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中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它们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影响各具不同的特点,家园共同配合,才能保证幼儿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意义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既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同时,对于幼儿的家庭与家庭教育也有积极的意义。
(一)家园合作,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幼儿每天从家庭到幼儿园,又从幼儿园到家庭,这两个环境之间就自然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取决于这两个环境对幼儿施加的教育影响在方向上是否一致。如果来自不同环境的教育影响在方向上是一致的,那么,就可以相互支持,形成影响幼儿发展的合力。如果来自不同环境的教育影响在方向上不一致,那么就会减弱和抵消各自的教育影响,而且,结果往往是负面的影响压倒正面的影响而占据上风。
家长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力量,家庭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环境与影响源。家庭教育的随机性、情感性等特点,使得家庭教育具有广泛性、潜移默化性、终身性等特点。因此,幼儿园只有有目的、有意识地建立与形成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园合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家庭作为支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因素之一,是幼儿园应当注意利用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一般来说,家长都很关心子女的学习和教育,他们也乐于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可以使幼儿园从家长那里获得多种支持,包括人力、物力的支持。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支持,不仅仅只限于配合教师,做好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一贯性,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上,还可以表现在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等方面。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可以成为幼儿园开展各种相关主题活动的重要教育资源。例如,开展“医院”主题活动时,可以请相关职业的家长来讲解医院中各个部门的职能,介绍各种常见的医疗器具,以及到医院就诊的注意事项等。幼儿园教师不可能是所有问题上的“专家”,而不同职业的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经验。
通过家园合作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内容,理解幼儿园教育原则与方法,他们也就会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使幼儿园教育能够更好地实施,而不受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有的幼儿园抱怨家长对幼儿园施加压力,要求幼儿园教识字、教计算等。如果幼儿园能够开门办园,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方法,那么,他们会觉察和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意义,也就不会再硬要幼儿园教识字、计算了。曾经有位教育专家说,没有家长支持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持久的。只有受到家长认可与支持的课程,才能顺利地实施并取得好的效果。
(三)家园合作,可以密切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
家园合作,为促进亲子互动、相互了解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家长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更好地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同时,也使幼儿有机会了解自己父母亲的工作与“本领”,对家长产生敬佩、尊敬的情感。家长和幼儿一起为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收集资料、实地观察,帮助幼儿解决问题,都能促进亲子交往,密切亲子关系。
通过家园合作,家长也可以从幼儿园获得科学育儿的专业知识,通过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可以提高与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
综上所述,家园合作使家园双双都受益,最大的受益者是幼儿。父母越关心幼儿的教育与幼儿发展,幼儿园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二、幼儿园和家庭合作的内涵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处于主导地位。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所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这是因为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鉴于教师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我们认为,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
正确理解家园合作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出反应。
二是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家园合作围绕的核心是幼儿,幼儿是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三是家园合作需要合作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的信任与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目前,在家园合作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家长和教师应该“各司其职”,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家长缺乏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而不愿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并认为要求家长参与是幼儿园在推卸责任;幼儿园则认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添乱。二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水平低,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三是家长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四是教师只在知识学习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在家里督促孩子背诵儿歌、做计算题、念英语单词。以上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必须得到澄清。
三、幼儿园和家庭合作的态度与原则
(一)把家长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是把家长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或者是教师的助手,在家园合作问题上,更多注重的是“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儿童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而没有真正把家长当作平等的合作伙伴。要真正形成家园之间的合作关系,必须把家长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
把家长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应该尊重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家长是幼儿的养育者,也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同时,也是幼儿法定的监护人。他们有权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情况,有权知道幼儿在园的生活与学习的情况。幼儿园的大门应当向家长敞开,容许家长随时走进幼儿园的教室,观察与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把家长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还应该尊重家长的人格尊严。一般来说,幼儿园教师不会直接伤害家长的人格尊严,但是当幼儿发生行为问题时,就把家长看做告状的对象,把幼儿发生的问题的责任推向家长,要家长回去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有时,这种告状是在其他家长在场时进行的。这种做法,虽然不直接指向家长,但间接地伤害了家长的自尊心。“子不教,父之过”,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都会把孩子的问题看作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告状行为必然会使家长感到难堪,其后果往往对幼儿成长极为不利。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家长往往会把压抑的怒气发泄到幼儿头上,使幼儿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二)家园合作的基本原则
在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下3个基本原则。
1.尊重家长
即尊重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不能居高临下地仅仅把家长当作教育对象和教师工作的助手。在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与活动内容安排上,要听取家长的意见,允许和欢迎家长进入幼儿园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参与和评价幼儿园教育工作。要和家长共同探讨幼儿教育的方法,分享观点与经验,而不是仅仅告诉家长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2.对家长要求适度
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负有共同的责任。幼儿在幼儿园发生的问题,虽然有来自家庭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但是幼儿园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毕竟幼儿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幼儿园。我们可以要求家长配合工作,但是不能向家长“告状”。“告状”是推诿责任的表现。应当和家长交流情况,共同探讨教育幼儿的方法。
3.家园互惠
家园合作,不能仅仅把家长当作利用的对象,尤其是财力、物力、人力的利用对象。争取家长的合作与支持,要以家长自愿为前提,不能采取摊派、让幼儿传达幼儿园的要求等方式,硬性要求家长的支持与合作。要让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实际体验到这种参与对幼儿、对家庭生活的好处,体验到幼儿园对自己的尊重。仅仅让家长单方面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付出”,是不能真正调动和发挥家长参与和支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的,也不能真正形成和发展家园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家园合作教育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和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两大类。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并没有什么非常明确的区分。
(一)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
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各方面的表现,了解教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时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二是充分发挥家长作为教育资源的作用,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1.教育活动开放日
教育活动开放日可以是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对幼儿园整体环境设施设备与师资力量等情况的参观、访问,也可以是幼儿入园后的一日或半日活动的参观与听课。入园前的开放日,可以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来园,熟悉新教师和新环境,消除陌生感。而入园后的教育活动开放日,可以让家长从整体上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从而解除家长的忧虑。对于教育活动开放日,幼儿园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事先要向家长介绍一日活动的目的和完整的活动计划,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应指导家长在活动过程中如何观察。事后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参与精神,广泛听取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应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要避免形式主义的走过场,活动结束不了了之,达不到开放日的真正目的。
2.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
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孩子的进步。举办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的目的就在于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并给他们以教育的信心和方法。教师在策划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时,首先应注意对每个幼儿各方面的进步要有充分的了解,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进步,并且这种展示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有知识的掌握,又有能力的表现,更有良好品德的展现,而不是只集中在音乐、舞蹈或绘画等方面。要让家长从孩子的表现中,不仅仅看到孩子的进步,更从中学习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3.接送交谈与家访
这是一种以访问、谈话为主要方式的个别交流形式,主要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在日常接送孩子过程中的交谈可以简短些,交谈内容可以是孩子日常的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当然也包括成功的经验。教师的家访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在家访过程中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家访要事先与家长约定时间,不做“不速之客”。教师要注意,家访不是“告状”,“告状”式家访不但不能因家访而建立合作的关系,反而易对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产生破坏性后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满怀真诚和爱心,注意讲话方式,全面分析、介绍孩子的情况,多表扬孩子好的行为表现,以建议的方式请求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4.家园联系册
这是一种书面形式的个别交流方式。家园联系册因内容不同而有区别:一种是由教师根据幼儿在园情况、家长根据幼儿在家情况而撰写的,其内容可以因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异;另一种家园联系册的内容是固定的,有的甚至是用项目的方式呈现的,如生活卫生习惯、动作发展、学习能力、语言发展、行为习惯等,教师或家长只需在上面打钩即可。相对而言,前者更为自由一些,适合于阶段性的专题联系;后者更为全面一些,适合于经常性周期使用,但其内容一般包括幼儿的表现与教师或家长的建议。
5.便条或电话联系
简短的便条也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它往往只有教师的寥寥数语,就可把孩子的点滴进步传达给家长,画了一幅新颖的画、帮助了小伙伴甚至是小手洗得干净都可以成为便条的内容。便条可以密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增强孩子学习和家长教育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便条的内容应自然、真诚而有意义。否则,便条如果流于形式,就失去了交流的价值。电话联系是借助于现代通讯工具而进行的一种交流方式。它不仅可以存在于家长与教师之间,同样也可以存在于家长与家长之间。比起家园联系册或便条来,电话联系不仅可以传达孩子的行为表现,还可以就孩子出现的问题商讨解决的方法,显得方便而快捷。
6.参与教育活动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请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特长的家长作为教师参与教育活动和幼儿园亲子同乐活动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借助于家长中不同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等教育资源配合幼儿园教育。其具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请家长来园做临时教师;另一种是教师事先联系好,带领幼儿去家长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现场教育。二者都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同时也发挥了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唤起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亲子同乐活动既可以是家长携子女来园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游戏活动,也可以是家长携子女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外出郊游活动。这是一种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情感交流的集体活动形式。幼儿园亲子同乐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幼儿和家长的主体性,特别要注意自己对家长、幼儿的平等态度。
7.参与管理活动
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最常见的形式是组织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可以有园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3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家长委员会分别参与相应的管理工作。家长委员会的组成成员应为那些重视子女教育,热心社区工作,有责任心,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家长。家长委员会参与的主要管理工作就是促进家园合作,包括促进家园之间的信息联系,保证交流渠道畅通,协调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发动和组织家长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优势,开展各种配合幼儿园教育的活动;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满足家长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需要;向幼儿园反馈家长的意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决策和监督。家长委员会还可以在幼儿园为全园师幼和家长组织联欢会,为改善办园条件而组织义卖、捐献等活动。作为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应与家长委员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为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创设有利条件。
8.为幼儿园教育提供资源保障
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的功能。幼儿家长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育儿经验,是幼儿园有效的教育经验来源;家长们不同的知识和职业背景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家长中各种英雄模范人物、能工巧匠、科技文艺人才、离退休干部、军人等,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来源。
(二)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亲职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是一种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成人教育。在亲职教育中,家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他们需要向亲职教育的指导者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根据这样一种性质,亲职教育应注意内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大致可有这样一些内容:宣传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如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与爱子观;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原则;帮助家长学习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幼儿园亲职教育的形式多样,在美国,幼儿园专门设置亲职教育设施,由心理学家和辅导老师主持对年轻父母和家长进行亲职教育。其主要实施方式如下:①由专家主持有关父母教育的讨论会、座谈会与演讲会。②由教师工作委员会指导研究或编制电影,推广传授。③编印内容有趣的指南及专题手册,供父母阅读参考。④运用通讯答问及函授方法,为父母个别解决问题。⑤普遍注意有关心理卫生及戏剧与电影演出。⑥举办家庭露营,利用野外生活增进父母子女间的了解与影响。⑦成立家长—教师咨询协会,加强家长与教师的联系,请家长支持教学活动并组织研讨会,学习与增强养育儿女的能力。⑧强制亲职教育的施行,在一些低收入社区的公办托儿所,幼儿母亲每月强制去托儿所接受育儿知识的教育,以改善其教养方式。⑨推行亲职教育方案,从怀孕开始,就在专业人员辅导下,学习如何有效地养育儿童。⑩亲职教育训练中心负责推广、研习儿童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例如由父母将教养儿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扰提出来讨论,主持人则从旁做适当的辅导。
在我国,亲职教育通常在幼儿园开设的家长学校进行,大致有以下一些形式。
1.家长会
家长会大多由家长集体参加,其内容相对集中于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类型有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家庭教育专题讨论会等。专题讲座是邀请专家或由幼儿园教师就某个问题做全面系统的讲解,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有实践操作上的指导。例如,对刚入园幼儿的家长开设的“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教育要点”的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家庭教育专题讨论会主要是在家长与家长之间进行,也可由教师主持,但教师做主持时应有平等交流的态度。发言者要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主持者要注意因势利导,并适当地进行小结。召开家长会要制定详细计划,包括目标、主持人、时间与地点、对象、内容、形式、准备、具体步骤与过程。会后要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是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家长的意见反馈来进行。
2.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或“家长教育专刊”等是以文字的形式定期对家长进行指导的一种形式。其内容可包括家园合作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方面可有儿童身体与心理的发展、家庭营养知识、家庭教育方法以及新的教育观念与实践等;幼儿园方面可以有幼儿园近期的教育活动或重大活动、孩子的作品等;当然,也可以给家长留一点篇幅,供讨论、谈心得体会、提意见或建议等。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家长园地”或“家庭教育专刊”也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另外,“家长园地”或“家庭教育专刊”要注意定期更换。
3.家教现场指导活动
这是一种相互观摩、直接指导的方式,常常是由教师通过对幼儿出现的问题或家长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设计,家长通过现场观摩来学习。
4.家长沙龙
家长沙龙主要是为家长提供宽松的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机会,可以由幼儿园提供场所,也可以由家长自愿在自己家里组织。定期举办,自愿参加。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但组织者需平等地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并予以适当的总结。
5.家庭互助组
家庭互助组是幼儿家庭之间的一种在家庭教育方面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形式。家庭互助既包括物质上的互助,例如临时帮助照看家长出差的孩子以及组织服装、图书、玩具方面的交流,也包括精神上的互助,例如当一些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别的家长的关心与指点。家庭互助组也可以组织儿童的同伴交往,解决当前大多数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而可能产生的社会化方面的问题。家庭互助组本着自愿的原则,侧重于教育方面的互帮互学,避免功利化的做法。
6.社区教育基地
社区教育基地是幼儿园亲职教育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幼儿园可以联合社区部门,邀请热心幼儿教育的社区内各界人士,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园外教师队伍,共同创建社区教育基地,既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配合幼儿园教育,又开展对家长的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真正达到双向促进。
总之,不管是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还是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其评价的标准就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发展以及教师的自我成长,并且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儿童的发展上。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其中起着领导作用的幼儿园应将家园合作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使之制度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全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