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68400000019

第19章 超女·哄客文化

2005年,有两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值得人们记忆。一个是超过2000万观众关注的“超级女声”,一个是“哄客文化”的登堂入室。“超女”的火爆昭示着一档平民电视娱乐节目的崛起,它独特的赛制和播出方式让参赛者、评委,甚至观众与媒体,都兴奋地在节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而“哄客文化”这种新的话语体系,它不仅仅作为一种娱乐生活而让众多网民乐此不疲,也正式入侵一些严肃的领域,让广大民众措手不及。

“超级女声”的狂热“生态链”

5月14日,“超级女声”成都赛区报名的第一天,天气炎热。成都某报的娱乐记者吴洁(化名)赶到熊猫城报名现场的时候,被眼前的人山人海惊得目瞪口呆。“熊猫城里外挤了恐怕有3万人,包括报名选手、家长、看热闹的人,围着熊猫城排了整整三圈。”吴洁说。

这样的“空前盛况”,几乎发生在每一个“超级女声”赛区的报名点。据悉,长沙、杭州、郑州、成都、广州五大赛区总报名人次已超过12万,仅成都赛区就达到了4.2万人。

“超级女声”的“超声波”还波及了媒体与观众。目前,不仅平面媒体掀起了讨论热潮,“超女”的“粉丝”们更是在网络上展开了“热情洋溢”的追捧或者谩骂。5月29日晚,记者打开百度的“超级女声贴吧”,相关帖子已达445468篇,共833页。

“超级女声”从2004年3月诞生至今,已然成为了一种现象,一个话题。

“超女”:万人逐梦

吴洁已是第二年跟踪报道“超级女声”了,在今年的成都赛区报名期间,她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今年德阳的女孩子来得特别多,还有很多女孩子都打扮成张含韵的样子。”吴洁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偶像的力量”。“来自德阳的张含韵在‘2004超级女声’中脱颖而出,她也因此成为许多前来报名女孩子的心中偶像。”

15岁的张含韵用30秒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成为离“超级女声”们最近的明星。据说,模仿张含韵的发型和歌曲《酸的甜》已是校园的一大流行,在2005年参赛者年龄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这种中学校园的流行风尚也不可避免地被带到了比赛现场。

总导演王平说,“超级女声”的目的是让大家有一个快乐唱歌的机会,推出新人只是节目的附加值,而不是要帮助谁实现明星梦。但去年成功进入娱乐圈的“超女”,无疑在进一步“催生”着明星梦。

此外,能在电视中展示自我,也是“超级女声”尤其是“超龄女生”们的梦想。也许四川自贡女孩周莛所说的“我拼死也要上电视”的想法,是部分参赛女生最直接的动机。当然,也有仅仅是来玩玩的人。比如广州赛区冠军周笔畅,谈到参赛目的,她说:“也没什么目的,就是觉得好玩,朋友推荐我去,我就去了,没想过要出名。”

评委夏青认为,这种平和轻松的心态,更接近“超级女声”倡导的快乐本质。她还回忆了一个有意思的场景,“一位长沙选手一进来就说评委好,观众好,我要唱个什么歌,送给我的一个好朋友。”回忆起这一幕,夏青至今忍俊不禁,“她的目的不是进入50强,而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向朋友问好。”

作为主办方工作人员,导演与评委都希望参赛者能把“超女”经历作为一种人生体验,不要太计较得失。不过,对于很多为了梦想“打飞的”前往赛点,连夜排队的选手来说,她们对落选依然无法释怀。

在百度的“超级女声贴吧”,经常能看到落选者发泄不满的帖子。一位“超女”在贴吧中痛揭“黑幕”,声称50强都是内定,而且很多选手也没能在电视中“露脸”,“大家的辛苦都白费了”。

赛制:胜出几率像中彩票

无论是追求明星梦,还是为了在公众眼中展示一下自己,最平民、最贴近公众的“超级女声”无疑被视为最佳去处。“不分唱法、不计年龄、不论外形、不问地域”,不收报名费,让喜欢唱歌的人“想唱就唱”。“超级女声”确实已经把电视真人秀的门槛降到了最低,也把走向成功的造梦舞台,真实地放到了任何一个只要敢开口的女性面前。

不过,门槛低,并不等于没有门槛。不同于KTV包房里的自娱自乐,“超级女声”毕竟还是一个含有比赛成分的娱乐节目,它最基本的赛制就是淘汰。

“成都地区有4万多人报名,能进入50强,几率太小了。”评委科尔沁夫说,“而且,因为报名人数太多,海选评委每天最多只能听1000人。于是,在海选前还设置有一个预选的环节,很多人在预选关就被淘汰掉了。”

据了解,在杭州赛区,通过预选的比例为“1000:400”,这就意味着每1000个报名选手中有600人还来不及站到海选评委面前,就已经出局。“有一个女孩从家里跑出来参加预选,没选上,一直在外面哭。最后工作人员不忍心,征求我们意见,看能否听她唱一下。”科尔沁夫说,对这些选手,他最大的感觉就是同情。

预选之后,就是大多数观众最津津乐道的海选,这一过程让参赛选手能有在电视里秀一把的机会。不过,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会在30秒内出局,只有50名“优异女声”能进入下一轮。此后是50进20,20进10,10进7,7进5,最后决出3位选手获得赛区名次。

两名大四女生组成的“洋娃娃”组合,在长沙赛区20进10被淘汰后,一路追到郑州赛区。她们很自信,认为“长沙失利的原因是选歌不太合适,临场发挥也不好,并不是我们没有实力。”凭着这种执著劲儿,“洋娃娃”在郑州杀进10强。

不过,更多人没有这样的幸运。有的女孩即使“二进宫”、“三进宫”,也都被“咔嚓”在海选环节。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超级女声”一脚踏入娱乐圈成为明星的女孩,一位业内人士说:“这种几率就好像中彩票。”

观众:骂并痛快着

为了能够在几万人中胜出,给每天要听近千人歌声的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参赛选手们也可谓“煞费苦心”。有穿睡衣上场的,有头顶花枕头上场的,甚至有拿拖把表演的……“超女”们的怪招百出,只图评委眼前一亮。

有意思的是,虽然评委们大都认为“怪招”无助于Pass,但确实提高了她们上电视的几率,并且通过电视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

“2004超级女声影响力分析”的数据显示,即便在面临奥运冲击波的八九月份,其平均收视率仍位列全国所有卫星频道同时段的全国第二,仅次于央视一套。而从2005年5月6日开始,大约2100万观众将频道锁定在这个节目上。

这个原生态、制作粗糙的节目究竟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记者随机采访了20个“超级女声”的忠实观众,除了有6个中学生是为了追捧自己的偶像外,其余14人均表示爱看的正是选手们的搞怪招数,“看她们出洋相”。

成都赛区海选期间,36岁的选手黄薪因为“表现突出”,加之参赛当天身穿红衣,在网络中被戏称为“红衣教主”,成为很多网民心中“超女”出丑的集大成者。不过,这反而使她的人气飙升。

“黄薪出场的时候,我先是目瞪口呆,接着是骂她给我们绵阳人丢脸。而几秒钟之后,我就已经笑得坐在地上了,再也舍不得换台。”一位四川绵阳籍的网友说。

一边骂、一边笑、一边看,这也成为“超级女声”观众的一种独特心态。北京的一位文化编辑在文章中说,“主办方极力回避‘出丑’这个话题,可回避不了的是,大部分看海选的观众,也包括我,正是抱着‘审丑’的心理。”

“虽然喜欢看别人出丑,但作为一个有比赛成分的娱乐节目,传统的审美观念还是占据着观众和评委的思维。”夏青说。

在一些长相和唱功都让人不敢恭维的“超女”让观众骂并痛快着的同时,一些传统的“优质女生”,如安又琪、张含韵、周笔畅等,最终成为由大众投票选出的胜利者。并且,她们的拥戴者建立了庞大的“粉丝”团队,而“粉丝们”在网络上拉票、掐架,已经成为“超级女声”“声态链”的一道独特环节。

评委:从“毁人”到“诲人”

较之于“超级女声”海选中走马灯般的参赛选手,一直端坐并且侃侃而谈的3位评委,无疑成为节目的焦点。

2004年“超级女声”中,评委们“诲人不倦”的评语曾引起了很大争议,但同时也让一些观众视之为节目的一大看点。好事者甚至整理出“超级女声评委语录”公布于网络,如“你年纪不大,却好像怨妇一样”、“你唱歌和你说话一样做作”等评语,甚至成为了流行语言。

不过,2005年评委们似乎都变得客气了很多。即使有一些严厉的语言,评委夏青也认为,“那是尖锐,而不是尖刻。实际上,我们只是希望能给那些想知道自己真实水平的选手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

“排队、报名、预选,选手们能到我们面前,都可谓是经历了18重磨难,我们忍心刻薄他们吗?”科尔沁夫说,“我不会因为有电视转播,就用刻薄的语言来标榜自己的品位,只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他们一些指导。”

对于一些执著于明星梦的孩子,身为圈内人士,深知圈中甘苦的评委们,还担起了戳破她们幻想的责任——这也是评委们对严厉评语的一种解释。评委黑楠认为,要给这些最不专业选手以最专业的评价,让一些根本不适合唱歌的选手不要浪费时间。

夏青则说,对于一些为了明星梦逃课来参加“超级女声”的学生,评委们的直接评判可以戳破她们不切实际的幻想,让她们能通过这种经历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评委们的评价对自己有新的认识。

不过,评委们“厚道”了,一些观众们却不买账。观众Candy认为,今年的评委就柯以敏说唱点评的风格还有点意思,别的评委似乎太保守了,与节目本身的娱乐风格不符。“我觉得评委应该坚持自己的个性,既然节目本身是为了娱乐大众,能让观众会心一笑的评语,哪怕讽刺点,又何尝不可呢?”

娱乐还是“愚乐”?

“超级系列”其实最早诞生的是“超级男声”。作为“超级男声”的创始人之一,夏青做了14年的电视娱乐节目,这期间她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在做晚会的时候找不到新歌手。

“我们有责任为观众提供新面孔,但要怎么提供?我们做过许多尝试,一直不太成功,直到‘超级男声’的诞生。”夏青说,“超级系列提供了一种可能,让观众改变以往被动接受媒体、业界推出的明星,直接选择自己喜欢的偶像。”

以音乐选秀为外壳的“超级系列”,评审终端被交给了非职业化的观众,这让观众直接参与赛事并决定选手的去留、胜负。而这种无门槛的参赛与评选方式,也让该节目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众娱乐性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娱乐性占了非常重要地位。”科尔沁夫说。也许,正是出于节目的娱乐需求,黄薪以大胆、搞笑的表现风格,最终杀入了50强。

不过,“超级女声”史无前例的娱乐尺度,也让其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饱受争议。“愚乐’电视观众”、“被操控的残酷娱乐秀”、“踩着少女的尊严舞蹈”……各种严厉的批评纷沓而来。湖南卫视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作为一个娱乐节目,“超级女声”已难以承受之重。

“即使是与‘超级女声’类似的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在美国本土也一直受到争议,更何况是在观众还相对保守的中国。”该工作人员认为,娱乐节目最重要的是有趣,不管是“娱乐”还是“愚乐”,选手愿意参加,观众爱看,能让观众感到快乐,这就够了。

夏青也表示,在策划“超级男声”时,主创人员就已对节目未来的命运有了一定的预测。不过,她认为,只要贴近老百姓生活,符合道德标准,这样的节目还是会受到欢迎的。

评委的个性评语

“嗨,你跳的是第几套广播体操?”

“把民歌都给糟蹋了。”

“回去好好读书,走正道。”

“好好学习,前途无量;要想唱歌,死路一条。”

“你唱得像幽灵一样。”

“别吓着后面的选手了。”

“你忘了带一件东西,你忘了带调门了。”

“你这是在唱歌吗?你是在作秀呢!”

“别人唱歌是偶尔跑调,你唱歌是偶尔不跑调!”

“你这声音怎么像卡碟了啊!”

“你唱了吗?我以为你是在说话呢!”

“不看歌词,根本不知道你唱的是什么。”

“你唱歌的时候像在睡觉,总眯着眼睛干吗?”

“你全身都在抖,裙子也不例外,很冷吗?”

“你还是在南京多玩几天就回去吧。”

“南京赛区选手的心理素质太好了,怎么说都不会哭。”

龙曦

2005,哄客文化年

一种新的力量在网络言论平台纠集并产生持续影响,从虚拟到现实,从网络到社会。

在上亿网民支持下,在2005年,哄客的力量开花结果。比起往年的一大进步是,哄客不仅制造了诸多起哄事件,还成功地推出他们的代言人,在2005年,一批网络偶像突然随着一大批网帖的刷新率崛起。

就像一种全民狂欢的舞蹈,赞成者欢呼,这是公民时代来临的一种标志,一种新的话语体系正在形成。批评者则说,中国的社会思想体系正在变得庸俗轻浮,这种起哄的现状形成一种强大的思想错觉,当人们的耳边听到的都是哄客的声音时,他们以为那就是全民的发声,而沉默的大多数的想法却无迹可寻。

不管怎样,可以预计的是,2006年,还会有更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加入哄客的队伍,这成为中国最流行的表达方式。

2005,哄客元年

2005年,哄客文化登堂入室,它不仅仅是被作为一种娱乐生活而存在,也正式入侵到一些严肃的领域之中。

2005年,哄客这个词汇正式浮出水面,以前大家只听说过“黑客”、“闪客”、“博客”等。著名的文化评论人朱大可给这一现象下了定义,在2005年,他发表了一系列评论,从技术角度,人文背景,社会现状等各方面多方分析哄客兴起的文化背景。这些来自社会主流的批评,证明“哄客文化”已经走向成熟。

在2005年,网络流行几种对人的称谓:“姐姐”、“妹妹”,还有“教主”。超级女声的海选给了广大人民一个共同狂欢的舞台,于是人们看到“红衣教主”黄薪的热力表演和搞笑气氛,在网络的放大下,黄薪的这段表演造成了孔庆翔在北美曾经上演的旋风,网民在对黄薪大赞之后,也开始着力寻找更具代表性的人物。

在天涯BBS的推波助澜下,“芙蓉姐姐”这个一年前就沉了帖子,突然又被人助推上来,并形成一路跟帖的热潮,到2005年6月,人们已经需要花4~8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把这个帖子和全部跟帖一次看完。

在这个堪称BBS第一强帖的妙文被越来越多的人转载传阅后,媒体开始开发这个事件的新闻价值,随即造成的效应是让更多没看过这个帖子的人再去翻看原帖,芙蓉姐姐浮出水面,做了很多平生第一次:第一次接受媒体专访,第一次走穴等等。

随着芙蓉姐姐的声名日盛,厌倦了那种“反偶像”文化的哄客随即纠集成团,推出他们阵营的偶像“天仙妹妹”。发掘了天仙妹妹的网友“浪兄”称,他要让所有的网民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清水出芙蓉。

随着芙蓉和天仙的粉丝在网上的对阵热潮高涨,商业随即入侵网络偶像。2005年12月,上海的一家公司据说在芙蓉姐姐要价太高的情况下,请了相对经济划算的天仙妹妹参加了他们的一次促销活动。

在因为“超女”、“天仙VS芙蓉”而显得格外火爆的六月论坛之后,天涯再次为网民贡献了“真正的贵族”之争、“卖身救母”事件等一系列持续高温强帖。

随后,在2005年火爆的夏天,哄客文化不仅仅是被作为一种娱乐生活而存在,也正式入侵到一些严肃的领域之中。在夏天,一个网友公开对“信访学者”于建嵘的学术成果和资质进行怀疑后,这条新闻随即变成圈子内的一场群殴,加上一大群网友的哄抬,个人事件变成了社会事件。到最后,和绝大部分网战一样,最后留下的只是一地毫无技术含量的口水。

此外,在地产界和经济学界,哄客们也插了一手,任志强、易宪容的言论先后被哄客拿出来翻炒,一时各种地产论坛竟然显得和时评论坛一样热闹。

最具杀伤力的哄客事件发生在法律界。2005年8月12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学教授巩献田在网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这封信随即被哄炒,跟帖如流,随即,本来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的《物权法》发生了搁浅事故。

在这封信被网络哄炒半个月后,全国人大法工委主任胡康生和巩献田有了一场争辩激烈的会晤。此后,《物权法》没有在2005年12月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如期接受“五审”,也未被列入今年3月全国人大的审议议程。

在得知《物权法》搁浅后,另一批哄客跑出来批评政府决策缺乏理性判断,涌起新一股的争论,这封信也被人称为“法制史上最牛的一封信”。显然,哄客们的力量已经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

他们被哄

超女VS芙蓉姐姐VS天仙妹妹

尽管有很多人对芙蓉姐姐采取了极度谩骂与讽刺的手段,但大多数哄客还是从中找到极度乐趣。与之相比,之前的超女海选似乎是在故意为这一出现代网络喜剧做出铺垫。喜爱芙蓉姐姐,或是喜爱天仙妹妹,这都只是个人的喜好,但参与到一种集体审美和造星的行动中去,却让人感到无限的成就感。

郎昆VS朱军VS春晚

在天涯的首页上,关于央视主持人朱军主持风格的主题又一次被翻出来挂在头条上,2月17日,这个发表在天涯娱乐版块之“灰常点评”的帖子被传统媒体当做一个新闻来报道,而网民的热潮看上去还没有消退。

这已经是朱军在不到一年的时候里第二次被网民哄了,前一次,他主持采访《无间道》剧组核心成员,在三位华人大明星面前,朱军的主持被观众批判为“僵化”。这一次,在大好的除夕夜,他打断了郎朗的激情演奏。对朱军的批判同时夹杂着对春晚这盘大杂烩的批判,以及对春晚导演郎昆的不满,强烈地刺激了哄客们的神经,一大批智慧型强帖由此诞生。

主流经济学家VS房地产商

2005年,主流经济学家和房地产商集体遭遇尴尬,他们俨然成了过街老鼠,叫骂声和喊打声响彻大小网络。《中国青年报》专题调查“你相信哪位主流经济学家”,结果显示只有两位的信任率超过10%,12.5%的人回答“谁都不相信”。房地产商任志强说了几句大实话,立即被封为“狂人”。

哄客江湖志

行走网络江湖,哄客们讲的是一哄而上,口水与暴力一色,“马甲”与高帽齐飞,外行痛殴内行,喧嚣盖过真相。

从2005年初开始,学者朱大可开始发表一系列的文章,剖析哄客现象,并认为,中国现在是一个哄客社会。

哄客之类别

根据朱大可给出的解释,哄客可以大致划分为在客、笑客和骂客三种类型,并且应当以笑客为主流形态,借此维系健康“公民社会”的基本风格。但在文化畸形的中国,以所谓“愤青”为主体的骂客,取代了笑客的地位,成为支配大众舆论的主流。

朱大可指出,从看客到骂客再转变为哄客的根本原因是20世纪末的技术飞跃。

新技术为骂客提供了公共言说的平台。但与技术的这种进化形成反比的是,“社会伦理、尤其是自律型道德,在世纪末发生了严重崩溃。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拥有话语权却缺乏道德自律的骂客社会的诞生。”朱大可说。

而另一位学者张柠认为,骂客和在客都不是能真正代表大众文化的东西。以网络为主的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应该分开来看。他说:“主流(或官方)文化中还是在客比较多,而骂客是站在其对立面的,网络上的骂客也是知识分子和小知识分子。”

“在民间文化中,笑客才是主流,但这笑的指向是很复杂的,有人将它简单化为快乐或幸福,这也是很不正常的。这种笑没有价值判断,更多时候纯粹是一种肉体反应,狂欢式的笑,它终止了价值判断。”

哄客之战法

今天,在网络上发言是危险的,你很有可能无缘无故陷入一群并未故意纠集起来的人的集体哄骂之中。他们不在乎你全部的表达,而只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通过这种哄骂,表达他们真正的快意恩仇。

于是,在网络上常常可以看见外行追赶着内行痛殴的场面,不懂得哄客战法的人只有且战且逃,而且逃得相当狼狈。

网络上的人何止成千上万,因此,一个哄客要想纠集起一个数量上占优势的势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战法的选择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一种武器:暴力。今天的哄客有相当一批骂客,因此,哄客们的言语中带着刀剑的锋利,携带着语言暴力。朱大可分析说:“骂客的仇恨,一方面源自社会的不公正(这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则来自一种有力的话语遗产,那就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文革’的暴力话语路线。比如五四运动产生了‘打倒’,而文革就发展为‘油煎’、‘火烧’和‘绞死’;五四运动期间出现的‘他妈的’,现在发展为‘×你妈’和‘傻B’,如此等等,这种暴力话语的跨世纪繁殖,为骂客提供了强大的语库。暴力话语会从一个诡异的角度加剧‘仇恨指数’。”

第二种武器:打假。一声打假能让网民提起十二分警惕。2005年,哄客江湖中出现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一个从北大毕业的年轻人以北大学子的身份接受了电视台采访,另一个不同意他观点的职业哄客怒气冲冲地写了一篇檄文贴上网络。几天之后,这个帖子被转到数十个论坛。几番车轮战下来,最后江湖盛传,这位年轻人拿的是北大的假文凭。

第三种武器:加冕。只是在超女现场即兴发挥了一下的黄薪,没有想到竟然变成了“红衣教主”。芙蓉姐姐变成了“芙蓉教主”,胡戈变成了“馒头教主”。总之,只要是起哄所需,先抛上一顶帽子,必然能引起一大批网民的尖叫,并加深记忆。在哄客手里,高帽也成了一种武器。

第四种武器:变身。关于某个帖子的帖主身份,永远是网民企图揭开的谜。事实上,相当一批极品哄客,经常摇身一变。在2005年天涯最长的帖子之一《真正的贵族之争》中,两位哄客一位自称“上海某年轻女豪门继承人”,另一位则称“汉唐士族之后”,就贵族的品位问题展开深度讨论,只看得诸多网虫眼花缭乱。

哄客之战场

天涯社区:在哄客所依赖生存的网络里,有几个地方是他们的主要家园,这其中的一哥就是“天涯社区”。

天涯突出言论,每日更新,目标锁定国内网络最热门的话题,内容涵盖广泛,从严肃到轻松均有。此外,天涯还盘踞了一批老资格的网络写手。与普通的哄客相比,他们的文笔犀利,思路敏锐,在社区内拥有超然的声誉,虽然露脸不见得像某些哄客那样频繁,但影响力却贯透整个社区。

西祠胡同: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个著名的网络社区具有一点小家碧玉的味道。通常出现在首页上的是各种充满小感情的主题。但西祠胡同的一大乐趣是分类精细,不像天涯那样一进去就像掉进了汪洋大海。如同它的分类一样,各式哄客在这里也被分类了。从激进到圆滑,诙谐到粗俗,各版的人群拥有独自不同的气质,也形成西祠独具的吸引力。从总数上看,西祠的人数并不比天涯少多少,但是,进去的哄客比例却要远远低于天涯。

猫扑:这个需要用类似“传销”的方法进行推广的社区有着极大的圈子性特点。因此,它的人群数量和质量都比较稳定,但很显然,有圈子的地方,凡事就容易有定论,不好展开街巷式的肉搏战,因此,它不太适合哄客的发育生长。与天涯和西祠这种门户式社区相比,猫扑还是一个被烙上了小情调的社会。

门户网站:与专业的社区相比,进入门户网站的哄客素质更显得参差不齐,主题讨论经常因为缺乏核心的讨论者而难以深入,最后就只剩下一句意气用事的“顶”。门户网站的人气,通常就是用这一个字顶上去的。

最近一二年,门户网站开始加大力度发掘新闻聚焦的力量,影响也日渐深远,但它的论坛,由于成员忠诚度低,缺乏核心,因此,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话题讨论,还得从专业论坛中出来。

高校BBS:在高校BBS都对公众开放之时,许多著名大学的BBS,比如水木清华,是很多人首选泡坛,著名的无厘头文化的开发可以验证大学BBS的活力。

大学BBS拥有精力旺盛、热情高涨的一批高素质哄客,但是,它的影响力常常止于大学的围墙之内。许多精华帖必须要转移阵地,才能发挥效应。在某种程度上,高校BBS为其他论坛起到了思考的作用。

博客网站:借助广大博客的力量,一些博客网站也成了著名的哄客集散地。在博客中国的首页,每日不停更新的观点和专栏,已经成了哄客们争奇斗艳的一块重要阵地。

与跟帖式的言论相比,要在博客门户上打仗可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如果别人写了1万字来骂你,你一定要写出1万零1个字来回击,因此,很多哄客放弃了这块阵地,对他们来说,这里刀剑的刺痛远远高于感官的快感。

哄了别人,伤了自己

哄客们的剑不只劈向敌人,可能也劈向了自己。

凭借网络技术的飞跃,中国进入到今天喧闹聒噪的哄客时代,这毫无疑问是一大进步。

但在技术进步,话语权的大量获得后,一个无须为自己言论承担任何道德和法律风险的言论平台形成了,哄客应该如何寻找他的社会位置?当一个巨大网络言论平台的主流是一片对骂场景的时候,这种现象还能称为正常吗?

起哄已经成了人们发言的一种典型形式,自民众直到知识分子群体中,现在都是如此。每个人都心浮气躁,每个人都流行使用网络上的思考方式,随心所欲地从事件中发掘自己所需的片断,而从不去探寻真相和细节。

哄客的兴起无疑反映的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一种焦虑。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特斯所言:“转折阶段有它自己的规律:不久前还有效可靠的东西突然受到了质疑,开始时不满的情绪滋长。然后蔓延开来,生活越来越焦躁不安。新的目标出现在我们面前,开始还是模糊不清的,与其说表现为新的思想和计划,还不如说表现为对现实的批判。”

借助一股股热力事件的哄炒,巨大的哄客群体还进一步把他们的影响力扩散到以青年为主的1亿网民中。“这和他们接受的教育有关,现在即使是大学也很少要求和能培养理性精神,所以泛道德、情绪化的言行也就不奇怪了。在传统媒体没有办法表达自己意见,于是在互联网上表达时则可能不够节制,带有情绪的宣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学教授展江说。

第一个总结哄客文化的朱大可说:“骂客成为中国哄客的主流,正是中国文化躯体发生癌变的征兆。如果一种文化体系完全丧失了‘爱语’,而只剩下‘恨语’,那么这种文化就是病态的。”

由于社会转型之快,颂扬某件事情变得极其富有危险性,相比较之下,骂既不需要技术含量,也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因为转型中的中国肯定会遇到困难重重。

由于网络的空间虚拟,人们往往接触不到事实,此后,怀疑之风在网络上兴起。任何事情都应该被质疑,在充满怀疑的空间,肆无忌惮的攻击将人与人之间仅有的纸一般薄和脆弱的尊重都撕得粉碎。结果如朱大可所说:“加剧文化退行和道德崩溃,仇恨指数的提升。令已经畸形的时代精神变得更加扭曲。”

这是个众说纷纭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不可剥夺的表达权利,但这种权利正在被少数人滥用,从而给大多数人带来威胁。骂客正在改变着中国的各个层面,少数人的快意增加了大多数人的不安,而在全民起哄的潮流下,大部分网民不辨事实真相。因为在网络简单的粘贴复制中,事实真相往往被阉割得体无完肤。而人们的独立思考精神就沦丧在这种简单的逻辑之中。对于这样的一个现实,我们一定要心生警惕。

如何才能让哄客文化走出这种初期的泥沼,摆脱谩骂的氛围?朱大可说:“经过漫长的斗争、造反、打倒和推翻之后,中国面临着‘爱语’沦丧的严重危机。这就是我所说的‘精神癌症’,中国文化不仅需要鲁迅,更需要冰心,以及这个女人所代表的爱的伟大势力。这是疗救文化的惟一道路。”

展江则认为,首先对网民要宽容,可以对网民呼吁,达成共识,达成道德和精神共识,要求网民说负责任的话,或者通过法律手段也是可行的,但是绝对不可以通过强制来干涉和改变,例如实名制,审查制,因为这可能是公民公开传达自身意见的唯一渠道。而哄客们通过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宣泄了自己的情绪与压力,而在实际行动中则可能会更平和,减少社会实际的危害。

“这种谩骂横行也是阶段性的,是转型时期在所难免,我对这个是完全乐观的。”展江说。

一个哄客事件的技术分析

现在还有人不知道天仙妹妹吗?

她现在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商业名人,成功代言天府热线、四川中国电信、DIGJOY聚合媒体、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形象大使。据她的经纪人浪兄称,她出任代言人的身价均在6位数以上,而她接下来的代言项目有可能突破7位数。

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在哄客的一路追捧之下,尔玛依娜(不知道有多少天仙妹妹的粉丝能够记住她的本名)从一个山乡的羌族小姑娘成为一个真正的明星。

在成功策划了天仙妹妹VS芙蓉姐姐的哄客大战后,浪兄成功地转型为职业经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浪兄是第一个成功发掘到哄客商业潜力的哄客。而哄客们从此把自己喜爱的乖巧型美女叫妹妹,而另类型统统冠以姐姐之名。

浪兄坦言自己是一个网络推手,“实际上我就是网络与现实事件的一个媒介,一个牵线人,是把现实中有巨大价值的事情弄到网络中与大家分享的这么一个人。”因为网络没有实名制,网络的心情就像小孩子一样多变而且随意,能够在这种集体的无意识流动中抓住机遇并推波助澜,让哄客的心情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走,浪兄绝非寻常人。

但天仙妹妹的成名绝非无迹可寻,根据以往的诸多案例总结,能够得到广大哄客追捧的主题不外乎有这么几条:一定要抱守草根这个根正苗红的出身,一定要养成定时发帖的习惯,一定要喜欢拍照和上传照片,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思想上贴上anti的标签。

出生必须草根

什么样的人会被哄客哄抬并成为网络偶像?网络下大家都一样的人。

对平民英雄的渴望,会让更多的人不自主地加入塑造符合自己期望的明星的行动,哄客的动力由此而始。

在现实中许多人乐意表达自己的品位、势力,或者是某种值得标榜的东西。但在哄客的世界里,这些都是需要鄙夷的因素,任何吹嘘自己的所谓品位或者优雅的帖子在BBS里都会遭到一片痛击,像“上流美”那样的闹剧一样惨淡收场。

因此,不管你打算做多么出格的表演,请先标榜你是来自普通的老百姓吧,你可以是老考不上研的女青年,也可以是下岗工人,甚至是没见过世面的少数民族少女,但你千万别夸耀自己祖上有多牛,或者亲戚有多阔。

网民可以追溯到先秦去找寻你祖上的来龙去脉,也可以一直追究到向阿拉斯加的鱼询问你的品位,总之,在网络上,没有牛人,老老实实抱守着草根这个根正苗红的出身。

思想必须anti

追随潮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模仿,另一种是颠覆,而哄客的思想核心就是颠覆。你想得到哄客的票,就一定要在行为前加上anti的前缀。

去年6月,随着芙蓉姐姐的声名日盛和“芙蓉教”的兴起,一批试图模仿和超越芙蓉姐姐的网民在闹哄哄的网络上开始摆出各种字母形状的造型,如被誉为男版芙蓉的“石榴哥哥”和自称“牺牲自己,取悦别人”的于蹿红等,这些可称为芙蓉姐姐的追随者得到的无一不是臭鸡蛋、西红柿。

而当网民“浪兄”终于厌倦了这一股反偶像潮流,于2002年8月在一个汽车论坛里推出来自边远山寨的漂亮妹妹尔玛依娜后,他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凡属于反对芙蓉姐姐的网民,都把票投给了天仙妹妹。网友对天仙妹妹走红的一种评价是:大众审美终于回到正常健康的轨道上。

逆时而动,不一定需要激进的做派,天仙妹妹没有anti任何现实的东西,如果放在20年前,她就是《民族画报》上的一幅普通插画。但是,当网友有意识地把她和芙蓉姐姐放在一起时,她的存在即是对前者的一种真正的颠覆。

必须图文并茂

哄客最喜欢哄抬什么样的帖子?

答:真人秀。

网络技术造成的空间隔阂,很容易让人对看不到的世界产生怀疑,文字的说服力量在这里显得薄弱,而图片就成为一种确切的证明,当然,如果是DV效果更好。

还记得两三年前的一大批网络女名人吗,从木子美、流氓燕开始,哄客们就开始流行哄抬有照片,有真实场景和真实描述的各种所谓“真人秀”。一手捧红天仙妹妹的浪兄显然具备两方面的专业优势:第一,他本人正是一名哄客;第二,他精通摄影。

在他的精心策划下,天线妹妹的照片源源不断地进入论坛,很快就超过了上百万的点击率,辛勤的网络搬砖工又把这些照片从一个论坛搬到另一个论坛。很快,天仙妹妹就有了固定的粉丝群体,和一路狂飙的点击率。

必须有连续剧情

就像再烂的电视剧播上半个月都会有人捧场一样,你在网络上的亮相也至少要坚持半个月,才能见到效果,毕竟粉丝们的信息传播是需要时间的,你需要不断地加入新的信息以吸引旧的和新的观众来不停地追捧。当你实在没有料的时候,弄张新的照片放上去是最方便最恰当的方式。

你觉得自己不够漂亮,没关系,如果你美,你就渲染自己的美,如果你丑,你就突出自己的丑好了。你觉得没有材料可以天天更新,那么,学习明星大腕吧,今天谈谈家里的猫猫,明天说说中午的炒饭,都可以把帖子接力下去。至于你播的是什么内容,实际上在最后,在一片起哄声中,大家对此已经不在意了。

如果以上你都做到了,而你尚未引起哄客注意,那么,你有两种选择,要么等待另一个浪兄从天上掉下来,或者主动出击,向哄客大本营发起挑战。尽管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主动出击者最后通常招惹的都是骂客,但是像天仙妹妹这样的机会,又岂是可以指望的?

李梓、张克侠、郝江超

同类推荐
  • 蜀殇之滴血杜鹃

    蜀殇之滴血杜鹃

    ※古蜀百科全书式小说※对神秘的三星堆文化感兴趣?想知道古代的巫术、蛊术、降头术?不了解古蜀望帝杜宇为何死后变为了布谷鸟?楚人鳌灵死后尸体从长江下游逆水漂到汶山后又是如何复活的?杜宇的王权是禅让还是被击败后为开明帝所有?远古时候各个部落之间各自什么风俗,彼此如何争斗?四川,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民族众多,风景秀丽。然而先秦之前的历史却是一片空白,留给世人的只有那些既神秘又诡异的动人传说,以及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几千年前,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到底上演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和滴血的阴谋?走进本书我们一起感受古蜀国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神秘过往。
  • 霸卫

    霸卫

    回到西周末期,春秋初期,虽有卫国太子之名,却无卫国太子之实,齐侯招婿风波起,为保太子之位,卫扬竭尽全力,摆脱废柴太子之名,与未来的春秋三小霸逐鹿天下...
  • 王者遗风

    王者遗风

    传说中,天上的每一颗星辰都代表着一个欲界生灵,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闪或定,皆是这个生灵的表现,古人观星象而知天下,殊不晓,可怜身是眼中人。
  • 我当军师那些年

    我当军师那些年

    有人言:“钱无忧经天纬地之才,得之可问鼎天下。”亦有人言:“钱无忧乃乱国害民之贼,此贼不除,天下难安。”“其他谋士只为形势而算计,而钱无忧却只算人心,若是沾上了这家伙,你还是趁早自己抹脖子吧,不然早晚叫你陷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境。”钱无忧,一个从菜鸟狗头军师成长为一代鬼谋的老不死。钱无忧对于这些个评论很无辜,他现在只想说:“天啊,谁能救救我,来到这个陌生的鬼地方,我真是只想好好的保住自己的小命,赚点小钱,娶个三妻四妾,天天过着没羞没躁的腐败小地主生活。”
  • 我的宗师老婆

    我的宗师老婆

    本书讲述了一个娶了武力值爆表的妻子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搞笑的事情。
热门推荐
  • 宠婚萌爱

    宠婚萌爱

    四年未见,一见面便是有求于他。“四年前你扔下我逃婚的事怎么解释?”某男咬牙切齿。“大叔,那只是个意外!”某女装无辜。“这次我不帮你也是个意外!”某男显然不买账。“哼哼,有了这个东西,我就不信你不从了我!”某女一脸奸笑。本以为婚后是甜蜜的二人世界,哪知公公大人百般阻挠,大招不断!想棒打鸳鸯?没门!我和大叔情比金坚,谁都拆散不了!
  • 青春与年少

    青春与年少

    在星空下的他们相遇了,他们的缘分很深,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习惯,他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东西他们是共同喜欢的。
  •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爱婿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副院长赵兴刚教授对全书进行仔细校对,并与爱女王云一起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使我能安享晚年。看到中国各民族空前大团结,祖国繁荣昌盛,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快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 全世界都有金手指

    全世界都有金手指

    我们的主角孟营是一个标准宅男,某天他突然穿越了。但令他懵逼的是,他不仅是最晚穿越的,而且,全世界的人都有系统!kao,那我哪来的金手指?没有金手指我怎么在这个处处都有人吊打我的时代生存?
  • 陌上花开不眠忆海

    陌上花开不眠忆海

    简介:这个故事你信则有,不信则无。在这儿你得不到权利,金钱,美貌。但你可以得到信仰,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
  • 梦之行

    梦之行

    一个普通的平凡少女,因为意外得到一本魔法之书。神秘的魔法精灵,暗地里的魔王,一个努力学习魔法的少女。宁静的小镇不再宁静了!加油啊,魔法少女莉雅,快点跑起来吧!再不跑起来的话,就会死掉的啊!
  • 快穿之我不做女配

    快穿之我不做女配

    世界上还有比她更悲催的快穿女配么?不管做任何任务,全部都已失败告终。对,你没有看错,任务全都失败了,还都是死了的那种,甚至很凄惨。究其原因,不怪她,真的不怪她。剧场一男主:“不管你付出任何努力,我坚决不会爱上你,我的心里,已经被女主填满。”楚萱萱:“我告诉你,不是你不爱我,而是男配比你优秀一百倍,我要嫁给男配,我要用生命打破系统的规则。”和男配成亲那日,楚萱萱猝。剧场二楚萱萱斗死了女主,斗死了后宫所有女人,眼看着就要完成任务和男主成双成对,男主一道砍头圣旨…楚萱萱猝。如果第一个剧场是楚萱萱的责任,那么第二个剧场总不是她的责任。所以她决定,既然男配那么优秀,她就是要打破系统的规则和男配在一起,和男配携手成为男女主,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在作死的道路上,楚萱萱越走越远。然而楚萱萱能如愿以偿的和男配成双成对么?如想知道详情,请点击阅读。
  • 亡灵终曲

    亡灵终曲

    “我叫洛雨,因为初见你的那天,天落大雨。”“我叫洛雪,只因为——你叫洛雨。”……他,是一个孤儿,出生时被遗弃,师傅将他收留,教他学佛,他天资聪颖,三岁之时便读遍山上的佛经。但师傅认为他没有佛心,他因此遵循师命下山,守护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只有有了他的守护,那个女婴才能活过十八岁。果然,有了他,她的生活一直顺风顺水,直到她十七岁这年,他们一同考入大学,被压制了十七年的危机,就此爆发……
  • 牡丹二首

    牡丹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会仙观墓

    会仙观墓

    本故事集之所以定名《会仙观墓》,用意有三:其一,闻名遐迩的大型道教宫观“监漳镇会仙观”是我县仅存最大的历史文物,现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传统文化来说,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其二,我们可以吧故事中讲述的所有人物都作为“仙人”来看待。其三,南蛮侉子隐藏身份盗取山涧下的宝藏。故事集“会”众“仙”之,通过“仙人”们的“登台表演”,让我们对人生有所启迪。拳拳寓意望读者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