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麻痹鳌拜。为稳住鳌拜,康熙特下旨加鳌拜为一等公,后又加太师:并加其子纳穆福袭二等公,后又加太子少师,使他们位极人臣,志得意满。康熙七年九月,大臣熊赐履上疏称“朝廷积习未除,国计隐忧可虑”,并引用程颐“天下治乱系宰相”一语,指出关键在于鳌拜其人。玄烨看出这是满汉大臣的共同心声,但因此时时机尚不成熟,不宜有所动作,便假意斥以“妄行冒奏,以沽虚名”,声言要给以处分。
康熙还对鳌拜的不轨举动予以容忍,使鳖拜认为康熙幼稚,软弱可欺,从而丧失警惕。
康熙八年春,鳌拜称病,康熙亲自前往探视慰问。康熙带着随从和托走进鳌拜府中,来到他的床前。和托看到鳌拜面色略带惊慌,忙一步上前,揭开卧席,见席下藏着锋利的腰刀。康熙见状笑着说:“刀不离身,这是满洲的习惯,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同时,康熙假借作游戏,精心挑选了一批强壮灵活、忠实可靠的少年,以练“布库戏”为名召其进入宫内。他自己也经常和这些少年玩耍打闹,故意做出胸无大志的样子,以迷惑鳌拜。鳌拜每次上朝,都见到皇帝与少年们玩耍,竟以为“帝弱且好弄,心益坦然”,因此毫无戒备之心,更是不把他放在心上。就在鳌拜不经意之中,康熙组织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少年卫队。
康熙不仅在宫内培植势力,而且在百官中陆续将一些忠于自己的人安排在周围,并提拔一批亲信到要害部门,如提拔明珠为刑部尚书,提拔索额图为吏部右侍郎。这样,一个新的势力集团悄悄地在年轻皇帝的周围形成。随后,康熙又派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
康熙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除掉鳌拜,时间定在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
这天,鳌拜仍像往日一样挺着大肚子入宫奏事。在目中无人的他看来,这奏事不过是走走形式,让康熙签签字而已。但他的得意在这天已到了尽头。
大殿上,康熙还在与少年摔跤手戏耍,当鳌拜正有些不以为然时,只听康熙一声令下,众少年一拥而上,将鳌拜放倒,捆了个严严实实,此时他才如梦方醒,不过为时已晚。当天,康熙就下诏布告朝廷内外,宣布了鳌拜结党专权、不尊皇上、营私纳贿等30条罪状,将他永远拘禁。同时迅速捉拿其心腹党羽,并全数处死。顷刻之间,鳌拜集团土崩瓦解。
康熙帝夺回权力后,立即对一系列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重新甄别官吏,奖励百官上书言事。康熙帝计除鳌拜,扭转了倒退的历史趋势,为恢复发展生产,消除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扫清了道路,从而开始了清朝政治上的新篇章。后人在评论此事时曾赞扬说:“以权势熏灼之鳌拜,乃执于十数小儿之手,始知帝之用心,特使权奸不觉耳。使当日令外延拿问,恐不免激生事端。如此除之行所无事,神明天纵,固非凡人所能测也。”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的一些经验:一、作为领导者一定要坚持原则,并为捍卫自己的原则而坚决地使用权力,即使遇到再大的挑战和风险也要坚持到底:二、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要能够承受得起各种非议和压力,要有一种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拼到底的英雄气概。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领导者用权也是如此,成功与否全在最后的一坚持:三、作为领导者一定要通过运用权力赢得大众的支持,展现出独特的性格魅力。例如康熙夺得权力之后所做的一切,无疑为自己的做法获得了正义的声音,以致其在历史中才有圣君、贤君之名。
由此可见,用权固然要猛,但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使用强权,更不一定始终强硬到底。有时也要注意韬光养晦,积蓄自己的有生力量。当然这并不是要领导者“骑墙”,“顺风倒”,“不为舆论所左右,不为压力所屈服”,更不是要领导一意孤行,惟我独尊,而是要采取一种“忍”的处世之道。
坚忍,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心理能量:坚忍,是一种积蓄力量,待机而发的战略战术。《忍经·修炼篇》中引《吕氏童蒙训》说:“当官以忍为先”。“忍”这简单的一个字,却是人生间众多道理的关键。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锹挖不出井。在权力场中,绝不能用心太急。世之枭雄们都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因此才有了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善“忍”者天下无敌。
让对手看不出表情
——杨修因窥上意身首异处
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这世界上不可能有人做到心境一如止水,没有一丝喜怒哀乐。如果有的话,那也只能是“植物人”。在竞争残酷的社会里,人为了生存,会采取各种方法来结纳力量,打击对手。而任何人,只要接触社会,便多多少少练就一些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与你相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攻你的心。假如你失去警惕,喜怒哀乐形于外,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意志受到了别人的掌控。如果你的喜怒哀乐表达失当,有时甚至会召来无端之祸。因此,高明的领导者一般都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被人窥破弱点,予人以可乘之机。城府越深,便越不为人所看透,这样,他人就不可能摸清你的想法,你也才有可能驾驭对方于无形。
对于曹操杀杨修,历史学家说法不一。多数人会认为是因其聪明过人,才高压主,曹操妒才,不能容之而遭杀身之祸。还有人认为是因为杨修参与了曹植与曹丕的太子之争,曹操怕死后引起兄弟不和,留下后患,遂痛下杀手。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关键是在于杨修能看透曹操心里想什么,这才是曹操最忌恨的。曹操能行霸王之道,靠得就是治人心,如果自己的内心轻易被人看穿,那还了得,所以这才是杨修致死的根本原因。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太尉杨彪之子。博学多才,文思敏捷。建安年中,举为孝廉,任郎中,后被曹操任命为丞相府仓曹属主簿。他不仅是曹操的得力谋士,而且是曹操“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其文学造诣,与“建安七子”并驾齐驱,天下文士争相与之交好。
杨修的聪明多才,既博得曹操的赏识,但也因聪明过度,妄度他心惹得曹操颇为不快。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说: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日:“‘门’内添‘活’字,乃阔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日:“谁知吾意?”左右日:“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人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日:“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忙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人以实对。操痛苦,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杨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日:“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曹操一代枭雄,容人的雅量非同一般,手下谋士多聪明过人,不可能只因杨修才高八斗而妒之,欲杀之而后快,关键还是在于他多次窥破了曹操心中所想。试想,领导者的任何思想、行动皆为人所料,这种人必不能久留,于是也就有了杨修破译曹操“鸡肋”的口令而遭诛杀的结局。
《三国演义》接下来是这样描述的: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府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悖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日:“鸡肋!鸡肋!”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悖,悖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日:“公何收拾行装?”修日:“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抬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悖回:“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当夜曹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悖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悖问其故。日:“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日:“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首,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由此不难看出,曹操杀杨修,表面上看是杨修的言论动摇了军心。实质上正如夏侯悖所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先知大王欲归之意”。
杨修能上窥曹操之意图,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其聪慧过人,善解人意,但另一方面则是因曹操不能将喜怒哀乐包藏好,以致露形于外,让杨修有了可乘之机。
“喜怒不形于色”。亦即尽量压抑个人的感情,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应付事情,这种性格的人才配做一位驾驭众人的领导者。其实,没有喜怒哀乐的人并不存在,他们只是不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罢了。
这种性格至少有两大优点:
当集体遭遇困难时,如果领导者露出不安的表情或慌乱的态度,便会影响到组织全体,一旦根基动摇,就会带来崩溃。相反,如果能保持冷静、若无其事的态度,最能安抚民心。
与对方交涉谈判时,应具有冷静、成竹在胸的宽广胸怀。如果把持不住,露出真情,如同自掀底牌一般,容易被对方控制,而屈居下风。
倘若领导者一旦露出了真情,就容易为人所看穿,以至于受到下属的拨弄,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而在驾驭下属的过程中,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不知道你对某件事的反应、对某个人的看法,当他面对你时,便有不知如何应对的慌乱。这有点像中国功夫中的“铁布衫”、“金钟罩”,万事皆藏于“衫内”、“罩里”,他自然找不到你的“死穴”,破解之法更是无从谈起。
在官场上,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喜怒哀乐,被称为“深藏不露”,这是上司用以驾驭控制下属的一种重要方法。聪明的领导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让别人摸清自己的底细和实力,这样部下就难以钻自己的空子,就会对上司感到神秘莫测,就会产生畏惧感,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上司如同在暗处,下属如同在明处,管理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狠的时候让人心跳
——曹操为安军心借头抚众
替罪羊术是指领导者在遇到重大挫折或危机时,为了摆脱困境,化被动为主动,而玩弄手腕,转嫁灾祸,有意牺牲某个下属的一种用权之谋。领导者抓替罪羊,尽管瞒不过权力圈里的多数行家的眼睛,但通常能骗住广大群众,使他们相信:“一贯正确”的领导者,又惩处了一个不按他的意见办事的“坏蛋”。
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欲称帝于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术怒,攻布,为布所破。秋九月,术侵陈,公东征之。术闻公自来,弃军走。”袁术逃跑之后,留下部将李丰固守寿春。两军对垒,曹操想催促军队速战速决,但李丰等料其17万大军日耗粮巨大,诸郡又连年饥荒大旱,粮草必定接济不上,遂闭门坚守不出,如此相持数月。果然,曹操军队在粮草供应上难以为继,后虽从孙策处借了粮米10万斛,但仍不能满足军需。
眼看粮草即将告罄,曹操心中非常着急。一天他把总管全军粮秣的典仓吏召来,问他现有粮食还能支持几天。典仓吏说:“照正常用法,只够支持三两天了。”曹操沉吟了好一会儿,说:“这件事务必严守秘密,一点儿不能泄露。不然的话,将士们听说粮食用完,必定人心惶惶,军心一乱,局面将不可收拾。另外,请你务必想出一个法子,使现有粮食多维持几天,只要坚持三天,一切就好解决了。”典仓吏说:“目前惟一的办法,是在分发粮食时改大斛为小斛,这样才能多维持几天。”曹操说:“就按你的办法做吧。”典仓吏提出疑问:“军士们吃不饱肚子,会产生怨心,那怎么处理?”曹操笑了笑说:“我自有办法!”
实行小斛分粮以后,曹操秘密派人去各营探察士兵的反应。果然士兵们怨声载道:“饭都不给吃饱,这仗还怎么打?”有的人则干脆撂挑子道:“吾辈舍生忘死报国杀敌,长官却还克扣口粮,老子不干了。”更有些别有用意的私下谣传道:“我看,定是敌人把我们的粮道截断了,后方运粮过不来,曹丞相也没了办法。咱们不是战死,也会饿死。”
当天晚上,曹操把典仓吏叫来,对他说:“我今天要借你一件东西,来稳定军心,平息众怨。你千万不要吝啬。”典仓吏好奇问道:“不知丞相所借何物?旦有所需,只管取去。”曹操说:“我需要用你的头来示众。”典仓吏大惊失色:“我……我……我没犯什么罪。”曹操说:“我知道你没罪,但是若不杀你示众,众军兵必定会哗变,那时你我全都死无葬身之地。我不会忘记你今天这一大功,日后一定会妥善照顾你的妻子儿女。”说完,不容典仓吏再开口,下令刀斧手把典仓吏推出帐外,就地斩首,用高竿挑着人头在营中示众,并张榜宣布:“典仓吏克扣军粮,贪污自肥,今已依军法处决。”全军官兵见到布告和人头,都信以为真,埋怨情绪瞬时就烟消云散。
曹操又趁机鼓励将士,大犒三军,下令倾全力向寿春城发起总攻。经过一场血战,打垮了敌人,夺得了敌人粮草辎重。一场危机就这样度过去了。
历史上将替罪羊术玩得炉火纯青,驾轻就熟的要数一代女皇武则天了。武则天时代向以酷吏之多、酷刑之残闻名于史。这一大批酷吏,仰承武则天的鼻息,对所有被认为是武则天篡权道路上的障碍者,采取了家族灭绝政策,其手段之残忍、株连之广泛,真是亘古未闻,其中光周兴一人便滥杀无辜达数千人,来俊臣灭绝忠良达千余家。他们是武则天的帮凶、屠手、宠臣。可以说,武则天那金碧辉煌的宝座,是由这一批酷吏用无数忠良之臣的累累白骨营造而成的。
朝中大臣、天下百姓对这些酷吏无不切齿痛恨,但慑于武则天的淫威,他们敢怒而不敢言,但怒火在心头燃烧,在暗中蔓延。武则天是何等精明的人物,她岂会意识不到这一点!此时对手已消灭得差不多了,她的宝座已固若金汤,她明白这些酷吏继续留下来只会损害自己的名声,激起更大的不满以至危及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聪明的她便把他们这些“替罪羊”抛出,“杀之以慰人望”。
最早依附她的酷吏索元礼、替她杀掉她亲生儿子章杯太子的凶手丘神都被她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给杀掉了。周兴的被杀过程则人人尽知,她不亲自出面,而借助于另一个酷吏来俊臣之手,使用请君入瓮的手法将其诛杀。
最大的酷吏来俊臣是由武则天亲自下令处死的。武则天看出,光杀了来俊臣一个人,还不能令天下人解恨,便颁发了诏书,公布了来俊臣的罪恶,并且说:“应诛其九族,以雪天下百姓之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