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37000000092

第92章 薛安大战高思继

当日,两军对敌,梁兵大将白马银枪高思继挺枪出马,晋王这边大太保李嗣源更是不打话,也挺枪出战,二将这便斗了起来,乒乒乓乓的转瞬间这二人便战过了四五十余合,这边白马银枪高思继诈败拨马逃走,大太保李嗣源见状也不细想,便连忙引军紧紧追赶而去,一直进入到了梁兵步兵军阵中来。可是这个大太保李嗣源哪里知道高思继他的心思啊!这个高思继早就已经事先做好了埋伏只等敌军大将冲进本军大阵中来,只见的李嗣源进入到自己的埋伏圈之后,高思继急忙用手一挥,指挥着自己部下的五千骑兵一齐涌出从晋兵背后兜了过来,团团的将李嗣源围定在了中间。这个大太保李嗣源在中间,横冲直撞,左冲右突,可是即便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可就是不能冲得出这个敌军的重重阻隔,军师周德威与大将樊达见状急忙带领着军兵对着敌军大阵冲锋了数次可是每次都是高思继指挥着军队杀败,无功而返最后一次竟然还被敌军将他们二人给冲击的各自溃散而去。

晋王李克用在城楼上看的真切,眼见大太保李嗣源被敌军团团围困在了垓心之中,顿时慌了阵脚,急忙出声询问众将道:“众位将军!你们谁人可以出马,杀败敌军以便救回我那鲁莽的孩儿李嗣源啊?”飞虎大将军李存孝帐下副将薛阿檀听罢,急忙出声答道:“大王!小将不才,愿往!”晋王李克用听罢,对着薛阿檀拱身一拜道:“多谢!”随即便下令,命大将薛阿檀立刻披挂上马,引领着部下军兵约莫数十骑以攻击姿态出城。晋王李克用则率领着剩余诸将士立即复又登上城门楼上擂鼓呐喊,以助其威。

只见的大将薛阿檀率领着军兵冲入敌阵,在距离着被敌兵紧紧包围着的大太保数里之遥便与李嗣源大声呼喊打着招呼,李嗣源耳中听的来声,扭头急忙观看,只见的薛阿檀大叫一声,飞身渡过了地上的数道浅沟,往自己的身边冲了过来,不仅是这个薛阿檀奋勇争先,就是他所带来的众将士们也众皆奋力而过。

待的薛阿檀渡过浅沟之后,便独自匹马当先的率先冲进了敌军阵中,见人便杀,一时之间竟然连杀数十人,这可就惊动了敌军阵中的指挥着的大将高思继,只见高思继对着一员大将一指,随即说道:“看到阵中后来的那员大将了没有?”敌军大将答道:“将军,末将早已观察他多时啦!”高思继听罢,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你出阵,给我做掉他!”敌军大将听罢,便急忙翻身上马,冲入了阵中,迎着薛阿檀而来。这员大将是谁?这员大将姓谢单名一个墨字,只见的对阵副将谢墨迎着薛阿檀就冲了上来,结果没斗的几招便发觉自己不是对手,不能抵敌便夺路而走。

谢墨他这一逃走,薛阿檀便如入无人之境般便直至敌军大阵核心,几个起落间便将围困在大太保身边的敌军杀尽救走了大太保李嗣源,薛阿檀刚要走,却发现自己的退路反被李嗣源给封堵了起来,只见的李嗣源的手指遥指不远处的一处战斗地点,薛阿檀急忙回头看时,发现在距离自己不远处仍尚有数十骑本方军士在阵中与敌拼死厮杀,不曾离得重围而去。薛阿檀无奈只得复又回杀入了敌军阵中,只见的人影在马背上上下翻飞,手中大枪横拨竖打,所到之处敌军莫敢挡抵,如此一来便又再次救出了自己本军的这一彪人马。

薛阿檀待救得这一伙人之后,又站在马背上四处观看,发觉再无本方一人,便护送着自己本军的士卒们往自己的并州城城门而去,薛阿檀在士卒们撤退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担负着掩护的重任。待的本军阵中所有人能活着的能动弹的都进入到并州城之后,薛阿檀这才往自己营地的方向撤退!却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刚走出不远,便迎面正遇见敌军大将高思继拦住了自己的去路,这时的薛阿檀为了活命也只得奋武冲锋,手中大枪犹如一条怪莽一般缠着高思继就打,高思继一面要对付这个薛阿檀,一面还要指挥着军士们对敌军实施绞杀,再加上大太保李嗣源率领着本部人马一直在外围与敌跃马混战,不知不觉间晋王李克用的人马竟然将五候治下的五路军马大乱。

晋王李克用眼见敌军军阵阵脚已乱,便急忙派出飞虎大将军手下的另一名副将安休休,让他也率领着军士喊杀出城,随着双方大战,敌军渐渐吃不住劲,便缓缓退出了战场,薛阿檀和安休休二将见状也不追敌,便缓缓的踏着凯旋而归的步伐,进入了并州城中。

今日所发生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李晋王以酒重酬飞虎大将军李存孝的军功,却万万没有料到勇南公李存孝他确因此而染上了重疾,梁兵大将高思继一而再再而三的引领着部下众将前来索战,晋王李克用一而再再而三的避战不出,最后还是在飞虎大将军李存孝的鼓动下,众军这才出城与五候治下的五路军兵交锋。

可是李存孝也的确低估了敌军大将白马银枪的高思继,他哪里知道这个高思继竟能够单人匹马的先后大战大太保李嗣源、飞虎大将军帐下副将薛阿檀和安休休三人,不仅可以保持不败,他还在与这三人交战的同时还可以指挥着部下军兵对晋兵实施绞杀。待的双方各自撤退之后,双方均认为是自己的这一方取得了胜利。咱们暂且撇下谁胜谁败的吧,反正双方俱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梁兵达到了震慑敌军的目的,晋王李克用也达到了扑灭梁兵想要一举消灭掉自己的野心。因此他们谁说自己取得了胜利都不是不可以。其实要是梁兵帐下大将谢墨能多抵挡的一会儿,薛阿檀能不能坚持到最后也难说,最后的结果也就不会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弄成现在这种双方各自不胜不败的尴尬局面。

后人有诗对这个高思继赞道:白马将军久战持,嗣源受困计无施,阿檀奋勇冲开阵,谢墨奔逃始解围。

同类推荐
  • 文明帝国

    文明帝国

    一个史前发达文明的机械设计工程师,却在后世一个偏远的小部落中复活。没有金手指的他,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钢铁狂潮,引领了原始社会工业大革命,促进了三流部落的迅速崛起,建立全新的人类文明……形形色色的部落人种,不可思议的原始社会,与众不同的发展进程,新奇有趣的钢铁机器,啼笑皆非的文明冲突。一切尽在《文明帝国》…….Q群:29513599
  • 大时代1950

    大时代1950

    重生在日本,还是1950年?上帝啊,你是哪根线搭错了?神啊,救救我吧!
  • 大启帝国

    大启帝国

    “啊…明天那个娘要拿人参来了,我要快醒来啊,要不会给她一下补死克啊…我努力,我使劲,我努力,我使劲,我努力,我使劲……”慢慢的,王浩眼睛打开了,眼睛里一片模糊,慢慢的清晰,有罗帐,古香古色的屋子,床榻,扭过头,一姑娘伏在一旁,想是睡着了,再就看到古香古色的桌椅,梳妆台,柜子,还有衣服,这是古代啊…要不就是拍戏,但我不是演员,拍戏是不可能的了,看来那我就是穿越了,试着动动手,手能动了,再动动脚,也能动了,只是没什么力气。
  • 重生异世之帝国崛起

    重生异世之帝国崛起

    我是叶天。我重生到了异世天穹国。本无心做一代帝王。奈何实力不允许。既如此,我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
  • 悠悠南北朝系列(套装共3册)

    悠悠南北朝系列(套装共3册)

    悠悠中国史,数不尽风流人物。本系列书籍包括《纵横十六国(三国之后一个半世纪壮烈的十六国纷争历史)(历史新读系列)》、《悠悠南北朝之宋齐北魏的纷争史》、《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轻松讲述南北朝纷纷乱世。
热门推荐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幕后台前

    幕后台前

    新书,团宠大佬在娱乐圈开道观已上线,欢迎移步关注这是一个热血小编剧逆袭娱乐圈的故事。同时也是一对青梅竹马不停错过又再三相遇的故事。她说:“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算了吧。”他却说:“兵法又云:彼竭我盈,故克之。我们散不掉的。”非典型青梅竹马文。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对小伙伴们炫耀,“我家来客人了,是个好看的小哥哥。”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她对身边的同学说:“那个好看的小哥哥,我之前认识的。”第三次见面的时候,她对旁边的同事说:“那个男生和我认识的一个人很像啊。”第四次见面的时候,她对对面的他说:“你好,初次见面,请多指教。”可是,他却对围在周围的下属说:“家属闹脾气呢,别介意。”书友圈169799330
  • 惟有绿荷红菡萏

    惟有绿荷红菡萏

    《周易》中说过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的人“命”是一样的,“运”不一样。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似乎早已注定,任谁都无可奈何。
  • 妈妈对不起我好累

    妈妈对不起我好累

    亲自经历,写实手法,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在我三岁左右得了精神病,为了治疗花光所有。我的苦难从此开始……
  • 最后的疫种

    最后的疫种

    战争之后,是疫病的横行,是政府的崩溃,是人类被外来狩猎者追逐驱赶的时代。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为了更好地生存,布莱恩穿梭于废墟之间,在充满病毒与外来者的末世之中追寻着真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秦河入梦里

    秦河入梦里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初恋,虽别离,仍庆幸,青春有你。
  • 混乱之域

    混乱之域

    生存斗争混乱刺激从没有真正的对错人只会站在自己想站的位置你能在这里活下去么?
  • 识味

    识味

    青青是你的衣领,悠悠是我的思念。纵然不曾找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是你的佩带,悠悠是我的情怀。纵然不曾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独自徘徊张望啊,在城门西边的高台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三个月那样长。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李家有女,人称子染
  • 炉边话清史:从朝堂到市井

    炉边话清史:从朝堂到市井

    文史大家金性尧在注诗之余熟读清史,深谙清代掌故。此部作品是其有关于清史的随笔结集,包含读史札记、闲谈文化掌故、解读历史迷思、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以及点评著名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炉边话清史:从朝堂到市井》不同于一般历史类作品,并非编年史、大历史,而是在史海中撷取一些小掌故,编缀而成。金性尧功力深厚,深入浅出,评史论人议事时,文史结合,常有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