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阎王,离开了阴司,逍遥公和淮仙又飘至京城上空,接着谈《西游记》与嘉靖王朝的对应关系。淮仙向逍遥公介绍:
¥¥¥¥¥¥¥¥¥¥¥¥¥¥¥¥¥¥¥¥¥¥¥¥¥¥¥¥¥¥¥¥¥¥¥¥¥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二十二日,十四岁零七个月的朱厚熜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儿子当了皇帝,当然要派人把自己的寡母接到京城共享受荣华富贵了。然而,嘉靖皇帝虽然当了皇帝,实际上是他帮助张太后打败了以江彬为首的奸党,巩固了张太后在朝中一手遮天的地位。皇帝的母亲是太后,太后是后宫之主。嘉靖皇帝如果把自己的母亲蒋氏接进了京城,蒋氏就应该是太后。蒋氏如果成了太后,张太后怎么办?张太后之所以能在朝中一手遮天,是因为她头上有顶当朝太后的桂冠,如果她失去了这顶桂冠,后果会怎样?所以,嘉靖皇帝派到兴王府去接蒋氏的钦差刚一出发,张太后就召集朝中群臣讨论此事。
张太后对群臣说:皇帝的母亲是太后。皇上派人去接他的母亲了,哀家想把太后之位让给她,不知众卿以为如何?
大家心里都清楚,张太后是不可能让出太后之位的,她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在玩指鹿为马的把戏,谁要把她的当真了,马上就得掉脑袋。所以,大臣甲讨好地对张太后说:正德皇上是崩帝,又不是废帝,太后又岂有让后位于他人的道理!
张太后一副无奈的样子:可太后就应该是皇帝的母亲,谁叫哀家的儿子死了,别人的儿子当了皇帝呢!
大臣乙一听张太后的话,立即明白她葫芦里想卖什么药了,立即说:臣有一个主意,让当今皇上认太后为母亲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张太后故意说:这样恐怕不好吧!
大家一看张太后虽然在装腔作势,肚子里其实打的就是这个鬼主意。大家把准了她的脉,全都来劲了。大臣丙特别激动,抢在众人的前面,献媚地说:太后,当今皇上认太后为母亲,乃是应天时顺民意的事情,有什么不好!
张太后还在装模作样:此话怎讲?
大臣丙:当今天下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王爷王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如果大家都来争皇位,那还了得!当今皇上虽然坐上了龙位,但立足未稳,不排除各藩王还会节外生枝。如果当今皇上成了先帝和太后的义子,大家就无话可说了。
大臣丁抢功般地附和:丙大人所言极是。当年汉哀帝刘欣乃定陶王刘康之子,他就是以汉成帝的义子身份登上帝位的。
大臣戊唯恐别人占了全功,急忙道:还宋英宗赵曙,乃是濮王赵允让的儿子,不以宋仁宗义子的名义就难以立足朝堂。
张太后一副凝重的样子:这么说,不这么做还不利于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了!
众臣乱哄哄地迎和:当今皇上必须认太后为母亲!
张太后故做深沉,一副忧虑样子:只怕皇上年少,他不懂得什么叫大局呀!
礼部尚书毛澄出班奏道:太后无忧,此事包在微臣身上了。
¥¥¥¥¥¥¥¥¥¥¥¥¥¥¥¥¥¥¥¥¥¥¥¥¥¥¥¥¥¥¥¥¥¥¥¥
淮仙介绍到这里,逍遥公笑道:“张太后是怎样想的,姑且不论,大臣们说的,也不无道理。在子承父业,兄终弟及的封建社会里,嘉靖皇帝没有一个正当的名分,只怕皇位还真是坐不稳。”
淮仙:“如果说他们真是从国家大局出发,这个主意当然是英明的。问题是张太后这么做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力,群臣附和,目的都是想做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最终导致了一出人间悲剧。”
逍遥公不解:“悲剧?”
淮仙:“嘉靖皇帝在礼部尚书毛澄等人的诱导下,很爽快地认了张太后做义母。张太后为了把局做死,还让史官在皇考上(皇定级宗谱)记载,明确称嘉靖皇帝从小就是张太后夫妻收养的义子。三个月后,嘉靖皇帝的母亲蒋氏从兴王府(湖北省钟祥市)来到了京城,停在东校场,等候皇帝圣旨进宫。”
¥¥¥¥¥¥¥¥¥¥¥¥¥¥¥¥¥¥¥¥¥¥¥¥¥¥¥¥¥¥¥¥¥¥¥
嘉靖皇帝听说自己的母亲到了京城,就停在东校场,喜出望外,连忙走下龙位要出去迎接。毛澄立即谏阻:皇上乃九五之尊,岂能出去迎接王妃!由微臣出去代为迎驾就是了。
嘉靖皇帝很不高兴:毛爱卿,她是朕的母亲啦!儿子再尊贵也是儿子,你身为礼部尚书,竟然如此糊涂。
首辅(宰相)杨廷和道:皇上,毛大人没有说错。大明皇室规矩,蒋王妃现在已是皇上的臣子,不是皇上的母亲,皇上不可出去迎接。
嘉靖皇帝一愣:什么什么?朕的生身母亲成了朕的臣子?你的脑袋没有发烧吧!
毛澄又为杨廷和打圆场:皇上,杨大人说的没错,皇上的母亲是当朝太后,王妃是皇上的皇叔母。一月前皇上已经首肯,皇考已经记载。这件事,皇上不会忘记了吧!
嘉靖皇帝很不高兴:那只是一种说法,是你们说大明的国体需要朕这么做朕才这么做的。母亲总是母亲,朕岂能真的把她当成叔母,甚至当臣子对待!
毛澄:不,皇上错了,既然皇考已定,办事就得按规矩来。臣乃礼部尚书,不敢苟同皇上的说法。
嘉靖皇帝气急:你们、你们还有人伦道德吗?
毛澄口气很坚决:请皇上三思,此事牵动国体,直接伤害到皇家的礼教。
杨廷和的口气也毋庸置疑:皇上,皇考已经载入史册,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朝中重臣多是张太后一党,这时见杨廷和与毛澄跟嘉靖皇帝干上了,便一起跪倒在地,齐声说:皇上万金之体,且不可轻动。
嘉靖皇帝木偶般地站在那里,他终于明白事情远不是自己认太后为母时想象的那么简单,他把自己的母亲给出卖了。
明朝设六部:吏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户部。按照当时的规矩,一个王妃进宫,只需要礼部派人迎接就行了。最后,毛澄带了一班人,到东校场迎接蒋氏。
蒋氏在东校场正火烧火燎地等待皇宫的回音,一见毛澄,就急不可耐地问:我的王儿呢,他怎么没出来接我?
毛澄道:皇上因国事繁忙,脱不开身,故降旨令下官等前来迎驾,请王妃随下官等人一起进宫。
蒋氏根本不相信:朝中有那么多大臣,他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孩子能忙到哪里去!是不是有人把他软禁在了皇宫?
毛澄:皇上确因国事繁忙,不能出来迎接。
蒋氏爱子心切,以为嘉靖皇帝被软禁了,见毛澄不说实放,一时情绪失控,便令人痛打毛澄。毛澄被打得吃不住劲了,只好如实相告:王妃,你身份不够。皇上只能迎接太后,怎么能出来迎接一个王妃呢!
蒋氏开始以为自己的儿子出了事,猛一听说是因为自己的身份不够,儿子不出来迎接自己,气懵了,她对毛澄说:你回去告诉那个畜生,给我加太后尊号,亲自出来迎接我,否则,我死也不进宫。并撞车辕欲寻自尽,以此明志。
毛澄回去把情况一说,张太后怒目圆睁:什么,她要当太后?这个无耻的下贱女人,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惹烦了哀家,哀家就把她凌尺处死!她愿死就死吧,不要管她。
嘉靖皇帝听说如果自己不亲自出去迎接,母亲宁死也不肯进宫,急忙要出去迎接。张太后面目狰狞:你要敢走出皇宫半步,就休想再当皇帝!
嘉靖皇帝脱下龙袍扔到地上:不当就不当,谁还稀罕不成!
兴王府的旧臣拼死拦住嘉靖皇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皇上只要走出皇宫半步,你和王妃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你不为自己考虑,也不能眼睁睁的把王妃往刀口上送吧!
¥¥¥¥¥¥¥¥¥¥¥¥¥¥¥¥¥¥¥¥¥¥¥¥¥¥¥¥¥¥¥¥¥¥¥¥
淮仙讲到这里,逍遥公情不自禁地问:“那怎么办,嘉靖皇帝总不能对自己的母亲死活都不管不顾了吧?”
淮仙:“不是嘉靖皇帝不管不顾,而是他根本无力回天。”
逍遥公:“蒋氏就那么死了?”
淮仙:“没有。最后,张太后考虑到杀了嘉靖皇帝,另立谁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人人都有父母,既然回避不了这个问题,还不如留下嘉靖皇帝这对孤儿寡母容易摆布。于是,张太后同意了群臣的建议,仅仅给蒋氏一个太后虚名,不让她管任何事,让嘉靖皇帝自己出去将其接进皇宫了事。但蒋氏经过了此事的刺激,后来又得知了事实真相,弄清了自己的儿子名义上是皇帝,其实不过是张太后手上的一个玩物,精神崩溃,几成半疯之势。”
逍遥公叹了口气:“真是太不敢想象了。”
淮仙:“谁说不是。当时我也想,嘉靖皇帝名义上是皇帝,其实连个牧童都不如。牧童还有自己的自由,他却被禁锢在皇宫里,哪里也不能去。”
逍遥公笑道:“嘉靖皇帝进了皇宫,连个牧童都不如。孙悟空上了天宫,却是个马夫。淮仙,这不是弼马温的由来吧?”
淮仙笑道:“恰恰相反,这正是弼马温的由来。当时,我从内心深处觉得,十四岁的嘉靖皇帝就是一个小马倌。”
逍遥公:“如果我没有猜错,没有嘉靖皇帝,天宫就没有弼马温这个官职,对吗!你的想象力也太丰富,竟然能帮天宫设置官名。”逍遥公说完,就和淮仙一起开心地笑了起来。笑过之后,逍遥公又说:“蒋氏进京的情景,《明史》和地方志均无记载,只有些稗官野史记了这么一笔:蒋氏进京后,在外面停了三天才进宫。当时在下想,母亲来了,做儿子的应该早早的迎候才是,怎么能让母亲在外面等了三天才让进宫呢!原来这里面还有那么大的曲折,实在出人意外”
淮仙:“能记上这么一笔就很不错了,要知道隆庆皇帝、徐阶、王世贞要歪曲一段历史,他们所要隐瞒的,谁敢乱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