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谏诤:直言规劝,止人之失。
[2]有济:有利;有益。
[3]直谅:正直;诚实。
[4]贻:遗留。
[5]道:导。
[6]信:诚实;不欺。
【译文】
在朋友直言规劝时,必须从中求得有益之处,不能够自认为正直、诚实,使别人有难受的感觉,白白留下拒绝别人规劝的名声。朋友的忠诚劝告、善良教导还是其次的,积下了诚心以后再行动,自然会使人不忍心背负你。如果不诚实,就不能够随便说规劝的话。
【评析】
孙奇逢认为,朋友的规劝、启发固然重要,但自己是否有诚心还是第一位的。如果总认为自己是正直、诚实的,自己总是对的,那就是不听规劝与忠告了。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进步呢?
本分子孙最可喜
【原文】
善诒谋者[1],得一本分自守之子孙,数十年之家运,可保勿替。如其为贤人,为君子,则所以彰显其祖宗功德者,与山俱高,与水俱长。较之积财置产者,所得不既多耶?此等事,庸愚皆知之,贤知者不能也。
——节录自《孝友堂家训》
【注释】
[1]诒:传;遗留。
【译文】
善于为家产承继考虑的人,如果得到一个安守本分的子孙,则几十年的家庭运道,能够保存而不会更替。如果这个子孙是一位贤人,一名君子,那么他用来彰扬其祖宗功德的,与山一样高,与水一样长。与积聚财物添置家产者相比较,所得到的不多些吗?这样的事情,平庸愚蠢的人都知道,贤良智慧的人却不能知道。
【评析】
孙奇逢所说的家有贤良子弟,胜过家财万贯,即子孙的成才与否,对于一个家庭的盛衰是很重要的观点,至今仍不是危言耸听的。
凡事应留有余地
【原文】
言语忌说尽,聪明忌露尽,好事忌占尽。不独奇福难享,造物恶盈[1],即此三事不留,余人便侧目矣[2]。
——节录自《孝友堂家训》
【注释】
[1]造物:运气。犹造化。
[2]侧目:嫉视;形容怒恨。
【译文】
说话切忌把话全说完了,聪明切忌全部露出来了,好的事情切忌一个人全部占尽了。不光是奇特的福气难以享受,造化不圆满,这三件事不存在,其他人就会侧目而视了。
【评析】
这则家训强调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绝,要留有余地。否则,最终还是要倒霉的。
守业要区别本末【原文】
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一茅片瓦,守而勿失,此方是承家令子[1]。至于可久之德,可大之业,最易知,最简能,却视为身外之物,非祖父所留遗,任其颓败废弃,绝不肯过而问焉。其余轻重大小之衡,颠倒实甚,度非仁人孝子之心所安也。凡我同人,俱有守业之责,幸先理此业[2],保而勿失,则安富尊荣,与天无极,其受享岂可以言语形容耶?
——节录自《孝友堂家训》
【注释】
[1]令子:佳儿。对别人儿子的美称。
[2]幸:希望。
【译文】
前辈人创下家业,后辈人保守成业。一根茅草、一片砖瓦,守住它不致丢失,这才是继承家业的好儿子。至于可以持久的德行,可以光大的事业,最容易知道,最简单能做,却被认为是身外之物,不是祖辈、父辈遗留下来的,任凭它衰败废弃,也绝对不肯去过问。其他轻重、大小的衡量,颠倒得实在是太厉害了,估计不是仁义之人、孝顺之子心所能安的。
我们这些人如果都存有保守成业的责任,希望先治理这些家业,保住它们不要丢失,那么安稳、富足、位尊、荣耀,就会像天空一样没有尽头,这种享受难道可以用语言来形容吗?
【评析】
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但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难就难在守什么业。孙奇逢认为不能本末倒置,去守一茅片瓦,而要守“可久之德,可大之业”,这是很有道理的。
退让是先见之明
【原文】
甚矣,人心无足时也!逐日营营[1],总是愿外,不知富不可以求得。
越分妄求,余殃在后。贪人之有,有则为人所贪。如欲千百年富贵,此必不得之数也。昔有人自称为富贵之家,客曰:“富贵如何便成家也?富贵如以我为家,不应走向他家矣;既走向他家,是以我为逆旅耳[2]”。昔郭进建第成[3],坐诸匠于子弟右曰:“此造屋者。”指子弟曰:“此卖屋者。”
识者谓为名言。今人为卑官,则恨不享大位,及位高而颠踬倾危[4],回想卑官而受清宁之福,天上矣!布衣粝食,妻子相保,则恨不富贵,一旦祸患及身,骨肉离散,回想布衣粝食、妻子相保时,天上矣!人聪明强健,则恨欲不称心,一朝疾病淹缠,呻吟痛苦,回想聪明强健时,天上矣!古今来,无人不犯此病。若能先见一步,早退一步,必也明哲之士。
——节录自《孝友堂家训》
【注释】
[1]营营:往来盘旋貌。
[2]逆旅:客舍,迎止宾客之处。
[3]郭进:人名。生平待考。
[4]颠踬(zh佻):倾跌。引申为生活中的挫折。
【译文】
人心感到不满足的时候太多了!每日忙忙碌碌,却总是在意愿之外,不知道富贵是不可以追求得到的。越过自己的本分而胡乱去追求,留下灾祸在后面。贪图别人所有的东西,一旦自己有了又会被别人所贪图。如果想要有千百年的富贵,这样做必不会得到几年。曾经有个自称为富贵之家的人,外来的人对他说:“富贵怎么会成家呢?富贵如果以我家为家,就不应该走向别人家里了;既然走向别人家里,那就是把我家当做客舍了。”
过去郭进建造的房子落成后,叫各位工匠坐在子弟的右面,说:“这是建房子的。”又指着子弟说:“这是卖房子的。”有识之人都认为是名言。现在的人,当了职位低微的小官,就遗憾自己没能当大官,等到地位高了并危急欲倾时,又回想起官位低微却享受清闲、宁静之福的时候,简直是在天上了!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糙食物,妻子、儿女相依为命,就遗憾自己不富贵,一旦灾祸来了,骨肉分散不能团聚,回想起穿粗布衣服,吃粗糙食物,妻儿相依为命的时候,简直是在天上了!一个人在听觉、视觉灵敏,身体强壮健康的时候,却遗憾愿望不能实现,不能称心如意,一旦患上了疾病,呻吟不已,痛苦不堪,回想起身体强壮时,简直是在天上了!
古往今来,没有人不犯这个毛病的。如果能够先看到一步,早些退后一步,就必定是明智的人了。
【评析】
人心不足蛇吞象,古往今来,因贪心而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孙奇逢在这则家训中辨证地分析了位卑与位高、贫贱与富贵、体健与体弱的优劣,指出“贪人之有,有则为人所贪”,“越分妄求,余殃在后”。因此,只有能“先见一步,早退一步”者,才是“明哲之士”。这些道理发人深省。
孝养父母身心,两者不可偏废
【原文】
色难[1],服劳奉养[2],曾是以为孝乎?夫敬,不在养之外也;色,不在服劳奉养之外也。曾子养曾皙[3],必有酒肉,必请所舆,必曰有,则其敬与色可知已[4]。三必字,亦要看的活,孔子疏水曲肱[5],颜子箪瓢陋巷,亦有行不去时。故余尝谓养口体,未尝非养志也。矫而行之,则伪矣。此处岂容得一毫伪为哉?
——节录自《孝友堂家训》
【注释】
[1]色难:《论语·为政》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
[2]服劳:服事勤劳。也指做劳力的事。奉养:侍奉和赡养。
[3]曾子:春秋时鲁人,名参,孔子弟子。
曾皙:曾子之父,孔子弟子。
[4]已:语气词,用法同“矣”。
[5]疏水曲肱:《论语·述而》中,“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疏:粗。
【译文】
承顺父母,服侍父母,这些就被认为是孝顺吗?态度恭敬,不在奉养之外;面色愉悦,不在勤劳服侍之外。曾参奉养曾皙时,吃饭必定有酒有肉,外出必定有车,无论曾皙要什么必定说有,那么他的态度恭敬和脸色愉悦就可以知道了。这三个“必”字,也要灵活地看,孔子吃粗食饮清水,弯着胳膊当枕头,颜回吃一箪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也有德行不离开的时候。因此我曾经说过奉养身体,未曾说过不奉养志向。矫正过来再实行,就假了。在这个问题上怎么能容得下一点点虚假的行为呢?
【评析】
奉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则家训认为奉养父母既要“养口体”,也要“养志”,且来不得半点虚假,今天看来这仍是可取的。
家运盛衰全在于自己
【原文】
家运之盛衰,天下不能操其权,人不能操其权,而己实自操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男正位于外,女正位于内,即贫窭终身[1],而身型家范,为古今所仰,盛莫盛于此。如身无可型,而家不足范,当兴隆之时,而识者已早窥其必败矣。
——节录自《孝友堂家训》
【注释】
[1]贫窭(j俅):贫寒。
【译文】
家庭运道的兴盛与衰败,天不能掌握其主动权,别人不能掌握其主动权,实际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父亲慈爱、儿子孝敬、兄长友善、弟弟恭顺,男子在外面摆正位置,女人在家里摆正位置,即使终身贫困,但其立身榜样、家庭风范,被古今的人所敬仰,家庭兴盛莫过于此了。如果立身不能作榜样,家庭不能作典范,那么即使其家庭正是兴盛的时候,有识之人也早就看到了其必然衰败的征兆。
【评析】
孙奇逢指出,家庭盛衰全在于自己的言行做得好坏与否,而不是靠家财是否富有、人丁是否兴旺来决定。
居家以勤俭为要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