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高祖皇帝石敬瑭天福三年,镇州节度使安重荣结连并州铁笼山强贼孙飞虎二人一同作反,经常抢劫掳掠镇州和并州二州附近的居民,而且这二人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聚起了军兵二十余万,声言说要来进犯长安城,安重荣和孙飞虎二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大军便浩浩荡荡的向着长安城进发,这样一来,长安城附近各处州县的告急文书,便犹如雪片般从各处携本到京都洛阳告急。
在的长安城周边各处州县的告急文书到的京都洛阳城的时候,正赶上了晋王石敬瑭出兵打败了闽国的时候,石敬瑭刚说打败了王延政,解决了心头大患之后可以好好的歇一歇,让老百姓们好好的生养休息。
晋帝石敬瑭这一日设朝,左右文武大臣对着石敬瑭奏知了镇州安重荣并州孙飞虎二人在二州犯上作乱的事。石敬瑭一听,便勃然大怒,心说:“安重荣、孙飞虎你们这两个该死不死的混账东西,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看你们俩是活腻歪了,看来自己得给他们点教训,也好让他们知道知道马王爷到底有几只眼。”想到这里,晋帝石敬瑭便在这朝堂之上,对着殿上的众文武大臣们,出声询问道:“众位爱卿们,对于镇州并州二贼犯上作乱这件事,你们都怎么看啊?你们都给寡人说一说吧!”晋帝石敬瑭话罢,便见到汪太史首先对着自己,奏道:“启禀!陛下!臣我昨夜夜观天象,发觉毛头星横于紫微垣,此天象正应证了镇州分野,主干戈之兆。还乞陛下,能够调集得力干将一举将安重荣和孙飞虎此二贼诛除掉,永绝后患!若是迟缓,必有犯阙之祸啊!”圣驾石敬瑭听罢,汪太史的话之后,本就自己想出兵攻打他们二人,于是便立刻对着在朝堂之上的武将们,问道:“你们在场诸位,谁人可以领兵替朕去征讨此二贼呢?”晋帝石敬瑭言未尽,便从武将班中闪过了刚刚平定了王延政的大将刘知远来,只见的刘知远向前一步迈至大殿中央,对着晋帝石敬瑭,奏道:“陛下!微臣虽不才,但愿领兵前去征讨此二贼。”晋帝石敬瑭本就有意再次让刘知远领兵出阵,这下看到刘知远主动站了出来,倒是省了自己不少事,于是晋帝便立马准了刘知远的奏请,随即加封刘知远为镇南节度使、总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率领着兵马立刻向着长安城进发,歼灭叛军。刘知远听封之后,对着晋帝石敬瑭山呼万岁之后,便领旨出朝而去。
次日,沙场。天下兵马大元帅刘知远升帐点兵,待的诸将俱都到齐了之后,刘知远在点将台上向着台下的诸位武将们,一一用眼望了过去,突然发现手下有大将二员,看着眼生,便对着自己的副手询问道:“我怎么看着有两员武将眼生啊!以前怎么没有见过啊?”副手一听,便也用眼望了望那两名武将后,随即对着自己的顶头上司刘知远,回答道:“回禀,大元帅!这二员武将,一员姓史名弘肇,郑州荣泽人!”随即用手一指这个史弘肇。刘知远顺着自己副手的手指望将过去,发觉这个郑州荣泽人史弘肇生得浓眉大眼,好不精神。史弘肇一看自己元帅看向自己,便声似洪钟般,对着刘知远问好道:“元帅!”刘知远对着他点了点头,回礼。副手趁机对着刘知远说道:“元帅大人,这个史弘肇手中使的一把大刀,重七十余斤,有万夫不挡之勇。”刘知远听罢,心中更是惊喜。为啥呢?因为刘知远手中使用的也是一柄大刀,安汉刀。已经有不知多少敌将命丧于他这把安汉刀之下,也知道这大刀要是没有两膀子的力气是不敢轻易使用的,更何况是一把重约七十余斤重的大刀呢!
刘知远随即又对着副手询问道:“那么另一名武将,又叫做什么呢?家住哪里?”副手听罢,随即对着刘知远回答道:“元帅大人,这另一员武将姓郭名威,乃是邢州尧山人。”说着话又是用手一指这个邢州尧山人郭威。刘知远只见的这个郭威,身长九尺,膀阔一围,长得丝毫不比史弘肇差劲。刘知远看到这里,心中那是一个喜啊!副手随即又对着刘知远介绍道:“元帅大人!这个郭威,幼年时曾令人在自己的项下刺上了一只雀儿,故而人人皆称他郭威为郭雀儿,而且此人手中使的一根铁钢矛,上阵如飞,杀敌无数。”刘知远听罢,也对着郭威点了点头示意。
天下兵马大元帅刘知远今日点将,发现了这史弘肇和郭威两员虎将心中的喜悦劲那就别提有多开心啦!刘知远见郭威和史弘肇二人英雄了得,便将他们二人倚为了心腹之将,当下点兵有二十万,副将四十余员。一声炮响,大队军马浩浩荡荡的驶出京都洛阳,望着镇州安重荣的老巢进发。
刘知远倚重这两员大将,郭威可不是寻常人啊!他可是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最后一个朝代后周的建立者。郭威生于公元904年卒于公元954年,是后周王朝的太祖皇帝,邢州尧山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隆尧人,汉族,五代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在位时间951年—954年。郭威本为常氏子,幼时随母适郭氏,故冒姓郭,曾为后汉的螂都留守,后汉隐帝嫌“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激起了郭威叛变。950年冬郭威发兵南向,攻入开封,推翻了后汉王朝,951年2月13日,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郭威封自己的义子柴荣为晋王,广顺四年也就是公元954后周太祖皇帝郭威逝世,在位实际只有三年零半个月,终年51岁。郭威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郭威的政治、经济改革和统一战争,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为后来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名大将史弘肇也不是凡人,郑州荣泽人,父亲史潘,农民出身。在他小时候,史弘肇就和父亲不同,不喜欢下地干活,只知道整天游来荡去,耍弄拳棒,这个史弘肇可以日行二百里,快赶得上奔马了。由于只知练武不肯务农,被乡亲们视为不务正业,但史弘肇喜欢这些,也不管别人怎么说了。在后梁末年,朝廷下诏,命令每七户人家出一个人当兵,史弘肇就此参加了后梁的军队,由于他基础较好,武艺超群,被选入了禁军。后来又在石敬瑭称帝时,他被提拔为亲兵的一名低级军官。在刘知远被调到太原驻守时,又将他要到自己的手下,把他提升都将,并兼任雷州刺史。到这时,史弘肇总算出人头地,有了一些地位。此后,史弘肇为刘知远的帝业立下了不少功劳。
刘知远率领着大队军兵不数日便行进到了金井关,待的到了金井关后,晋军元帅刘知远便传下了将令,命令大军分扎下三个大营屯扎,左营命史弘肇镇守,右营命郭威镇守,而刘知远自己则自居中营。却说这个金井关的守关大将,一名姓戴名礼,家住幽州,另一名大将姓黄名叫文宝,这二人每人手中各使一把大刀,寻常人等都不能近身,因此这两人就成了并州铁笼山强盗头子孙飞虎手下的得力战将。孙飞虎也是因为这二人英雄了得,这才命令他们二将把守这头关金井关。这一日戴礼和黄文宝正在金井关上议事,忽然闻到小军报道,说:“晋王石敬瑭派遣自己的大将刘知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兵来到了关外。”
小校报告完毕之后,就退了出去。屋里的戴礼和黄文宝二人,却产生了分歧。为什么呢?因为主将戴礼的意见是坚守,而黄文宝的意见却是趁晋军远来疲惫,出关出其不意的冲杀晋军一阵。只听到戴礼对着黄文宝,商议道:“黄将军!既然晋军大兵来此况且领军大将刘知远百战名将,咱们也不要与他们厮杀,咱们镇守的这金井关关城险固难攻,我与你应多设擂木炮石,待的晋军攻城之时也好将他们打将出去。”副将黄文宝听到了主将戴礼的话,之后却摇着脑袋说道:“戴将军,你的意见我不同意。我认为,晋兵远来疲困,而且大军所扎营寨也尚未坚固,咱们何不趁此良机,由我将军,冲出关去杀他一阵呢?”戴礼听罢,任由他怎么劝,黄文宝就是不听。戴礼阻挡不住,也只得由黄文宝领兵冲下关,摆开阵势与晋军厮杀去了。
黄文宝带兵出关的消息,刘知远一早就从前线探马口中得知,于是刘知远也率领着大队晋军出营,到的阵前与黄文宝所率领着的贼军相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