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勒格森,卡伊拉年轻时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勒格森仅有只够维持五天的食物,一本《圣经》和《天路历程》(他的两本宝书),一把用于防身的小斧头和一块毯子。带着这些,他急切地踏上了他的人生旅途。他将徒步从他的家乡尼亚萨兰的村庄向北穿过东非荒原到达开罗,在那儿他可以乘船到美国,开始他的大学教育。
1958年10月,勒格森只有16岁或17岁,他母亲也拿不准那时他确切的年龄。他的父母都是文盲,不知道美国离他们究竟有多远。但他们还是勉强地为勒格森的旅途祈祷。
对勒格森来说,他的旅途源于他的一个梦想——不管是多么遥远,这个梦想促使他决心要接受教育。他希望能像他心目中的英雄亚伯拉罕,林肯那样,林肯虽然出身贫寒,却成为美国著名的总统,为解放黑人奴隶进行不懈的斗争。他想要像布克。T。华盛顿那样,是华盛顿打碎了奴隶制度的枷锁,成为一名伟大的改革者和教育家,为他自己和他的种族带来了希望和尊严。
勒格森希望能像他心目中的这些英雄那样能改变世界,服务于全人类。不过,要实现他的目标,他需要受最好的教育,他知道只有在美国才能得到他需要的教育。
不要去想勒格森名下毫无分文,也没有任何办法支付船票。
不要去想勒格森根本不知道他要上哪所大学,也不知他会不会被大学接收。
不要去想勒格森的旅途从开罗到华盛顿有3000英里之遥,途中有数百个部落,说着50多种语言,而且他对此一窍不通。
不去想所有这一切,勒格森还是出发了。他必须踏上征途。他一心只想着一定要踏上那片可以帮助他把握自己命运的土地,其他的一切都可以置之度外。
他并非总是那么坚定。作为一个不大的男孩,他有时把自己的贫穷作为在学校没尽最大努力和不能成功的理由。“我只是个穷孩子”,他曾这样对自己说,“我能做什么?”
对勒格森来说,他和村里的许多朋友一样,原本相信居住在尼亚萨兰卡荣谷镇的穷孩子学习只是在浪费时间。后来从传教士提供的书籍中他发现了亚伯拉罕,林肯和布克。T。华盛顿。他们的故事启发了他,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且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他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于是他就有了徒步到开罗的想法。
在崎岖的非洲大地上,艰难跋涉了整整五天以后,勒格森仅仅前进了25英里。食物吃光了,水也快喝完了,而且他身无分文。要想继续完成后面的几千英里的路程似乎是不可能了,但勒格森清楚地知道回头就是放弃,就是重新回到贫穷和无知。
他对自己发誓:不到美国我誓不罢休,除非我死了。他继续前行。
有时他与陌生人同行,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孤独地步行。每到一个新的村庄他都非常小心,因为不知道当地人是敌意的还是友善的。有时他找到一份工作,暂时有遮身之处,但大多数夜晚却是过着大地为床,星空为被的生活。他依靠野果和其他可吃的植物维持生命。艰苦的旅途生活使他变得又瘦又弱。
一次高烧使他病得很重。好心的陌生人用草药为他治疗,并给他提供了休息和养病的地方。由于疲惫不堪和心灰意懒,勒格森几欲放弃。他曾想说:“回家也许会比继续这似乎愚蠢的旅途和冒险更好一些。”
他并未回家,而是翻开了他的两本书,读着那熟悉的语句,他又恢复了对自己和目标的信心,继续前行。从他开始这次冒险旅行到1960年1月19日已经有15个月的时间了,他走了近1000英里,到达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此时,他的身体竟健壮起来,也有了更加明智的求生方法。他在坎帕拉呆了六个月,干点零活,并且一有时间就到图书馆,贪婪地阅读着各种书籍。
在图书馆里他找到了一本文图并茂的美国大学指南书。其中的一张插图深深地吸引了他。那是个看上去庄重而又友好的学院,坐落在湛蓝的天空下,喷泉草坪错落有致,环绕学院的群山使他想起了家乡那壮丽的山峰。位于华盛顿佛农山区的斯卡吉特峡谷学院成为勒格森请求的第一个具体院校。这似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他决定立即给学院的主任写封信,述说自己的境况,并向学院申请希望得到奖学金。因为担心可能不被斯卡吉特接收,勒格森决定在他的微薄积蓄允许的情况下,给尽可能多的院校寄去了自己的申请。
其实这大可不必,斯卡吉特的主任被这个年轻人的决心深深感动了,不仅接受了他的申请,还向他提供了奖学金和一份工作,其工资足够用以支付他上学期间的食宿费用。
勒格森向着自己的梦想又前进了一大步,但更多的困难仍然阻挡着他的道路。
要到美国去,勒格森必须具备护照和签证,但要得到护照他必须向美国政府提供确切的出生日期证明。更糟糕的是要拿到签证,他还需要证明他拥有支付他往返美国的费用。
勒格森只好再次拿起纸笔给他童年时起就曾教过他的传教士们写了封求助信。结果传教士们通过政府渠道帮助他很快拿到了护照。然而,勒格森还是缺少领取签证所必须拥有的那笔航空费用。
勒格森并不灰心,而是继续向开罗前进,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某种途径得到自己需要的这笔钱。正是他非常坚信这一点,他花了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一双新鞋,使自己不必光着脚走进学院的大门。
几个月过去了,他勇敢的旅途事迹也渐渐地广为人知。当他身无分文、筋疲力尽地到达喀土穆时,关于他的传说已经在非洲大陆和华盛顿佛农山区广为流传。斯卡吉特峡谷学院的学生们在当地市民的帮助下,寄给勒格森650美元,用以支付他来美国的费用。当他得知这些人的慷慨帮助后,勒格森疲惫地跪在地上,满怀喜悦和感激。
1960年12月,经过两年多的行程,勒格森终于来到了斯卡吉特峡谷学院。手持自己宝贵的两本书,他骄傲地跨进了学院高耸的大门。
成功者能终年一致地施行有效的做法以达成美梦,但到底是什么使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全心投入各种各样事务中呢?成功者的特质,仿佛是内心中燃烧的火焰,驱使他们去追求成功。
(1)热情奔放。
成功者一直有一个理由,一个值得付出、激起兴趣、且长据心头的目标,驱使他们去实行、去追求成长和更上一层楼。这目标给予他们开动成功列车所需的动力,使他们释放出真正的潜能。
是热情使艾柯卡做出别人所做不出的事;是热情让众多科学家终年孜孜不倦,寻求突破,以便把太空人送上外太空并接返地球;是热情让人夙兴夜寐,是热情使人如沐春风,是热情让人生有力量、有勇气、有意义。若无热情,则无一事可成,不论是运动员、艺术家、科学家、父母或生意人,缺了它就不会奋发向上。
(2)信心十足。
世上每一本宗教典籍都是在诉说信仰和信心带给人类的力量和影响。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信念就是截然不同,而我们现在对自我评断的信念往往就支配了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相信美妙,未来就会过着美妙的日子;如果我们自行设限,转瞬之间那些限制就在眼前。所以若我们相信会成真、有可能的事,它就必会如愿。有些人虽有热情,但对自己的能力怀疑或期望不高,因而从未采取能让愿望实现的行动。但成功者不然,他知道所追求的并且相信能够获得。
热情和信念犹如汽油,推动你迈向卓越之境。不过有推动力仍旧不成,还得有航向,否则就像没有目标的火箭,在天空中盲目地乱窜。航向对人而言,就是指明智且循序渐进的计划。
(3)找到最佳策略。
策略就是组合各种才能的计划。万事俱备并不一定能保证成功,还要有一套最佳的组合,使其发挥到极致的地步才行,这才叫策略。进入屋内,你可以破门而入,也可以找钥匙开启,看你怎么去做。
(4)清楚的价值观。
若人有正确的价值观,便能使我们分辨出是非黑白,明白人生的真谛。遗憾的是,有太多的人却完全不清楚,也因此有些人常在事后懊悔所做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然而反观那些成大功的人,他们差不多始终都清楚基本原则是什么。看看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他们虽然职业不同,但却有共同的道德根基,知道为人本分和当仁不让。所以要想成功,就得明白自己的价值观,这是极为重要的关键。
或许你已经留意到,以上四种特质彼此扶助并相互带动。信念会影响热情,我们越相信会达成目标,就越会投入心力促其实现。但是,仅有足够的信念,并不能保证进入卓越之境——你若从一开始便面向西方,却相信会看见日出,那可难了。我们的价值观也会影响我们的策略。如果我们的策略为求成功,却不择手段地去做违背良知的事,即使是最好的策略也不会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看到有些人起高楼,不久又见楼垮了,因为他们的策略和价值观彼此相对立,互相冲突。
(5)保持充沛的精力。
缺乏活力,步履蹒跚的人想进入卓越之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精力充沛之人的四周,几乎整日充满各种各样的机会,忙得令他们分身乏术。若能抓住机会且善于利用机会,便步向成功。有些人有热情、有信念,也拥有成功的做法,更不与价值观抵触,可惜就是缺乏那股活力,无法进行所要做的事。所以要建立伟业,就得保持有在体能上、心智上和精神上的活力,那才能使我们尽情地发挥。
(6)善于传送讯息。
不论对外界或内心传送讯息的方式如何,最终一定会主宰我们一生的好坏。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已学习敢于面对人生挑战,且能把在逆境中求胜的经验传送给自己的人;而那些承认人生失利,因而画地自限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能带动我们生活和文化的人,都是能与他人沟通的大师,他们具有传送见解、请求、欣喜、消息的能力。能熟稔此等能力,便能成为伟大的父母、艺术家、政治家、教师等。我们几乎在人生的每一时刻都会或多或少地面对沟通、消除歧见以及交换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