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问道:“现在,你还需要我来评理吗?”说完,微笑地看着对方。
那个人羞愧地笑了笑,说:“我已经心平气和了!现在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生气的。”
老人仍然不快不慢地说:“这就对了,我不急于和你说这件事情,就是想给你时间消消气啊!记住:不要在气头上轻易说话或行动。”
成长哲理
很多人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并指责别人的不是。其实,仔细想一想,没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在气头上的时候,不妨告诉自己:等一等再说话或行动。等到心平气和时,你会发现,这并不值得生气了。
国王选法官
西班牙曾有位叫彼得罗一世的国王,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正义的象征。
这天彼得罗一世宣布他将公开选拔法官。
3个人毛遂自荐,一个是宫廷的贵族,一个是曾经陪伴国王南征北战的勇敢的武士,还有一个是普通的教师。
在宫廷人员和3个候选人的陪伴下,国王离开王宫,率领众人来到池塘边。池塘上漂浮着几个橙子。
“池塘上一共漂着几个橙子啊?”国王问贵族。贵族走到池塘边,开始点数。
“一共是6个,陛下。”
国王没有表态,继续问武士同样的问题:“池塘上一共漂着几个橙子啊?”
“我也看到了6个,陛下!”武士甚至没有走近池塘就直接回答了国王的问题。
国王没有说话。
“池塘里有多少个橙子啊?”他最后问教师。
教师什么也没有说,径直走近池塘,脱掉鞋子,进到水里,把橙子拿了出来。
“陛下,一共是3个橙子!因为它们都被从中间切开了。”教师说。
“只有你知道如何执法,”国王说,“在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前,我们应该加以证明,因为并不是所有我们看到的就是事情的真相。”
成长哲理
在判断某件事情时,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妄下结论。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事情的真相。所以,在下结论前一定要亲自证明。
委婉地说“不”
詹姆斯这几天明显有些睡眠不足,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可是,当邻居海伦请他过去帮忙弄一下电脑时,他说:“OK!”
派特请他帮忙将电子琴抬到楼下时,他说:“Yes!”
哈瑞叫他帮忙照看一下自己的小孩时,他说:“可以。”
玛瑞安要他为她的派对做张海报时,他说:“没问题!”
他的特点是几乎从不说“不”,而别克在这方面的风格习惯却与詹姆斯大不相同。
早上,露茜阿姨打电话来,问别克能不能陪她一起去看“索斯比”拍卖中国的古董。别克说:“不!”
中午,社区报纸打电话,问别克能不能为他们的征文颁奖。别克说:“不!”
下午,圣若望大学的学生打电话来,问他能不能参加周末的餐会。他说:“不!”
晚上,《华盛顿晚报》传真过来,问别克能不能写个专栏。他说:“不!”
当詹姆斯说4个“是”的时候,别克说了4个“不”。
你或许要认为,别克有点不近人情,可当事人并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很讲究方式和技巧。当他说第1个“不”时,同时告诉了她:“下次拍卖古董,我会去。至于今天,因为我对家具、器物、玉石的了解不多,很难提出好的建议。”
当别克说第2个“不”时,他说:“因为我已经做了评审,贵报又在最近连着刊登我的新闻,且在一篇有关座谈会的报道中赞美我,而批评了别人。如果再去颁奖,怕要引人猜测,显得有失客观。”
当他说第3个“不”时,他说:“因为近来有坐骨神经痛之苦,必须在硬椅子上直挺挺地坐着,像是挨罚一般,而且不耐久坐,为免煞风景,以后再找机会。”
当他说第4个“不”时,他以传真告诉对方:“最近刚刚寄出一篇文章,专栏等以后有空再写。”
别克说了“不”,但是说得委婉。他确实拒绝了,但拒绝得有理。因此能够取得对方的谅解,自己也落得清闲,而不像詹姆斯那样使自己睡眠不足。
成长哲理
有许多人为怎样拒绝别人而伤透脑筋,他们或是不敢,或是不好意思,或确实是不知该如何拒绝。其实,拒绝别人很简单,只需要说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就可以,哪怕这个理由是个谎言。
谁的本事最大
掌管智慧、财富、幸福的3位神仙,原本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因为谁的本事最大而争吵起来。
幸福说:“当然是我最重要了,如果一个人智慧如海、财富像山,一生却多灾多难,没有一天幸福的日子,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财富说:“反过来说,如果贫穷到连一口饭都没得吃,光有满肚子的智慧!幸福又在哪里?当然是我最重要了。”
智慧说:“你们两个都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家财万贯、无难无灾,却是一个没有智慧的傻子,他就比那些充满挫折的人可悲得多,所以,还是智慧最重要。”
他们各说各的理,一时分不出高下,突然看见有一位农夫在种地,财富就说:“不然我们就拿这个人做实验,来比一比谁重要吧!”
说完,财富用手指了一下农夫的犁,马上就犁到一个大缸,缸里装满了金银珠宝。突然得到这么多的财富,农夫吓傻了,一时迷了心智。
农夫心想:“我突然得到这么多财宝,回到家亲戚朋友一定会质问,左右邻里一定会怀疑,甚至不认识的人也会来抢夺,为了安全起见,我不如搬到外乡去居住。”
农夫丢下了他的犁,放弃了土地,一刻不停的带着那些金银珠宝逃出家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镇定居下来。
意外成为富翁的农夫,生活并不快乐。他既没有亲戚朋友,也没有爱和关心的对象,每天闷闷地坐着发呆。
这时,幸福之神说:“你看,财富并没有令他生活得更好,换我来试试吧!”
他手指一指,一位美丽无比的姑娘,走过农夫的窗前,使坐在黑暗中发怔的农夫跳了起来。他尾随着少女,一直到少女隐没在一座大宅中。
农夫的心中燃起了幸福的渴望,立刻找了媒人向少女家提亲,女方的家长看农夫老实可靠,又有大笔的财富,于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但是,双方在谈论亲事的过程中农夫常常发呆发怔,既不笑,也不大说话,又没有任何亲戚朋友。
少女的父亲在婚礼的宴席上后悔了,他想:“这个人虽然有钱,却是个傻子,他怎么能配上我的女儿呢?不如在夜里把他杀了,谋夺了他的财产,再找一个聪明的小伙子来当我的女婿。”
当他在密谋的时候,财富觉得无计可施了,因为给农夫更多财富只能加速他的死亡。幸福也毫无办法,因为对一个有钱的傻子来说,幸福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
他们一起跑去求智慧救救那个可怜的农夫,智慧同意了,他的手指一指,给了农夫双倍的智慧。
坐在酒席上的农夫眼珠子转了一转,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地说:“亲爱的乡亲父老、尊贵的岳父岳母,请大家静一静,听我说几句话。”
大家抬起头来看到农夫态度从容优雅、语调诚恳有力,都被震住了。
农夫说:“我第一天看见我的妻子,看到她美丽端庄,有着贤妻良母的气质就爱上她了。我心想,这么好的姑娘一定是由最好的父母教养出来的,经过这么多天的观察,我的岳父母果然是最好的人。为了感谢他们教养出这么好的女儿,我将把大部分的财富送给他们,并且带着我的新婚妻子返回故乡。”
于是在岳父母家住了几天后,农夫就带着新婚妻子回到了故乡。由于他很有智慧,很快就又拥有了更多的财富,并过起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成长哲理
对一个人来说,智慧是幸福和财富的源泉。没有智慧的人,只会受人摆布、任人宰割,即使是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幸福,也永远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有了智慧,我们不但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也能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品尝黑暗
法国巴黎市郊区,有一家名叫“黑暗滋味”的餐馆。这家餐馆与其他普通的餐馆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令人称奇的是这家餐馆在营业时,里面没有用来照明的灯;而且该店雇用的侍者,也大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盲人。
在这家“黑暗滋味”餐馆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
有一对感情濒临破裂的夫妇,在离婚之前,决定在一起吃最后一顿饭。他们为了避免尴尬,便选择了这家“黑暗滋味”餐馆。在用餐的时候,妻子不慎被打碎的酒瓶划破了手指。丈夫一边安慰着她,一边疼惜地掏出手帕来,摸黑为即将与他分手的妻子包扎伤口。当他俩一起走出餐馆的时候,妻子才发现丈夫的一个手指也在朝外渗着血,原来刚才他急于给她包扎伤口,自己的手指也被那些碎玻璃碴扎伤了。不知为什么,她紧紧地抱住了丈夫……有位记者慕名来采访这家餐馆的老板,问他:“为什么要开办这么一家独特的餐馆呢?”
老板意味深长地说:“只有品尝黑暗,才能真正地感受到阳光的珍贵。”
成长哲理
没有黑夜就无所谓白天;不经历冬天的寒冷,人们就体会不到春天的温暖;没有痛苦的经历,很多人就不会珍惜幸福的生活……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学会珍惜一切。
手艺人的手艺
从前,有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做泥娃娃的手艺人。他做的泥人十分漂亮,人人喜欢,上市场卖也很畅销,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十分不错。
艺人有一个儿子,手挺灵巧的。为了使手艺不失传,艺人开始教儿子做泥人。这样,父子俩就开始一起做泥人。
儿子的手比父亲的还巧,加上他年轻力壮,干起活来干脆利落,他做的泥人比父亲的还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起初,他做的泥人和父亲做的卖一样的价钱。但是,当挨了父亲的训斥之后,他做泥人就更加认真了。结果没有多久,他做的泥人的卖价就超过了父亲。父亲做的泥人每个卖2个铜板,他做的卖3个铜板。可是,父亲对儿子的斥责并没有减少。他对儿子做的泥人总是不满意,不是说这里有缺点,就是说那儿有毛病。
儿子做泥人比以前更用心、更刻苦了。每天吃完饭就做泥人,天天如此。
现在,儿子的泥人做得比以前更好了,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不断提高。父亲做的泥人还是跟以前一样,每个卖2个铜板,而儿子做的则涨到了4个铜板,5个铜板,6个铜板,8个铜板,最后到了10个铜板!
可是,父亲仍不满意。他给儿子做的泥人一个一个地挑毛病:这只眼睛比那一只大了,两个肩膀不匀称。这做的是耳朵还是扬谷用的簸箕?指甲太小,看都看不见!
有一天,儿子生气了。他说:“爸爸,你为什么老是挑我做的泥人的毛病?你做的泥人,每个我都能挑出20个毛病!你也不看看,你做的泥人至今仍卖两个铜板一个,而我做的呢,卖10个铜板人们还都争着买。我觉得我做的泥人什么毛病也没有,根本不必再加工了!”
父亲很失望,伤心地说:“孩子,你说的我都明白。不过这些话从你嘴里说出来,我很难过。我知道,今后你做的泥人的价钱永远也不会超出10个铜板了。”
“为什么?”儿子惊奇地问。
父亲看了看儿子,说:“作为一个手艺人,如果认为自己的手艺到了家,没有改进的余地了,或者认为根本没有改进的必要,那么就意味着他的长进就此停止。艺人一自满,他的手艺就再也不会提高了。以前有一天,我也对自己的手艺自满起来,结果从那天开始一直到现在,我做的泥人只能卖2个铜板一个,从来没有超过这个价钱。”
儿子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成长哲理
一个人一生赖以生存的就是自己的技艺。遗憾的是,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很少有人能够继续前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绝大多数人最终都只能成为平庸者。
“全国第一木匠”
在一个国家里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他们的手艺都很好,难以分出高下。
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到底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木匠呢?不如我来办一次比赛,然后封胜者为‘全国第一木匠’。”
于是,国王把两位木匠找来,为他们举办了一次比赛,限时3天,谁刻的老鼠最逼真,谁就是全国第一木匠;不但可以得到许多奖品,还可以得到册封。
在那3天里,两个木匠都不眠不休地工作。到第3天,他们把已雕好的老鼠献给国王,国王把大臣全部找来,一起做本次比赛的评审。
第1位木匠刻的老鼠栩栩如生、纤毫毕现,甚至连鼠须都会抽动。
第2位木匠的老鼠则只有老鼠的神态,却没有老鼠的形貌,远看勉强是一只老鼠,近看则只有三分相像。
胜负即分,国王和大臣一致认为第一个木匠获胜。
但第二个木匠抗议说:“大王的评审不公平。”
木匠说:“要决定雕刻是不是像老鼠,应该由猫来决定,猫看老鼠的眼光比人还锐利呀!”
国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人到后宫带几只猫来,让猫来决定哪一只老鼠比较逼真。
没有想到,猫一放下来,都不约而同扑向那只看起来并不像老鼠的“老鼠”,啃咬、抢夺。而那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却完全被冷落了。
事实摆在面前,国王只好把“全国第一”的称号给了第2个木匠。
事后,国王把第2个木匠找来,问他:“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猫也以为你刻的是老鼠呢?”
木匠说:“大王,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是用鱼骨刻了只老鼠罢了!猫在乎的根本不是像与不像,而是腥味呀!”
成长哲理
在人生这个大赛场上,要想获胜不仅要有一流的技术,更要懂得人情世故,善于运用大智慧。那些符合逻辑、遵循自然规律、最接近人性的,往往就是人生的大智慧,如能巧妙运用,自然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