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穿过门口的矮墙,我看见她正认真地划篾编着竹篱笆,旁边凌乱地堆着一些碎柴,离她不远处摆放着一个竹篮,有种随身起来就要去地里找猪菜的感觉。她的身后还是那间住了好几十年的屋子,长时间的烟熏火燎之后变成了一间黑屋,散发着腐朽和不安定的气息。然而,她的神态却是那样安然。
很多年了,她与她的房子构成了一个家的整体,就像那座房子的柱子一样,牢牢地支撑着这间小屋。她的儿孙们都从这里走出去,走回来。出生,死亡,嫁娶,悲悲喜喜地把一切呈现在她的小屋里,她的生活中。
听到我的笑声,她抬起头来,高兴地从屋子里搬出凳子让我坐。这个我称呼为奶奶辈的老人,整整85岁了,还耳聪目明,手脚麻利。许多不为我所知的故事,经过她没牙的嘴巴,一点一点地传递给我。她平静地说着,我不平静地听着,殊不知她慈眉善目的神态里原来隐藏着一段段不平常的岁月。
从前,我只知道她是地主家的小姐,识文字,知书香,懂礼仪。村庄里的人说起她的时候,最标准的说法是:她是识字人,我们是睁眼瞎。他们并不曾知道她十几岁就加入了地下党组织,十八岁就当了基层行政村长。当说起那些年争夺胜利果实的时候,她的神情里还闪烁着革命的光芒。
在我的印象中,有着这样经历的一个老人,本应该是领着国家离休工资,享受着特殊待遇的群体呀!而她却守着自己的贫困,安然地一天天活着,一天天老去。我问她为何不去找组织的时候,她说她想过,但因为能证明自己身份的那些证件已经被老鼠嚼成一包纸了,而当时她的哥哥有了工作,作为一个阶级成分高的人家,被“**********”整怕了,生怕自己的一点点差错就会毁了哥哥的前程,所以她宁愿选择沉默。
说起这些往事的时候,她像是在讲述一场别人的故事,既无埋怨,也无不满。我抬起头看着矮墙的外面,有拉着牛经过的,有赶着羊走过的,他们也如我们这样,每天都上着自己的班讨着自己的生活,然而,未必我们的心境一定比他们踏实幸福。
在每个人的活法里,谁也不能证明自己的生活一定比别人更有意义。这个我称呼为奶奶的老人,她把自己的苦难过成了一笔笔流水账,把手里能握着的幸福都编成了竹篱笆。当篱笆上长满牵牛花的时候,她一听到门前小黄的叫声,就知道是她的拖着长辫子的孙女回来了。多普通的念头呀,却化成一种叫作幸福的东西,从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的眼里流出。
其实,许多人也都如她这样活着,甚至还不如她这样活着,而她是看懂了那一季季的庄稼枯荣的人,所以,她才感恩地说老天每多赏赐她活一年,就能多看世道一眼。
也许人的一生,就只在一哭一笑之间。中间的长度,往高了说它是价值,往低处说它就只是活着。换了时间,换了地点,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平凡经历中慢慢老去。只是有些人受上天的垂爱多些,而有的人却受到的冷落多些。但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如老人所言,不问苦不问累,伸出十个指头,就能窥知每个人长短不一的人生。明白了这些,到底还要抱怨些什么呢?就这样活着吧,心安身安地活着,平常的人长些平常的智慧,不平常的人长些不平常的智慧,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