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相近,而在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形向细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习惯称为桥形系。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晴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短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装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头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细长的感觉。除青釉以外,还有黑釉鸡头壶。黑釉在汉代已经出现,到了东晋还在继续烧造,目前发现烧黑釉的仅有浙江的余杭、德清两窑,两窑同时也烧青釉。到南朝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莲瓣纹的出现与东汉佛教传入有关。这一时期其它器形如盘、碗、罐等也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东晋除鸡头壶以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但目前出土数量逐渐增多。东晋香,此器型两晋墓出土不少,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有缕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三足。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南朝仰覆莲双系壶,短流,柄上翘,这种壶出土数量不多。通体饰上覆下仰的莲花,洞窟艺术中的飞天也出现在莲花尊上,还有团花、兽面纹、叶纹等,装饰极为丰富。莲花尊南方也有出土,没有北方的气魄雄伟,北方莲花尊胎体厚重,釉厚的地方近于黑色。可以肯定,南北朝时期,南北都烧造这种器物,但窑址在南北方都未发现。河北只发现有类似莲花尊特征的标本,在山东淄博窑发现了浮雕莲花瓣,这只是一点线索,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北朝青釉莲花罐,上有浮雕莲瓣,莲花瓣是印好后贴上去的,肩部六个桥形系,沿用东晋时的,但较东晋时的粗壮。这类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铁量较低,胡釉色为浅青色,与隋代的较为接近。北朝贴花罐,含铁量高,釉为黑褐色并有窑变。河南北齐墓出土的黄釉绿彩罐,一般认为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一般为黄、绿、白(蓝)。它的发展过程是:从汉代单色釉到北朝的黄釉绿彩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七公分,两面印舞蹈人物纹,其人物形态、串珠纹具有西亚地区作风。此种扁瓶北朝晚期出现,隋唐都有烧造。
南北朝时期瓷器继两晋继续发展,可喜的是北方瓷器发展起来了,而且有一些质量很好的器物。它改变了以往仅南方烧造瓷器的局面,为北方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隋唐五代时期瓷器鉴定
1.青瓷的鉴定
尽管当时“南青北白”的局面已经形成,但隋唐、五代的青瓷出土数量仍然多于白瓷,越窑青瓷则代表了唐、五代青瓷的最高水平。现按窑口分述于下。
初唐和中唐时期越窑的胎质灰白而松,釉层容易剥落。唐代晚期,越窑的原料加工和制作都很精细。瓷土经过很好的粉碎和淘洗,坯泥在成形前都经过揉练,所以胎质细腻致密,不见分层现象,气孔也少,呈灰、淡灰或淡紫等色。器形规整,碗、盘、执壶等胎面光滑,釉层匀净;特别是晚期,釉料处理和施釉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釉层匀净,开细碎纹和肃釉的现象少见,呈现色黄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透明,陷露精光,如冰似玉。越窑瓷器在五代时便被称为“秘色瓷”。清人评论“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
瓯窑在浙南的温州、永嘉、瑞安等地。瓯窑与越窑瓷的最大区别是瓯窑瓷胎呈现黄或淡黄色,釉易剥落;晚期前后出现纯粹的青色或青黄色,滋润如玉,胎釉结合紧密,极少有肃釉的现象,制瓷技术有显著的提高。
婺州窑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居青瓷窑的第三位,即所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其实婺州窑瓷器质量并不高,多数都比较粗糙,但制瓷作坊多,生产发展快,现在的金华、蓝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江山等县的广大地区,都有唐、五代婺州窑址发现。其中东阳、金华、武义等县均有发现几十处到二二百处瓷窑窑址,它们都有连绵几华里的瓷密布的集中地。这说明婺州窑在唐,特别是五代生产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产品种类和造型方面有许多与瓯窑、越窑相似,不同中的是胎色较深,呈深灰或紫色,釉色青黄带灰或泛紫,釉中呈现星星点点的奶白色,釉色青黄带灰或泛紫,釉中呈现星星点点的奶白色,这种奶白色也出现在釉层开裂处,这是婺州窑瓷器从六朝以来常见的现象。唐代中期晚期以后,婺州窑瓷器渐趋粗糙,制作远远不及瓯窑、赵窑的精细。
2.白瓷的鉴定
唐代的白瓷窑以邢窑器最为出名。9世纪中期,段安节《乐府杂录》记乐师郭道原“用越瓯、邢瓯十二,施加减水,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这段文字说明邢窑白瓷质量最好,胎骨坚实、致密、叩击时有金石之声,所以能与越窑瓷器一样,当作乐器,奏出美妙的音乐。据河北临城县轻工业局1980年调查,唐代鼎鼎大名的邢窑应在与内丘交界的祈村。《国史补》所记应该是就大体而言的,正如定窑不在定州,而在定州邻近的曲阳一样。唐代祈村窑的白瓷胎洁白度很高,远胜曲阳、密县诸窑。同时在胎厚处还呈浅水绿色。河北的曲阳窑胎骨厚实,断面比较粗,但烧结较好;釉比较粗的,釉色一般是白里泛青,釉水凝聚处多呈青绿色,釉面有开片。胎质细腻者,则胎色洁白,釉光莹润。胎色略微发黄的,为取得洁白的效果,先在胎体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再罩以透明的玻璃釉。
河南的巩县窑从唐初开始就生产白瓷,武则天至玄宗时生产比较兴旺,以后则逐渐下降。巩县窑白瓷瓷胎比较厚,釉面凝厚的地方,呈青绿色或白中泛青。
江西景德镇的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在南方地区是目前发现烧造白瓷的最早窑址,都出土有五代白瓷标本,以胜梅亭出土的最为丰富。瓷胎比巩县窑要,而瓷釉要比巩县窑厚,釉色一般是白中泛青。
3.黄釉瓷的鉴定
唐墓里经常出现一些黑釉瓷器,初唐墓里既有发现。黄釉瓷器在唐代各类瓷器中,尽量比不上邢窑、定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有名,但也不应该忽视它在唐瓷中的历史地位。
陆羽评唐代六个瓷窑出产的茶碗,把安徽寿州窑的产品排在越、鼎、婺、岳州窑之后,洪州窑之前,并指出:“寿州瓷黄,茶色紫。”寿州窑烧瓷的时代始于隋,唐代是其繁荣时期,历时二百余年。寿州窑瓷器流行使用化妆土,表层是透明的玻璃质釉。釉面光润开小片纹。釉色以黄色为主,有蜡黄,鳝鱼黄、黄绿等。化妆土光润细腻。用蘸釉法上釉,釉层厚薄不均,釉色浓淡不一。玻璃质釉和化妆土有的结合不好,就会出现剥釉现象。
河北省曲阳北镇所烧黄釉瓷碗与同时出土的轮旋规整的白瓷碗相比,显然属于一种民用的粗瓷,胎体厚重,器里施白釉,外施黄釉,色调比不上寿州窑器纯正,多呈黄褐色,胎也粗。
河南郏县窑烧的黄瓷主要是碗、罐和壶等器物,里白外黄,口部都不施釉;浑源窑也如此。唐代烧黄釉,并不是原料的不同,而是改变了窑炉的烧成气氛,隋代用还原焰烧成青釉,唐代则改用氧化焰烧成黄釉,因此胎色也由青灰色变为白中泛黄。
4.黑釉瓷的鉴定
北方黑瓷的出现比江南地区要晚三百多年。6世纪70年代在北齐时期的墓葬中才有黑釉瓷器的发现,釉色界与黑酱二者之间。目前已在山西、河南和山东三个省的七个县发现唐代烧黑瓷的窑址,主要以河南为多,有五处窑发现黑瓷。胎体都很厚重,胎呈灰白色。
5.花釉的鉴定
花釉瓷是唐瓷中又一新创造,它是在黑釉、黄釉、黄褐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斑点有的作有规则的排列,有的任意加上几点,有的又像波浪。由于它们都装饰在深色釉上,衬托出浅色彩斑,故显得格外醒目。花釉瓷器常见的有各种形式的罐、壶,多在腹部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以黑釉居多,黄褐色饰以月白色斑点少见。
20世纪60年代末在河南郏县的黄道窑址首次发现了花釉瓷标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先后在河南的鲁山、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窑址发现了四处花瓷产地。这五处发现的花釉瓷,就釉色及斑点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色或灰白色彩斑,器物有壶、罐和腰鼓;另一类则为黑色、月白色或钧蓝釉,饰以天蓝细条纹彩斑,器物有壶、罐。前者在河南鲁山段店、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三处发现有腰鼓标本,后者在河南郏县黄岛和内乡二处也都有出土。五处窑址出土的不同类型标本,对于辨认传世的花釉瓷器产地有很大的帮助。
6.绞胎瓷的鉴定
所谓绞胎瓷,是用白褐色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揉合在一起,然后坯成型,胎上饰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这种纹理变化多端,上釉烧即成绞胎瓷器。在山西、河南两省的唐墓中都有出土,器物有杯、碗、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绞胎瓷的制作工艺比一般色釉瓷器复杂,难度要大得多,也是唐代瓷器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绞胎陶器也有少量发现,但只是作为明器,工艺粗糙,远不及绞胎瓷器细致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