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
我来到澳大利亚的第一感觉是静,四周静悄悄的,森林、草地、大海、蓝天、白云都是那样地静谧,车如水流的公路上,听不到鸣笛声。就连人们说话,也是轻轻的。
我们住在会议中心。那天去找它时,路将我带到一个公园。穿过稠密的森林,浓阴过后突然开朗,一片偌大的绿草地展现在眼前,显然经过了人工的精心管理和修剪,草地微微起伏,荡起流畅的绿波,大树稀疏地点缀在绿茵中,看不到一幢建筑物。邦伯芮教授曾在信中告诉我,会议中心颇有气派。难道它是地下建筑?
我不知道还要走多远。儿时,外祖母对我们进行旅行教育的第一课就是“路在嘴边上”。然而,四野空寂,没有行人,没有喧哗的人声……只有远处传来几声缥缈的鸟叫……
我只有硬着头皮沿着似是主干道的路往前走。眼下是8月,从合肥出发,经香港,正是酷暑难当。一到墨尔本,却是冬末春初的季节。但繁花怒放,绿野滴翠,看不到冬的踪影。澳大利亚在南半球,墨尔本在澳大利亚的南方。我已走得浑身汗津津的了,眼前仍然只有绿树和草地……
我加快步伐穿越一片树林,正想着可能“柳暗花明”时,前面的林中真的出现了会议中心的建筑物,原来它藏在森林中。进到里面,来自各国的朋友正在三五成群,或坐或站着在亲切地交谈。大家都轻轻地谈话,静静地站着,会议接待处聚集了很多人,但也没有一声喧哗。邦伯芮教授、加拿大的艾伦教授都热情地迎了上来。
会议中心有几组建筑,演讲大厅、展览厅、演播室、服务中心、餐厅、各种大小会议室、宾馆,最高的是三层楼,和外界的环境显得无比协调。
后来,看到居民的住宅,大都是掩映在森林中,且多是平房。我的一位老乡董光浩先生,就住在山头上的一片森林中,从事蘑菇养殖业,我戏称他是“山大王”。他欣然同意。他们对森林的热爱,对大自然保护的精心,非常令人感动。
我就住在会议中心的附近。宁静的环境,再加上每晚会议活动结束时都较晚,我的瞌睡特别多,也特别好睡。
似是从遥远处传来一声又一声的鸟叫声。不久,鸟叫声愈来愈近,愈来愈清晰,愈来愈粗厉,这是一种陌生的鸟儿鸣叫。从音色、音质和穿透力的程度判断,应该是种大型的鸟类。我终于从沉睡中清醒,一个鲤鱼打挺,起床了。多年来的生活习惯,使我在清晨只要睁开眼就起床,绝不在床上再赖一分钟。
拉开窗帘,明清的晨光,满眼水绿,立即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屋外就是公园。在森林中已有散步和晨跑的人,还有母亲带着孩子玩耍。澳大利亚的动物种群独具特色:如多种有袋类的动物,譬如大家最熟悉的袋鼠;原始的哺乳动物鸭嘴兽,在进化史上更是赫赫有名……我这次虽然是参加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会议,但也想尽量多看一点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世界。既然是鸟鸣声将我从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早晨唤醒,应是有缘,理应去结识这些朋友。我带了一把花生米去看望它们。
鸟类在清晨有次活动高潮,喜爱鸣唱、游戏。高大的乔木和灌丛、草丛,不同的生境,分布着不同的鸟类。我正计划着从哪里开始,鸟的啼叫已将我引到草地中的大树下……
风轻柔地吹着,时不时还带来丝丝海的气息;绿草尖上顶着晶莹的露珠;一种大灌木上盛开的黄色小花特别灿烂……
嘿!七八只大鸟正站在枝头,羽色以灰为主,似乎还泛着绿辉;红喙,粗壮带钩锲形。这一特殊的形状,很容易认出是鹦鹉科的。两只在西边的枝上梳理羽毛,四只在高枝上互相追逐嬉闹,有一只一会儿从树上飞下,在草地上没走两步,又“呼”的一声飞到了枝上。它们都不时地发出粗厉的叫声,似是示威,又似在抒发快乐。
离这棵大树不远处,有三只另一种鹦鹉,形体比刚才见到的大,毛色也有差异,喙为黑色,叫声依然粗厉,但明显有差别。我没有带望远镜,而大树又高,无法分清是另一种鸟还是未成年的幼鸟。我国四川、云南的绯胸鹦鹉,幼鸟的喙为黑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基部逐渐染红,直到整个喙像红玉一般晶莹闪亮。这种色彩的变化,宣告它们已经长成,取得了参加追逐爱情的资格。
澳大利亚盛产多种鹦鹉,据说以纯白的凤头鹦鹉最为贵重。
我撒了几粒花生米在草地上。它们只在树头观望,有只尾翼特别宽长的鹦鹉,居然歪着头,看看我,又看看花生米,像是在思考和判断,但就是不往下飞。
我又撒了几粒花生米,并对着它,还吃了几粒。有几只鹦鹉飞下来了,但并未落到有花生米处,而是在附近,似是有些害羞,总是不往前走,甚至有两只还互相嬉闹起来。长尾没飞下来,仍然是将头左歪歪,右歪歪,看着我,看着花生米。一副老于世故、深沉的模样……
我再撒几粒花生米在草地上,又故作响声,吧嗒着嘴,咀嚼着……
它们依然不响应我的友好……
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挣脱了妈妈的手,小跑着来了,金色的头发,圆圆的脸,上身穿着艳红的羊毛外套,配着纯白的羊毛裙,特别可爱。她在地上寻到了花生米,捡起……我正要表示地上的东西不能吃,她蓝宝石般的眼睛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树上的鹦鹉,将花生米往嘴里送,竟然也咂吧着嘴,夸张地作吃香甜可口食物状,我忍不住笑了,多聪明的小姑娘!一股激情立即溢满心怀。
那个女孩又重复了夸张的吃花生米状……
终于,长尾的鹦鹉沉不住气,蹬枝展翅,像箭似的,射向草地上的花生米,迅速啄食。这一突然的戏剧性的变化,立即引得树上的、地上的鹦鹉们蜂拥而至。
没一会工夫,花生米已被啄完。但它们不愿离去,依然对着我和小女孩叫喊。直到这时,我才感到花生米带少了,只好无奈地向它们摊开手。
我抱起了小女孩,在她额头上亲吻着,感谢她架设了友谊之桥。她的妈妈在不远处幸福地微笑着。在大自然中,人们是没有年龄的。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只是对我笑。我才猛然想起,她不会汉语。过了一会儿,她才用手指着鼻子说:“尼娜、尼娜。”我想这一定是她的名字。
每天早晨,都是鹦鹉们将我唤醒,无论是午夜或凌晨两三点才睡。只要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立即起床,带着花生米,走到草地上、大树下,去追逐它们的踪影。那个叫尼娜的小姑娘也一定在那里。我们一同喂鸟、一同玩耍。两天一过,只要见到我出现在草地上,鹦鹉们就立即向我这边的大树飞来,啄食我带给它们的礼物;然后为我们表演歌唱和各种的飞翔姿势;直到快要吃早餐时,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说实话,开头听它们那粗厉的叫声,感到刺耳,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我们成了朋友之后,它们的鸣叫,如号角一般,在我心头回荡……
会议结束后的翌晨,我带的花生米特别多。一边和尼娜喂鹦鹉,一边告诉它们:“中午11点,我将返回祖国,感谢你们这么多天所给我的欢乐。”我特意将一枚大熊猫的纪念徽章,别到尼娜的衣上,她高兴得立即跑去告诉妈妈……我真的不愿和这些朋友们分别,禁不住三步两回首。奇了,长尾的鹦鹉并没有和同伴飞回树上,而是一直伴随着我,飞翔的速度比我步行要快,于是,它在天空盘旋、等待……鸟也知情……
小尼娜也跑来了,我只好时时等她,直到我再一次抱起她,看着天空的鹦鹉,深深地亲着她的额头……鹦鹉大叫一声,才折回了头。
回来后的第二年,我在四川,向老朋友胡铁卿说了这段经历。他默默地听完,并没有发表什么感想。但在我离开成都时,他却送了我一只腓胸大鹦鹉,并特意说明,是向一位养鸟的朋友讨的。
这只大鹦鹉几年来一直生活在我的走廊上。我们并没有调教它学着说话,只是让它自由地歌唱;闲时,我和它还聊聊天。它也喜欢瞪着眼、歪着头审视、沉思,一副哲学家的派头,但来访的朋友较多,久之,它学会说声“你好”,那声音莽莽的,很豪放……这时,我总是特别怀念远在墨尔本的“长尾”、金发的尼娜……
后记:孩子们与动物幼仔之间沟通的本领,常令成人异常惊奇。
多年前,在平武,一个孩子与从山野救护回来的大熊猫幼仔的友谊,曾广为流传。孩子知道它的喜怒哀乐,以至于从事保护工作的父亲,常常需要他来翻译。
这是否因为人类和野生动物原本就是朋友?
2008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