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3 品格培养上,言教还是身教
“纠结案例”
我是一位纠结的父亲。彤彤学习成绩勉强还算说得过去,可是特别淘气,每次家长会都被班主任老师点名批评。我脾气急,回来以后难免会斥责孩子,有时候急了还会动手。前不久的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和我反映,彤彤一如既往地淘气,上课时经常和同学聊天、传字条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学习成绩也下滑了,从班级第五直接跌到班级第十。
气愤中,我回家不分青红皂白就揍了彤彤一顿。结果她说:“我就知道今天得挨揍。每次家长会完了,我就倒霉,你不是打我就是骂我。”
想想也是,我想问问大家,当您在得知孩子的“斑斑劣迹”后,会不会回家就对孩子进行“管教”呢?如果不“管教”,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帮助孩子进步呢?
“父母合力,一个“管教”一个哄”来自:二二为二1楼
我家孩子就很吃这一套,家长会后的“管教”气氛让他惧怕。所以他就能认真备考,每次都能考出不错的成绩。尽管老师说我家孩子的性格比刚入学时内向了,但我想,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内向不是问题,有个好前途比什么都重要。而如果在家长会后认为学校、老师和孩子都不错,回到家后就要一如既往对待孩子。
让孩子惧怕未尝不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之一,楼主不用太过纠结。但在“管教”中,父母应该相互配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管教”,一个哄。这样,孩子既能在“重压”之下考出好成绩,又能在母亲的安慰和怀抱中找寻到温暖,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
“学习下降要“管教”,其他方面可慢慢调教”来自:然而2楼
不养儿不知父母难,楼上的办法也许可以一试。
我觉得,家长会后该“管教”的问题“管教”,不该“管教”的问题酌情忽视。我家儿子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凑合,没有大幅度上升或下降过,一般不在班主任点名批评的名单里,只要他的成绩下降得不是很厉害,我都不会“管教”他,除非他掉出班级前十名。
孩子也不容易,为了学习,早上六点多就爬起来。所以,尽管班主任在家长会后常我和说让我想办法帮助孩子主动融入班级,但我从没因此而“管教”过孩子。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没有缺点的孩子,只要不是学习问题,慢慢调教,不用急于“管教”。
“鼓励和沟通会使孩子更愿意进步”来自:猪猪Memories3楼
楼主,我今年读大一。作为“过来人”,我很同情彤彤,也很同情楼上的孩子。
上小学时,同班同学都很惧怕家长会,但我不怕,不是因为我学习成绩优异或听老师的话,相反地,我的成绩很一般,还经常在上课时打瞌睡。
但我很幸运,有一对从事心理研究的父母。他们没有像我同学的父母那样,在家长会后和我发脾气,对我抱怨,甚至苛责我为什么不争气,更没有打过我。没有父母不爱孩子,不希望帮助孩子进步的,他们当然希望我认识错误,改正缺点,但他们没有选择在家长会后对我进行“管制”,而是挑选某个不经意的放松的周末和我聊天。在聊天中,他们会肯定我的努力,会和我讨论我的不足之处,有时他们也会认同我的观点。但更多地,他们能够让我认同他们的观点,继而,他们会对我提出希望。
平心而论,我喜欢这种交流的方式,让我有被重视和关爱的感觉。我会觉得父母爱的是我,关心我的成绩和我的纪律是为了使我获得更好的发展,没有一点儿被“管制”的感觉,这使我自觉、自愿地为取得进步而努力,更使我在中考和高考的复习阶段一直保持着足够的冲劲。
“管教”的办法也许对天性顽劣、屡教不改的孩子行之有效,但对彤彤不一定有用,楼主不妨试试我父母的办法。
“家长会就是“搓火会””来自:花花世界花家姐4楼
楼主提的问题很普遍,脾气急的家长会“管教”,我脾气不急,但也会“管教”。
上个星期,我刚开完家长会,在校长通过广播告知家长这个学期学校的工作进展情况后,班主任老师就开始“步入正轨”。
先是“歌颂”优秀学生。班主任老师表扬的时候眉飞色舞,被表扬学生的家长脸上掩饰不住地得意。然后开始点名“批斗”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很不幸,我家孩子就在其中。最后“声讨”纪律不好的学生。当班主任老师再一次念到我家孩子的名字时,我的心里特别羡慕被表扬的学生家长,不觉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心头随之被“搓起”了一股“熊熊大火”——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自己的孩子偏偏不行!
所以,一向好脾气的我在家长会后频频向孩子实施“管教”政策。孩子也常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开完家长会回家的您。”
其实,平时孩子挺听话的,和他沟通也蛮愉快。他看起来很懂事的样子,唯独学习成绩搞不上去。他喜欢音乐,只用两年就考下了3级,这说明孩子是好孩子,只是我引导无方,没能让他把心思放到学习上,一向偏低的成绩又使他产生了挫败感,进而导致他上课不再专心听讲。家长会后和他发脾气一点儿作用也没有。可是我想,大概除了被班主任老师表扬的孩子外,其他的孩子都免不了被“管教”一番吧,家长会简直就是“搓火会”。
“家长会是“沟通会””来自:阿茂5楼
我是一名班主任老师,同时也是一位7岁孩子的母亲。今年我家孩子读小学二年级。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清楚地知道家长会的意义:老师通过学生一个学期的综合表现向家长如实汇报和反映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希望与家长齐心合力,一起培养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前不久,我也参加了女儿的家长会,当得知女儿的成绩在由班级第20名下降到第40名后又回升到第18名,我很高兴。
我希望女儿在小学阶段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对女儿的成绩没有太高要求。但上次的家长会,当我得知她的名次直逼全班倒数第三时,我知道我必须帮助她了,她在学习方面出了问题。而帮助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和她的老师的沟通中发现问题,然后在对女儿的日常辅导中解决问题。
通过与她的班主任老师的沟通,我发现影响女儿学习的原因有两个:
(1)上课看漫画书,不认真听讲。据老师说,女儿看漫画的原因是受同学影响。
(2)课间休息拉着同学一起跳皮筋,玩得筋疲力尽,下午的课常常无精打采。
回家后,我没有批评女儿,家里的气氛和往常一样,倒是孩子有些诧异,问我:“妈妈,我这次考得这么差,你都不说我吗?”我对女儿说:“我知道你是聪明的孩子,只是偶尔的一次失利,记得下次努力啊!”
为了使女儿不再受同学影响,培养女儿具有在什么时间段必须做什么的时间观念,我为女儿制订了晚上的计划。
17:00~18:00吃晚饭
18:00~19:00散步
19:00~21:00做作业
21:00~21:30洗漱
21:30~22:00看课外书或玩电脑
一个星期后,女儿就可以自觉遵守时间制度了。之后在和她的班主任老师的电话沟通中我得知,女儿在上课时不再看漫画了,但仍旧存在下午上课无精打采的情况,要我一定想办法让女儿喜欢上学习。
再辅导女儿学习时,我开始为女儿的作业挑错,和她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做错。如果女儿只是因为粗心才做错,就专门挑运算烦琐的数学题让她锻炼耐心;如果是因为对知识的理解有误,就给女儿补课。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说过孩子笨,怕因此而让女儿产生自卑感,甚至厌恶学习。我经常鼓励她,帮助她重新树立起自信心。孩子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也喜欢上了学习,认为我的夸奖和老师的称赞能够给她带来成就感,这才有了她这次成绩的回升。
其实,家长会是“沟通会”,班主任老师批评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不够优秀。这么大的孩子谁没有缺点?也绝不是为了让孩子受到家长的“管制”。作为家长,必须要做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桥梁,让孩子进步,让老师全身心放在如何传授知识上。
“平时多管是王道,增加压力需适度”来自:慢,生活6楼
看来大多数家长在家长会后动气的原因在于孩子的名次有所下降。
学习楼上的方法,我认为家长会后应适度“管教”,平时根据孩子存在的问题多加用心。孩子有问题其实就是家长有问题,如果孩子被批评,家长就一定负有责任,有必要自我检讨和反省。
一张期末试卷反映的只是孩子一次考试的成绩,很难反映孩子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所以孩子考试成绩有所起伏是很正常的事情。考试中心理因素和发挥水平都能左右孩子的成绩,我们不用对孩子的名次过于计较,这只会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压力。更不必在家长会后把家里的气氛搞得紧张兮兮。小学知识难度不大,平时多用心帮助孩子查漏补缺、辅导孩子学习才是王道。
我家孩子一度被同学称为“粗心王”,我在检查他的试卷中也发现他的确粗心。但深入分析,就发现了端倪,孩子做错的题大多是很熟悉的题型,平时做得特别好,只有考试时出了错。我推测是孩子在考试中审题的能力不强,就要求孩子在平时做作业时仔细读题,对题目做深入理解。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一改之前全程陪伴孩子学习的方法,让孩子独立做题,做完后再和他探讨。一个学期下来后,孩子独立审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也上升了。
当然,帮助孩子进步,适当的压力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我在家长会后与孩子谈论他的缺点时会告诉他,如果下个学期他不能改正这些缺点,就不能看电视。但我不对孩子恶语相加,一向大大咧咧的孩子完全可以接受。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承受家长的适度“加压”,还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避免因此而与孩子的关系日渐紧张。
作为家长,应当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愤怒会暴露我们的无能和自卑,这会使孩子不再对我们信任和尊重。同时,对年龄较小、承受力较差的孩子而言,“笨”“不聪明”等字眼会使他们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所以,请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家长会后该不该制造“管教”气氛这件事谨慎再谨慎。
利用好家长会这一良好的渠道,与班主任老师做充分沟通,找出孩子退步的主因,再自我检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何不足。不要因为孩子退步就轻易发怒。利用平时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才是家长最应当做的事之一。