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分析
将每日的股票价格或股价指数记录下来,可绘制成股市行情图。图形分析法就是股民根据已描绘出来的图形趁势与形态,来判断整个股市或各种股票价格的变动趁势。收市价折线图、需求指数折线图、条形图与K线图(阴阳线图)是目前流行的反映股市价格的四种图形,也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分析方法。
一、折线图
折线图是最简单的图形,是逐日将股票(或指数)的收市价用线连接起来,用来表示股市大致上的趋势。折线图有收市价的折线图、需求指数(最高指数、最底指数与两倍收市指数的和除以4)的折线图。
二、条形图
条形图的构造则较K线图简单,条形图的直线部份,表示了当天(或当周)行情的最高价与最低价间的波动幅度。左侧横线代表开盘价,右侧横线则代表收盘价。在习惯用法上常有省略左侧开盘价的横线,仅表示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于图形上。通常开盘价只对当天得情走势有所意义,对于图形上的长期历史(大势)并不具备任何意义。
三、K线图
K线由三部分组成:上影线,实体,下影线。上影线上至当期最高价,下影线下至当期最低价,当收市价高于开市价时,实体部分用红色(或白色)绘制,称为阳线,当收市价低于开市价时实体部分用黑色绘制,称为阴线。
四、几种图形比较
K线图所表达的涵意,较为细腻敏感。与条形图相比较之下,K线图似乎较易于掌握短期之内价格的波动,也易于判断多空双方(买力与卖力)的强弱状态,作为进出场交易的参考。条形图的精神则偏重于趋势面的研究,而且在图形上的绘制非常简便迅速。事实上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异。重要的是投资者本身对个别商品价格波动的感受力。
开盘价具有意义的情形在于跳空,跳空意味着买卖双方有一方极力撤守最后防线,也意味着一连串的溃败开始。
开盘价具有意义的第二个情形,在于买卖某一方长驱直入敌阵之后,后劲不足退回开盘价。即上下影响过长。这种情况代表盛极而衰,一个变盘的开始。这种情况以出现在综合股票指数的表现上尤为明显。
根据前述原则,可以发现,剔除并非绝对重要的开盘价,K线图与直线图在评判多空双方力量并不具备明显的差异,两者均可按作为结论的收盘价与最高价、最低价间的关系地位,来判别出多方力量与空方力量。每一支条形图或K线图所显现的多空战果是类似的。投资者不一定要拘泥于何种图形,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大势的研判。
趁势分析
一、移动平均线(MA)
移动平均线是用统计处理的方式,将若干天的股票价格加以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用以观察股价趋势。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是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移动平均线通常使用进有3日、6日、10日、12日、24日、30日、72日、200日、288日、13周、26周、52周等等,不一而足,其目的在取得某一段期间的平均成本,而以此平均成本的移动曲线配合每日收盘价的线路变化分析某一期间多空的优劣形势,以研判股价的可能变化。一般来说,现行价格在平均价之上,意味着市场买力(需求)较大,行情看好;反之,行情价在平均价之下,则意味着供过于求,卖压显然较重,行情看淡。移动平均的期间长短关系其敏感度,期间愈短敏感度愈高,一般股价分析者,通常以6、10日移动平均线观察短期走势,以10日、20日移动平均线观察中短期走势;以30日、72日移动平均线,观察中期走势;以13周、26周移动平均线,研判长期趋势。西方投资机构非常看重200天长期移动平均线,以此作为长期投资的依据,行情价格若在长期移动平均线下,属空头市场;反之,则为多头市场。
(一)计算方法
日平均价=当日成交金额÷当日成交股数(亦有直接采用当日收盘价代替日平均价者)。
6日平均价=(当日平均价+前五日平均价×5)÷6。
10日平均价=(当日平均价+前九日平均价×9)÷10。
30日、72日、13周、26周等平均价计算方法类推。
其计算公式为MA=(P1+…+Pn)÷n
P为每天格,n为日数。
(二)运用原则
平均线从下降转为水平,并且有改变移动方向往右上方移动的迹象,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移动并越过平均线时,是买入信号。股价趋势在平均线上方变动,股价虽然出现回跌,但并未跌破平均线,又再度上升也为买进信号。股价在平均线下方变动,突然暴跌,距离平均线十分远,这是超卖现象,自然有可能回升,向平均线靠近,这是买入时机。
股价变动是上升趋势,自然平均线上方移动,因上涨幅度可观,离平均线越来越远,表示近期内购买股票者皆已获利,随时会产生回吐压力,是卖出时机。
移动平均线的方向由向上变动逐渐转为水平,而股价从平均线上方跌至平均线下方时,说明抛压增大,是卖出时机。
二、乖离率(BIAS)
乖离率,简称Y值,是移动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项技术指标,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测算股价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偏离的程度,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波动时因偏离移动平均趋势而造成可能的回档或反弹,以及股价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移动而形成继续原有势的可信度。如果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太远,不管股份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或之下,都有可能趋向平均线的这一条原理上。而乖离率则表示股价偏离趋向指标的百分比值。
(一)计算公式
Y值=(当日收市价—N日内移动平均收市价)/N日内移动平均收市价×100%
其中,N日为设立参数,可按自己选用移动平均线日数设立,一般分定为6日,12日,24日和72日。
(二)运用原则
乖离率分正乖离和负乖离。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时,其乖离率为正,反之则为负,当股价与移动平均线一致时,乖离率为0。随着股价走势的强弱和升跌,乖离率周而复始地穿梭于0点的上方和下方,其值的高低对未来走势有一定的测市功能。一般而言,正乖离率涨至某一百分比时,表示短期间多头获利回吐可能性也越大,呈卖出讯号;负乖离率降到某一百分比时,表示空头回补的可能性也越大,呈买入讯号。对于乖离率达到何种程度方为正确之买入点或卖出点,目前并没有统一原则,使用者可凭观图经验对行情强弱的判断得出综合结论。一般来说,在大势上升市场,如遇负乖离率,可以顺跌价买进,因为进场风险小;在大势下跌的走势中如遇正乖离,可以待回升高价时,出脱持股。
由于股价相对于不同日数的移动平均线有不同的乖离率,短、中、长线的乖离率一般均有规律可循。下面是国外不同日数移动平均线达到买卖讯事号要求的参考数据:
6日平均值乖离:-3%是买进时机,+3.5是卖出时机;
12日平均值乖离:-4.5%是买进时机,+5%是卖出时机;
24日平均值乖离:-7%是买进时机,+8%是卖出时机;
72日平均值乖离:-11%是买进时机,+11%是卖出时机。
三、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
MACD是GeralAppel于1979年提出的一项利用短期(常用为12日)移动平均线与长期(常用为26日)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对买进、卖出时机作出研判的技术指标。
(一)计算方法
DIF的计算式:
DIF=n日EMA—N日EMA
式中:n<N。通常n=12,N=26。
DEA=n日DIF/n
通常n=9
(二)应用原则
当DIF和DEF都在O轴以上时,大势属多头市场;当DIF和DEF都在O轴以下时,大势属空头市场。
DIF从下向上突破DEA形成交叉即黄金交叉,即柱状值BAR从负转正时,或DIF从下向上突破0轴时,是买入讯号。
DIF从上向下跌破DEA形成交叉即死亡交叉时,即柱状值从正转负时,或DIF从上向下跌破0轴时,是卖出讯号。
顶背离:当指数出现一波比一波高而不断创新高时,此时若DIF与DEF并不配合出现新高点,是卖出时机。
底背离:当指数出现一波比一波低而不断创新低时,此时DIF与DEF并不配合出现新低点,是买进时机。
若在高位出现两次死亡交叉,它预示后市要大跌;反之,当在低位出现两次黄金交叉时,则预示后市要大涨。
当柱状线BAR在0轴上方由长开始变短时是卖出讯号;当BAR在0轴下方由长开始变短时是买入讯号。
量价关系法则
一、累积能量线(OBV)
OBV线亦称OBV能量潮,是将成交量值予以数量化,制成趋势线,配合股价趋势线,从价格的变动及成交量的增减关系,推测市场气氛,是一种较为普及和传统的分析工具。OBV的理论基础是市场价格的变动必须有成交量配合,价格的升降而成交量不相应升降,则市场价格的变动难以继续。
(一)计算方法
逐日累计每日上市股票总成交量,当天收市价高于前一日时,总成交量为正值,反之,为负值,若平盘,则为零。即:
当日OBV=前一日的OBV±今日成交量
然后将累计所得的成交量逐日定点连接成线,与股价曲线并列于一图表中,观其变化。
(二)运用原则
OBV线的基本理论基于股价变动与成交量值间的相关系数极高,且成交量值为股价变动的先行指标,短期股价的波动与公司业绩兴衰并不完全吻合,而是受人气的影响,因此从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测有股价的波动方向。
当股价上涨而OBV线下降时,表示能量不足,股价可能将回跌。
当股价下跌而OBV线上升时,表示买气旺盛,股价可能即将止跌回升。
当股价上涨而OBV线同步缓慢上升时,表示股市继续看好,仍有荣面。
当OBV线暴升,不论股价是否暴涨或回跌,表示能量即将耗尽,股价可能止涨反转。
二、意愿人气指标(BRAR)
人气指标(AR)和意愿指标(BR)都是以分析历史股价为手段的技术的指标,其中人气指标较重视开盘价格,从而反映市场买卖的人气;意愿指标则重视收盘价格,反映的是市场买卖意愿的程度,两项指标分别不同角度对股价波动进行分析,达到追踪股价未来动向的共同目的。
(一)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