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身体在火车和飞机之外的地方停留,被人问及原产地时,许多人对故乡的辨识度竟然来自同一种美食——宣威火腿,这让我感到很惊讶。我天天面对的平常食物竟是异乡人眼中长久不衰的宠爱,心中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一个地方因人因物因事闻名,这已成为认知他乡的一种有效手段。最明显的就是对于一个名人故乡的争议,待一个人流芳百世声名远播时,许多人对他成长的轨迹就饶有兴致起来。于是,从他出生到成长再到死亡的话题便热闹非凡,人们以成为他故乡的人而骄傲。
尽管我的故乡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文明的碎片,但它一直是偏僻之所,隅居于滇东北乌蒙山下。在古代帝王黎民的眼里是蛮夷之乡,不毛之地,瘴疠直行,民风彪悍,若是被贬于此,无异于被宣判了死刑。殊不知,明朝著名状元杨升庵被贬谪到云南这片山水以后,过上了神仙般逍遥自在的日子,他曾数次来到宣威与本地名流饮酒作诗,并在杨柳可渡村前高耸碧绿的石屏上留下了“高山流水,水流云在”的摩崖石刻。
且不再说秦五尺道,亦不再言诸葛亮,这些丰功伟绩在许多地方都留下了痕迹,宣威这个小小的县城被隐藏在地图里,毫不起眼,绝不敌于声名显赫的大地方。荣幸的是,宣威却因得天独厚的气候出产了一种美食,并因此而声名大噪。
在国门尚还紧锁着的时候,民族英雄浦公在廷带着宣威火腿打入国际市场,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一时,宣威火腿的声名大震,在车拉马驮的原始运输条件下就远销海内外,深得口碑,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一个小地方经济的繁荣作出了莫大的贡献。
我不能想象当年一个以马帮起家的少年,在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才走出一条由小县城通向国际的道路。多少苦难多少辛酸都隐藏在了巨大的成功后面,人们只看到一个身材雄伟高大,目光犀利,神采飞扬的英雄,在小城的中央有千顷万厦的财产。风风光光的浦氏家族让人羡慕,受人尊敬,就连从那个府第走出的丫鬟仆人也比寻常人家的身份高出许多。
我更不能想象,在商业还是半遮半掩时,浦公的火腿加工居然以股份公司的面容出现了,别说是在一个小城,即使是在大城市,这也绝对是一桩新鲜的事儿。意识先进的浦公居然申请了注册商标,当后来人在展览馆看到这些匪夷所思的证物时,会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的蒙昧和浅陋。伟大总有伟大的不同寻常,成功总有成功鲜为人知的故事。这其间的曲折历程,在一段辉煌的历史面前,只一笔就代过了,在成功的面前,所有的奋斗都有被省略的理由。结果,永远是检阅人生的重要尺度。
当年,蔡锷将军率领的讨袁靖国军路过宣威,浦公生产的火腿为正义之师提供了丰富的军需供应。红军长征路过宣威,火腿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红军队伍缺衣少粮时的重要补给。含盐稍重的宣威火腿,既可当肉,又可调味,又当油盐,再没有比这更能体贴战士们胃口的东西了。
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和战争,摧毁了人民的生活,又带来各种各样的新希望。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喘息着,奋斗着,生活着。浦公的火腿产业同样经历着起起落落,大及身家性命之忧,小及兄弟不力资金不济。然而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急公近义的浦公不吝钱粮,救济百姓,接济军队,以铮铮脊梁顶起一片天空,为革命的胜利贡献了移山心力。
浦公最小的女儿卓琳,陪伴******从戎马岁月到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用一个女性的坚毅和果敢谱写了伟大而平凡的一生。她是我的故乡继火腿之外的又一张被世人认知的名片,然而她又是与火腿联系最紧密的人之一,正是她的父亲用火腿铺就了她走向革命的道路,让她成为故乡永远的荣耀。
在浦公的故居,有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名的“饮和食德”,这历来是对宣威火腿最高的赞誉。四个字所蕴含的意义被后来人无数次解读着,常读常新之感力透纸背。孙中山先生用他革命的火热赤心为宣威火腿做了最好的讴歌,为浦公高标的品行做了最好的注脚。还有云南督军唐继尧题的“急公好义”,滇军总司令杨希闵题“味美于回”,滇军军长范石先题“调和鼎鼐”……许许多多的赞誉让宣威火腿名扬海内外,被世人的味蕾收于当仁不让的食谱大全首席。
一只小小的火腿,当它与革命相联系,并作为某种必需品的时候,它顿时高大威仪,雄风四起。然而,就是这一只只长着绿毛的火腿,它从寻常百姓家走来,成就了革命的丰功伟绩,成就了宣威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宣威人用火腿换取生活的必需品,用火腿供养孩子们上大学,用火腿作为最贵重的赠品。以致这里的人们谨慎地对待一头猪的饲养,把它们当作家庭成员一样重要。只因它承载了太多宣威人的梦想。从浦公的马帮开始,一代代宣威人扛着火腿走出高坡顶,走向了新天地,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浦公的塑像静默在东山寺里,晚年笃信佛教的他,用他的善言善行给故乡树立了一种高大的榜样,人们景仰他,爱戴他,怀念他。他目光坚定地在那里守望着脚下的宣威城,守望着他用毕生心血制造的品牌——宣威火腿。后来人当以先生的德行为楷模,为宣威火腿的荣誉增添荣光。谁要是假冒伪劣抹黑了自己的品牌,谁就是历史的罪人,谁就是这片土地的叛徒。
当回望故乡的时候,每一次都忘记不了舌尖上飘荡着的味道,它鲜、酥、脆、嫩、香甜,久久地荡漾在舌苔上。无论何种吃法,都能让每一个吃过它的人记忆犹新。想家的游子归来时,母亲要做的第一道菜,必然是煮金钱火腿。香味四溢的时候,邻居们就闻到家有喜事的信号。离开家的儿女们的行囊里,最不能少的也一定是火腿。当你收到一个宣威人对你赠与火腿时,这必然是最珍贵最赤诚的馈赠。因为在宣威人的眼里,再也没有比火腿更美的滋味了。
我爱这片热土,再多的物华天宝,也比不上这只“身披绿毛,形似琵琶”的火腿带给我的喜悦更多,日日食,食不厌;天天想,想不尽。当有一天我带着火腿的味道站在异乡,客居他乡的故人们像是看见他们的亲人一样欢喜时,我深深地明白火腿已成为来自故乡最鲜明的标识,它有着乡音之外最容易辨识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