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汉庭的四位辅政大臣中,枢密使郭威我在老早之前在本书中咱们详细的介绍过,还有这个大将军史弘肇咱们也没有说过。
可是就是这个宰相苏逢吉咱们不曾详细的说过,那么下面小子我就给大家说一说这个大汉朝的当朝宰相苏逢吉。
苏逢吉,汉辖地长安(也就是现今的陕西西安)人,他的父亲名叫苏悦,在苏逢吉的母亲早亡后,他父亲独自一人带着年幼的苏逢吉生活,再也没有再娶妻妾,身旁也就只有一个苏逢吉侍奉着。
这个苏悦爱喝酒,虽然酒量不大,但却整天喝,而且不喜欢别人做的菜,只有苏逢吉给他做菜才肯动筷子。开始苏悦在蜀地做官,后来在刘知远的手下供职,很受器重,于是他便将自己的儿子苏逢吉推荐给刘知远,刘知远见到苏逢吉后,也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年轻人,就将他留在身边做了幕僚。
不得不夸赞一下这个苏逢吉。
这个苏逢吉是一个很会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人,他在刘知远的手下做事的时候,总是揣摩刘知远的好恶,留心其喜怒哀乐。刘知远平时很严肃,其他幕僚都不敢随便接近他,致使需要处理的文书堆积了许多,而苏逢吉则揣上一些比较急的文书,看刘知远高兴的时候就拿出来让他批阅,所以他办事很快,效率也高。由于会投其所好,办事得力,苏逢吉得到刘知远的提拔,做上了节度使的判官。
等刘知远当了皇帝,就将这个会办事的苏逢吉委以重任,让他做了宰相,命他草创各种制度,主持政务。
苏逢吉虽然没有多少才干,但他确实很卖力,也没有拖拉懒惰,只是办事时很独断,很多大臣对他有意见。对于别人还好,但他对郭威也多次乘醉羞辱,以致得罪了郭威和史弘肇等朝廷重臣,为以后畏惧自杀埋下了隐患。
苏逢吉靠善于钻营升到宰相这么高的职务,有了权力后,他的脑子里想的不是怎么为国效力,为民谋福利,而是相反,他想的是如何利用权力为自己捞更多的财物。
在五代时期,他在贪官的行列里还是数得着的人物。他索贿的方法也很多,索贿的对象包括一些地位很高的人,说明他的胆子也很大。
为了贪财,苏逢吉毫无顾忌,为卖官得钱,他违背规章制度,随意升降官职,以致有的文盲也能当官,弄到后来,地方的小官吏都成了那些地痞无赖们的天下。
李永吉从凤翔来到京城,苏逢吉看到了猎物,认为他是王室之后,手里肯定有奇珍异宝,就派人到李永吉的住处去,告诉他可以让他当一州长官,但他必须将先王的玉带拿来交换。
李永吉拒绝了,苏逢吉不死心,又心生毒计,让人到市场上买来一条不知什么样的玉带,说值几千缗,要李永吉买下来。李永吉忍气吞声地买下了,官却一直没有下落,原来被苏逢吉骗了一次。
苏逢吉还用同样的伎俩骗了客省使王筠一次。王筠在后晋的末年奉命到南方出使楚国,等他回来时后汉刚刚建立。
苏逢吉想王筠到南方走一趟,肯定捞了不少珍宝。于是苏逢吉派人到王筠的家里去,先许诺让他主管一州,但他要拿点宝物进献苏逢吉。
王筠只好将半袋子金银珠宝送到苏逢吉的府上,苏逢吉看到南方的钱财宝物,早将许诺的事忘到更南方的爪洼国去了。
但苏逢吉并不只是贪财食言,对于有的求职想做官而又有钱的人,他就让手下人去透露点消息,许诺高官美差,然后坐收钱物,卖官肥己。
苏逢吉的所作所为严重败坏了后汉的政治风气。为了钱财,苏逢吉还曾诬陷加害大臣,然后独吞其财产。
原来的后晋宰相李菘被契丹俘虏,带往北方停留于真定(今河北正定)。刘知远将李菘的住宅赐给了苏逢吉,苏逢吉贪得无厌,把李菘的所有属地和其他产业都霸占了。
后来,契丹被驱逐,李菘又回到开封。李菘对于苏逢吉占了自己的宅第并没有怨恨,而是承认了既成的事实,为了缓和与苏逢吉的关系,他还将他宅契送给了苏逢吉,结果苏逢吉认为他讥讽自己,因而忌恨在心。李
菘的弟弟李屿忍不下这口气,常说苏逢吉仗势欺人。但李屿也不知道避嫌,在和苏逢吉的子弟喝酒时也借酒乱说,话传到苏逢吉的耳朵里,苏逢吉更是怀恼恨。正巧有个部曲葛延遇因为拖欠了租李屿船的钱,李屿便打了他,要他还钱,葛延遇有个朋友李澄在苏逢吉的手下做事,葛延遇晚上住在李澄家,跟他说起此事,于是二人就密谋诬陷李菘私通契丹,苏逢吉根本不问详情,就派人将李菘抓了起来。
李屿经不起酷刑的折磨,屈打成招:"和哥哥李菘等兄弟以及家童二十人商议,一同放火作乱。"苏逢吉看到供词还不满意,为斩草除根,他又使出更阴险的一手,在李菘的供词上把"二十人"改成了"五十人",狠毒地将他的许多亲属也杀掉了。然后,苏逢吉心安理得地占有了李菘的家产。大臣们都为李菘叫冤,私下里纷纷指责苏逢吉。
由此便可以看的出来,这个宰相苏逢吉也不是一个什么好人。而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人。
咱们介绍完了苏逢吉这个人,也好为咱们接下来本书中苏逢吉所要遭遇到了事情,也就不为他感动委屈啦!
说不定各位还会拍手称快呢!
就在史弘肇和苏逢吉还有杨汾等人端起了酒杯干尽了杯中酒,还为了自己能不能做上枢密使一职产生了口角之后,郭威当时下也很是过意不下,于是便赶忙好生用言语解劝了一番。
就在众人的火气都放下去了之后,咱们这位火爆脾气的史弘肇又厉声说道:“安朝廷,定祸乱,必须得有我们这些个恃的了长枪大剑的武将,反观朝廷要你们这些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毛子们又有何用处?”
史弘肇本意是要说宰相苏逢吉的可是他自己用词不当却将满朝的文臣大臣们给带了进来。
史弘肇这句话说罢,首先便引起了王章的不满,只听的王章闻言,代为不平,便也插嘴道:“没有我们这些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毛子们,你们外出征战之时的军粮器械们从何而来。而且饷军财赋,又从何而出?史公你亦未免太过于欺人了吧!”
真是舌战,不是饯客。
史弘肇说出了这句话之后,便知自己口误,再听得王章的言语之后,便方才无言以对。
少顷席散,各自怏怏归第。
一夜无话,到的第二日。
郭威又于次日清晨再次入宫面见圣上汉帝刘承佑,对他入朝辞行,伏阙奏请道:“太后随先帝多年,具有经验,陛下春秋方富,有事须禀训乃行,更宜亲近忠直,屏逐奸邪,善善恶恶,最宜明审!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皆先帝旧臣,尽忠殉国,愿陛下推心委任,遇事谘询,当无失败!至若疆场戎事,臣愿竭愚诚,不负驱策,请陛下勿忧!”
肺腑之言!真真的肺腑之言啊!
汉帝刘承佑听罢,也只得对着郭威敛容称谢。
可是,你别看汉帝刘承佑在郭威面前表现的言听计从的,可是等到郭威走后,却就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啦!
待得郭威率领着部众既北而去之后,汉帝刘承佑仍然置诸脑后,不复记忆。
他汉帝刘承佑整天糊里糊涂的不干正事,可是人家他手下的那些个三五朝贵们,却是整日里暗争日烈,好似有不共戴天的大雠一般。
这一日又由王章在自己的府邸里置酒款待众朝贵们,在自己的府里宴集朝贵。
待的酒至半酣,菜过五味,王章为了提一提酒场的气氛,于是便对着众人提议大家都来做个行酒令,众人听罢无不拍手称快。
这个行酒令也就是大家拍手为节,拍节错误的人须罚酒一樽。
王章提出来了这个提议之后,大家都愿遵行,可是就是唯独咱们的史弘肇史大人他不干了,只听的他张开大嘴喧嚷的说道:“不行!不行!我是一个粗人,我不惯行此手势令,幸毋苦我!”
客省使阎晋卿,恰好就坐在史弘肇的肩下,在听了史弘肇的话之后,他便对着史弘肇耳语道:“史公何妨从众,如玩不惯此令,可
以自己一人在一旁先行练习一番,这个总比上阵杀敌来的简单些,我想这个也难不过你的!你一学便会了。”
说着,即拍手相示,史弘肇瞧了数拍,到也有些理会,因而便也立即应声遵令。
令既举行,你也拍,我也拍。轮到史弘肇的时候,他刚学会还跟不上人家的节奏,偏偏生手易错,不禁忙乱,幸由晋卿从他身旁指导,这才免了罚酒。
宰相苏逢吉看到这里,便对着天空冷笑道:“身旁有姓阎人,自无虑罚酒了!”道言未绝,忽闻席上豁喇一声,儿震得杯盘乱响。随后即闻史弘肇对着宰相苏逢吉诟骂声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