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的点画互相钩连牵引,书写简便而快捷。特别是艺术化了的草书更要在文字的结构和运笔顺序上施以变化,借以丰富艺术表现力。两千年来,历代书家们不断地摸索、创造、发展和完善,总结了一整套草书结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递嬗相传,约定俗成沿用下来,成为古今书家作草书时共同遵守的法则。草书结构变化具有以下特征。
1.源于篆隶
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章草源于隶书,故今草有些结构至今仍保留有隶书的遗意。有些今草则径从篆书化来。如:
(1)源于篆书“方”:篆作①,草作②。
“泰”:篆作③,草作④。
“武”:篆作⑤,草作⑥。
(2)源于隶书
“师”:隶作⑦,草作⑧。
“号”:隶作⑨,草作⑩。
“存”:隶作,草作。
2.缩简笔画
以示意的方法把一个字的某个结构或长画缩成一点。例“都”:草作,把长竖横成一点。
“皮”:草作,把长撇缩成一点。
“犹”:草作,把“酋”旁的下部分缩成一点。
3.连接笔画
把一个字的许多笔画连接成一笔或二、三笔,以简练的线条概括字的轮廓。连笔,有以下凡种情况:
(1)把多点连成一画。例如:“然”:草作(,把字下四点连成一画。
“汝”:草作,把字左三点连成一画。
“舜”:草作,把字上三点连成一画。
(2)多画连成一笔书。例如:
“老”草作,把六画连成一笔。
“馨”:草作,把二十画连成一笔。
(3)变直笔为曲笔。连接笔画成弧形曲线,使线条圆活富于变化,亦增加字的动感。如“寺”草作。
(4)实连和意连。行笔时笔画间断而笔势仍接续的为意连,意连多为虚笔所致。如“不”草作。草书中几画不间断地连写在一起为实连,如“明”草作。
4.省减笔画
省去某部分结构,减少笔画,但仍保留字的梗概。如“尉”草作,省去“示”。
5.点符借代
以一、二点某个形体为符号,代表字中的复杂结构。例如:“夏”:草作,以一点代表笔画较繁的上半部分。
“阑”:草作,以一画代表“门”。
6.借笔成形
以点画互借、左右相倚、上下共用等方法组成新的结构形式。如“枫”草作,借“木”旁之撇为“风”旁之撇。
7.缺左实右
把形体对称的字省去左边,保留右边,是部分草书结约的定俗成的规律。如“尚”草作。
8.偏旁并写
如果一个字的结构是两个相同的并列偏旁,常可以通过借用合并写在一起。如“林”草作。
9.改变笔顺
为了书写的便利,增加线条的连贯性,减少重新提笔的次数,草书的书写顺序不以楷书的笔顺为先后顺序。有的先写始笔,再写末笔,然后插中间笔,有的先写中间笔再写始笔或末笔,如“手”草作。有刚还改变笔画原来的方向的位置,使草书结构发生变化。如“成”草成,变横下撇为横上短撇,又斜戈右趯为直笔左趯。
10.挪移位置
改变笔画在原来字中的位置,组成新的结构形式。如“野”草作,将“田”下“土”移于“予”下。
11.并借偏旁部首
通过广泛地合并借用,以某一个符号去代替许多不同字义的偏旁部首,或者字中某部分结构,因此出现了繁多的形体相近的字。常用的字符有~等。
12.补笔完势
以点为符号补充草书结构的不足,缀而不赘,如“神”草作。或以点为符号,代表字中某个点、画或偏旁部首,如“别”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