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前期金文,仍保留着殷代多子族卜辞特征,书体有流丽的曲线,其代表作有《周公殷》,笔画锐利,始终一贯,其中有肥笔的、粗笔的,更保留殷代金文生机勃发、笔力坚韧的特点。字形整齐,结体和谐,流露特有的俨然之势。由成王入康王时代,字形虽仍整齐,但其气魄已失。且过于形式化。其中的大盂鼎文字,则发挥了独特的雄健笔意。它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西周中期的金文,字形小而整齐,笔画减瘦,大体上纤细而缺少变化。
西周后期金文,则已疏密平衡,雍容典雅,如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长篇铭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书体整饬,有条不紊,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帖,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其应为此时期的代表杰作,已经形成大篆的雏形。至于春秋战国金文,则大多体长画细,形成小篆的风格了。这一时期还有一件伟大的作品——《散氏盘》。《散氏盘》是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练,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唯《散氏盘》而已。”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西周金文和商代甲骨文比较,具有如下特点:1.直观表意。结构形态减弱,便于书写的符号形态增强。例如虎、马、犬等字,无论是单独成字还是作偏旁部首,几乎既不再用甲骨文中那种以双线条勾勒其躯体的写法,也不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是注意了最突出其特征的部分,以便字形的区别罢了。把象形字向不再象形化的符号推进了一步。不过也有极少数字,例如那些族徽性的字,还保留着比甲骨文字更原始、图画性更强的形态。
2.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趋向定型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形旁之意相通而混用的现象大为减少。如甲骨文中的“牧”字,有从牛、从羊、从马等几种形,西周金文中则只用从牛一体,淘汰了另外两体。第二,偏旁部首的位置有了较多的固定。例如“彳”旁,甲骨文置于左右都可以,西周金文则基本上固定在左边。第三,异字同形、合文、反书等现象大为减少。从总体上看,西周金文是朝着定型化方向发展的,不过同字异构的现象仍不少。
3.形声字大量增加。一是在原独体字上增加形符和声符,使之变为形声字;新造的字多为形声字,例如《金文编》食部所收的19个字,除4个甲骨文已有之外,新造的15个字中有13个是明显的形声字。有人曾统计过,甲骨文中的形声字只有20%左右,而金文中的形声字已达到50%以上。
4.在书写形式上,越来越注意字形与铭文整体的协调、美观。由于铭文是器物所有文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书法家对每个字的结构、用笔和整体的章法布局都极尽精美之能事。如果说写刻文字的讲求书法,在甲骨文中表现得不够普遍、明显的话,而在西周文中却是随处可见了。
三、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的种类很多,有用毛笔写在竹简上的简册文,有写在缯帛上的帛书,有写在玉片上的盟书墨迹,有铸(或刻)在铜、铁器物上的铭文、符节文和货布文,有刻于石上的石刻文,有镌为公私印章上的玺印文等等。这些都是可见于出土文物上的战国文字的真迹。此外,许慎《说文解字》中所收的古文和籀文、三本石经中所收的古文等,也大都是当时人们所见到的战国文字。战国文字的材料众多,字体也各具特色,因此无论哪一种附着物上的字体,都不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所有文字,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字不能像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那样以其附着物来命名,所以用时代来命名,统称为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形体歧异多。由于群雄割据,《说文解字》中语“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已而皆去其典籍”,再加上连年战争,诸事急迫,被御用的文化人不能像西周一统天下时那样从容不迫地精心书写,于是写字作书每每越出常规、任意省改、草率从事而求急就,因而造成了严重的“文字异形”的局面。同一个字不但在不同的地区构形有歧异,而且在同一个地区不同写手的笔下也有不同。由于这一时期汉字的随意性过大,因而字体出现了大量无规律可循的省变或讹变。不过从总体上看,战国文字还是上承甲骨文、金文,下启小篆、古隶的。某些金石器物上的文字仍保持着西周金文的遗风。比如秦国的石鼓文,既明显地表现出与西周的虢季子白盘相接,又与秦始皇时代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的小篆相通,所以战国文字是古汉字由西周金文演变为秦代小篆的过渡桥梁。另外,某些简册文,例如包山楚简,其形体的变化与用笔的特点,已有隶书笔法的韵味。秦汉之际流行的古隶与之一脉相承。综观历史的发展,多歧异战国文字不但反面促进了秦代对文字的统一和改革,而且为后来汉字形体的突变——隶变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小篆
小篆取自史籀大篆,即籀文中简化,整齐而造成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许慎的《说文解字·序》中语,为了尽快改变战国时代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秦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传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省改,谓之小篆”。
小篆是古文字时代的终结,它的主要特点,首行是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基本上做到了定型化。其次是书写形式要求整齐划一,笔画不论横竖曲直,一律用粗细均匀的线条,字的结体这样一来,古文字中的象形象意字就被进一步抽象化、线条化、规整化,从而也就更加符号化了。原有的“画成其物”“视而可识”的直观表意功能继金文之后进一步减化,以至在许多字中已经完全消失。整个构形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强。汉字的构形系统从甲骨文开始就具有了,它是以一定数量的基本构件为基础、以构件的一定置向为外部平面组合的模式、以构件在内部的不同层次组合为构形理据而形成的。
经过全面整理的小篆,其基本构件更加纯净,外部的平面组合和内部的层次组合调整得更为合理、规范和完善,从而使汉字的整个构形系统得以巩固和加强,为后来今文字(隶书、楷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始皇利用政权的力量来统一文字,推行小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很快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字异要丛生、形体杂乱的局面。这对增强汉字的社会职能,对促进民族的团结统一的文化、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小篆与各体书法:昔人有“非究于篆,安能得隶”的说法,因为隶法源于小篆,习篆也正是习隶。隶书与楷书字体,首先讲求横平竖直,正合乎篆书的基本笔法,篆书结体贵匀整,隶、楷书也讲究匀整,篆书写得准、熟练,再写隶书、楷书,也就自然匀整。写行书、草书要活泼生动,需有善于画圆的工夫,篆书多半圆或圆形的笔画,到了婉通的火候,写行书、草书,格外活泼生动,曲尽圆转之妙。篆书笔法是各体书法的基础。如汉隶中的《夏承碑》,笔法介乎篆隶之间,仍多圆转之处,是可证篆通于隶。
学隶、楷、行、草各种书法,本来并不一定要先写篆书,不过倘是能够先写篆书再写隶、楷、行、草,就更容易悟得笔法。弘一大师教写字方法:“须由篆字下手,每日至少要写五百个,再学隶,入楷;楷成,学草。”其顺序也是先由小篆入手。小篆临好之后,才可以临钟鼎,写甲骨,摹一切古篆,才有笔法和笔力,有气韵和神味。
小篆由籀文整理而成,曲线圆写,笔画统一匀称,结体谨严,遒劲庄重,兼而有之。在中国文字及书法艺术上,都有极大的影响,许慎编《说文解字》十五卷,即以“小篆”为主要文字依据。故知小篆是一切篆体的正轨,学书法者,不可轻之。
五、隶书
隶书是由古文篆文演变而来,是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据说是秦人程邈所创。小篆虽然整齐规范,但其形体回环,极不便于书写。相传秦始皇时代有个叫程邈的人,得罪下狱成了徒隶,在狱中对小篆进行改革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对此很欣赏,给他免罪升官,于是把他拟定的字体称为“隶书”。其实,据现在已出土的文字资料看来,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民间早已有隶书的萌芽,即便程邈真有其人其事,他也不过是作了些收集、整理和加工的工作。隶书又分“秦隶”与“汉隶”。“秦隶”结体浑圆,相近与篆文,多用方笔,又称之为“古隶”。“汉隶”世人又称为“八分”体,变圆曲为方直,结体宽扁,逆笔突进,波磔呈露,此种字体,因演变为“汉隶”。
古隶,自秦至西汉,乃至东汉初,为“古隶”通用时期,传世碑刻文字,有秦量、秦权、汉代陶陵鼎盖铭、鲁灵光殿走刻、五凤二年刻、莱子侯刻、祀二公山碑、开通褒斜道刻等。1957年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震惊了考古学界和书法界。它的出土,使现代书法家们眼界大开,亦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隶的资料。秦隶在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既有后世隶书的特征,又包含了篆书的特点。古人说:“篆之捷隶也。”此说法不无道理。从“快”这一意义上说,秦简为毛笔墨书,只有毛笔的运用,篆书的快写,才真正将中国书法向隶书的方向推进。
汉代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400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因此,两汉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刘勰《文心雕龙·碑》中语:“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因此,东汉隶书进入了形体娴熟、流派纷呈的阶段,目前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中,表现出琳琅满目、辉煌竞秀的风貌。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的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
后汉200多年间,是“八分”体的全盛时,在此期间,所有碑碣,多采“八分”字体,数不胜数。传世的拓本约有100余种,东汉年间的碑碣,如石门颂、乙瑛、礼器、华山、史晨、西狭颂、熹平石经、韩仁、尹宙、曹全、张迁诸碑,这些碑的字体,有纵长茂密者、有宽平疏落者、有骏爽疏宕者、有高浑凝整者、有华艳秀丽者、有丰厚温润者,无不各极其态,琳琅满目,蔚为大观。但如仅就“八分”规矩来说,应以乙瑛、史晨、曹全诸碑较为严谨,西狭、张迁、石门颂为隶中的篆、楷、行三体代表作。以上诸碑,皆为世人所爱临习的。
隶书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其设计构形和笔道(点画)形态是有很大变化的。在初创阶段,构形因篆书的影响,多数字尚带有浓厚的篆书意味,点画用笔的特点也不很突出,尤其是波磔不明显。后为经过长期的使用,特别是经过汉代文化人的加工、改造和美化,隶书才从根本上改变了篆书的构形和笔道形态,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字体。后人称初创阶段的隶书为古隶或秦隶等。汉隶是汉代官方的正式字体。一般所谓隶书,主要是指汉书。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演变慢慢转化而来的,在它成为一种新字体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或多或少地带有隶书的意味,所以楷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隶书”和“今隶”。宋《宣和书谱》中语:“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楷书与隶书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隶书以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从篆书的严密束缚中解放出来后,又出现了构形自由、同字可得异形的倾向。不少字既有因承篆书、略带篆意的构形,又有解散篆体、重新结构的构形。这种异构字多且又同时流行的现象,无疑是对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反动。楷书流行之后,在摈弃带有篆书意味而不便书写的隶书构形的同时,也尽力排斥这种构形“自由化”的倾向,每个字的构形尽可能单一化。唐人作的《干禄字书》之类,做的正是楷书标准化的工作。
第二,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隶书除了波磔、掠、点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之外,其他的(如横、竖)都还不同程度地沿用着篆书的线条形成,只不过是把篆书的线条形态,可以充分利用毛笔富于弹性、能粗能细、能方能圆的特点,写出品式众多、形状各异的点画形态来。所以从字体的演变过程来看,虽然隶书的形成是汉字由线条结构一变而变的点画结构的标志,但是汉字点画结构的典型字体不是隶书而是楷书。
不同阶段楷书的特点: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