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人问上帝:“为什么天堂里的人快乐,而地狱里的人却不呢?”于是上帝带他来到地狱。他看到许多人围坐在一口大锅前,锅里煮着美味的食物,可每个人都又饿又失望,因为他们手里的勺子太长,没法把食物送到自己口中。接着,他们又来到天堂,这里的勺子也很长,可是人们用勺子把食物送到了别人的嘴里。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快乐永驻。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一下子做到是不可能的,你可以慢慢来,那应该是能做到的。因为能够决定你是否快乐的就是你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了心态,你选择了快乐,自然也就拥有了快乐!相信你也希望你最终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习惯48坚持体育锻炼
众所周知,教师的工作量最大,并且具有延展性。即使下了班,也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和思考一些班上尚要解决的事情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90%以上的老师患有颈椎病、咽炎、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慢性胃病等职业病。由于对自身要求较高,经常因为精神紧张而失眠,情绪上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症状,对自己的孩子缺乏耐心等一些亚健康现象。因此,自己解放自己,释放压力,增强体质是当务之急。而坚持体育锻炼无疑是最佳途径。
其一,忙里偷闲,科学安排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出操活动身体,或抽空到操场上跑几圈,在空地上打太极,甚至几个老师饭后散散步,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形式,关键要持之以恒。
其二,学校支持,形成制度
学校不仅要积极为教师创造体育锻炼的条件、时间、场地、器材等,而且要形成制度,形成规模。甚至对一些“忙”老师,要采取“强制”措施,把他们拉到大自然中,使他们焕发青春。一些奖励制度同样能促进教师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最终,使锻炼成为一种习惯。
案例一
2009年2月18日下午第七节课后,某高级中学教师在安排好学生的自习后,纷纷从紧张工作的办公室走出来,集体参加了由教导处和体育组开展的以锻炼教师身体、促进新老教师交流为主题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为了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全体体育教师在科组长李凌伟老师的带领下,树立为全体教师服务的宗旨,在场地和器材方面都作了预先的安排。因此这次活动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支持和肯定。根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各项活动的总人数达到近一百人次之多。特别是在足球、篮球、排球、毽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活动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对抗中达到了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也让很多教师更加清楚地明白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健康就是财富,身体就是本钱。为了教师都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该校特别要求全体教师,为了自己,也为了学校,工作之余要注意锻炼身体。学校亦坚持隔周开教师会议的制度,星期三下午第四节,凡学校不安排教师会议,全体教师就可以安排参加体育活动,以此促进老师能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最终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其三,为人师表,一举多得
当学生发现老师不仅能在课堂上“激扬文字”,在运动场上也可以“指点江山”,他们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大加赞赏,师生之间的距离会慢慢拉近,他们会对你的课,更加来“电”,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同时,也可以带动同学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就让我们从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开始吧!
案例二
2008年,某小学工会向全体教师发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的号召。号召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号召一提出,老师们就纷纷付出实际行动,有些喜欢户外运动的老师选择了放学后去爬山;利用业余时间跳舞、跳绳;聘请校外乒乓球教练指导打乒乓球;篮球队、羽毛球队等团队也在老师们的组织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锻炼,全面提升教师的身体素质,为更好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运动有益健康,但实际生活中,许多教师却常常忽视锻炼身体,而且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锻炼方法。针对教师的不同年龄,选择适宜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不顾及自身情况,既达不到健身效果,还会给身体带来损伤。据健身专家建议,教师锻炼最好要因年龄而异。
20—30岁的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冲击性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拳击、溜冰等运动方式。这些运动既可以解除工作和学习上的压力,又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增强人的自信心和克制力,对教师日常教学不无好处。
30—40岁的教师,适宜攀岩、游泳、球类、跑步、骑自行车和武术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可增强肌肉的弹性,保持健康的体魄,同时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改善人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培养人的专注力,忘却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快。
40—50岁的教师,由于工作繁忙辛苦,家庭负担较重及生理上的变化,适宜低冲击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登山、游泳、网球、乒乓球等。既可缓解心理紧张和压力,又可强健四肢肌肉,还可以提高机体抗病力。
60岁以上的教师,由于整个身体机能开始衰退,锻炼的目的就是减缓衰老,增加心脏功能。运动应首先从步行开始,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项目,而且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逐步适应、养成习惯的原则。
生命在于运动,教师因工作繁忙都忽视了身体健康,经常久久伏案工作,久坐不动,导致一些如肥胖、脂肪肝等病症,给工作带来影响,为个人带来痛苦。为了使教师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适当的运动不容忽视。
习惯49守住心灵的宁静
静,是教师的职业方式;静,也是教师的职业素养,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度,一种智慧。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思考就是在宁静中寻找智慧,一节课就是思考的结晶。”古人也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就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案例一
记得我从事校长工作的第一年,盘点一年的工作,猛然想起陶行知先生送给我们的“每日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遗憾的是,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我没有进步。
那一年里,我是在事务堆里走过来的:不是写计划就是写总结,不是开会就是写汇报,不是迎接检查就是准备督导,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事情。论身体,每天处于疲劳状态;论学问,教育教学研究颗粒无收;论道德,不知教育服务于谁;论工作,丢了教育的方向。由此我想起了奋战在一线的教师,他们是否能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如果不能,影响他们静下心来的因素又是什么?
媒体上曾刊载过这样一段调查:“教师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甚至在梦中,都惦记着学生,想着刚进行的模拟考试,顾着明天将要进行的公开课,后天的主题班会,下周的安全检查,下月的课间操评比……以及没完没了的统计数字和报表,随时随地的推门听课,防不胜防的意外事故,突发事件和告状风波。”教师的事务性工作实际上还不仅仅是这些,开学初要交各种计划,期末要交总结,每节课要写课堂日志,每周要交教学反思,每月要交教学笔记,每学期要交论文。还有一年一度的考评,几年以后要评职称等。除日常工作之外,又有如此之多的事情,教师能静下心来研究教育吗?超负荷的劳动强度是制约教师静下心来工作的首要因素。
面对上述案例所展示的教师静不下来的现状,我们这些教育管理者应该认真思考:如何静心教书育人呢?
教师静心需要条件。静心教书要时间,潜心育人要时间,时间对教师来说极为珍贵。每天两操,我们是否可以做到不让班主任到操场去监控学生,而实行集体管理?每学期4次检测,考后的分数统计是否可以由相关人员集中输入,然后提供给教师?早中晚自习是否可以实现无师管理,每周例会在无特殊情况时控制在1小时之内?如果真能做到这些,一周就能给教师节省不少精力,为他们提供更多静心学习的时间。
案例二
作为一位校长,我认为凡是需要应对检查,具有虚构成分的事情,就不要让教师再做。比如:学困生帮教计划、中等生提高计划、优秀生培养计划,这些有必要写在纸上吗?教师只要有意识去做就可以了。又如:教学德育计划、课堂日志、抄写教学笔记,这不是徒劳的事吗?教学渗透教育不是有计划就一定能兑现的。课堂出现问题,教师在第一时间解决了最好不过,写出来节外生枝反而不好。抄写笔记不如不写。我一直在设想,教师的教案能不能少写,能不能不做评比?也渴望尝试一下,我们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无教案,却是精彩的课堂教学。如果做到这个程度,那才是静的真谛。为教师减负,作为校长心静则实,方能鉴别虚的东西,做实事。
可以说,“静以养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修养。得意时不骄,失败时不馁,静下心来坦然面对生活,方有一颗平常心。“宁静致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境界。心静则远,这就是站得高,看得远,认识得深刻。人各有志,放飞自己远大的理想,只有静下心来,才会拥有广阔的天空。
静心静悟,问题在静中化解,是非在静中明辨,思想在静中绽放,工作在静中出色。静孕育智慧,静开发智慧,由此,静控制了冲动,抑制着盲目,克服了粗劣,驱散了功利,何乐而不为?
为实现教师静的工作状态,教师应该做到“八静”——
静下心来备每一节课;
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
静下心来与每个学生对话;
静下心来研究学问;
静下心来读几本书;
静下心来总结规律;
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方式;
静下心来品味与学生的分分秒秒,品味工作的乐趣,品味生活的意义。
践行素质教育教师要有“潜下心来育人”的状态;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要有“静下心来教书”的意识,学校的校长要为教师的静心工作扫清障碍。
习惯50注重饮食健康
教师的一日三餐
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一日三餐如何安排?营养学家的建议是:既要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又要能活跃脑功能。
早餐,要低脂低糖
早餐有两类食物不宜多吃:一类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因含有大量淀粉和糖分,进入体内可合成更多的有镇静作用的血清素,致使脑细胞活力受限,无法最大限度地动员脑力,使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另一类是蛋黄、煎炸类高脂肪食物。因摄入脂肪和胆固醇过多,消化时间长,可使血液过久地积于腹部,造成脑部血流量减少,因而导致脑细胞缺氧,整个上午头脑昏昏沉沉,思维迟钝。脑营养学家认为,科学的早餐原则应以低脂低糖为主,选择猪瘦肉、禽肉、蔬菜、水果或果汁、低脂奶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再补以谷物、面食为妥。
午餐,要多吃蛋白质
午餐的明智选择是坚持以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为主,以碳水化合物为辅的原则。面粉、米饭、甜食过多下午会恹恹欲睡,打不起精神,中老年人尤甚。据美国心理学家斯普林教授研究,40岁以上无论男女,大量吃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在进餐后的4个小时之内,精力都赶不上那些以高蛋白食物为午餐的人。奥妙在于鸡、鸭、鱼肉等高蛋白食物富含蛋白质,并可分解出大量酪氨酸,进入脑中便转化为使大脑兴奋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因而精力充沛。此外,为保持较强的记忆力,脑组织极需一种叫做乙酰胆碱的神经递质,而乙酰胆碱又是从胆碱转化而来,所以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肉类、禽蛋、豆制品、大米、坚果等亦可推选入食谱之列。
晚餐,要高糖低蛋白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晚间较为闲暇,不需多大脑力,且逐渐接近睡眠时间。所以晚餐与早餐正好相反,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应列为主食,让较多的糖分进入体内,提升脑中血清素浓度,发挥镇静作用,以保持心态安宁,并为入睡打下基础。至于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禽蛋,牛肉、鱼类等应加以限制。日本专家的研究报告称,晚餐若摄入过多蛋白质,可增加体内钙元素流失,一方面丢失大量钙质而导致缺钙症;另一方面升高尿中钙浓度,沉淀而形成结石核心,引发尿路结石病。
教师健康饮食注意“五多”
其一,多食益脑食物
教师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宜适当补充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鱼、牛奶、大豆及其制品,以保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另外,吃含磷脂丰富的蛋黄、大豆、胡萝卜、鱼、肉等能增强大脑的机能,提高工作效率。
其二,多食养眼食物
教师的视力容易受到损害:上课时飞扬的粉笔灰易使教师患结膜炎等眼疾,经常感觉眼睛干涩、发痒。因此,除注意正确用眼外,教师要多食具有养肝明目作用的食物,如羊蹄筋、羊肝、胡萝卜、菠菜、阿胶、乌骨鸡、桑椹、甲鱼、黑木耳等。
其三,多食利咽食物
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蔬菜水果,如南瓜、丝瓜、芹菜、莲藕、雪梨、乌梅、莲子心等,对防治慢性咽喉炎有一定的作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则应少食,容易引起上火的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
其四,多食抗疲劳食物
教师长时间站立讲课,下肢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的乳酸在下肢积聚较多,会出现双腿沉重、酸胀等不适。故教师宜多食水果、蔬菜、豆类等碱性食物,以消除疲劳。服用大枣、麦冬、桂圆、人参熬成的汤,也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其五,多食抗粉尘食物
教师在日常膳食中应适当多吃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木瓜、南瓜、西兰花、菠菜、油桃、杏等。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有预防尘肺病发生的作用。此外,可适量食用能排尘的食物,如黑木耳、猪血,这两种食物可清除胃肠道中的粉尘,从而防止粉尘对消化道的危害。
教师饮食的不良习惯
下面是有关饮食的一些不良习惯,教师们应该尽量避免。
保温杯泡茶
“人类灵魂工程师”,“桃李”满天下的“园丁”,这个崇高的职业,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师的健康,每时每刻都被社会所关注,愿每位教师都能掌握健康的饮食方式,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