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躺在软软的小床上,睁着大大的眼睛,缠着妈妈或爸爸讲故事给你听。这应该是很多人对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吧。孩子对大人世界的幻想大多源于故事。故事里有英雄,孩子说长大要当英雄。故事里有会飞的天使,孩子认为自己有一天也能长出像天使一样的翅膀。故事总能给孩子最纯真、最美好的向往。
孩子从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父母给孩子讲故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记忆力、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在学龄前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很重要。心理学通常认为人的大脑有四大功能:记忆、想象、理解和推理。没有记忆和想象就谈不上思维发展和发明创造,因此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我们开发大脑潜能的第一目标。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当家长给孩子讲《金鱼和萤火虫》的故事时,他们就会在自己的想象中描绘蓝色的海洋、红色的珊瑚、绿色的海带,还有灯笼鱼点起五彩灯、海葵花儿朵朵开、龙虾跳起大刀舞、螃蟹跳着横走操、海龟笑的脖子歪、龙王坐着龙车……孩子们正是这样一边听故事、一边自由地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精巧别致的想象和构思。他们想象中的这些景象越鲜明,对故事的情节理解就越深刻。
其实,对家长来说,讲故事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好方法。但目前故事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渴求”只是敷衍了事,要么拱手让给了磁带和动画片,要么只是“照本宣科”。专家们指出,要更好地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家长必须学会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1)通过讲故事训练孩子的语言
成人给孩子讲故事首先要坚持说普通话,禁用方言,要以清晰、准确、规范的语言为孩子做好学习语音的楷模。
给孩子讲故事时要注重视听结合,借助实物、口形示范和手势等直观手段,形象具体地向孩子示范发音,并让孩子反复地辨别和体验。
在讲完一个故事后,可把故事中生动、有趣、可游戏的情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编成游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掌握语言。
(2)通过讲故事丰富孩子的词汇
在讲故事过程中,可借助于表情、手势等来演示一些常见的、浅显的词,帮助孩子理解词义。
讲故事时所涉及的词义要浅近、准确,尽可能让孩子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来解释词义。
把故事中的某些常用词让孩子用同义词(或相近词)换一换,爸爸妈妈适时地加以启发并做出评价(肯定或否定)。
边讲边启发孩子填出部分关键词,如:“树林中窜出一只(凶猛)的老虎,三只小白兔(飞快)地跑去……”
(3)通过讲故事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讲故事时,爸爸妈妈应用亲切的语气,把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尽量避免词不达意、缺乏条理,给孩子造成错觉。
应该以故事内容的特定环境,充分地给孩子提供模仿、练习的机会,如模仿故事中某些对话、声响等。
讲完故事后,可让孩子复述故事(故事中部分情节或故事大意),以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和创造能力。
故事讲到某一关键处,中断讲述,启发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想象,创编出以后的情节。
根据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孩子借助选图、拼图、绘画、粘贴图片来表达故事情节。可充分利用旧图书、旧画报中的某些图片,让孩子挑选人物、动物、景物等拼成有情节的画面,再编成小故事讲出来。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而且特别喜欢听父母给他们讲。讲故事可以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讲故事的过程,同时给孩子和父母提供了许多问答和交流的机会——通过目光的交流,彼此之间会产生出温馨的情感和无穷的乐趣。
但是,很多父母都感觉让他们讲故事比读故事书要困难得多,下面提供一些建议,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不要一气呵成讲完一个故事。讲故事好像交谈一样,是一个互相交流及分享的媒介。讲者及听者需要留意互相的反应,何时停顿、发问、总结均十分重要,像录音机般不停地读的做法多为不妙。
不需要任何准备,试想我们成人若要负责一个演讲,我们会去准备吗?我们虽则作了各项准备也未必讲得精彩,何况毫无准备呢?讲故事亦需要不断磨炼技巧。选一个安静的环境,准备好全神贯注的心情,熟读情节,不但能令你的孩子爱听你的故事,我们自己也因而将思想和感情重新梳理,与孩子一起成长,岂不快哉。
讲故事不应过分注重教训这环节。最重要是有趣味地分享感受,让孩子渐渐体会故事之寓意。下次故事完结尝试改口问:“故事说完了。你觉得怎样啊?”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讲故事中加插游戏及笑料,例如,讲到三只小肥猪,家长可以扮一下小猪走路及害怕躲起来的滑稽样子,让小孩子扮小老鼠将铃铛放在花猫(您)的颈上等,如此将故事趣味化,一定更易将故事情节演活。
让小孩子协助主角解决问题。问小孩子若他是司马光,除了用打破水缸的方法救人,有其他途径可行吗?若孩子是鲁宾逊他会用什么方法返回大陆呢?让孩子代入角色中,使他投入,专注,亦能训练思考。
相互说故事:这种方法是俗语所谓“你一句,我一句”的方法。家长:“从前有只小花猫,叫做咪咪。”小朋友:“咪咪最爱偷吃鱼。”家长:“有天咪咪遇见……”故事情节看来像傻兮兮、毫无逻辑根据似的,但却可能引发小朋友表白内心构想以及他们的喜好、他们的恐惧等等。
通过舞台来配合故事表达。家长可在节日安排类似的活动,让小朋友有个惊喜。沙发、睡床可作舞台,几个布偶公仔可作人物,事前一起商议情节,您不难发现您的孩子是充满创意的。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家长可将自己的职业、儿时轶事、生活体验编成故事与孩子分享,但必须真实及生活化,让孩子体会父母亲的经验及克服困难的勇气。此外亦可天马行空,幻想一些故事,让大家大笑一场,增加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