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面前对某人亲,很可能诱发一部分人对他的嫉妒,也可能引发另一部分人对他的趋从:当着众人的面对某人疏远,很可能激发一部分人对他的同情,又可能招致另外一部分小人对他的蔑视。聪明的领导者,何必将自己对下属的亲疏远近,作为影响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工作关系,甚至影响领导活动的毒化剂呢。
在处理下属之间的纠葛和矛盾时,有时候,即使领导者严格按照原则办事,也难免遭到吃亏者的猜疑和不信任,假如你平时就违背了等距接触的原则,让下属看出你对他们有亲疏之别,远近之分,那你又怎能心情坦荡、从容不迫地去处理下属之间的纠葛与矛盾呢?
礼贤下士求人才
——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
“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人才任之”,“何世无才,急人不识之耳”。任何时代贤才都如过江之鲫,怕就怕没有识才的眼光。有的领导没有爱才之心、求才之渴,认为“地球缺了谁都照样转”。殊不知,再怎么高明的领导也不是万能的神仙,特别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个人的精力有限,身边没有几个能人干将,身单力薄是成不了大事的。
当然,贤才大多都有“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的心理,如果领导者想揽为己用,就必须具备礼贤下士的气度,如果一味采取“顺我者用,逆我者除”的方针,则只能得到奴才或庸才,而失掉真正的人才。
东汉末期,战火风云四起,在众多的割据势力中,刘备起兵较晚,势力最小,一直寄人篱下,没有一块稳定的地盘。尽管他身边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批忠心耿耿的骁勇战将,但是缺乏一个运筹帷幄、把握全局的军师,故而始终打不开局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也就是在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才有了历史性的转变。
诸葛亮(公元181一234年),字孔明,素怀大志,博学多才,关心时事与政局变化,经常将自己比作管仲与乐毅。知其者皆称他为“卧龙”,对他的才干极为叹服。
刘备偶得谋士徐庶相助打了几场胜仗,却被曹操施计将其逼走。徐庶有感备之情意,临别之际向他推荐诸葛亮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说:“君与俱来。”徐庶回答:“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言下之意,诸葛亮非比常人,是一位自尊自负的贤才,你必须亲自去请才行。
于是,刘备与关羽、张飞兄弟三人备厚礼同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去,只见到了守门童子,诸葛亮却杳无踪迹。问童子,童子却说,先生清早便已外出,踪迹不定,不知去往何处,也不知何时归来。刘备兄弟三人只好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数日之后又前往拜访,是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刘备一行顶风冒雪来到隆中卧龙岗,哪知在家的却是诸葛亮之弟诸葛均,又未得见。无奈,刘备亲手写下一信,说:“玄德久慕先生高名,两次前来,均未遇而回,无限惆怅失望。”信中恳切陈述了自己忧国忧民之心,表达了无限仰慕之情,表示还会再来求见。
次年春季,刘备择吉期,更新衣,斋戒二日。当时,关羽认为以刘备的身份,两次前往拜谒,其礼已是不菲,并猜想孔明肯定是徒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故意避而不见。张飞更是烦躁,直说不用刘备去,他自己去用一条麻绳捆来便是。然而刘备却用古代周文王及齐桓公敬贤之事开导两位结义兄弟。这次前往,孔明虽然在家,但守门童子却说先生在草堂上昼寝未醒。刘备不忍打扰,不让通报,竟拱立阶下耐心等候。童子欲通报,刘备仍坚持不让惊动,直站立候了一个时辰,这位卧龙先生才起身下堂,接待了刘备。
诸葛亮素知刘备是汉朝宗室中的俊杰,又见到他如此诚意求贤,觉得他是个可以辅佐以定天下的明主。于是,与刘备促膝而谈天下大势,详细分析了各方势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为刘备谋划了南取荆州,西据巴蜀,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进而一统的策略。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刘备闻言,颇为赞赏,顿时拜谢不已,并诚心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以致“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感其至诚,当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
随后,诸葛亮与刘备同归新野,刘备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朝夕请教,并委以重任,拜为军师。这时,关羽、张飞都认为诸葛亮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会空谈,对刘备的做法表示不满。刘备向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诸葛亮确实没有辜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在他的辅佐之下,刘备终于扭转了以前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按照诸葛亮提出的战略方针,与孙权结为同盟,在赤壁一战中击败曹操的百万大军,随即又通过外交手段取得荆州作为立足之地。以后,刘备又进取益州,终于建立起蜀汉政权。
局势的发展变化,充分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刘备讲请出诸葛亮犹如鱼之得水,这一点都不过分。而诸葛亮对刘备的至诚礼遇也矢志不忘,终身报答,即使在刘备去世之后,仍南征北战,欲图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扭转局面,是因为得到诸葛亮这位贤才的辅佐。然而他能够得到诸葛亮,关键在于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刘备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知道诸葛亮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成大业的难得人才,所以他在求贤过程遇到挫折时,不顾关羽、张飞的埋怨,放下架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拜谒,以诚示人,以礼待人,终于打动了诸葛亮,这才有了“隆中对”,做出了争雄天下的重大决策。
欲求贤才,必须礼贤下士。但要真正办到这一点,却又极不容易。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的经过看,礼贤下士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礼尊。孟子有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帝王和政治家往往通过谦让恭顺、虚怀若谷、尊敬贤才、礼貌待人、问病吊恤等形式和方法,表现出对贤能之士的礼尊,从而达到争取人才的目的。前文所述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诸葛亮,即其一例。二、重用。许多贤俊决定自己去留的条件往往是“言听计从则留,不从则去”。如韩信,在项羽手下不过是个持戟侍卫的郎官:而到了刘邦那里,在萧何的力主下,被封为大将军,从此死心塌地为刘邦东征西讨。后来,蒯通劝韩信三分天下,韩信马上拒绝,并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不用,故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刘项之得失显而易见。三、政策得人心。争取贤能,人才管理方法(如礼尊、重用等)的正确应用固然十分重要,但更为关键的还是所奉行的政策必须得人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如商朝末年,商王纣荒淫无度,暴虐民众,以致民怨沸腾,贤才匿迹。与之相反的是,周文王待民宽惠,在其所辖范围内推行保民政策,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在文王仁政的感召下,大批贤士仁人不招自至,云集周围。
现代社会,人才成了各行各业发展的能动因素。可以说,一个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必须造就和吸引一大批人才,而这对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有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得到优秀人才,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一个能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才能吸引有所作为的人才与之共同奋斗。那么领导者自身魅力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
第一,道德高尚。由于领导者大都掌握一定权力,所以要耍一耍权威大概是没有什么困难的。但是一般来说,单凭权力只能吸引那些趋炎附势之徒,而真正的贤能之士并不会买账。贤才对那些只凭权力的领导虽然也能够服从,但对领导者个人却总是敬而远之的。他们对于领导,固然不能无视他手中的权力,但是更看重他的思想和人格。因此,只有那些本身道德高尚,有较高声望的领导者,才能成为众望所归的干部,大家才愿意跟着他干工作。
第二,大度容人。胸中天地宽,常有度人船。作为领导者大度容人,首先要容人小过,容人小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于他人的小过,需要有点糊涂。宽小过,总大纲,以纲行律己,不以纲行取人,这些都是值得记取的经验之谈。相反吹毛求疵,就会失去含弘气象,这样是最容易失掉人心的。另外,领导者大度容人还要善于容纳异己。容人的要害之点在于容异,就是能容纳不同意见的人。领导者只有做到对人宽宏大度,容人以德,才能感人肺腑,令人尊重,也才能吸引大批贤才。
第三,学识渊博。领导者的魅力不是领导权力带来的,而是凭其本身学识才干赢得的。没有学识才干,有了权力也不会产生多大威力。一个领导者只有具备所管业务的具体知识和懂得领导工作的规则等,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拥戴,贤才才有可能向你靠拢。
第四,重视、尊重人才。即降低身份,敬重上级,提拔群士。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尊贤思才、礼贤下士的逸事掌故,至今仍被人们传为美谈佳话,周公姬旦“一出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魏文帝“思贤甚于饥渴”,他对陈群“待以交友之礼”。这些有作为的帝王将相之所以获得了大批治国安邦的贤才能士,使之在政治舞台上大展宏图,正是由于礼贤下士的结果。实践证明,只要领导者放下架子,求才若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实践中树立礼贤下士的形象,他的身边就会吸引大批人才。
有一双慧眼就等于成功
——唐太宗纸上慧眼识马周
用人必先识人。用才是艺术,识才也是艺术。
如何识别人才,除了要有一颗热心,还要有一双慧眼。因为有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古时有的官僚显贵动辄养食客三千,偶有可用者即可满足。现在则不同,什么都讲究效率,“精兵简政”反而成了管理科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一个机构、一个企业哪能养那么多闲人?这就要求用人者必须慧眼识真才,把真正的人才选拔上来,把俗才、庸才淘汰下去。
古人云:“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说的是:琢玉的匠人最担忧的是像玉一样的石头:相剑的人最担忧的是有像吴干那样的劣剑。这两句话常被用来比喻忠奸相混,贤愚相杂,不易识别。
事实也正是如此,人才在未识之前,如“良玉未剖,与瓦石相类:外攀未驰,与骛马相杂。”即好玉没剖出来时与瓦石相混在一起,如同一类:千里马没有奔跑时,与跑不快的马杂混在一起,分不出好坏,这就需要良工巧匠那样的贤能之士,才能识别其优劣。也就是说,“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贤明的人才,终究要贤明的人去发现。平凡之人,又怎么可能发现杰出的人才呢?
历史经验也证明:“高世之器,非浅俗所能识也。”唐太宗李世民也正因为具有一双慧眼,才识得了马周这样一位治世之才。
马周,山东博州在平人。自幼父母双亡,家贫如洗,年过而立,尚未娶妻。但勤奋好学,精通书史,志气谋略,件件过人。他曾在博州做过助教,后因酒后失言受责,愤而出走,西游长安,成了中郎将常何家的一名食客。
时值唐太宗李世民广开言路,令百官上书批评时政。常何出身行武,带兵打仗虽堪称英杰,但是论经书则一窍不通。为遵循圣意,他只好下商马周,请其代笔。马周凭其雄才大略,连夜挥毫,代常何言论20余事。次日,当太宗看了常何的奏章,件件言简意赅,有根有据,完全符合自己的意图,真是又惊又喜。但他突然意识到:常何是位武将,读书甚少,按理是写不出这样剖析人理、文从字顺的奏章的。于是,便问常何:“此等见识议论,非卿所及,卿从何得来?”常何急忙禀实上报。太宗大喜,忙宣马周上殿。太宗随即问了他几个问题,马周对答如流,句句切中要害。太宗断定他是位人才,就令他先在门下省供职。
贞观十一年,太宗想明确规定长孙无忌等14位功臣的职位可以世袭。马周上书阻谏,说:“倘有孩童嗣职,万一骄逸,则兆庶被其殃,而国家受其败……”太宗认为言之有理,便收回成命。不久,太宗想去离长安数百里远的九成宫避暑。马周得知后又上书阻谏,说:“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太宗看后,深以为是,于是罢行。
久而久之,太宗认为马周识大体、顾大局,敏感性强,又办事公平,且勇于发表意见,于是先后任命他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最后做到中书侍郎、中书令要职,成为贞观时期著名的枢要大臣。
马周作为一个穷困落魄之人而如此发迹,他既无裙带关系可资攀附,又无资荫关系可藉恩赐,全因唐太宗求贤心切,爱才如宝,慧眼识英,用才如器,所以才使一代奇才尽显才华。若无太宗自任伯乐,马周这匹良马也就只好湮没人间。对此,欧阳修评论说:“周之于太宗,顾不异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对朝、明习宪章者,非王佐才,畴以及法?”
识人之慧,首先表现在正确的用人标准上。认识和选拔人才,需要在细微之处用心观察,见微而知著。
其次要有识才的好本领。有的人含而不露,等待知遇之人,有的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只好暂时埋没着,有的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将有多大的潜力。这都要靠用人者有爱才、求才的迫切心情,有细微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不拘一格的选拔和使用人才的魄力,有长时间观察、考验人才的耐心,有不怕纠正在识别和使用人才上失误的胆量。
另外还要在实践中通过业绩来识别人才,而不能仅凭一些空言大话的表象,或是只凭文凭、评语、档案以及主观随意性较强的东西去识才和选材。
一个精明的领导者只有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才能从芸芸众生中撷取自己所需的各类人才。而要达到这一点即科学地识别人、选拔人,则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首先要全面地看人,把人的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联系起来,从而把握其本质和主流;其次要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读人,人在实践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注意人的各方面的动态变化和趋势,看到人的潜力和发展前途:最后要在实践中验人,听其言、观其行,重实际表现,特别是要注意人在关键时刻的表现,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烈火识真金,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