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晚,乔府后院,灯光通明,乔国丈正看着周瑜的回信,阴沉的脸渐渐露出了一丝笑意,对小乔说道:“还是贤婿有办法,想出了这般计策,张传峰这可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咎由自取,怨不得人了。”
小乔刚才已把信中内容阅了一遍,只是觉得周郎这事的处置方法有些不妥,虽是说为东吴免除后患,但这时正值孙刘联盟抗曹之际,实是不宜为之,并且张传峰在东吴已为人所皆知的抗曹英雄,而这时用计杀之恐为天下人所耻笑,于是说道:
“父亲大人,我看这事实为不妥,虽说解了一时之气,但传将出去,必将对东吴名声有损,而为曹贼解恨也。”
乔国丈那里肯听,于是连夜往孙府见孙权。
竖日天刚亮,诸葛亮也收到了周瑜的文书,说道军情紧急,要他立刻动身前往三江口共抗曹军,诸葛亮应承了来人,并说道他立即动身。
诸葛亮见文书上所写的内容特提及一点,军营要地,要他切不可带闲人前往,于是心里知道,张传峰和高倩文已身处险境了。
自张传峰拒绝婚事之后,诸葛亮已是知道东吴必然有所行动,这一切皆在他的计算之内。
他当即对张传峰说道:“如今你二人实不宜在此地久留,我猜我走之后,东吴必有动作,恐对你等不利,如有情况发生,火速赶往江边南岸处,我已差子龙在那里接应了。”
张传峰大为感激,对诸葛亮抱拳说道:“多谢臥龙兄,你也多保重!”
诸葛亮入房收拾完行装,和来接他之人一同往三江口而去。
张传峰见诸葛亮已走,知道他两人也该走了,于是要高倩文入内整理一下行装,待午后再行起程。
这时庞统刚好踏门而入,来寻他两人,见是张传峰,忙上前打了招呼。
张传峰回了一礼,说道诸葛亮已往三江口大营去了。
庞统自那日茶楼相遇之后,和张传峰颇是投缘,这些日子经常前来驿馆,和诸葛亮、张传峰三人喝酒聊世间事,天南海北,甚是痛快。
张传峰和高倩文也从他那里长了不少见识,对他那套君主还权于民的见解不但很是新鮮,也极为赞同,心目中已是亦师亦友了。
只是诸葛亮认为这套方法应于天下大统之时才可实施,如今正值乱世,不宜行之,所以时常引论反驳之。
张传峰两人最怕见到的情形就是卧龙和凤雏之辩论也,为了各自不同的政见,双方从不让一步,经常辩至夜深,可是彼此也说服不了对方。
但对于张传峰来说,如果是碰到这种情况,他会装醉昏睡,高倩文则瞪着眼睛,装成一副不知所云的样子应付了过去。
张传峰心里其实极是赞同庞统之学说,正是因他全家为清庭所害,他目前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推翻那清庭,而庞统之学说则是点起他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有如梦初醒的感觉。
没错,就是一切都是为了民众,而不是为谁家夺那天下。
只是那孙大师却如今身在何处?还不得而知,身上那块玉佩至今还是碧绿的,也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那个年代?
正想着,不由分了神,听庞统又说道一事,这才回过神来。
庞统跟他说道离城三十余里处,有一山名叫宝溪山,山上有一座山寨,山寨上有匪兵一千余人,寨主名叫周云,副寨主名叫周宪,都有万夫不挡之勇,孙权已多次招安,但两人都不愿下山归附,于是派手下猛将凌统带兵围剿,那知只几个回合,凌统就被周云双锤杀得大败而回。
孙权本想自带大军前往,但因曹操已夺荆州,并有吞并江东之心,这才暂且休了这个念头。
如今三江口大捷,今天早朝,不由再提起此事,说道此患不除,如芒在背,又要再派兵围剿。
这时乔国丈出来献出一策,说道如今东吴全力对付曹军,不宜出兵,庞统能说会道,不如派庞统再前往山寨招安。
庞统知二人一唱一和,必定不安好心,此去自知必死无疑,但是没有办法,只得领命前往。
退朝之时,正遇那张昭,张昭向他推荐了张传峰,说道此人武功高强,可保他一路之安全,不如上门求之同往。
庞统一听也是,于是前来驿馆相求。
张传峰一听之下,欣然答应,便要高倩文在驿馆等候,自己随庞统同走一趟。
高倩文不依,一定要跟着前往,张传峰没有办法,只得依之。
这时门外来了两名孙府的管事夫人,说道吴国太要见高倩文,请移步孙府。高倩文这才罢了同去的念头,随那两名管事夫人往孙府而去。
张传峰看着高倩文远去的背影,心中浮起了一丝不安的感觉,但已答应了庞统,也不由得多想了,遂背起倚天剑,两人快马前往宝溪山,只盼早去早回。
这时孙府前堂,孙权和那乔国丈、张昭正听着手下之人前来禀报的消息,说道张传峰已随庞统起程前往宝溪山了。
乔国丈不由抚须大笑,说道:“此两人日后必为东吴之患,如今正好借贼人之手除之,瑜儿这一招,不愧是一箭双雕啊。”
张昭说道:“那庞统欺世盗名,实有不臣之心,如让他留于世上,恐对主公不利,周都督此计甚妙啊。”
孙权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心中稍觉可惜,像张传峰这般人材,如能为东吴所用,何愁父兄基业不保,只是周瑜既是如此安排,也由得他去了。
这时乔国丈又说道:“那高倩文已被我叫人带到内府去了,这时也差人严加看管,不让她离开半步,瑜儿说道此女他要许配于甘宁,让他好好为东吴效力。”
正当张昭和乔国丈抚掌大快之时,却没想到屏风之后有人在偷听,那人正是郡主孙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