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之我——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挫折及应对
(一)认识自我
“人生逆境十有八九”,挫折是人生的伴侣,是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人在遭受挫折后由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有的人能认真地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对自我不足之处进行改善,从而自信地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我能行的。”有的人却因为自我评价过低,在挫折后强烈地感到沮丧和焦虑不安,自卑地认为:“我完了,我全完了,我实在是无能。”
“认识你自己”是人类最古老的一句箴言,无论是在古希腊神庙中,还是在我国古代孔夫子的教材中,都曾记载过。自我离人最近,每天都可以直接感受到;自我也离人最远,人永远无法直接摸得着、看得见。自我无时不在,自我不等于无休止的需要,也不等于欲做决定时的情绪冲动;自我不等于深谋远虑的智慧,也不等于维持行为的意志力。自我是这些过程的聚变,是这部分的升华。“认识你自己”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原动力,人类自身的发展,科技经济的腾飞,都必须以此为前提。
一般地,我国心理学界认为自我意识是一个知、情、意的统一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情绪体验和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自我感觉、评价、判断、分析、观察、想象等
自我情绪体验——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或自卑感、愧疚感等
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命令等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基础,人通过对自身的观察、分析、判断再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自我情绪体验。一个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较高的人,在面对失败时,往往把失败归因于客观环境,而非自己能力有限;成功时则认为是自己能力和努力使然,固而产生自信和自豪感,对自己能悦纳。相反,一个自我感觉差、自我评价低的人,即使在成功时,也只是自认运气好,侥幸而已;在面对挫折或失败时,很容易陷入自我贬斥、自我拒绝之中,从而产生自卑感或对失败产生愧疚感。自我情绪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反过来也影响自我认知,自信的自我体验则强化其良好自我评价,自卑感则强化其“无能”、“很笨”的消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则表现为自我动机与行为特征的自我调节,对自我认知起检验和深化作用,对自我情绪体验起强化或制约作用。自我认知良好的人,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往往表现为自我激励,并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向成功努力。努力成功,则强化自信感和自豪感;当努力失败,或中途放弃努力,很容易使个体对自信心产生质疑:“我真的能行吗?”一个人如果能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往往是个体心理成熟的表现。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要20年左右。一般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婴儿刚出世,不能区分“我”与“非我”,这时没有自我意识。七八个月左右,婴儿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与动作对象区分开,开始具有自我意识的萌芽。在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中,掌握用“我”表示自己,用“我要”表示自己的意愿时,儿童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但这些仅仅局限于生理上的我与他物的区分。仍处于生理自我阶段,有人称生理自我为自我中心阶段,这个时期,儿童的行为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
3岁到13岁左右,是儿童社会化时期,幼儿园的游戏,如角色扮演等使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到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交往的深入及对象的拓展使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自我评价水平提高,但此时儿童的自我即库利所谓的“镜象自我”,仍然是从他人的评价中折射出自我的评价,缺乏自我评价真正的独立性。虽然系统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小学教育使小学生的自控力及自信心等有所增长,但此时个体的言行、认知与行为常出现脱节的现象,这时的社会自我尚处在未完全成熟的阶段。
社会自我到了少年时期才基本成熟。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发展是极复杂、充满矛盾的。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从而产生强烈的“成人感”;从心理上,他们开始要求独立,想摆脱父母多年来的束缚和自身对父母过多的依恋,要求从人格上与成人平等相处,此时的行为表现尽量模仿成人。“成人感”的加剧,使他们增强了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开始关心自己的外观、仪表,心理上要求了解自己,并开始关心自己的成长。但是,由于自身的客观环境仍未完全独立,父母及重要他人对个体的自我评价影响力很大,因而个体的自我评价常是矛盾、不客观、不稳定的,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独立。
真正成熟的自我是心理自我阶段,这个阶段始于青春期,在美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看来,青春期个体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克服同一感混乱以获得自我同一感。人进入青春期,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和新的思考方法,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今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青年人开始疏远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结成亲密的友谊,希望从“父母式”的自我走向独立的意味着“成人”的自我,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异同,认识自己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叫“自我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同一感帮助青年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同周围多种人、事之间的关系,顺利过渡到成年;一旦产生同一感混乱,青年表现为怀疑自己,做事马虎,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与成就的关系。
青春期也被人称为“暴风骤雨期”,个体在这个时期内心充满各种矛盾冲突,表现为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间的冲突、依赖父母与渴求独立之间的矛盾等,在自我上表现为能否悦纳自己、自卑或自信的冲突。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的确立,表现为对自我的悦纳与认可,是青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且对其个性的形成、发展、完善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俄国青年心理学家科恩在《青年心理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青年初期最重要的心理过程是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形象的形成”,“青年初期最有价值的心理成果就是发现了自己的内部世界,对于青年来说,这种发现与哥白尼当时的革命同等重要。”
(二)青少年自我中的挫折
成熟而健康的自我首先表现为对生理自我的悦纳。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的深入和拓展,青年人更加注意自己的长相、身材、打扮、装饰。女孩关心自己是否漂亮、苗条,皮肤是否白晰;男孩子则关注自己的身高、体型是否够“男子气”。对生理自我不能悦纳,容易产生挫折感。其实,一般人认为的“别人眼中的我”大部分出自自己的想象。真正交往深入的双方是注重彼此的内在修养的,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外型美。
青年人的共性是喜欢幻想遥远的未来,对未来的理想充满种种设计,但往往只注重了结果,却忽视了获得结果的方法和条件,好高鹜远的生活态度常使青年人表现得浮躁,急于求成,却常常无法静心来思考和努力。此时,有的青年因为过高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而显得焦躁不安,进而沮丧,情感上往往因为不满现状,无法达到理想而有种挫折感。有一位青年把自己定位为爱因斯坦第二,他自视颇高,也努力为之奋斗。但他常常感到自己并不受人仰慕,并没有像爱因斯坦那样博学多识,他开始怀疑自己,期末考试有一门的成绩没达到90分,他便认为自己确实太平凡了。其实,认识到自己的平凡是一件好事,但这位青年却不甘于“平凡”这两个字,他深深自责,并认为自己“无能”、“很笨”。从一个伟大梦想坠落在现实的尘埃中,他感到深深的沮丧和挫败感,并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
在挫折中,有一类挫折是个体在准备做某件事之前,设想出许多可能碰到的困难和障碍,并深深为之吓倒,由个人主观心理活动造成的失败感,称自我挫败。有自我挫败感的人常常自我否定,自我评价消极,过分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关心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自尊心、荣誉感极强,性格较内向。这种人在几次失败后常表现为行为上的畏缩迟疑、拖延,自制力差;情感上沮丧,甚至自暴自弃。有位青年人在完成学期论文前,开始想象各种各样的困难与艰辛,“我能完成这个论文吗?这对我太难了”,“我没办法找到相关的论文,要顶着烈日,去那么老远的图书馆查看资料,我可做不到”,“怎么办呢?我对这个论文毫无头绪”……选题、采集材料、动手写论文、修改论文、打印……一步步在他脑中走马灯似的,却也似惊涛骇浪,让他举止维艰。结果,在没有为写论文做任何一件事之前,他就确定自己无法完成这些既繁琐又有难度的一系列事情,最后只有躺在床上自怨、自责,一次又一次咀嚼那份挫败感袭击后的痛苦。在论文交付期越来越近时,这位年轻的大学生几近崩溃:“我能怎么样呢?我在等待崩溃的那一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