门心法,名叫《混元一气化羽渡厄经》,而另外那本薄薄的小册子,是独孤硕华博采众家刀法之长而自创的追魂刀刀法,以及他自己平生的心得感悟。你要千万保管好,不得随意传与外人。”
连正非郑重的从卓展风手中接过那个破旧木盒,内心澎湃不已。
啧啧,瞧这盒子老成这样!里面的这本什么什么经肯定高深非凡,错不了!
想到自己即将拥有盖世心法以及一流刀法,连正非便不由得笑逐颜开。连正非强忍内心激动,含着某位无良老头的招牌笑容,“不好意思”的继续说道:“那个……卓前辈啊,您不是有三样……”
看着连正非那好生熟悉的笑容,卓展风的内心一阵无语。
“嗯,还有这个!”话毕,只见卓展风轻轻扬起右手,紧接着猛然一拧,做出一个握拿的手势。
连正非只听到耳边瞬间呼啸而过的破风之声,再眨眼时,便看到卓展风手中居然凭空出现一把有两个把手的短刀!随后,卓展风“呲”的一声拔出刀壳,介绍道:
“此刀乃是当年独孤老哥无意中得到的一把名刀,名曰追魂拐,长一尺三寸,黑纹乱刃,属于拐刀范畴,也是《兵器谱》中唯一的一把拐刀,对于修习追魂刀的刀法有着妙不可言的作用。”
看着这把追魂拐在卓展风手中不断发出颤鸣,连正非眼睛都看的直了,恨不得立马抢过来握在手中。
卓展风看出连正非的眼热,将追魂拐归壳之后,轻轻递给了连正非。
连正非郑重其事的双手接过刀,连手指都有些轻微发颤。伸出左手轻握追魂拐的黑铁木刀把,右手摩挲着用黑蟒蛇皮做成的刀壳,整个刀身呈现暗色,外表朴素的同时,细看之下却又显露狰狞。
连正非轻轻将刀拔出,刀刃并非是通常刀剑那种明晃晃的刺眼感觉,反而整个刀身布满着不规则的黑红色花纹,隐约间透露出森森寒气,充满着铁与血的气息,让连正非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
“小兄弟,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吗?”卓展风打断连正非得到心爱之物的走神,缓缓问道。
看到连正非的迟疑后,卓展风便继续说着:“作为你的前辈,我想对你唠叨几句。希望你得到这三样东西后,在成名之前切忌好高骛远,务必要踏踏实实的混迹江湖。就算是那位号称陆地神仙的天下第一人——杨宗让,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今天的。”
卓展风的意思很明显,连正非也都听明白了,无非是担心自己急于求成,又怕他不知天高地厚的稍有所成便去找修罗门的麻烦。
就在连正非和小允儿道谢告辞后即将走出门时,卓展风的声音又缓缓想起,“先去城北的荆门镖局跟着闯荡吧,就说是一个姓卓的人推荐的。”
——————
连正非领着乖乖站在一边自顾自玩耍的小允儿走出房门,迎头看到眼巴巴往里张望的姜宫洛。
只见姜宫洛满脸的忐忑不安,双手不停的搓着衣角。
连正非狡黠一笑,调侃道:“咦?我们的姜大郡主还在这杵着呢?!我刚刚好像听到卓前辈似乎……”
话说到一半故意停顿是相当让人抓狂的,连正非说到卓前辈时又故意没有说下去。只见连正非满脸奸笑,伸出小拇指慢悠悠的掏着耳朵。姜宫洛顿时如百爪挠心,偏偏又不敢发火,急得直跺脚,小女儿姿态甚是可爱。
“哈哈,想听吗?”连正非不急不缓的用小拇指轻轻弹走耳屎,满脸欠揍表情。可耻的是,他竟然还把掏过耳屎的手指放到鼻子下嗅了嗅!
“好吧,看在你用这么有诚意的目光看着我的份上,不妨就告诉你吧!卓前辈好像提了这么一句。”
姜宫洛赶忙把耳朵竖起,连正非学着卓展风的语气说道:“这丫头竟然把一摞宣纸都写完了,我再打发人送点吧。”
随后,连正非拉起小允儿,路过姜宫洛时打了一个响指,留下她在那欲哭无泪……
“正正哥,卓前辈什么时候说过那句话啊,我怎么没听到?”小允儿一脸天真。
“嘘!!!小点声!”连正非贼嘻嘻的回头看了一眼,吓得一个哆嗦!赶忙一手抱起小允儿,朝大门方向卖命狂奔……
“连小贼!我抽死你!”身后隐约有阵阵歇斯底里的愤怒吼声。
连正非与小允儿走出王府大门时,已是晌午。这令连正非当下很是忧郁,“怎么就没见卓前辈提一句留下吃过饭再走呢?”想起卓展风狭小的竹屋里,竟然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连正非不由腹诽:“唉,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干嘛非把自己整得靠力气吃饭。高人的思维就是与众不同……”
没办法,连正非只能拉着小允儿就近找到一家叫做“面馆”的面馆凑合填饱肚子。
回到客栈后,连正非紧闭门窗,开始翻看那本最令他好奇的《混元一气化羽渡厄经》的开篇。
“厄,境界也。渡厄,捐外相至于无色无空无相也。凡人皆有生、老、病、死,虽相千异,质一也……”
连正非精神异常集中的领悟经文中的玄妙,连他自己也没有发现的是,身处头顶的百会穴处竟然开始微微散发出浑浊的气息。随着连正非不断的诵读经文,浑浊的气息越发加剧的飘散……
直到连正非开始觉得脑袋有胀痛感,才渐渐停止领悟。若是让卓展风和独孤硕华看到此场景,必定会心中震撼。当初两人得到这本经书时,都是通过不间断的日夜领悟,才好不容易出现这种场景!
连正非根本不知道,原来自己第一次便领悟到经文要领是有多么的惊世骇俗。
这种领悟能力,绝非天生聪慧可以做到。深奥的经文并不是明摆着的刀谱剑招,根本没有捷径可走。
唯一的解释,就是或许跟连正非及早的学会刀意有关,使他对于武道的理解高出常人。
百会穴位于人的头顶之处,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当初卓展风打通百会穴用了将近一个月,而独孤硕华更是用了半年才勉强打通。
此处穴位打通之后,对于日后的领悟能力有着长足的增益。而相关的,智力、记忆力的开发也绝对会让知晓此事的诸多人士眼馋不已。
精通武学之人必定会了解到,世间那些多如牛毛的秘籍珍本,没有一本是可以教人打通百会穴的,皆因此处穴位极为危险,稍有不慎便是当场惨死的下场,重伤白痴都能算做是祖坟冒青烟了。由此可见此经文之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