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是“机会成本”原则。一旦自己做了选择之后,就得放弃其他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这一工作的机会成本,于是你了解到必须全力以赴,增加对工作的认真度。第三是“效率原则”。工作的成果不在于你工作时间有多长,而是在于成效有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如此,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能得到适当的报偿与鼓舞。
境遇是自己开创的,成功乃是自己造就的。你不必看轻自己,你要相信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你也许正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有朝一日,你或许真的可以变得“很不平凡”,而成为大家羡慕的成功者。
一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脚踏实地是获取成功的另一法宝。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立志,有的人想当科学家、发明家或者大文豪,个个看起来志向远大,皆为成大事者之梦。年轻人难免都会“崇拜偶像”,希望找到学习的典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科学家、发明家。培养一技之长,一步一步去累积自己的个人资源,才能迈向成大事的成功之路。
也就是说,一个人成大事的工作方法在于:该花的心血一定要投入,该有的过程一定要经过。人生充满变数,一个人的成败与否,不单看他的资质,而是毅力。人应该要有梦想,否则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但成大事者的条件必须日积月累地做好准备,你可以立志做大老板、做大文学家,但绝对不要躺在那里等待。
处处积累成大事资本的法则之四:做自己擅长的事!
11小成就算不了什么,还要继续走下去不过要提醒你一点:不断追求进步、突破是对的,但也不能盲目往前冲撞,否则会连眼前的小小成就都失去了,那就不得反失了。
很多人在没有一点成就的时候,刻苦努力,像老黄牛一样踏踏实实地劳作;但一旦有一天得到一点成就之后,就欣喜若狂、得意忘形。这种容易满足的习惯只能让自己重新回到以前,甚至变得一塌糊涂。江山靠打,坐吃江山,会有什么结果?大家都知道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乌龟胜就胜在不满足;兔子败就败在满足。因此我们必须提醒自己:切忌满足!
世事时过境迁,千变万化。想想你的中学或大学毕业的同学,几年之后,他们境况如何?从中又能有何启示?也许当初有些人很幸运,他们考上了大学,有的还上了名牌大学,而有的人屡试不中,只能排斥在大学校门之外。但若干年之后,如果同学重聚,你也许会发现,有些当初的落榜者并非没有出息,还真干出了点名堂,他们做起了自己的买卖,当起了老板。而那些昔日的幸运者,有的也只是平平常常,悠闲自在,每月守着几个工资,混点事做。
类似的对比情形在生活中很多,两者相比,为何出现如此结局,其原因不外乎如此:一者永远不满足自己的现状,拼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能不断有所长进。而另一者则以为自己很幸运,很了不起,什么都不用愁了,忘了居安思危,失去了进取之心,所以一直原地踏步,甚至被人遗忘。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原地踏步应该也算是一种退步,因为他人都在前行,而你静止不动,参照起来,你不是处于后退的状态吗?
因此,一个人不能有点小小的成绩就以为万事无忧,要勇于进取!
或许你会问,不满足于目前成就的人就会有大成就,而满足目前成就的人就不再可能取得大成就吗?
当然问题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人生之事很难一言以概之,生活中也有始终积极奋发的人一辈子不得意;也有人一辈子混日子,却混得不错。不过,这种例子很少而且特殊,事实证明,积极奋发的人一般都拥有较大的成就。这其中自有道理:(1)如果不满足目前的小小成就,就会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上班的人也不忘继续学习,做生意的不断搜集信息,强化企业实力,这些都是在创造机会、等待机会。
(2)小小成就也是一种成就,这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但社会的变迁太快,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你在原地踏步,社会的潮流就会把你抛在后头,后来之辈也会从你后面追赶过去。相比起来,你的“小小成就”在一段时间后根本就不是成就,甚至还有被淘汰的可能。比如在十年二十年前,大学生确实稀罕,而现在呢?可以说到处都是。
(3)一个人不满足目前的成就,积极向高峰攀登,就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说,原本只能挑100斤重担的人,因为不断的练习,进而突破极限,挑起120甚至150斤的重担!因为一个人只要安于现状,就失去了上进求变的动力,没有动力,就无法付诸切实的行动。
事实上,安于现状也没什么不好,这样反而没有压力,反正日子过得不错就可以了,只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我这辈子只有这样吗?如果你认为自己到顶了,也就只好如此。如果你觉得自己潜力很大,本来可以干出更大的事情,那就要想想自己的问题了。
不过要提醒你一点:不断追求进步、突破是对的,但也不能盲目往前冲撞,否则会连眼前的小小成就都失去了,那就不得反失了。
切记:在人生的道路上,千万不能仅满足于眼前的小小成就。
成大事需要一系列的奋斗,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而不会一蹴而就,但是决心可以创造奇迹。
决心获得成功的人都知道,进步是一点一滴不断努力得来的。例如,房屋是由一砖一瓦堆砌成的;足球比赛的最后胜利是由一次一次的得分累积而成的;商店的繁荣也是靠着一个一个的顾客造成的。所以每一个重大的成就都是一系列的小成就累积成的。
西华·莱德先生是个著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他曾在1957年4月份的《读者文摘》上撰文表示,他所收到的最好忠告是“继续走完下一里路”,下面是其中一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结果迫降在缅印交界处的树林里。当时惟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英里,必须在8月的酷热和季风所带来的暴雨的侵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才走了一个小时,我的一只长统靴的鞋钉扎了另一只脚,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范围像硬币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英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呢?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路……
“当我推掉其他工作,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6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几年以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000个。如果当时签一张‘写作2000个剧本’的合同,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写完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真的写出这么多了。”
“继续走完下一里路”的原则不仅对西华·莱德很有用,对每一个人也很有用。
按部就班做下去是实现任何目标的惟一聪明的做法。就好像让吸烟的人戒烟,用以下这种方法,成大事的比例比别的方法高。这个方法并不是要求戒烟者下决心永远不抽,只是要他们决心不在下个小时抽烟而已。当这个小时结束时,只需把他的决心改在下一小时就行了。当抽烟的欲望渐渐减轻时,时间就延长到两小时,又延长到一天,最后终于完全戒除。那些一下子就想戒除的人可能会失败,因为心理上的感觉受不了。一小时的忍耐很容易,可是永远不抽那就难了。
想要实现任何目标就必须按部就班做下去才行。对于那些初级管理人员来讲,不管被指派的工作多么不重要,都应该看成是“使自己向前再跨一步”的好机会。推销员每促成一笔交易,就为迈向更高的管理职位积累了条件。教授每一次的演讲,科学家每一次的实验,都是向前跨一步,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有时某些人看似一夜成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的历史,就知道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他们早已投入无数心血,打好坚固的基础了。那些暴起暴落的人物,声名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的成功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而已。他们并没有深厚的根基与雄厚的实力。
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都是由一块块独立的石块砌成的。石块本身并不美观,成功的生活也是如此。
我们无法一下子成功,只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这也是对走出困境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想克服一些“小习惯”的法则之七:使自己向前再跨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