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已经有三个春节没有回家过年了。妻子也是东北人,他们一家如果回家过年的话,光来回车票就得一千多元。再加上要给双方父母及亲戚买点年货的话,少说又得一千多元。而里外里在家也就待上七八天,七八天就要花去差不多一个月的月供的钱数,老郭不敢。
“根本回不起家!”
老郭说回老家现在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负担,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而老郭和妻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们在北京买房了,每月要还银行钱,日子过得紧巴巴,也是能不回来基本上就别回来了。
可几位老人真是想他们啊!逢年过节的几双眼睛就总是盯着家门,耳朵也是努力地听着门的动静,就希望屋门会忽然被推开,能看见儿子、媳妇带着孙子欢蹦乱跳地走进来,那种高兴的感觉就是给个聚宝盆也不换。尤其是孙子,几位老人对于孙子的想念那简直已经到了极致了,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是一出现跟小孩有关系的东西,那一准就直接联系到自己的孙子身上。
可是孩子们在北京买房了,每月要还银行钱,日子过得紧巴巴,回不来。
老郭是个孝顺的儿子。
我跟他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候,他是每月都要寄钱给家里的。他曾经对我讲,东北的经济不景气,老两口的退休金不能按时发放,所以家里的经济情况异常紧张。老两口的日子过得相当细致,每项开销都是算了再算、想了又想,权衡了各种利弊之后,还要再拣最最紧要的东西购买。
老郭的母亲有腿疼的老毛病,据说北京有一种膏药贴上管用。托人买了一盒以后就再也没敢买,管用是真管用,就是太贵了。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膏药才八十多元钱一盒,一个月有3盒就已经足够,所需也就二百五十多元钱。
老郭就是因为家里的生活状况,才离乡背井只身来北京打工的。他说他当初来北京一点儿没有关于发展自己的想法,所图就是帮助家里生活。来京以后,老郭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每月能有两千多元的收入。每次发工资的第二天,就是他往家里寄钱和膏药的时候。每当在邮局办理完手续走出大门,他会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踏实。待到所寄差不多应该到了,老郭就会给家里打去电话询问,并且嘱咐二老,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要再舍不得了!
在中国,这种从一般家庭长大的孩子,因为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维持生活的不易,内心里都会留下很深的烙印,那就是长大以后挣钱孝顺父母,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他们都恨不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父母那一辈子受过的亏心与委屈都补偿回来。这是他们最简单、最直接、最淳朴的报答养育之恩的方式,也是他们在一段时间之内,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的动力。
老郭就是这样,在他跟我多次聊及家里的事情时,一半是父母如何含辛茹苦,而另一半则是在这种含辛茹苦的条件下,父母又是如何给他创造快乐的。所以,现在他必须也要像父母当初给他创造快乐时一样的不遗余力。
然而好景不长,老郭买房了。家里的状况一下又从老郭来京以后的缓解,回归到之前的紧张,而且还欠了债。
“我妈的膏药又用不起了!”老郭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流出了眼泪。
他跟我说,好多次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站在窗前,向着东北老家的方向,想念着他的老爸老妈。他觉得很是对不起他们,因为他知道,那远方的老爸老妈又在从牙缝儿里一点一点地给自己省着了。
“现在也是每月给家里寄钱,可那一样吗?原来是为了尽孝,现在呢,还债!早知道这样,结什么婚呐!买什么房啊!”
可是,结婚有错吗?买房有错吗?结婚是成人,买房是成家,如果成人与成家都没有错的话,那么错的又是什么呢?
老郭说:“千错万错,我就不该贷款买这房子!买了这套房子,我几乎失去了一切,还不单单只是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