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他们两人的奏报,两淮总商黄源德、江广达等供称:“乾隆二十六年曾两次缴银共八万五千九百余两,此后又送银五万两给高盐政(高恒)。乾隆十四年后,又代吉盐政办贡物垫银三千余两:乾隆二十一年,代普盐政(即普福)办如意用银三百二十两。”盐商仅供出了这几项银两的去向,对其他的银两去处并没有涉及。
这下子,事情更加麻烦了。乾隆一向称自己南巡是“省方问俗”,一切费用都是“官为经理”,不从小民处提取,然而那400多万两白花花的银子竟都是为了办贡和办公差而使用的,查来查去乾隆自己倒成了最大的嫌疑犯。
并且问题在于:自乾隆十一年以来,又有多少盐政、巡抚、总督、知府等官员涉人此案中呢?一旦追查起来,加以惩办,那些两淮盐商也难免受到牵连,官商二界也必定会惊惶不安,影响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是不可避免的。
读过办理此案的彰宝奏折后,乾隆龙颜震怒,他在两日之内连下八道谕旨,让彰宝和尤拔世严办此事,下令革去高恒、普福、运使卢见曾、还有总商黄源德等人的职衔。
在这道谕旨中,乾隆还训斥了两江总督尹继善和高晋,责备他们对盐政高恒的恣意妄为“视同局外,不行据实参奏,甘心缄默隐忍,尤不得辞其咎”。同时严责两淮盐商冒功缴赏,抗交公费,并要求他们将历年来的亏空和未缴之银补齐,并且不得耽误盐业市场的流通,否则将予以重处。
在乾隆前后数十道谕旨的督促、鞭策和指挥下,乾隆三十三年,案情终于有了结论。经查实,前盐政高恒所收取的20余万两白银,多是办公差所费,只是贪污了3.2万两银子:前盐政普福所取的8万余两白银,也多是办公所用,他只从中渔利1.88万两银子。而两淮盐商未缴之银由600余万两,减到了396余万两。
接下来的是处理人员。除当事人外,其中在翰林院待读的学士纪昀被革职发往军台效力,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被处以绞监候,补中书徐步云、军机处行走中书赵文哲、军机处行走郎中王昶也因为此案“漏泄通信”而分别获罪,其他的获罪官员包括:解任运使赵之璧、同知杨重英等,也分别以不同的罪行而处置,而对两淮盐商所欠之银,乾隆限定他们在10年之内交清。
最后,乾隆皇帝将此案中的关键人物——自己的小舅子高恒处以死刑,在查抄高恒家中时,其家财高达几十万两全部抄没人官,普福也同样被斩首示众。
领导者对待下属,既不能有偏见,也不能另眼相待某些人员,而是必须端平“一碗水”,这样才能做到有效惩戒。
对于干得出色的下属当然是应该表扬、奖励的,但是表扬归表扬,平时还是应该与其他下属一视同仁,有了错误也要进行惩戒,就是领导自己本人也概莫能外。
这也就是说,下属靠的是出色的工作赢得应该得到的东西,在奖励和惩罚面前,一视同仁,而不能另眼相待任何人,必须端平“一碗水”。
另眼相待所造成的特殊化,容易使人觉得不公正,这样也就不能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的惩戒。特殊化使下属之间有了隔膜,后进也就不会主动向先进学习,甚至会因妒忌,仇视而消极怠工,这样也就事与愿违,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领导者一定要给下属一种公平合理的印象,对待每一个下属客观公正,让下属觉得人人机会均等,人格平等,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工作。
越宽容,越放心
——赵匡胤宽容大度不计小过
领导者必须做到宽宏大度,不在小节上与下属斤斤计较,不对部下挑三拣四,这样才能网罗住部下的心,让他们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共闯天下,共成大事。
中国有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领导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客观地观察,容易发现下属工作的缺陷,但不能大惊小怪,胡乱指责下属,这时候的“器量”至关重要。
管理下属的一个要诀就是攻心为上,但怎么样才能笼络住人心是一门大学问,对部下宽宏大度则不失为增添上司人格魅力的好办法。只要上司能注意展示自己的度量,做到宽容大度,没有下属不感激涕零的。
赵匡胤刚登帝位,第一次乘坐皇帝车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一支箭飞来射在仪仗的黄盖伞上,禁军侍卫吓得发愣。太祖披开胸襟,笑着说:“让你射,让你射。”回到皇宫后,左右亲随力请搜捕射箭的人,太祖不准。后来也没发生什么事。
五代时是乱世,屠杀和劫掠如家常便饭,人命不值钱。而赵匡胤超出寻常之处在于他的宽仁,他要走一条和平之路。他考虑的是长治久安,既要统一,又要少流血,少制造仇恨。这个原则是极富智慧和仁爱的。古代皇帝对前朝或割据统治者最简单有效的处置方式就是消灭,而赵匡胤的和平之谋对敌人也是有效的,终其一生,他没有杀死一个国主。
刚平定蜀国之初,蜀主孟昶的母亲李氏随同孟昶来到汴京,宋太祖对她说:“老太太自己注意保重,不要悲悲戚戚怀念故乡,以后会送你回去。”这李氏也是颇有见识的。她知道,赵匡胤再大度,也不愿让废君重回故国。于是她说:“我的故乡在太原,倘若能回到老家,那才是我所愿。”而当时山西尚在北汉手中,李氏此言无疑把山西已视为宋朝国土。赵匡胤一听更是高兴,说:等平定了刘钧,就让你如愿以偿。
赵匡胤的皇位是从后周抢来的,这绝不是光彩的事,史书中也极力为他遮掩。但后周那些皇族后妃和一班旧臣却是活证据,他们难免心怀怨意,如何处理他们呢?赵匡胤同样采取宽宏的手段,以安抚为主,不行杀戮。
宋太祖刚做天子时进入后周皇宫,看到宫女抱着一个小孩,问是什么人,宫女答:“世宗的儿子。”当时范质(后周宰相)与赵普、潘美等人跟在身边,太祖环顾问赵普等人:该怎么处置这个小孩。赵普等人说:“杀了他。”潘美与另一将领在后面却不做声。太祖问他的意思,潘美不敢回答。太祖说:“登上别人的皇位,还要杀人家的儿子,我不忍这么做。”于是让潘美认领回去作侄子。以后,赵匡胤再也没过问过。那孩子长大之后还当了刺史。
对后周的旧臣,赵匡胤不是不知道他们对自己的不满和对前朝皇恩的怀念,但他对这种情绪没有硬性压制,或用杀戮政策恐吓,而是用温和的宽容政策,让他们逐渐接纳新朝。他对后周的三位宰相范质、王薄、魏仁浦,不但没有杀害,反而继续让他们担任很高的官职,以示优礼。这样做对于稳定人心,平定局面确有积极作用。
真正宽容的人,能记住别人对他的恩情,又能忘却别人对他的小冒犯。赵普显贵后,就曾把贫贱时的仇家一一开列出来,请赵匡胤铲除。宋太祖不答应,他说:如果人们能在芸芸众生中知道谁将成为天子宰相,那不早就贴上去了。赵匡胤宽待仇家最出名的例子是对董遵海。
赵匡胤早年落魄时曾投奔到董遵海父帐下。董遵海对赵匡胤经常冒犯。赵匡胤忍不下去就投奔他处了。后来,两人同殿为臣,董又和赵的政敌声气相通。赵匡胤即位后,就召见了董遵海。董自忖死罪难逃,便要自杀。他的妻子却表现出了不凡的见识:等到皇上要你死时,再去死也为时不晚。万乘之主,岂会小肚鸡肠,同你计较过去的一点私嫌旧怨?果然,董遵海上朝请死时,赵匡胤开怀一笑泯恩仇,不予追究,还委以他一方面之任。董遵海也是感激涕零,一生忠谨。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可以借鉴赵匡胤这种王者的气度,在管理下属的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部下的意见,要认真听取,择其善者而从之,即使意见不十分正确,也要鼓励部下这种敢犯“龙颜”的勇气,更不能因为忠言逆耳就置若罔闻。
对于部下工作所必需的权力要授予,适度放权而不是大权独揽,更不可放权之后又时时牵制,而要“用人不怪,疑人不用”。
对于部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多从善意的角度想,多站在部下的立场思考,而不可一概批驳。可以帮助他找出毛病,拿出应对的措施,争取圆满周到地完成任务。
千万别硬着来
——张飞滥用强权酿横祸
从本质上说,管人主要源于被作用对象的畏惧心理。但是,人的心理都有一个承受能力,如果用权过猛,超过了管理对象的承受能力,权力的作用反而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度的,领导者对下属的压力过度,很容易使下属产生恐惧、愤怒、焦虑情绪和攻击、反抗行为。
张飞作战勇猛,武艺高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可他并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却死在自己部将的手上。
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便是对待部下过于严厉,小有过失,便重加鞭挞,因此,将士人人都怀恐惧之心,他也终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关于他的死,史书记载十分简略,《三国演义》却有详细的描述,虽然是小说家所言,却也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
据说关羽死后,张飞痛不欲生,终日醉酒度日。他喝醉了之后,心情更加恶劣了,对身边的人动辄加以鞭挞,有的被鞭打致死。他主动请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出师之日,刘备警告他说:“我知道你的老毛病,一喝了酒便要发脾气,随便打人,打了后又将他们依旧留在身边,这可是取祸之道呀!从今以后,你一定要以宽容为怀,改一改你的毛病!”
张飞将刘备的话当耳边风,回到军中之后,命令部将三天之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帐下两位末将范疆、张达说:“三天时间太少,请宽限几日!”这本是实情,张飞却勃然大怒说:“你们竟敢违反我的将令!”将两人绑在树上,各鞭打五十,并严令道:“明天一定要备齐,若超过时限,就将你二人斩首示众!”
两人被打得鲜血淋漓,满肚怨气,连夜回营商量对策。范疆说:“此人性如烈火,明天要是备不齐,咱俩的命是保不住了!”张达说:“与其他杀了咱们,倒不如咱们杀了他!”
当晚张飞在帐中又同校尉们饮酒,喝的酩酊大醉,卧于帐中。范疆、张达二人半夜里各怀短刀,潜入帐中,闻得张飞鼾声如雷,便以短刀刺入腹中,杀死张飞,夜投东吴去了。
有些领导者在给下属下达任务时,经常不考虑实际情况,任务指标和时间要求往往搞得很高很紧,有的甚至还明确规定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就要如何如何。他们满以为这样一来下属就会努力奋战,按时完成任务,殊不知,他们这样做恰恰让下属看到了自己的昏庸专断,还会对上级产生轻蔑乃至憎恨的情绪。
张飞被杀的深刻教训告诫人们:作为领导者千万不要过分迷恋和依赖强权。在领导工作中,一要尊重下属。要学会理解人,以宽容为怀。要努力与下属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这样,行使权力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充分考虑下属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对下属的要求不要太高,给下属的压力也不要过大。三要慎重采用强制手段。采用强制手段为不得已,在采用此法时,要尽可能争取多数人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还要对某些下属给予个别关怀。四要慎重惩罚下属。惩罚下属时,要特别注意弄清事实真相,把握惩处的时机和力度。千万不要因一时发怒而惩罚下属,更不要“法外加刑”。像张飞那样仅凭个人的喜怒好恶来惩罚人是万万不可取的。
有些领导喜欢仰仗权力,采取强硬手段来压制下属,口口声声说:“我说这么做就这么做”,不厌其烦地一再向人们显示自己的权力,不但不能使下属信服,而且蛮横、高压的利用权力,还会引起下属的反对,虽然有时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一些领导者比较迷信权力的力量,往往喜欢用强制命令的手段,而且动辄就对下属进行指责、训斥。表面看来,经他这么一调教,下属们都老老实实、服服贴贴地听从他的号令了,但实际上却早已埋下了不满的种子。如果这种强权发展到了极端,就会遭到下属们团结一致的反抗,到那时,这些做领导的就会成为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
权力并非万能钥匙,如果经常把权力放在手上,当作一个鞭子、一把尚方宝剑使用,就会像古代不可一世的统治者一样,不会收到什么好结果,最终可能会反受其累,使自己丧失威信。而学会放下手中的权力,则有助于建立自己的威信。
威信比权力更重要。聪明的领导者很少会随心所欲,信奉权力至上,而是在自己务实的日常工作中,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自己能力的发挥,以成绩说理,通过自己良好的品德风范,逐步在下属中建立自己的威信。不讲方式地随意使用领导权力,只会使领导者失去威信。自然,而巧妙地使用权力,建立自己的领导威信,则会使自己获得下属的信任支持,也是作为一个领导开展工作的强大后盾。
做不到的,先放下
——刘秀行仁政,柔道治天下
柔能克刚,是中国人处世的坚定信念。
以柔胜刚,是中国人处世的理想境界。
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中国人处世的精髓所在。关于这一精妙的处世技巧,则应以道教的阴阳太极表现得最为形象。在一个浑圆之中,一条白色的阳鱼和一条黑色的阴鱼,首尾相抱,互相纠结,浑融婉转,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最妙的是阴鱼当中有阳眼,阳鱼当中有阴眼,相互包容,相互蕴含,相互激发,相互转化而又相互促生。当我们凝神谛视这个小小的太极图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它蕴含了宇宙中的至理,当然也包括我们处理人事的最高准则。
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之中,刚者居多,柔者居少,这无疑是人性的一些弱点诸如贪婪、暴躁、逞一时之快、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等所激化出来的结果。倘若能以柔为主,寓刚于柔,即我们常说的“柔道”来处世,那么无疑将比“刚道”更加行之有效,其事半功倍、为利久远之特点,是“刚道”所远为不及的。历史上就有许多以“柔道”处世,以“柔道”治国而成功的事例。
汉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宽松而非放任,柔和而非软弱。其在位期间,实行的开明政策,不谋求重大政绩,但求朝野相安无事,百姓各安其职,手下重臣也得以善始善终,于不经意间创造出了令人神往的中兴盛世。这无不体现了其高超的用权、驭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